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95
字數:1943 加入書籤
第七篇-三國演義話佞臣
禍國殃民是惡人4
楊柏楊鬆是惡人
妨賢賣主是佞臣
1、馬超大戰霞萌關一節。卻說馬超與龐德、馬岱商議,徑往漢中投張魯。張魯大喜,以為得馬超,則西可以吞益州,東可以拒曹操,乃商議欲以女招超為婿。
大將楊柏諫曰:“馬超妻子遭慘禍,皆超之貽害也。主公豈可以女與之?”魯從之言,遂罷招婿之議。
或以楊柏之言,告知馬超。超大怒,有殺楊柏之意。楊柏知之,與兄楊鬆商議,亦有圖馬超之心。
玄德接著孔明。孔明曰:“亮聞孟起世之虎將,可用條小計,令馬超歸降主公。”
玄德曰:“吾見馬超英勇,甚愛之。如何可得?”
孔明曰:“亮聞東川張魯,欲自立為“漢寧王”。手下謀士楊鬆,極貪賄賂。主公可差人從小路徑投漢中,先用金銀結好楊鬆,後進書與張魯雲:吾與劉璋爭西川,是與汝報仇。不可聽信離間之語。事定之後,保汝為漢寧王。令其撤回馬超兵。待其來撤時,便可用計招降馬超矣。”
玄德大喜,即時修書,差孫乾齎金珠從小路徑至漢中,先來見楊鬆,說知此事,送了金珠。
鬆大喜,先引孫乾見張魯,陳言方便。
魯曰:“玄德隻是左將軍,如何保得我為漢中王?”
楊鬆曰:“他是大漢皇叔,正合保奏。”張魯大喜,便差人教馬超罷兵。孫乾隻在楊鬆家聽回信。
張魯遣使者喚馬超回,一連三次不至。楊鬆曰:“此人素無信行,不肯罷兵,其意必反。”遂使人流言雲:馬超意欲奪西川,自為蜀主,與父報仇,不肯臣於漢中。”張魯聞之,問計於楊鬆。
鬆曰:“一麵差人去說與馬超:汝既欲成功,與汝一月限,要依我三件事。若依得,便有賞,否則必誅。一要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三件事不成,可獻頭來。一麵教張衛點軍守把關隘,防馬超兵變。”
魯從之,差人到馬超寨中,說這三件事。
超大驚曰:“如何變得恁的!”乃與馬岱商議罷兵。
楊鬆又流言曰:“馬超回兵,必懷異心。”
2、孔明即遣李恢往馬超寨。恢曰:“劉皇叔禮賢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劉璋而歸之。公之尊人,昔年曾與皇叔約共討賊,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圖上報父仇,下立功名乎?”馬超大喜,即喚楊柏入,一劍斬之,將首級共恢一同上關來降玄德。
3、曹操平定漢中地一節。曹軍細作徑投楊鬆府下謁見,鬆大喜,謂細作曰:“上覆魏公,但請放心,某自有良策奉報。”便連夜入見張魯,說龐德受了曹操賄賂,賣此一陣。張魯大怒,喚龐德責罵,欲斬之。
楊鬆以密書報曹操,便叫進兵,鬆為內應。操得書,親自引兵往巴中。張魯遂引軍出迎,兵敗而回。魯到城下,楊鬆閉門不開。張魯無路可走,乃下馬投拜。
於是漢中皆平,楊鬆賣主求榮,曹操即命斬之於市曹示眾。後人有詩歎曰:
妨賢賣主逞奇功,積得金銀總是空。
家未榮華身受戮,令人千載笑楊鬆。
羅貫中寫出了,楊鬆小人也。逼馬超、誹龐德,讒佞主公。禍國殃民,致使漢中為曹軍所有。然其妨賢賣主行徑,為世人不恥,隻能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家未榮華身受戮,令人千載笑楊鬆。楊柏楊鬆是惡人,妨賢賣主是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