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遼西南聯合社學
字數:7115 加入書籤
兩段誦讀完畢,孟連山十分標準地向老者行了一個拱手禮,隨後坐了回
隨後,緊挨著孟連山的小師弟同樣整了整衣冠,站了起來,朗聲道: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就這樣,學生們一人兩個章節,一圈下來正好可以誦完整篇《雍也
這是師生們在流亡途中獨有的緩解饑餓的方式,靠著這種精神食糧,他們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吃不飽飯的日
待學生們誦讀完畢,閉眼撫須靜聽地老者睜開眼望向了那名最為年長的學
“今日誦讀當以孟連山為”
孟連山神情一陣欣喜,咽了咽口水伸手準備拿碗,卻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麽,轉頭看向身旁的小師
他瘦弱地身板勉力挺直著腰身,麵色慘白卻仍舊笑盈盈地看著眾
“讓“小顏回”先喝吧,他發熱五日了,學生一會兒替懷民兄再去”
說著,他拿起粥碗小心地遞給了小師弟,確保對方雙手捧住了碗才徹底鬆開
在不遠處找了一處樹樁歇腳的陳楚見了這一幕,轉頭看向荀懷民,見對方神情凝重,不由得問道:“先生何以憂慮?”
荀懷民輕聲歎息,指著遠處的那名弱小學童說道:
“那個叫“小顏回”的學生,五歲時就被父母送入了社學,六歲時撫順遭亂,全家滅門,我們就帶著他四處流”
說著他無奈地歎了口氣,“那孩子體弱多病,幾次都要不行了,也不知是不是天意,每次他都強撐了下
一轉眼,如今快十歲了,身體卻愈發瘦弱,整整三年沒長個子,也不知還能堅持多久……”
聽到這話,陳楚摸了摸鼻子向荀懷民說道:“對於孩子而言,常年離亂,吃不飽飯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
“營……養……不良?”
“額,這是我家鄉那邊的說法,就是身體會長不好,容易生病的意”
陳楚擺了擺手,而後問道:“荀兄今後準備作何打算?”
荀懷民看著眼前一片蕭索的場景,以及長生島村中的嫋嫋炊煙,思索了良
這個幹瘦的書生低下了頭,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般,轉身朝陳楚俯首拜
“謝陳先生好意,可我等實在付不起什麽財帛了,隻求能多留些時日,吃幾日飽飯便”
陳楚嘴裏咬著一根芒草,並沒有理會荀懷民的大禮,而是看著遠處學堂眾人問:“可願在此安身?”
荀懷民滿眼不可置信地看向陳楚,支支吾吾的回答:“可我等……我等已被朝廷定為反賊……”
“狗屁反賊!”
陳楚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卻還是爆了粗
“反賊?造誰的反?誰造的反?到底是這萬民反了他朱家,還是他朱家反了這天下萬民?”
陳楚沉默了片刻,目光回轉,鄭重地對荀懷民說:“長生島能容下諸位安身,但也是有條件的,眼下時局容不得我做虧本的生意,還請與諸位一起商”
隨即起身拉著荀懷民來到了槐樹下,荀懷民同老者介紹了陳楚等
眾人寒暄一番後在槐樹下如學生般坐成了一排,年過七旬的老者依舊在老師的位
老者正是荀懷民的父親荀輔,他不卑不亢,向陳楚拱手行了一禮,平靜地說:
“我等撫順社學共一十七人,流亡遼東三年,處處碰壁,不知陳先生為何願意收留我等,若是想要老夫首級敘功,還請隻斬我一”
“不敢受老先生大禮,我不過是覺得長生島需要一所真正的學校罷”陳楚回答
聽了陳楚的回答,眾人滿臉疑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接
而後陳楚清了清嗓子,繼續說:“和官府辦的社學不同,長生島的學校,將會是大明第一所全科學”
饒是荀輔見多識廣,卻也聽得陳楚說的“全科”一詞時,也不由得發出了疑
陳楚則耐心解釋道:“所謂全科,就是囊括了全部門類,不單單是聖人教義,還有技巧數術,農耕漁獵,戰陣廝殺等等,換而言之,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能夠勝任大明任何一個職”
“這……這麽多,隻恐老夫力有未逮”
見荀輔麵有難色,陳楚立刻笑著解釋:“先生隻負責其中最重要的一科,我姑且暫定為文科,至於詳細的授課名目,則為文科屬下的儒學課,未來還會有諸子百家,以及西洋理論的選秀,但儒學卻一定必”
“這……這……”
陳楚冰山一角的學院設計理論讓荀輔一時間難以消化,他猶豫了半天,又問道:“為何如此?”
“老先生與荀兄、孟兄以及犧牲的標營兄弟將社學學子一個不少地從撫順救出,並完好無損地流亡全遼三年,且沒有落下學
陳某人實在想不到除先生外第二個能教授儒學的人了,即便是國子監的所謂大儒們,在我看來也不過是一群米蟲,先生才是真儒士!”
陳楚內心激動,不由得繼續昂聲道:“便是聖人也不過如此了,以前在我家鄉被外敵入侵時,也有過同樣的事情,長生島雖然窮困,卻都是有血性的漢人,絕不會親眼看著同胞受辱而袖手旁觀!”
在一旁聽了許久的趙福也大聲附和
“是啊!老先生千萬要留下,咱孫家溝也還有個小娃娃要拜托先生教導,那知縣馬國成就不是個好東西,若是去了複州社學,那還不得走了歪”
“從個人私意上講,我也有讓諸位不得不留下的緣由……”陳楚突然話鋒一轉,使得孟長柱下意識警惕了起
趙福感到了一陣殺意,同樣繃緊了神經,與孟長柱四目相
“長生島的士兵要認字,要有人教他們做人的道理,教他們到底為誰流血,又為何而”
一想到目前長生島士兵那可怕的文盲率,陳楚隻覺得腦海中那根承載壓力的線被繃到了極點,但他卻還是強迫自己去思考,耐著性子平靜地把話說
在短暫停頓了一會兒後,陳楚又繼續道:
“天下百姓也要知道誰在為他們打仗,他們要支持誰,而不是今日跟了明,後日跟了金,自己還整日過糊塗日子,甚至被割了腦袋也不願化作厲”
眾人不禁詫異,怎麽軍士,平民百姓也要認字?
“這……”
荀輔一時為
“且無論你所說的的‘全科’學校是否離經叛道,那軍士上陣廝殺自有軍法與軍令,百姓也當遵循朝廷法度,各司其職,各安其命,難道這樣不好嗎?”
趙福同樣也感到疑惑,當初戚繼光雖說也讓兵士們知道百姓供養艱辛,可招募的也都是鄉下老實巴交的礦工,農民,從來不曾專門在軍中請教書先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陳楚腦海中的那根線終於繃斷了,幾十天積攢的壓力被瞬間釋放了出來,一股巨大的無奈與悲傷湧上了心頭……
忽的他隻覺嗓子一甜,喉嚨裏湧上一口淤血,陳楚不願露怯,緊抿著嘴唇強行將淤血咽了下
但是整個身體的劇烈反應讓他渾身一軟往前倒了下去,盡管陳楚奮力抵抗著癱軟,但在他回過神來後身體已經跪倒在地
陳楚心一橫,索性順勢做一套五體投地的叩頭禮,就當是強行拜師
這是陳楚對這個世界做的殊死一搏!
眾人大驚,荀輔更是起身要扶,而陳楚執意不起,大聲說:
“賊勢愈凶,如果隻是靠堆砌軍械和糧餉,長生島絕無可能擋住建奴,屆時廣寧以東就是人間煉獄,我等也會死無葬身之地,遼東半島,就再也回不來大明了!”
殷紅的鮮血從額頭上滲出,積攢的壓力一並爆發了出來,陳楚跪在地上任憑淚水不斷滴落,繼續歇斯底裏地喊道:
“我原本隻是想著到時候如何死的壯烈些,為關內多殺一些建奴,直到遇見荀輔先生,知道了諸位事跡,心裏才真正有了戰勝建奴的希”
眾人聽罷皆
趙福聽了心中更加震驚,原以為陳楚常說“遼沈終會失陷”隻是諷刺袁應泰,如今看來,對方似乎是料定了遼沈必定會失陷一樣,甚至已經做好了戰死的準
難道陳營官是神仙轉世,能知過去未來?
趙福越想越怕,微微打了個寒顫,隨即將思緒拉回了現
“可是……教書這種紙上功夫又怎能上陣殺賊呢?”
荀輔看向陳楚,歎了口氣,說出了自己最大的疑
“請先生在長生島辦學,收我們所有人為弟子,請先生的學生到軍營中教軍士們識字,給他們講講為何要打仗,宣講我編寫的條例,為天下苦難的百姓,探索出一條濟世良方!”
陳楚沒有回應他的疑慮,而是從懷裏拿出了一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的白綢布,躬身雙手恭敬地捧給了荀
這本是他早就擬好的條例,如今交給荀輔來推行則是再好不過了!
荀輔細細端詳,神情愈發凝重,沉默不語,當看到裏麵其中幾條內容時,甚至不由得皺了皺眉
陳楚心中明晰,如果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從零開始擋住建奴,隻有自己前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那支軍隊能夠做
自己目前能做的,隻能用盡各種手段朝那支軍隊接近,哪怕是揚湯止沸,也要爭取時
然而即便這樣,也隻是增加了一點可能性而
若是努爾哈赤因為自己扇動的蝴蝶翅膀放棄在廣寧對峙,轉而領著全部主力打過來複州,那如今的長生島還是必死無
“軍需、訓練、建材、人力我都有辦法,唯獨這些最為關鍵的條例卻需要眾位先生代我教授給每個軍士與百姓,亂世當用猛藥,我絕不能看著天下一步步滑入深淵,百姓被異族奴役,諸位也一樣吧!”
說罷陳楚不再言語,靜待著荀輔回
在場眾人被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一時間不知所
此時在旁靜聽的“小顏回”卻起身走到陳楚身邊,跪在了荀輔麵
“學生拜請先生留下,重開社學!”
“小顏回”雖然身子孱弱,但卻目光堅定的跪在地上,用稚嫩地童聲勉力說
孟連山見了也同樣走上前,跪到陳楚一側,“學生願意去軍營替聖人教化軍士,拜請老師能夠留下重開社”
荀懷民也同樣跪了下去:“願與孟兄同去,父親,與其坐視大明淪喪,不如奮力一搏!”
孟長柱點了點頭,認真的說:“老荀,多好的機會啊,總算找到一個安身之所,這裏也不像其他地方,是個能久住”
而後眾學生也陸續拜
“好吧,你這些條例雖粗看之下曠古爍今,但歸根還是脫胎於諸子百家之所長,到也不是什麽邪”
荀輔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老夫這三年來,早看清了這渾濁的世道,今日如夢方醒,自當獻此殘”
聽得荀輔答應了,陳楚內心頓時大鬆了一口氣,壓力也頓時泄了大
荀輔又笑著說:“你剛才那就當做是拜師禮了,原本應當是三個響頭與兩條束脩,念你有恩於社學,束脩就免”
陳楚兩手摟住“小顏回”和孟連山,任憑額頭上鮮血滴落,開心地朝荀輔笑了起來,又補充道:
“社學既然從撫順來,長生島在撫順西南,如今又是聯合多方教化大眾,不如就改名為‘遼西南聯合社學’如何?”
“遼西南聯合社學?”
眾人說著這個有些怪異的名字,卻又不覺得有什麽明顯違和的地
荀輔稍加思索便頷首道:“雖是第一次聽說,卻也形象直觀,那就叫遼西南聯合社學吧,你且回去準備一根束脩,權當你們全軍的入門禮了,記得要肥一些,我牙口不”
“請老師放”
陳楚擦了擦額頭的血跡,從懷裏拿出一枚狗皮膏藥貼在腦門上,笑嗬嗬地向倉庫走
“明末的讀書人果然要比清末的那批老頑固要好說”
陳楚嘴裏哼著小曲,此番情真意切的表演,既有他內心情緒的發泄,也有對命運的抗爭,最重要的是有了刺破黑暗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