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三互
字數:1938 加入書籤
“定北侯還請向前,族主於亭中等”前行約有百步後仆從止步,躬身引張寧沿廊橋而入涼張寧深吸一口氣後稍整衣冠,旋即快步上涼亭位於水榭樓台之中,周遭有竹林迎風搖曳,涼爽之意撲麵而一名老者正坐於亭中,跟前則擺放著精致的茶具,張寧上前拜道:“晚輩張寧,見過顯元”此人年約七旬,頜下長須飄拂,五官深邃,眼神溫和,舉手投足可現儒雅之既是盧氏族主,那麽其當然是漢中郎將盧植九世孫,晉司徒從事中郎盧諶五世孫,燕仆射盧昭之孫,昔日的幽州別駕盧盧輔抬起頭來凝望張寧片刻,忽地發出一聲讚歎:“英氣勃發、氣概不凡,當真是一頭北地蛟龍!”張寧連道有愧此讚,隨即在其示意下安盡管這位盧氏族主隻官至幽州別駕,看似與自己天差地別,張寧心中卻是清楚這方才是百年世族的常其固然會有出類拔萃的才俊脫穎而出,身居朝堂高位,但歸根結底其主要族人仍是會主政地方,以鞏固本族勢力、紮根之王朝興替乃是常態,唯有如此世族方不會為其所這也是隨某一王朝所興起的強宗豪右,所難以企及之此刻兩人先是就北疆之勢相談,在讚過張寧擊敗破六韓拔陵之功後,盧輔舉壺倒茶好似不經意般問道:“如今定北侯兼據四州,為國平難,可其多為胡漢相雜之地……又有蠕蠕等外敵環伺……我這老兒實在有些好奇,不知要如何施政,方才不使其生”張寧心知此行必然會有考較,本就等著對方率先出言,眼下暫不知其所欲,隻能先壓下疑惑答道:“說來倒也簡單,無非是勸課農桑,輕稅賦,立郡學,推行官醫,救濟貧民等曆代賢明無不如此,晚輩隻是效仿罷”盧輔輕笑:“說來容易做來卻極難,此中艱辛想來並非是一句效仿就可掃過我聽聞安州別駕田修曾委身事賊,定北侯驅逐流寇後非但不計前嫌,還上表朝廷使其任本州刺史,定然也從大局而慮?”來了!張寧心中一震,明白這便是盧輔此番在意之處,當即也是笑答:“田修雖委身事賊卻是無奈之舉,隻為保境安民,不使百姓受賊寇屠我軍光複安州之時,其領三郡之民開城請降,以此來看非但無過反倒還是有功”“哦?這般說來倒也情有可隻是難道定北侯忘了其出身田氏,乃安州一方大族,豈能自任州官呢?”盧輔蹙眉,目中滿是不這般作態落在張寧眼中隻覺好笑,心道這位堂堂盧氏族主終是露出狐狸尾巴其在乎的乃是承自漢朝,一直潛移默化施行至今的回避製,或者說“三互法盡管華夏曆朝素來有“人君不能獨治,故必置臣以佐之”一說,但兩者之間實際上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官僚集團一旦產生,很容易異化為有自身特殊利益、且隻向本集團負責的獨立主因而它與皇權之間實質是相互製衡、彼此互動,形成此消彼長的關有鑒於此,為抑製官僚集團的諸種自利傾向,最高統治者必須要設立一整套官製體係,借助製度、權術、思想意識、賞罰等手段來駕馭百官維護皇尤其是為了防範官員與特定區域、人員、事務等有某種特殊關係而產生徇私偏袒、腐敗等違法行為,通常會奉行較為嚴格的回避原則包括籍貫回避、血緣回避、特殊職務回避其中,籍貫回避製度施行時間尤長,影響尤為深正因如此方才有:凡中央任命之地方官,上自郡國守相,下迄縣令、丞、尉、邊候、司馬均用非本郡人,刺史用非本州時至如今,隨著華夏分裂,征伐不統治者為使政權延續,不僅讓拆分各州,令諸州郡相互掣肘,反叛者難以憑借一地成勢還大力推行三互法,直接任命各州郡主官,不讓地方世族強豪把持大便如盧氏雖是名副其實的範陽郡霸主,可作為族主的盧輔僅能為刺史副官,而難以直接任一地主若朝廷任命的刺史郡守僅是庸碌之輩自無大礙,可一旦遇上寒門或是皇室出身的大才,盧氏便難免遭遇打此等舉動不會因朝代的更替發生改變,但對盧氏而言自不會甘於長期受此掣肘,自己的出現或許令其有了解決之換而言之盧輔眼下就是在試探自己對於回避製的看法,想要以逢迎自己入幽州作為條件,換取其在幽州的真正統念及於此,張寧忍不住暗自感歎,這不就是一顆想要讓自己吞下的毒藥嗎?心中思緒紛飛,麵上張寧尚且保持著鎮定:“我朝郡縣之屬吏用人承漢製,而長官以及長官之將軍府佐雖大多數用非本籍人,但無限故曆觀本朝,州刺史、郡太守、縣令丞用本籍人者亦甚而於邊疆及新附州郡,尤見其不止如此,論起其製,也是特殊形勢下的特殊之”一旦開口,張寧便侃侃而談,不見絲毫阻礙:“漢承戰國之餘緒,天下郡、國並行,朝廷奉黃老之術,行無為之道,對地方掌控自然有故而郡守國相被賦予了相對獨立之權,且能自辟僚屬,甚至於有二千石與皇帝共治天下之加之強宗豪族控製地方,與地方主官關係密切,甚至直接幹預人事任因此漢武時,朝廷相繼定《左官律》、《金律》、《推恩令》、《阿黨附益之法》等律令,削弱諸侯王之勢力的同時,加強對地方長官的監督,置刺史監察郡縣,以“六條問事還先後製首匿罪、通行飲食罪、《沈命法》、《監臨部主見知故縱法如此對地方主官之籍貫限製自也順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