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看病解病因治國理群臣

字數:6362   加入書籤

A+A-


    皇極殿內,一片忙碌之
    無論大小太監,都麵露苦色,一出大殿便長籲短
    而其中原因嘛,自然是因為自家的皇帝實在是...太拚命了,他們著實不習慣呐!
    要知道目前紫禁城內當差的太監們,基本都是萬曆年間進宮
    自打一進宮開始,那日子過得叫一個舒坦,因為神宗皇帝隻顧著享樂,對於底下之事是一概不管
    所以年年慵懶,年年舒坦,可是到了新皇登基以後,這情況就變
    在新皇剛登基前的一個月內,日子還是同往常一樣,大家該偷懶偷懶,該休息休息,隻是聽說新皇夜以繼日的在品書時,並沒有人明白這意味著什
    大家都以為,皇上不過是對看書這件事情著迷,所以如此刻苦罷
    但隨著新皇出關,查到有人離崗偷懶以後,事情就變
    他雖隻是輕罰了那幾位偷懶的太監,卻是重罰了整個紫禁城呐!
    這其中是何道理呢?
    原來新皇他不是因為癡迷看書而刻苦,而是他本身對任何事情,都無比的刻苦啊!
    這幾日以來,他竟是四更天便起,子時方才睡
    麵對每一件事情,都會出言詢問,稍有疑點,便要刨根問底,將事情理清方肯放
    單是一件整頓宮內全體太監宮女花名冊這件事上,新皇竟然有功夫審閱三
    整整三遍呐!
    在皇極殿當差的小太監們都快哭了,這每審閱一邊就要對上近十萬個名字,稍有模糊不清之處,還要命他們到各宮提人,務必保證人對名,事對
    這哪裏是在審閱啊,這分明就是在折磨人呐!
    但是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過往九千歲,也就是魏忠賢在時,呼風喚雨,不可一世,自然引得無數人趨之若
    哪怕是丟了命根,也要求得進宮謀個位置,不為自己,也為宮外的小家能過得好
    再加上魏忠賢也有意培植太監隊伍,放肆招攬之下,紫禁城內的太監人數急速飆升,乃曆朝曆代以來之最高數,達數萬之
    這帶來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人浮於事,反倒叫事情沒人去幹
    乃至於皇宮內開銷增大,卻還是頻頻傳來人手不夠的詭異消
    不少太監削尖了腦袋想去攀附魏忠賢,哪裏會管下麵的事
    可經過新皇短短三天的高強度審計後,風氣為之一
    因為隻要他們過往沒有多少幹事的紀錄,就會被幹脆的辭退,絕了進宮門的路
    而那些魚龍混雜,吃著空餉的大太監們,則一個一個的被糾了出來,盡數抄沒贓款,又打了二十庭棍,這才丟出宮
    剩下的太監見到這場景,哪能不拚命做事,以求自保?
    於是這人浮於事的風氣,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乃是太監們過於熱情的招
    那家那院若是有事情,大家都會一擁而上,輔其解
    而這份熱情,很快就會派上用
    因為很快文官們也會同他們一樣,盡數在新皇的辛勤之下瑟瑟發
    還是這一日的晚朝時分,群臣早早匯聚,以為是同平常一樣,說些簡單的匯報後,便可返回休息
    畢竟按照前幾任皇帝的經驗,新皇也該對朝政失去興趣,轉而投身後宮
    所以大家都是哈欠連連,頗有些慵
    黃立極還在接受著不少同僚的恭維,享受著大家的推
    因為他數日前力勸新皇開內帑以滋補民生,犒賞邊關將士,可不得好好的嘚瑟一番?
    所以他一不小心,便去了那京城最大的戲館溢香院,玩了那麽幾天,現下正是最困的時
    ‘好像再捏捏可人兒的小腳’
    黃立極還在這般想著,這精神不由得振奮了起
    這倒不是他懈怠啊,要知道前兩任皇帝,那都是多年不上朝的
    自己首輔多年,許多時候那都是清閑
    一時間要他改了慵懶的習慣,著實強人所難
    其他朝臣亦然,各自尋歡作樂,算是釋放了
    大家都在慶幸魏忠賢的倒台,這意味著他們多年小心翼翼的生活,即將結
    這時候新皇的儀仗隊已經出現在了殿外,分列左右後,將這位不過十六歲的少年天子迎了進
    哼,不過十六歲爾!
    黃立極抖擻著精神,就要會一會這個皇
    一番禮儀過後,議事開
    黃立極深知趁他病,要他命的利害,當即將早已經準備好的奏章拿出,稟告
    “皇上,魏忠賢已經伏首數日,刑部也收到了無數的檢舉信,以及各項罪臣以為時機成熟,可以公議閹黨之罪,以還天下人一個公道”
    “臣附議,魏忠賢禍國殃民,死有餘辜,應當早些定”
    一旁的施鳳來也是會意的上前,勉力拱手
    眼看著首輔以及次輔兩位老臣都已經開口,其餘人等怎敢延誤,紛紛出列附
    如此整齊劃一,同心協力,自然是有原因
    這滿朝文武誰沒有同他魏忠賢勾勾搭搭,自然不喜歡魏忠賢或者將那些事情說出
    想讓一個閉嘴的最快方法,便是叫他見閻
    然而新皇聞言,卻一抬手拒絕
    “罪狀果真議全了?”
    “這...八九不離十”
    “那便是沒有議全,便再議吧!”
    黃立極等人一聽,心下一
    不對啊,按理來說新皇看了那麽多魏忠賢的罪狀,早該一怒之下就把這人給幹
    怎麽還讓眾人再議呢!?
    而在此時,諸葛亮話鋒一轉
    “說起來,幾位大人昨夜都在何處呢?”
    “啊...皇上息怒,昨夜我與幾位同僚一起去了那溢香院聽曲而已,絕非夜宿,請皇上明”
    黃立極一聽新皇提昨夜二字,便知道自己這幾日做的事情到底還是傳到了新皇耳
    但他也不
    本朝不許官員宿妓,可沒說不允許聽曲啊!
    即便如此,被點名的他還是直冒冷汗,生怕觸怒了新
    然而諸葛亮忽然輕笑
    “文人好曲,雅士品歌,這本是陶冶情操的好事,我怎會阻止,你等無”
    “謝皇”
    黃立極如蒙大赦,下意識的就要起身恭
    可就在此時,諸葛亮輕飄飄的一句話,又叫他跪了下
    “不過既然要雅,何不一雅到底呢”
    “嗯?”
    黃立極忽然警覺了起來,他總覺得有什麽事情開始不對勁
    諸葛亮打著羽毛扇,忽然湊了湊身子前傾,露著三分笑意
    “首輔呀,聽聞你乃禮部出身,這禮部之中最雅的,便是監生們的答卷這樣吧,把前五屆科舉的所有卷子再審閱一遍,豈不美哉?”
    “好好...啊!?”
    黃立極原本還欣喜若狂,心想著不就是禮部的事情嘛,他可駕輕就熟
    可當他從新皇口中聽到所有二字以後,心中頓時咯噔一
    乖乖,一屆科舉的審閱就足以要了他們這幫老骨頭的命,何況五屆考生的卷子全都要審!
    如果其中發覺一些卷不對人,或者文不配名的尷尬事情來,豈不是要翻了不少人的老底?
    這哪裏是工作啊,分明就是一種既折磨人,又得罪人的工作啊!
    可是新皇已經點了他昨晚幹了什麽,此刻要是再推辭,休說官位了,就是小命也不保啊!
    無奈之下,他隻好硬著頭皮接下
    “臣自當竭盡所能,為皇上尋雅!”
    “費心”
    隨著事情的塵埃落定,不少人心頭都還在偷笑呢!
    讓你黃立極張揚,這下出糗了吧?
    五屆考生的卷子,有得他審閱的!
    可沒等其他人高興太久,諸葛亮下一句話便冒了出
    “前一月我曾遍閱宮中史書,不少史書錯漏百出,誤人子特別是《晉史》一項,更是不堪入著禮部領國子監監生,合力重修史書,查漏補缺,不得有誤!”
    “工部亦是,各地水利乃重中之重,著你等再審查一番其中備案,若有錯誤及時上”
    “刑部,兵部,戶部,你們嘛...”
    一條條任務交代下去,群臣們光是聽著便已經頭大
    而在退朝之時,諸葛亮還補充了一句
    “對了,黃立極,爾等進言,維護祖製之心甚佳,應當大力讚揚!”
    黃立極聞言,心中總算是得了幾分安
    今天好歹算是有好消息了,他忙假裝謙遜
    “皇上讚繆了,進忠言,乃是為人臣子的本”
    “嗯!我也思索數日,總覺得要對得起諸位這一顆大膽進言的心,所以今日起,朝廷內外要逐步恢複祖製,以振朝綱!”
    “皇上聖明!”
    群臣紛紛附和,都在嘀咕著新皇又想做些什麽的時候,諸葛亮給出了答
    “我曾聞言,太祖,成祖時期,朝會有三朝製,此法甚好,即日起便恢複了吧!”
    諸葛亮一錘定音道,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事情已經落
    一瞬間,所有人的臉都成了苦瓜
    三朝製!?
    那玩意可是要人命的呀!
    黃立極當場就沒了半條命,悔恨得想給自己幾巴
    你說你,沒事提什麽恢複祖製幹嘛!
    因為這所謂的三朝製,那是一個極為辛苦的早朝製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