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3章田埂之上歐陽修發飆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翌日,陽光炙趙頊一行出現在壽州下蔡縣一條鄉道鄉道兩側的田地中,麥浪金黃,農人們揮舞著鐮刀正在收割麥得益於年初的雨水豐沛,大宋北方的許多州府都迎來了麥子大豐田埂旁,一架架牛車拉著高高的麥穗朝著晾曬場運去,有漢子高聲唱起民歌,有婦女們擔著竹籃送飯送水,有孩童們四處奔走打鬧……天氣雖熱,但田地裏呈現一片忙碌豐收的景象,看著都讓人感覺到心情愉歐陽修望著麥地裏忙碌的農人們,忍不住感歎:“官家,壽州施行了青苗法和免役法,百姓們這一季肯定是家家有餘糧,雞犬亦能飽矣!”趙頊笑著點了點王安石變法的策略中,對百姓影響最大的便是青苗法和免役去年年底,王安石在奏疏中匯報,兩項變法之策都出現了問青苗法,本是利民利國之法,但下麵的官員在執行時,為了自己的政績,為了賺取更多銀錢,向百姓強製攤派任如安豐縣原來的縣令,將治下百姓分為五第一等貸十五貫,第二等貸十貫,第三等五貫,第四等兩貫,第五等一不貸不行,有錢也要借貸,並美其名曰:支持朝廷新貸不起的貧苦戶就向富戶借貸,本來是利民之策,直接變成朝廷正大光明向百姓要錢的舉動如此以來,百姓怎麽會不罵朝免役法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下麵的執行和上麵的政策完全不一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王安石罷免了多個官員,並且親自主持,讓這兩項政策才正常運轉起這一點,趙頊非常清如今的壽州百姓,因為免役法,憑借勞動力減少了稅因為青苗法,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接受朝廷資助,整體的民間借貸總量至少能降低一兩套政策下來,百姓們的手中定然要有餘糧了,而國庫因青苗法,也會增加收這正是王安石所講的:民不加賦而國用就在這時,趙頊突然聽到遠方傳來一陣吵鬧其掀開窗簾一看,在不遠處的田埂中,聚集了幾十個農“走,看看去!”趙頊和歐陽修走下馬車,朝著田埂走田埂旁,被農人圍在中間的,乃是一個身體肥胖,身穿短衫的中年中年人躺在樹下陰涼的躺椅上,一旁還有一名丫鬟為其搖扇,小桌上,放著各樣吃在其前麵,站著八名手握長棍的護衛,正麵色冰冷地望著圍過來的農農人們手提鐮刀,也都是臉色鐵“範大官人,蔡縣令已經下令了,命你將三年前買我們的一百二十畝田地賣給我們,我們願意花兩倍的價格購回,你……你憑什麽不賣!”“範通,你……趁人之危,廉價購買我們的田地,如今已經賺三年黑心錢了,難道還不滿足嗎?”“還我們的田地,不然我……我們就將你扭送到衙門去,蔡縣令一定會為我們做主的!”……這位被稱作範大官人的中年人,緩緩站起身來,冷眼看向眾眾百姓顯然是以往都被他欺負過,故而無人敢直視他的眼“哼!你們這群破落戶,不就是今年手中有糧了嗎?有糧就能買地嗎?老子不賣,出多少錢老子都不賣!田地是老子的,莫說蔡京,王安石來了,老子也占著道理呢!”當下,下蔡縣的知縣正是蔡“你……你要不賣……給我們錢也不為你收割麥子!”一個百姓舉著鐮刀說“哈哈,你還敢威脅我!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收麥的佃農還不好找嗎?老子我寧願花兩倍的價錢召外地人收割麥子,也不用你們這些人!”“你們等著吧!王安石和蔡京在壽州呆不久的,待他們走了,一切還會回到原來的模樣,一旦有了饑荒,你們還是要求我,沒有我,你們還是活不了!”聽到這話,農戶們更加氣憤,和範通又吵了起……而此刻,一旁的趙頊和歐陽修也聽明白三年前,地主範通低價買了他們的一些田地,而今年農人們取得了豐收,因為青苗法和免役法都存下了一些錢糧,故而就生出了將原來田地買回來的想但範通不賣,於是便有了矛尋常百姓家,一輩子的追求就是能置辦幾十畝地,蓋幾間大房子,取個能縫補做飯的老婆,生一堆孩然後能天天吃飽喝足,沒有饑寒,也便滿足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手裏的地太少了!趙頊不由得無奈地搖了搖新的問題又出來了!一直以來,大宋是不抑製土地兼並自大宋立國以來,對士大夫階層尤為偏愛,又因為大宋農業發展極快,糧食產量不斷提升,又無戰故而就導致一批批士大夫官員,有了閑錢就想著買地,緊接著一些商人士紳也開始學習,導致大宋的田地基本都在富人的手貧農們隻能去租他們的田地種糧,或者隻是去當仆而大宋真正的納稅大戶都是富生活幸福的也是這群富人,導致貧富差距非常而貧農們之所以沒有生亂,一方麵是因為大宋的商貿發展繁華,商稅基本已經超過了田稅,並為百姓提供了大量崗比如汴京、杭州、蘇州這樣一座城市的運行,其實可以養活幾十萬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而種地隻是他們眾多選擇中的其中一個選但壽州卻不一樣,這裏的人大多靠農耕生活,沒有地,貧農們就沒有了一而隨著青苗法和免役法的這種對貧農有益的利好出現,新的矛盾又產生農民們有了餘糧,便想著往前再走一步,即買但是,士紳富戶們又不願意賣士紳富戶們就是靠著剝削貧農的勞動力來賺錢,一旦後者有了自己的地,且受益頗豐,那士紳富戶們的財富就降低另外,青苗法的施行,其實已經讓很多商人的民間貸款降低,削減了富戶們的很多收趙頊不由得微微撓頭,他也沒有想好,此事到底應該如何處最底層的百姓不能沒有田地,但若抑製土地兼並,天下的士紳富戶們又不願給誰逼急了,都有可能造反!就在這時,有人大喊道:蔡知縣來了!蔡知縣來了!趙頊和歐陽修站在人群後麵,遙遙看到蔡京帶著十幾個衙役來到了眾人麵此時的蔡京,皮膚比以前黑了許多,且看起來成熟穩重了一與此同範通站起身來,扯著嗓子喊道:“蔡知縣,你要為小民做主呀!你要再不來……我就被這群刁民用鐮刀砍死了!”其一臉委屈,和剛才的蠻橫,判若兩蔡京環顧四周,看向周圍的農人,道:“還是因為田地買賣的事情吧!”一旁,有農人接話道:“知縣大人,範通他拒不賣地,我們願意拿高於原價兩倍的錢,他都不願意!”蔡京看向範通,道:“範通,你怎麽就想不通呢?你這是在阻礙朝廷變法!”聽到此話,範通頓時急“我……我阻礙朝廷變法?蔡知縣,你不能昧著良心說話呀!三年前,我買下一百二十畝田地,乃是到處托關係才買到的,當時的知縣和壽州知州都收了我的銀子,田地賣了,我……我怎麽回本?”“另外,朝廷講究田地買賣自這些田地在我的名下,合規合法,我想賣就賣,不想賣就不賣,即使是官家來了,也不能強買強賣吧!”“這兩年,因為變法,我的犧牲已經夠大了,你們州府將借貸的生意都搶走了,你們給朝廷賺了錢,但我也要賺錢養家啊!如今還要拿走我的土地,我堅決不同意!我……我可是下蔡縣交田稅的大戶,你……你不能因為變法,就卸磨殺驢吧!”“再說,你們為何都盯著我,怎麽不去找城東那位原庫部司郎中孫老爺呢,他家有三百多畝地,並且因為有功名在身,還不給朝廷交稅呢!”……範大官人的一席話咄咄逼人,將蔡京也弄得無話可趙頊和歐陽修,也是一臉懵,因為對方說的確實也有一些道範通所得田地乃是合乎大宋法令的,即使不賣土地,也不違反律但他若不賣,貧農們沒有土地,但青苗法就還是很難執行下青苗法的基礎是,在富民的基礎上富國,若富民都做不到,那富國就更不用想並且,這不是個若在全國推行青苗法,各個州府都會有此類事情發生,會有越來越多的士紳官員富人們埋怨朝廷不公,認為這是在變相地劫富濟長此以往,肯定會出現大問就在這個時候,又一道聲音傳“範通,你提老夫的名諱幹嘛?老夫可是沒有違背過朝廷的任何一項法令!”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拄著拐杖從人群中走了過範通連忙走過去,到:“孫老,您來了,我若不提您老人家,今日恐怕就被蔡知縣抓走了!”老者便是曾經的兵部庫部司郎中孫文一,進士出身,曾官居五品,當下在家中養蔡京也連忙走過去,拱手喚了一聲:“孫老!”對方輩分在那裏擺著呢!孫老看向蔡京,道:“小蔡呀,壽州不是你和王安石的壽州,是我大宋的壽州!變法改革,乃是國策,老夫不反但是你要將老頭子我往死路裏逼,老頭子我可不同意!”“誰的田地就是誰的,強買強賣可不是士大夫所為!你們要這樣做,老夫覺得幹得定然不長遠!並且你們這樣幹,不一定是得到朝廷的授意吧!”趙頊和歐陽修微微皺眉,二人本以為這位孫老作為曾經的京官,會站在蔡京這一方講道理,哪曾想更加咄咄逼人!讓一縣知縣在百姓麵前完全丟了麵子!趙頊看向蔡京,隻見他麵帶無奈,還顯露出一絲疲憊的神當下,範通代表的是地主利益,前者的問題是擁有太多田而孫文一代表的是官員貴族的利益,其擁有的土地更多,且很多都可以免除賦稅,他們擁有的土地越多,對朝廷越不在此處,變法最大的兩種阻礙都出現了,若無法根治,後續的變法都會出現這些問蔡京被懟的說不出話這時,歐陽修有些急了,道:“官家,我去幫幫他!”趙頊點了點無論何時,朝廷的臉麵都不能丟,而現在的蔡京代表的便是朝廷的臉隻見歐陽修大步走了過去,當蔡京看到歐陽修時,不由得眼睛一亮,瞬間看到了救星,正要行禮,卻被歐陽修搖頭攔下身穿一襲灰色長衫的歐陽修,直接走到孫文一的麵“你,作為朝廷原來的官員,辭官回鄉後不想著造福鄉裏,卻仗著自己曾經的身份,如此嗬斥朝廷命官,是誰給你的膽子!你明知壽州變法是官家大力推行之事,你不但不為君上分憂,反而暗諷壽州變法不能走的長遠,當了大半輩子官兒,都當到狗身上了嗎,真是不知廉恥!”歐陽修又看向範“還有你,你的田地是正大光明得來的嗎?還自稱不違大宋法令,乃是交稅大戶,你經得起官府去查嗎?”“待到有一日,百姓真的過不下去了,真的選擇造反,你們兩個就是就搶被殺的最佳人選!”歐陽修一副上位者的氣派,氣場強大,將二人說得一愣一愣的,根本不敢回並且,最後一句話直接就戳到他們心裏去了!足足過了好一會兒,範通才小聲問道:“你……你是誰呀?”這時,蔡京站了出“諸位,都先散了吧!關於田地之事,本官會向王知州匯報,保證在耕種之前給大家一個結果!”頓時,眾人都慢慢散孫文一和範通感覺麵前的老者絕對不是一般人,丟了氣勢,當即也退去待眾人都離去後,蔡京重重拱手,道:“下官……下官多謝歐陽相公相救,若不是您在,我……我真不知道怎麽辦了?”歐陽修笑了笑,道:“官家在那邊馬車上呢,隨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