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閉門無人擾原是事極忙
字數:5460 加入書籤
皇極殿下,有一人若行屍走肉般的向下走
其他太監宮女們則是各自忙碌,誰也未曾注意這個略顯憔悴的身
當差的王體乾正掂量著懷中的銀兩沾沾自喜,一瞧見金主崔大人完好無損的從殿中緩步走出,便知道他沒事
“恭喜大人,賀喜大您這是獲得了皇上的原諒,全身而退了吧?”
“...算是”
崔呈秀有些不想搭話,他的精神還處於被新皇震撼的階
那王體乾倒有些納悶了,這位崔名單,八麵玲瓏心的尚書大人,向來並不這樣啊!
“大人,可是皇上訓斥你了?還是說...皇上要清算閹黨了?”
“都沒有,皇上隻說讓我等自述罪狀,若是坦白,即可減輕罪還說讓我們相互檢舉,亦可減輕罪”
崔呈秀沒有隱瞞,因為他清楚這件事情一定會迅速傳遍整個京
而那王體乾聽了以後,幹笑兩聲,攥緊了手頭上的銀兩以後
“崔大人,皇上真是好手段啊,隻可惜我們相互之間多有關照,這種事情恐怕是做不出來吧?”
“那是當然,隻是公公近些日子也小心些,不要叫旁人捉去了把”
“明白,許多事情隻有你知我知最好,哈”
兩人說完以後,心照不宣的笑著離開
崔呈秀一出宮門,便反手將王體乾今日收自己銀兩一事,寫在了小本本
這可是送上門的罪狀啊!
接下來的數日內,他都閉門不出,一心一意的寫著自己的罪責表,回憶著這些年來所做的錯
奇特的是,就在他閉門不出的這段時間內,居然無人上門來打
納悶的他上街拉住街頭百姓一打聽,這才聽到路人如同說笑一般
“嘿,這位新皇呐,是真能折騰人,也是真為忠良平聽說新皇一上來,便下令各級官員相互檢舉,探查是否與那閹黨有勾結,一時間那是人人自危,忙得除此之外,新皇還要審計曆朝國稅,上上下下忙得很呐!”
又一位好事者補充
“我聽說呐,就連國子監的學生們,也不得閑,要幫忙參與禮部的重修過往典籍,史書,散書,那個工作量大的,聽說一連昏倒好幾個,都從學堂裏抬走”
崔呈秀在街頭聽得仔細,總算是回過神
難怪各方人員都沒彈劾自己,原來是被諸事纏身,忙著呐!
竊喜的崔呈秀回府以後,連食欲都增了幾
隻是在大塊朵頤之際,崔呈秀忽然想到一件事
難道這也是新皇拿來平抑黨爭的手段嗎?
應該不會吧?
...
時間撥回崔呈秀踏出皇極殿的次日晌午,諸葛亮草草用過午飯過
他正感慨著年輕力壯的精力充沛,正打算繼續審閱大臣奏章,翻看過往稅務時,忽然發覺殿內的值日太監們少了一
不僅如此,現有留下的太監們,也是個個神情焦急,想來是有事瞞著自
諸葛亮不動神色,故意走至一人身後,輕一拍他肩膀,他便嚇得慌忙
“完了完了...”
“什麽完了,你這小廝,舉止鬼鬼祟祟,莫不是有事瞞著我?”
“哎呦,皇上,瞧您說的哪裏話...我,我沒有事情瞞著您啊!我是要出恭,憋得慌呢!”
小太監故意捂著下身道,眼神卻不由自主的瞟向了別
諸葛亮順著那眼神望去,發覺又一位應當值的太監不見
“人有三急,你且去吧!早去早回,知否?”
“謝皇上,謝皇上!”
小太監如蒙大赦,急踩著小碎步便出了殿門
諸葛亮早知他有鬼,這就是故意放他走
他還真有幾分好奇,這些當值的太監們都在做些什
諸葛亮便跟了上去,並囑咐左右不得聲張,隻令禦林軍護衛數餘人相
那小太監在皇極殿周圍左扭右扭,拐了好幾個彎以後,總算鑽入一無名小院
諸葛亮趕至入口,還沒探查,便聽到院落內傳來一聲驚
“大!通殺!哈哈哈,我的,都是我的!”
護衛們自然一聽就懂,這不就是在聚眾賭博嘛!
一護衛當即就要上前,將這群偷懶懈怠的太監們盡數拿
諸葛亮聽了,卻
“慢,且容我等觀察一番再”
說完,便來到了入口處,窺視院內的情
伴隨著一張張稍熟的麵孔出現,諸葛亮斷定這些就是今日在皇極殿當值的太監
此時的他們圍坐在一方石桌上,手裏捧著大大小小的錢袋,緊盯著桌上的一闔賭具叫
而先前揚言要出恭的小太監,則在一旁呼喊
“各位老人兒,別打啦,皇上剛剛有想出宮門的意思,快些回去吧!”
這小太監本是好意,怎奈何其他太監卻不理
一位國字臉的太監好沒氣的抬起頭來,斥
“大呼小叫什麽,我們哥幾個服侍皇上也有一個月了,知道這位皇上是個看書狂魔,不愛走動,跟先皇一樣,沒事的,哥幾個再玩一”
入口處觀察的一眾人等,已經為這幾位太監捏了把
你們是真不知天高地厚啊!
諸葛亮卻沒有因為太監的怠慢而生氣,正相反,他在思索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原
“勿要驚擾他們,隻是將幾人的名字記一”
護衛們聽了,也隻好退下去,不敢造
這時候王承恩聞訊趕來,急匆匆的來到了近前,一看到小院內的情況後,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忙是下跪叩首
“皇上息怒,這些偷懶的小太監奴婢這就去收拾他們,定叫他們吃盡苦頭,絕不再犯呐!”
“王承恩,倒不忙說這前邊這幾位小太監們曾說,他們知我是個愛書人,與先皇一致,所以才敢如此,這其中又是個什麽道理呢?”
“啊...老奴不知”
“果真不知?”
王承恩麵對諸葛亮的支支吾吾,卻不敢回
這時候裏麵的太監們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對,忙往院門口一
此時他們雖然並沒有看到皇上,但看到王承恩的身影跪倒在院門口,便知道大事不妙
幾個人連忙藏了東西,烏央烏央的擠了出來,果然看到皇上以後,個個猶遭雷轟一般,全數跪倒在地,叩首
“皇上息怒,奴婢等並不知道皇上降臨,疏忽怠慢,望皇上降罪!”
諸葛亮看到他們居然還在抵賴,不肯說剛剛究竟做了什麽,這時候才生出三分不悅來,再次問
“你們幾人,先前曾言,與先皇一致,才敢如此,我再問你們一次,是何道理?如有妄言,定責不饒!”
“皇上...”
“說!”
眼看新皇真的動了真怒,幾個太監們那裏還敢隱瞞,忙一五一十的說
“先皇在時,常常醉心於魯班之術,對宮內大小事宜皆不多管...皇上您榮登大寶一月,奴婢們瞧見您亦是如此...所以...所以”
“所以就離崗怠慢,在此聚眾賭博?”
“是...”
諸葛亮一掃眾人臉龐,側目望向了王承恩,再次問
“是這個理嗎?”
“皇上,的確如此...宮內盡是人浮於事,許多宮女太監都以為您與那先皇一樣,會癡迷與品書,最終與先皇別無一二,所以才敢如此...莫說宮內的太監們,就連大臣們也是如”
“大臣?”
“是...距錦衣衛剛剛奏報,首輔黃立極依仗開內帑之功,邀東林人士往溢香園聽曲...就在此”
王承恩說完,又是一叩首,驚出的冷汗,已經將後背都打濕
諸葛亮聞言,神情卻沒絲毫變化,隻是暗自回
‘我道以為是何原因,這麽說來,造成這般局麵的還是太過懈怠正如同昔年先帝夷陵之戰過後,益州內部一樣,也都是因為一口氣散了,所以才懶惰下’
聞望問切,醫者最怕找不到症結所在,治國亦是如
既然知道宮內宮外的症結所在,那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好辦
諸葛亮又露出了淺笑,那笑而不語的模樣,讓幾個跪倒在地的太監們,一陣脊背發
太監們可沒有忘記,當初九千歲倒台的時候,也是看到了這一抹微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