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短暫的耀眼

字數:8962   加入書籤

A+A-


                      萬事開頭難。
    第一天接觸武道的人,肯定沒那麽快上手。
    這一點,江之鴻早有預料。
    他的打算,是在等足夠多的人開了竅穴之後,再開始下一部功法的教授。
    隻要開了竅穴,哪怕隻有一個,就代表完全掌握了訣竅。
    而這些開了竅穴的人,又可以去指點剩下的人。
    所以,江之鴻在四麵城門處來回遊走,一遍又一遍的演示、講解著縱雲勁。
    楚威則是穿入人群,每過一段距離,就會指導一人擺出正確的姿勢,讓其他人跟著效仿。
    時間慢慢來到傍晚。
    江之鴻收了姿勢,用最後一點勁力高聲喊道“所有已經開了竅穴的人,來城門處登記,但有隱瞞的,一經發現,逐出風鼓,永不得靠近!”
    在這一刻,知見障不僅僅是朝廷,是太平道的工具。
    也成了江之鴻的工具。
    這城外的數百萬人,除卻嬰兒之外,有一個算一個,被江之鴻牢牢的掌控在了手裏。
    等江之鴻走後,許崇主動的變換形貌,混進了人群。
    至於用什麽形貌,那實在太好解決了。
    且不說來風鼓的一路上有那麽多新死之人,就連此時的風鼓縣範圍,每天仍舊有身體孱弱的人在死去。
    無論什麽時間,隻要靠近亂葬崗,無相衣就能製作出新的假相。
    就這樣,許崇偽裝成難民,以新晉開竅一重的身份,展現出遠超常人的力量、速度。
    等周圍的人的渴望更上一層樓之後,許崇又開口,加深這些人對知見障的恐懼。
    當然,加深這種恐懼沒什麽用。
    主要的目的,是加深他們對江之鴻的依賴,以便配合後續的計劃。
    整整一宿,許崇都在幹這件事兒。
    偶爾遇到仗著開了竅穴,想要搶他人食物的,無一例外被他直接弄死,以一種極其驚悚的死法,向其他人宣告了這種行為的下場。
    總的來說,還算比較順利。
    隻是時間有限,一人之力有限,一整個夜晚能幹涉到的人數也有限。
    不過許崇不急,時間還長。
    等到天亮之前,成功打開竅穴的人數統計出來了。
    開一竅者,三萬餘人。
    開兩竅者,六千人。
    開三竅的,隻有千人。
    開竅更多也不是沒有,不過數量方麵就太少了,攏共不到二十人。
    天亮之後,江之鴻再度出現。
    先是喚醒了所有人的記憶,而後對開竅者做出了安排。
    四麵八方的區域,被粗略的劃分成了數萬個區域。
    開竅一重的,紛紛成為了這些區域的教官,負責教導區域內其他人練習縱雲勁。
    開竅二重以上的,五人為隊,百人為大隊,劃分出了等級編製,負責遊走在人群之中維護秩序。
    第三天,新增的開竅人數開始下降。
    第五天,新增者寥寥。
    於是第六天,江之鴻換了部功法教授。
    如此循環往複。
    第十天的時候,糧食的消耗開始出現小幅度的下降。
    第十五天,第一個開竅一重的天資橫溢者誕生。
    是一名三十來歲的中年,性格沉穩踏實。
    這名中年被江之鴻任命,帶領著三萬開竅在三十個以上的人,外出尋找食物。
    第十六天寅時。
    江之鴻正準備出門,被許崇攔了下來。
    “你是要追上那隊人馬,喚醒他們的記憶吧?”
    許崇問了一句,然後道“這事兒我去吧。”
    “你?”
    江之鴻皺了皺眉,“老夫說過,你還年輕,此事就不要摻和了。”
    “伱不必擔心我什麽。”
    許崇搖了搖頭,當著江之鴻的麵,以無相衣變幻了形貌,“我可以一直留在隊伍裏,負責喚醒記憶。”
    “呃……幻真天殘片?”
    江之鴻一陣愕然,旋即若有所思,“難怪我覺得這些天怎麽那麽順利,想必你在暗中做了不少事情吧?”
    “引導一下輿論,讓那些人隻能完全的依賴於你罷了。”
    許崇回答道。
    “原來如此。”
    江之鴻點了點頭,“也好,此事便交由你去辦,切記不要留下任何馬腳。”
    “放心吧。”
    許崇笑了笑,閃身而去。
    就這樣,搜尋隊伍裏悄無聲息的多了一個人。
    這個人又在悄無聲息的影響著隊伍搜尋的方向,往某個既定的目的地而去。
    ……
    ……
    定天府。
    血衣衛總衙後院。
    竇天淵和樓有知於涼亭中相對而坐,各都神色凝重。
    桌上擺的一封密旨。
    旨意的內容很簡單,讓血衣衛查清楚,雍州最近有無異常。
    “有無異常?在天災裏找異常?”
    樓有知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真是可笑啊。”
    “是可笑。”
    竇天淵麵無表情,完全沒了玩世不恭的神色,“這麽說,天災跟陛下有關了?”
    “不。”
    樓有知搖了搖頭,“準確的來講,不僅僅是陛下。”
    “怎麽說?”
    竇天淵雙眉一抬。
    “也罷,這件事情也該告訴你了。”
    樓有知神色莫名,開口道“你知道,因為並州旱災的事,我殺了很多人,很多很多人。”
    “都是滿門抄斬,雞犬不留。”
    “可你不知道,我並不是想殺他們的,而是不得不殺死他們。”
    “因為,我的人救下了致仕後,在還鄉途中的戶部尚書,他告訴我,真正在遏製賑濟的人……”
    樓有知深深的看著竇天淵,緩緩吐出三個字“是先帝。”
    竇天淵麵色猛的一變。
    他本以為隻是當今陛下有問題,根本沒想過先帝也有問題。
    “所以……”
    良久,竇天淵狠狠的吐了口氣,“真正有問題的,是皇室?”
    “也不是。”
    樓有知繼續說道,“因為,在當年,太子是站在我這一邊的。”
    “當年……”
    竇天淵喃喃,埋藏多年的疑惑終於解開“所以,殺死那個難民的,是太子的人?”
    “正是。”
    樓有知給出肯定的回答,“不僅如此,後麵江之鴻的彈劾,也是被太子的人壓下去的。”
    “怪不得……”
    竇天淵一臉恍然,“我說怎麽那麽多人手還找不出來一個刺客,如果是當今陛下的話,那就說的通了。”
    “總之,我懷疑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那張龍椅,是那個位置。”
    樓有知說著,自己也有些疑惑,“到底是什麽原因,讓一個心懷天下的太子,在登基後沒多久,就開始不理朝政,並且成了以天災行凶的劊子手呢?”
    “會不會……”
    竇天淵的眼神突然莫名起來,“跟壽元有關?”
    “壽元……的確,受太祖血脈所限,皇室的壽元不僅不悠長,反而比正常的武者要短得多。”
    樓有知皺起眉頭,“可這跟天災又是如何關聯上的?”
    一個是天地產生的自然災害,一個是個人獨自的壽元。
    這兩個概念相差得實在是太遠了,他完全找不到什麽線索能將二者聯係起來。
    “罷了,想不明白就先別想,我還是去看看雍州那邊到底怎麽了。”
    竇天淵起身,就準備推門而去。
    “不必了。”
    樓有知突然開口,“我知道是怎麽回事。”
    “哦?”
    竇天淵動作一頓。
    “是江之鴻。”
    樓有知歎了口氣。
    “你說那五十萬石糧食?”
    竇天淵皺了皺眉,“我知道,江之鴻動用了一些關係,籌了五十萬石糧食……可這算不上什麽異常吧?更何況陛下也早就知道了。”
    “蝗災已經過去這麽久,而朝廷的賑災卻始終沒有展開,不出意外的話,江之鴻也跟我們一樣,開始懷疑皇室,或者懷疑陛下了。”
    樓有知站起來,轉身麵對池塘,“如果我猜的沒錯,陛下所謂的異常,便是江之鴻在用自己的法子,解救雍州災民。”
    “自己的法子?”
    竇天淵一愣,接著勃然變色“莫非……”
    “你猜的沒錯,想靠五十萬石糧食救下整個雍州,隻有那一個辦法。”
    樓有知點了點頭,緩緩吐出幾個字“雍州布武。”
    竇天淵的臉色徹底難看下來。
    以他對江之鴻的了解,他知道,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應該說已經發生了。
    竇天淵狠狠一咬牙,“我可以拖延……拖延一個月。”
    “不用了。”
    樓有知淡淡道,“一個月的時間,改變不了雍州的結局。”
    “況且,你已經因為許崇的事惡了陛下,再來這麽一次,怕是要在詔獄裏終老。”
    “此事既然已經發生,江之鴻的下場就注定了。”
    “既然是必死,那就不要讓他帶著疑惑去死,讓他看清這一切吧……”
    順便也讓我看看,陛下究竟會是個什麽態度。
    樓有知在心中補充了一句。
    二人就此沉默。
    ……
    ……
    雍州。
    在布武的第二十三天,尋找食物的隊伍回來了。
    滿載而歸。
    有可吃的嫩樹葉、樹皮、根莖,還有一些魚、蝦、蛇、鳥。
    最離譜的,是一萬石陳年粟米。
    東西不多,但代表的,是活下去的希望。
    歡呼。
    震天徹地的歡呼。
    還完好的城頭上,江之鴻揉著太陽穴歎道“這麽快回來,證明根本沒走多遠,那一萬石粟米,是你弄來的?”
    “不是。”
    許崇聳了聳肩,“我隻是剛好讓隊伍選擇了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上剛好有一座廢棄很多年的糧倉,而糧倉裏,剛好有這麽一堆陳年粟米。”
    “嗬,你說的是西南方向,那個已經荒廢到被樹林所掩蓋的糧倉吧?”
    江之鴻笑了笑,道“之前我去過,裏麵什麽都沒有。”
    “哦,那還真是奇怪。”
    許崇隨口應付。
    “罷了,人各有各的際遇,各有各的門路。”
    江之鴻擺擺手,“不過這一萬石粟米,能多堅持好幾天了。”
    “好幾天?”
    許崇看了看城外漫山遍野的燈火。
    他讓花家弄來這些糧食,單純隻是為了給這些人一點念想,增加一些信心罷了。
    這麽多人,一萬石一天就消耗完了才對。
    除非……
    “已經有七成的人打開了竅穴。”
    江之鴻笑著,將許崇的猜測說了出來。
    “七成……”
    許崇震撼了。
    眸子倒映出來的燈火,霎時間仿佛閃耀了許多。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江之鴻繼續說道,“這七成,指的是所有已經開竅了的。”
    “其中,開竅一重,有一千人。”
    “開竅二重,有三百餘。”
    “還有七個,是開竅三重!”
    說著,江之鴻伸手,指著點點燈火慢慢劃過“你能想象嗎?”
    “就是這些最普通的民籍乃至匠籍,對整個大慶來說都是最底層的存在。”
    “他們原本所能閃耀的光芒,居然能有這麽耀眼!”
    許崇靜靜的聽著,心情卻根本好不起來一點。
    底層人的潛力越大,就越能證明知見障對朝廷的重要性。
    同時,也越能證明,江之鴻的必然結局。
    “唯獨可惜的是,這種耀眼太過短暫。”
    江之鴻歎了口氣,往倒塌的城樓處走去。
    天快亮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