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決裂
字數:1928 加入書籤
                    即便是張寧也未曾料到,兩名堂堂鎮將,前番還攜手共渡難關的袍澤會在頃刻間反隨著兩人爭執聲愈大甚至變為相互叱罵,荷槍執刀衛士再按捺不住衝入帳由於大帳靠武川一側,其多為武川軍士,少部分為禦夷鎮所亦有懷荒、懷朔兩鎮衛士不斷舉目向內張望,竭力前可不等衛士們做出更多反應,張寧已是冷眼喝道:“都滾出去!”衛士們立時一滯,紛紛將目光下意識投向各自主將,然而下一刻張寧便將手中杯盞狠狠擲在地上,崩碎之聲令衛士們的目光重新匯聚在他的身“怎得,是本將的命令不管用了麽?!”張寧說著,眉宇間透出幾分眾人前所未見的濃鬱戾見此情形各鎮衛士盡數想起身在大漠中時,這位懷荒鎮軍統帥諸軍於重圍中逃出生天,並伏擊伯思部為諸多戰死袍澤複仇之此等威勢早已深入眾人心中,於是衛士們一時不敢再有多言,互視一陣後諾諾退出帳再度回首,楊鈞蹙眉無言,而莫敬一與賀拔度拔兩人則各立一方,恍若對張寧心中微歎,上前道:“兩位何必如此,眼下諸部士氣低靡,正該是我等同心協力之時,怎能再做口角之爭?”莫敬一聞言嘴唇動了動,似要開口,另一邊賀拔度拔卻是冷著臉搶先說:“我為一鎮都將,自當以身前驅竭誠報國,不願做那些蛇鼠之事!!!大勝便當大飲,這怨酒我可吃不下!!”說罷他便掀帳而待到其出了帳,眾人又聽他朝左右叱喝道:“適才沒我將令卻退出帳外的,自去領軍棍二十!”旋即其徑直離去,不給張寧絲毫臉“這不知好歹的老匹夫!”莫敬一望著賀拔度拔離去的背影,憤然拔刀斬去桌案一角,口中猶是罵聲不張寧亦是無奈坐下,不知該再說些什此番爭吵看似突然,可若稍作深思便會覺得早有緣四人中楊鈞最為超然,出身世家又自有人脈資曆,在暮年時因朝堂相爭被發配自此,無需再為前途相賀拔度拔雖同樣將步入暮年,可他乃是前任武川鎮將賀拔爾逗之子,襲封龍城縣男,是實實在在的代北武作為自幼生長在北疆的武人,他眼睜睜瞧著六鎮從輝煌走向沒落深陷泥潭,渴望能夠建立功業報效朝廷,使得家族重獲榮然而隨著年齒漸增,他除了在轄境內與犯邊的柔然人小打小鬧,沒有半點能為外人道來的功這使他心中生出難以排遣的抑懣,加之鎮中殊少能有與之相交的人,這憤懣便逐漸演變為了在旁人看來的自負淩人,言語狂北討之中賀拔度拔推鋒必進,一力求戰,所部擔起的無不是最艱難的任務,可到頭來呢最後一戰卻無上陣之機,他豈能不知這乃是張寧所促成的局麵?因而在其心中,自然有著對張寧的不至於莫敬一,他並無半分家國情懷,張寧則自是無需再這樣的四人在北討遇阻,身陷危境時猶同舟涉海能夠一體同心,可在當下矛盾便立時顯征戰多時,張寧的下頜已是短髭叢生,他使手背輕磨著隻覺得也頗為苦北討事畢,擺在眼前的便是即將到來的六鎮之哪怕有自己提出奇襲柔然王庭之策,逼迫著阿那瑰與大軍主力一戰,從而快速結束這場漫漫北討,但六鎮鎮軍仍損失慘重,待到六鎮之亂時,此起彼伏的義軍必定仍將席卷北地乃至大半個北待到那時自己憑借在這場北討中的所得,穩坐一隅固然不是問題,可對張寧而言他要的可遠不止於叛亂四生之下,軍閥並起,吞地搶人可謂常自己若要做出一番事業,北疆六鎮之地便是最好的基本往北草原數年內再無侵擾之力,向南則可俯瞰舊都平城以及中原諸州,有戰馬以及悍勇的代北武人作為最強悍的力所以張寧本想著借此機會串聯諸鎮,不說讓眾人立刻俯首便拜,至少也得形成一個更為緊密的聯盟在亂時互助,進而逐漸休戚與共,成為整唯此方能與中軍勢力,以及將要崛起的爾朱氏相抗四人中莫敬一顯然也有著此等意思,楊鈞同樣與自己為善,唯獨賀拔度拔這位代北武人過於執似他這樣的人其實六鎮中並不少,懷荒軍中之一的卜蘇牧雲就是其中一可偏偏其所統領的武川鎮正位於自己與楊鈞之間,尤為要頭疼間,楊鈞忽然開口道:“庭梧將軍無需在意賀拔鎮將所言,他一心為國所為的乃是盡忠報國,向來依事而論,非論人實則亦是曉喻形勢之人,無需擔”張寧微微一滯,明白了楊鈞所言之賀拔度拔是迂腐的武人,固然不滿自己,可一旦六鎮有變他定然也會看在同僚上相所以即便眼下幾人不歡而散,自己也用不著因此而憂這話一下子就點醒了張他不由向著楊鈞看去,一時隻覺得這位形同自己長輩的老將已是看透了許多事念及於此張寧做出躬身的姿態,誠懇道:“晚輩受教”楊鈞也不推辭頷首接下後,轉而對著莫敬一道:“莫將軍,禦夷與懷荒兩鎮相鄰渾為一體,若有異變需得相互照應,同仇敵”莫敬一聞言不禁愕他固然有此想法,可這話怎能如此堂而皇之地說出楊鈞手指輕點桌案,張寧與莫敬一都不由正襟危坐,隻聽其徐徐道:“自高祖孝文皇帝到今不過二十餘載,然則國中已是大一眾貴胄不僅暗裏通婚,更有不少已是恢複姓加之其餘各族素來受重苛強壓,早已形勢洶洶,若有變故必將是傾覆局兩位屆時我等漢兒如何自處,兩位將軍可曾有想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