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39
字數:1993 加入書籤
第四篇-三國演義話群雄
縱橫捭闔各不同2
劉玄德忠義化身
受內詔誓除國賊-劉備2)
1、呂奉先乘夜襲徐郡一節。卻說玄德在徐州,聞使命至,出郭迎接。開讀詔書,卻是要起兵討袁術。玄德領命,送使者先回。
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計。”
玄德曰:“雖是計,王命不可違也。”遂點軍馬,克日起程。
羅貫中寫出了劉玄德,王命不可違也。忠義的化身。
2、卻說張飛引數十騎,直至盱眙來見玄德,具說曹豹與呂布裏應外合,夜襲徐州。眾皆失色。
玄德歎曰:“得何足喜,失何足憂!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然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說罷大哭。關、張俱感泣。
劉備喜怒不形於色,信服!得何足喜,失何足憂!況城池本非吾有。大丈夫能屈能伸,頂天立地的形象,躍然紙上。有大誌者,不以一時得失而喜愁,劉備是也。
3、董國舅內閣受詔一節。馬騰教取“鴛行鷺序薄”來檢看。檢到劉氏宗族,乃拍手言曰:“何不共此人商議?”眾皆問何人。
馬騰曰:“見有豫州牧劉玄德在此,何不求之?”
董承曰:“此人雖係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
騰曰:“吾觀前日圍場之中,曹操迎受眾賀之時,雲長在玄德背後,挺刀欲殺曹,玄德以目視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圖曹,恨操牙爪多,恐力不及耳。”
4、次日黑夜裏,董承懷詔,徑往玄德公館中來。
於是董承取衣帶詔令觀之,玄德不勝悲憤。
玄德曰:“公既奉詔討賊,備敢不效犬馬之勞。”玄德也書“左將軍劉備”,押了字,付承收訖。
羅貫中寫出了劉備,懷忠義之心,誓要討賊報國。忠義之人也。
5、曹操煮酒論英雄一節。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驟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玄德曰:“誰能當之?”
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
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雲:“聖人雲: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後人有詩讚曰: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
羅貫中寫出了,劉玄德懷有忠義之誌。自己虛懷若穀,有遠大理想抱負。才能義救陶謙;陶恭祖三讓徐州;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得何所足喜,失何足憂,這種胸懷,人之罕有。
董國舅內閣受詔,劉皇叔身懷報國之誌,毅然加入討賊集團,不懼生死,不畏強權,為扶漢室,忠心耿耿。劉備亂世之英雄,報國之豪傑,堪成當世之英豪,後世之楷模也。
劉玄德喜怒不形於色,曹操煮酒論英雄,迅雷不及掩耳,從容淡定,巧妙掩蓋,真當世英豪,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理所當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