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指鹿當為馬承恩聞落淚

字數:4363   加入書籤

A+A-


    “皇上,怎能如此草率,這可是太祖遺旨啊!”
    “皇上,若事事皆逃避否定,怎可治國安邦?”
    “皇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群臣聽聞新皇要燒了太祖遺旨,個個是激動萬
    他們不知不覺間,就成了東林黨人的先
    聽得滿朝文武都在為東林所用,錢謙益的身心都舒坦了起
    身為東林黨內近些年來呼聲最高的領袖之一,最願意看到東林黨的壯
    他要的便是這個效果,這種指鹿為馬,一呼百應的朝堂,才是東林黨最願意看到的局
    什麽皇帝,什麽大
    到頭來,不還是得靠我們這些讀書人治理天下嘛!
    這一次是引誘宗室用遺旨反擊,那下一回,可就不是這種小兒科的把戲
    錢謙益暗自想著,心裏也在盤
    按照一般定律,這新皇也該認慫了,怎麽這麽久了,還是一句話不說,任憑群臣鬧騰呢?
    他忙抬起頭來,偷瞄位於高坐上的諸葛
    發覺對方依舊氣定神閑,微笑不減以後,暗道一聲糟
    這小皇帝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難搞,這一般的言論已經壓不住他
    沒辦法了,必須得出大價錢了!
    他這般想著,便回頭望向了言官隊列中,一位遲遲不肯出現的
    此人誰也不是,正是曾經上奏請離魏忠賢老相好客氏,敢朝閹黨開第一炮的楊所
    之所以望向他,也是因為此人喜好酒後發
    那一日在黃首輔的壽宴上,他多喝了幾杯,竟當眾說出不輸陣這樣的話
    如今事到臨頭,自然要兌
    隨著錢謙益的幾個眼神投去,那言官隊列中立馬有人湊到了楊所維的耳邊催促,直言
    “那一日宴會上,楊大人你大話在前,若不兌付,隻怕引其他人嗤笑啊!”
    可那楊所維也不知怎麽,猶猶豫豫,竟是怕
    這可把人給急死
    眼下就是最要緊的進盡忠言時刻,怎能退縮呢?
    那些言官也急了,忙說
    “楊大人,你可別給咱丟份呐!”
    楊所維聞言,亦是苦笑啊!
    他先前有勇氣第一個倒閹,那還不是因為身無分文,窘迫無奈才敢開
    經過那件事情以後,自己光收取各路大人,乃至富商,勳貴們的祝賀禮金,收都收得手
    家中早就是金屋藏嬌,哪裏還願意當這一出頭鳥啊!
    他反問
    “大家呢,大家怎麽不上?”
    這一反問,頓時讓一眾言官們語
    他們個個支支吾吾,不肯作
    一個兩個又不敢催了,總歸都是既貪圖名利,又貪生怕死之
    大家就是逮住他一時失言,把他當做替罪羔羊
    楊所維暗罵一聲偽君子,但也迫於無奈,準備出
    他先同好幾個言官對過眼神以後,這才提了口氣,低吼了一聲‘艸’,方才大步走到了群臣的隊伍前
    此刻已經有不少人注意到他了,那討論呼喊的聲音,也隨著他的大步向前,漸漸平息下
    而這時候的楊所維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叩拜施禮,眼淚婆娑
    “皇上!皇上呐!我大明以忠孝治國,今日得此太祖遺照,本是喜事一莫說焚燒了,就應該裝裱起來,以供後人瞻怎可隨意毀壞,淹沒太祖皇帝的一片苦心呢?
    如此不忠不孝之舉,真是毀壞我大明根基呐!若皇上執意要燒,那便用我楊所維的身體來燒吧!”
    剛一說完,那楊所維便大喝一聲,猛地向那大殿上的漆紅木柱上撞
    僅這一個動作,便引得群臣嘩
    而且他是健步如飛,快若閃電,眨眼間的功夫就要撞上木柱
    單看他的速度,和那視死如歸的決
    真要碰上了,隻怕是要血濺當場
    太監們隔的遠,根本救援不
    幸好早有幾個言官行動起來,見楊所維一動,立馬飛撲上前,一左一右各自抱住一腿,這才將他給拖了下
    隻可惜那腦袋還是同地板來了個親密接觸,蹭破了一個口子,鮮血頓時撒了一
    一幹人等也亂做了一團,扶人的扶人,幫忙止血的止
    大殿之上見血,乃是大凶之兆,何況還是言官死諫,這要是再一意孤行,編書記傳的史官們,那可要狠狠的記上一筆了!
    至於那楊所維口出狂言之舉,更是被所有人無視
    除了王承
    這位身寬體胖的老太監看到如此局麵,竟然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暗搓搓罵了一
    “這就是要挾啊!”
    諸葛亮聞言,也覺得好
    這王承恩頗為本分,自服侍自己至今,亦無任何越界的舉
    從來也是沉默不語,盡忠守
    怎麽今日會有此言論呢?
    “王承恩,你為何有此言論?”
    “啊...老奴該死,老奴該死,前朝大事本不是老奴能說的,老奴這就去領罪受”
    “我等隻是閑談,莫要著急,你且細細說”
    諸葛亮低聲詢問著,恰好此時朝臣亂作一團,誰也沒有注意龍台上一主一仆的竊竊私
    王承恩得了許諾,這才有了底氣,歎了口氣
    “言官以死亂朝局,在我神宗朝便已有端神宗時,每每有不合大臣心意之政令,便有言官以死相神宗若是殺了,史書上定落個擅殺忠臣的黑神宗若是不殺,便要被迫忍受言官辱罵,政令更
    皇上,老奴是為您感到氣憤,想您在潛邸時何曾受過這樣的氣!”
    一言語盡,那王承恩眼角竟有淚光閃
    真情實意,讓人不得不動
    諸葛亮見之,也是心有感
    若是旁人因此落淚,他是斷然不信
    可這王承恩在自己的記憶中,始終伴隨著朱由檢,從出生到登基,隻怕連生母都不夠他親
    如此近臣為自己的遭遇而哭訴,叫人怎能不
    難怪許多皇帝都喜用宦官,隻看這滿朝文武的反對聲中,唯有熟悉的宦官力挺自己,不用他們,又該用誰呢?
    這時候朝臣已經處理好了楊所維的傷口,其他閑雜人等又回到了隊列之中,眼珠子隻盯著新皇,就等著看新皇如何處
    一眾東林黨人之中,更有不少人已是胸有成竹,盡是勝券在握的模
    一套以死相逼的組合拳下來,看你個小皇帝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