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41
字數:2595 加入書籤
第四篇-三國演義話群雄
縱橫捭闔各不同4
單福新野遇英主
玄德尋賢三顧廬-劉備4)
1、單福新野遇英主一節。玄德回馬入城,忽見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歌曰:
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卻不知吾。
玄德聞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鏡所言伏龍、鳳雛乎?”遂下馬相見,邀入縣衙。
問其姓名,答曰:“某乃穎上人也,姓單,名福。久聞使君納士招賢,欲來投托,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市,以動尊聽耳。”玄德大喜,待為上賓。
單福曰:“適使君所乘之馬,再乞一觀。”玄德命去鞍牽於堂下。
單福曰:“此非的盧馬乎?雖是千裏馬,卻隻妨主,不可乘也。此馬終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
玄德曰:“願聞禳法。”
福曰:“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妨過了此人,然後乘之,自然無事。”
玄德聞言變色曰:“公初至次,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備不敢聞教。”
福笑謝曰:“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
玄德亦改容起謝曰:“備安能有仁德及人,惟先生教之。”
福曰:“吾自穎上來此,聞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可見使君之仁德及人也。”玄德乃拜單福為軍師。
2、徐庶持書來見玄德曰:“某本穎川徐庶,字元直。為因逃難,更名單福。”
徐庶勒馬謂玄德曰:“某因心緒如麻,忘卻一語。此間有一奇士,隻在襄陽城外二十裏隆中。此人乃琅邪陽都人,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3、次日,玄德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於田間。
玄德勒馬喚農夫問曰:“臥龍先生住何處?”
農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帶高岡,乃臥龍岡也。岡前疏林內茅廬中,即諸葛先生高臥之地。”玄德謝之,策馬前行。
不數裏,遙望臥龍岡,果然清景異常。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
玄德曰:“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童子曰:“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玄德曰:“你隻說劉備來訪。”
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
玄德惆悵不已,囑咐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
4、三人回至新野,過了數日,玄德使人探聽孔明。回報曰:“臥龍先生已回矣。”
玄德便叫備馬。張飛曰:“可使人喚來便了。”
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孟子雲: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孔明當世大賢,豈可召乎!”遂上馬再往訪孔明。
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布。行無數裏,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
玄德上馬投臥龍岡來。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
童子曰:“現在堂上讀書。”
玄德大喜,上草堂施禮曰:“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昨因徐元直稱薦,敬至山莊,不遇空回。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為萬幸!”
那少年慌忙答禮曰:“某乃臥龍之弟諸葛均也。”
玄德聞言,上馬而歸。正值風雪又大,回望臥龍岡,悒怏不已。
5、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又早新春。選摘吉日,再往臥龍岡謁孔明。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
玄德曰:“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拜見先生。”
童子曰:“今日先生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
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報。”分付關、張二人,隻在門首等著。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羅貫中寫出了單福新野遇英主,演繹出三顧茅廬,天下三分。劉備不懼風雪,三顧茅廬,所謂的劉備不得國,難有天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