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00
字數:2223 加入書籤
第八篇-三國演義話權臣
是非功過後人分1
何進無謀引禍災
四方梟雄亂紛紛-何進
1、何國舅謀誅宦豎一節。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
那何進起身屠家。因妹入宮為貴人,生皇子辯,遂立為皇後,進由是得權重任。
董太後嚐勸帝立皇子協為太子。帝亦偏愛協,欲立之。當時病篤,中常侍蹇碩奏曰:“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帝然其說,因宣進入宮。
進至宮門,司馬潘隱謂進曰:“不可入宮。蹇碩欲謀殺公。”進大驚,急歸私宅,召諸大臣,欲盡誅宦官。
2、靈帝崩,何進引大臣三十餘員,相繼而入,就靈帝前,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
百官呼拜已畢,袁紹入宮收蹇碩。何進出謂眾官曰:“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
3、司隸校尉袁紹入見何進曰:“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要殺董後,欲謀大事。乘此時不誅閹宦,後必為大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讚之時,不可失也。”
進曰:“太後不允,如之奈何?”
紹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後不從。”
進曰:“此計大妙,”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
4、張讓等知外兵到,共議曰:“此何進之謀也。我等不先下手,皆滅族矣。”
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宮門內,入告何太後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諭止之。”太後乃降詔宣進。進得詔便行。
主簿陳琳諫曰:“太後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
進曰:“太後詔我,有何禍事?”
袁紹曰:“今謀已泄,事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耶?”
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後可入。”
進笑曰:“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
紹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護從,以防不測。”
於是袁紹、曹操各選精兵五百,命袁紹之弟袁術領之。紹與操帶劍護送何進至宮前。
黃門傳懿旨雲:“太後特宣大將軍,餘人不許輒入。”將袁紹、曹操等都阻住宮門外。
何進昂然直入。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進大驚。
讓厲聲責進曰:“董後何罪,妄以酖死?國母喪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輩,我等薦之天子,以致榮貴。不思報效,欲相謀害!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是誰?”
進慌急,欲尋出路,宮門盡閉,伏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後人有詩歎之曰:
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
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5、董卓曰:“怨望作詩,殺之有名矣。”遂命李儒帶武士十人,入宮弑帝。
李儒舉酒與何太後曰:“汝可先飲!”後大罵何進無謀,引賊入京,致有今日之禍。
羅貫中寫出了,何進雖為屠戶出身。然為國舅、大將軍,有生殺予奪之權勢。不聽曹操、陳琳之規權,誓要把閹豎,誅殺幹淨。且發矯詔,召四方英雄之士,逼太後痛下決心。剛愎自用,頭腦一根筋,被閹豎,設計謀害。打虎不成反累犬;偷雞不成,蝕把米。致使董卓禍亂朝廷,禍國殃民,何進之罪也。
何太後臨死,尚怨何進無謀,這就是婦人之見。無謀何進,也是為何太後是非不分,召外兵逼太後誅殺閹豎。何太後才是禍國殃民的邦凶。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