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另一場戰爭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A+A-


    戰場上從來都是瞬息萬變,由於建奴已經大量的衝上長城,黃台吉當即下令不要繼續向兩邊推進,開始破壞長
    隨著戰鬥進入新的階段,祖大壽當即轉變戰術,以刀盾兵在前頂住建奴帶來的壓
    隻是建奴剛剛獲得了巨大的戰果,士氣正旺,在回家的誘惑下悍不畏死的用身體衝擊關寧軍的防禦陣型,長城上本就地勢狹窄,靠的就是一股狠勁,即便關寧軍裝備精良卻還是不斷地被逼
    遠處建奴的嘶吼和呼喊傳到了皮島軍這裏,劉逸當即帶領皮島軍再次向前挺進,隻是他們的行軍方法很特別,每向前走一步就將盾牌重重的砸在地上,發出陣陣巨
    皮島軍這段時間又製作出許多巨型盾牌,平均兩人一塊,這些士兵都是在皮島接受過劉逸的親自訓練,從站軍姿開始訓練執行力,行進間,盾牌同時抬起又同時落地,引得大地都在顫
    躲在軍隊背後的塔拜和阿巴泰,感受著皮島軍的挺進,心中無比駭然,眼中的恐懼毫不掩
    可他們不能撤退,如果撤退了,黃台吉不會讓他們有好下
    此時這邊的戰鬥已經不僅僅是幾支軍隊在關注,朝廷的斥候早已將能夠打探到的信息全部送入了北京
    禦前會議從得知消息那一刻就在開著,所有的內閣大臣和六部堂官都聚集在
    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著新的消息,對於關寧軍堵截建奴,朝廷已經分成了兩
    內閣首輔李標老神在在,並未多發一言,隻是靜靜地看著這些大臣們爭論,崇禎皇帝見自己的內閣首輔不說話,心中焦急卻也忍住了,對於李標他還是十分認可
    要說李標也是運氣不好,熬了一輩子,先是閹黨專權,好容易熬到了內閣首輔,緊接著又是東林黨霍
    雖然有溫體仁等少數大臣靠著自己的影響力,拉起另一幫人對抗東林黨,可本質上還是在拉幫結派,雖然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在將試圖染指內閣的錢謙益攆走之後,溫體仁也有了弄權的心
    除此之外,還有紐於地緣勾結為齊黨、浙黨、宣黨
    各個派係之間又穿插著黨派鬥爭,為了各自利益,相互傾軋、攻擊,很多大臣不思朝政,隻在乎黨派和個人利益,貪汙受賄,中飽私囊,朝庭上下已是非常混亂,而李標作為內閣首輔,反倒是顯得作用沒那麽大
    李標也向崇禎皇帝進諫,說用人不能看這黨哪派,要看他的才能和品德,再根據實際情況來提拔和罷
    可崇禎一個年輕人又哪裏分得清
    孫承宗今日也在其中,他本想為關寧軍說幾句好話,但是他不能說,因為袁崇煥是他舉薦的,如今袁崇煥下獄,而袁崇煥一手打造的關寧軍先是帶兵回到山海關等同謀逆,如今又是擅自行動,將建奴擋在長城之
    即便是他也認為,有著皮島軍的挾製,趁機削弱建奴是利好的行動,可他要是說了,一定會被有心之人攻
    而大臣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關寧軍這一行為是在誤國,一旦建奴不走了,反過來繼續打北京又該如何?
    崇禎的腦子已經徹底亂了,他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話,隻覺得滿腦子都是嗡嗡
    不過崇禎的所有糾結在溫體仁的一句:“以微臣看,關寧軍此舉無非是希望以一場戰果頗豐的阻擊戰換取袁崇煥的性”
    溫體仁這話不可謂不歹毒,袁崇煥是孫承宗舉薦的,孫承宗又曾經是東林黨的人,即便後來因為政見不合分道揚鑣,可標簽已經打上了,就再也撕不下去
    聽到溫體仁的話,一直沒說話的孫承宗默默地歎了口氣,朝中有沒有真心想要為大明效力的人?其實是有的,可是這些人在國家利益和黨派鬥爭之時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黨派鬥
    而這句話直接擊中了崇禎最敏感的那根神經,什麽?要換袁崇煥的性命?那不是開玩笑麽!放了袁崇煥誰去背鍋,建奴在京畿禍害一圈的責任誰來承
    “咳咳!”
    想到這裏,崇禎當即輕咳兩聲,清了下嗓子,群臣一看皇帝要說話了,立刻安靜了下來,等待皇帝的發
    “縱敵長驅,大罪”
    話說到這裏就足夠了,大臣們一個個的比猴子都精,哪裏聽不出皇帝的意
    事情到了這裏,孫承宗還是沒有忍住,希望最後爭取一絲希望,當即說道:“陛下聖明!關寧軍擅自行動打亂朝廷的大政方針,著實有罪,然老臣認為,關寧軍是關寧軍,將領是將領,此次長城阻擊戰,將士終究是在為朝廷下死力,不該一概而”
    “陛下!臣認為孫大人此言差矣,關寧軍種種表現早已脫離了朝廷管控,名為明軍,實為袁崇煥及祖家兄弟之私兵,若是我大明無其他能戰之軍,自是要小心對待,可如今皮島軍之戰力冠絕天下,隻要好生安撫,賜予高官厚祿,許以封妻蔭子之保證,其必然視君如父,建奴指日可滅已!”
    孫承宗剛剛說完,溫體仁再次站了出來,話鋒直指孫承
    劉逸這次在京城保衛戰中的表現的確是足夠亮眼,溫體仁的話總體上來說,並不高明,其中問題也很多,可這話放在這個時候卻非常好用,至少崇禎聽得很舒
    溫體仁對東林黨的打壓是眾所周知的,崇禎重用他也有著製衡東林黨的意
    隻是所有人都沒想到,溫體仁的戰鬥力這麽強,直接把錢謙益幹回老家
    可東林黨畢竟根深蒂固,此時必須要有東林黨人站出來,可這些舞文弄墨的書生,大多又不懂軍事,最後又是陳新甲被推了出
    “陛下!臣以為朝廷自有朝廷之法度,寧遠軍雖然劣跡在前,可此番行徑顯然是在向朝廷表現忠心,個別將領有罪當罰,卻不能寒了那些浴血拚殺將士們的心啊!此戰過後,當獎懲分明,殺袁崇煥與勉勵寧遠軍並不相”
    陳新甲的話也是順著崇禎說的,剛才崇禎給關寧軍定了調子,那麽誰也不要去觸碰這條底
    隨後又有幾名東林黨大臣站出來表示讚同,眼下保住關寧軍已經不僅僅是軍事意義,更多的卻是對抗溫體
    這下崇禎又糾結了,不得已將目光落在了內閣首輔李標的身
    李標心知自己必須要說些什麽了,可不管怎麽說,他都要得罪人,作為少數不參與結黨的重臣,他仔細斟酌著話
    由於崇禎的小動作讓眾多大臣全部捕捉到,便再沒人出列發言,其他大臣們也在等待著這位內閣首輔的態
    “老臣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