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56
字數:2244 加入書籤
第四篇-三國演義話群雄
縱橫捭闔各不同19
謀董賊孟德獻刀
報國家曹操英豪2)
1、謀董賊孟德獻刀一節。時袁紹在渤海,聞知董卓弄權,乃差人齎密書來見王允。
王允得書,尋思無計。一日,於侍班閣子內見舊臣俱在,允曰:“今日老夫賤降,晚間敢屈眾位到舍小酌。”
眾官皆曰:“必來祝壽。”
當晚王允設宴後堂,公卿皆至。酒行數巡,王允忽然掩麵大哭。眾官驚問曰:“司徒貴誕何故發悲?”
允曰:“今日並非賤降,因欲與眾位一敘,恐董卓見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想高皇誅秦滅楚,奄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於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於是眾官皆哭。
坐中一人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允視之,乃驍騎校尉曹操也。
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祿漢朝,今不思報國而反笑耶?”
操曰:“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東門,以謝天下。”
雲避席問曰:“孟德有何高見?”
操曰:“今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操。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
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親自酌酒奉操。
操瀝酒設誓,允隨取寶刀與之。操藏刀,飲酒畢,即起身辭別眾官而去。
羅貫中寫出了,曹操年輕氣盛,有赴死報國之誌。王逆精衛,年輕時,也赴死刺殺攝政王。許是受孟德之鼓舞,然忘了初心,投敵叛國,成為人民之罪人。謀董賊孟德獻刀,曹操不懼生死,誓除國賊,也當世之豪傑也。
2、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至相府。操徑入,見董卓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
卓曰:“孟德來何遲?”
操曰:“馬羸行遲耳。”
卓顧謂呂布曰:“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布領令而出。
操暗忖曰:“此賊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懼卓力大,未敢輕動。
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轉麵向內。
操又思曰:“此賊當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麵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曰:“孟德何為?”
時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
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
卓引操出閣看馬,操謝曰:“願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操牽馬出相府,加鞭望東南而去。
布對卓曰:“適來曹操似有行刺之狀,及被喝破,故推獻刀。”
卓曰:“吾亦疑之。”
正說話間,適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
儒曰:“操無妻小在京,隻獨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無疑而便來,則是獻刀。如推托不來,則必是行刺,便可擒而問也。”
卓然其說,即差獄卒四人往喚操。去了良久,回報曰:“操不曾回寓,乘馬飛出東門。門吏問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縱馬而去矣。”
儒曰:“操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
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
羅貫中寫出了,曹操不懼生死,刺殺董卓。雖功敗垂成,然曹操隨即應變,全身而退。亦當世之豪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