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入殮祭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鍾良隨管事來到何
這是一個巨大的莊子,主體是一座占地十數畝的五進院
整體風格與蒲家老宅有點相
莊子異常詭
空氣中彌漫著香燭、燒紙的味
一路穿過掛著白燈籠的大門以及堆滿白幡花圈的走廊,便來到了一座布置在偏僻小院的靈
靈堂的梁柱上掛滿挽聯,正中是具未封棺的黑漆靈柩,白底黑字的祭幛擺放兩側,棺槨前擺放著一張八仙供
桌上靈位寫著鬥大的奠字,兩支香燭高繞,一盞長明燈忽閃忽亮,供桌上還擺著十幾盤菜肴果
供桌兩側站立著四具紙人,兩男兩女奴仆打扮,雖然是用紙張糊的,但造型逼真,比一般人家喪事的樣子貨要精致不
供桌前是一個火盆,披麻戴孝的親屬子女正在不停添加紙錢元寶之類,燃燒時發出啪啪的響
一位身穿全麻孝服、腰肥膀寬的中年男子在小聲向家仆交代著什
隨後他看向鍾
“老爺,這位是從城隍廟請來的小道”何管事向男人介
“今晚有勞小道爺你們”
何員外拱手,表情肅穆中夾閃過一絲莫名隱
鍾良注意到何員外說的是“你們
難道除了他還有其他人今晚也來坐鎮?
很快他便知曉了答
另一名管事很快將城隍廟的那名老道士也引了進
老道士與鍾良照麵便愣了一下,表情晦澀的點了下
小子,路子蠻野呀,什麽活都敢
鍾良讀懂了對方眼裏的意
隨後,小院管事過來將鍾良和老道士帶到一間偏房裏用
何家家大業大,四涼四熱八個大碗外加一壺五穀
老道士沒打招呼就開動,吃相倒是沒有藏著掖
鍾良餓了一天也毫不客
“小道友,看你有些麵生”
五分飽後,老道士不知從那裏摸出一根細小竹簽,一邊剔著牙齒一邊問
“晚輩前幾日路過此地,瞧著城隍廟大集,便想著多弄幾兩盤纏,過幾日便要離開往東”
畢竟此行另有目的,鍾良不想過多得罪糾
“聽口音你是南陽人?”
老道士見鍾良語氣還算謙遜,態度稍放緩了一
“年少的時候在南陽住過一段時”
隨後兩人交談,鍾良得知老道士姓苟名天賜,自稱道號龜慈道
苟道人看著鍾良生澀的模樣,想來這位小道友大概某個不知名散修的徒弟,出來混口飯吃,心裏頓時放下了戒心,倒了一杯酒推到鍾良麵
鍾良擺了擺手,謝絕好
“五穀釀,助陽氣、驅邪祟,鍾小道友不妨試”
苟道人說完,鍾良也感覺到這座大宅陰森,便不再推脫,陪著小酌幾
八個大碗一壺酒很快掃了大半,苟道人吃了七分飽便見好就
隨後,管事的又將兩人領到靈
戍時將
靈堂內何家親屬已到齊等
錦繡殮服、桃木梳、青銅鏡等都已備
何員外向苟道人彎腰行
苟道人正了正衣冠,點燃一炷香,然後向何老太君的靈柩拜了三
又端出一碗清水,從袖子裏掏出一疊黃紙符籙沾了沾,沿著靈柩撒了一
然後苟道人抽出背後的桃木符劍,左手持三清
“入殮咧!”
“天圓地方,律令九章,吾今宣咒,起靈入喪;一切厭穢,遠去他方;安魂定魄,螻蟻不傷;今擇良辰,入殮吉祥...”
苟道人入殮咒唱腔響
一手持著桃木符劍舞動,一手搖晃著三清
侯在一旁的何家女眷便拿著錦繡殮服、桃木梳、青銅鏡為何老太君入
“普陀大士淨水瓶,產自南海三仙山;亡人淨麵超三界,永續長生不臨凡...”
這是給老大君淨
“天母娘娘桃梳木,產自上方蟠桃園;亡人梳頭見鬼麵,生安亡穩福壽添...”
這是給老大君梳
“道祖老君青銅鏡,梳洗打扮照得清;亡人在天有英靈,保佑家宅永太平...”
這是給老大君收
......
鍾良在一旁看著苟道人做法唱腔,心中嘖嘖稱
心想隻怕錢守一也沒有苟道人這般精通俗世業
小殮儀式大概持續進行了兩柱香的時
過程很順利,並沒有出現什麽詭異的事情發
“老亡人,你聽真,給你洗臉水上溫,
梳頭洗臉淨了麵,黃泉路上不髒身,
魂歸陰溟老母處,留下真身旺子孫...”
......
在苟道人抑揚頓挫的唱腔下,小殮儀式完
何員外向苟道人感謝一番後,又客氣的向鍾良交代今夜鎮守靈堂的事情,便領著家人快步離開了靈
此時,除了燃燭時不時發出一點劈啪聲,靈堂裏異常詭
“嘿,鍾小道友,跟你講,我幹這行三十來年了,可見過不少稀罕”
大概是覺得有些無所事事,苟道人休息好後率先打開話
“苟老道友吃過的米定是比我走過的路都”
鍾良適時接過話並奉承一
“你大概是頭一回經曆這種法事吧?”
苟道人剛才做法時一直用餘光偷偷觀察鍾良,以為他在默默偷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他自然不希望有人能搶他飯
不過這小道友性情和善、模樣周正,過幾日又要離開蒙山縣,他倒是樂得結個善
“實不相瞞,晚輩隨師傅下山不久,對很多事確實有些好奇...”
苟道人見鍾良坦誠,心下更加放鬆,便開始以前輩的姿態講一些大戶人家裏喃齋的規
“你可能不知,這小殮也是有講究的,或一夜、三夜、五夜,以至於七夜,像何員外這種大戶,隻停放一夜明日便大殮入土的實屬少見...高門大戶嘛,嘿嘿...聽說何家莊一直很邪門...”
苟道人壓低著聲音,話也不點破,任由鍾良去猜
靈堂內陣陣陰風拂過,燭火忽閃,挽聯白幡晃動,投影在灰色的牆壁與橫梁上搖
“不過你也別怕,有道爺我坐鎮...當然小道友雖然年紀輕輕也是道門後起之秀...我們坐鎮,諒一些汙穢之物也不敢造次...”
“全賴老道友,我不過是來湊數”
苟道人又滔滔不絕的講了他過往一些英勇事跡,順便還將他身上帶著的一些鎮宅驅邪的法器一一拿出來給鍾良掌
五帝錢、玉驚石、豬精骨...
確實讓鍾良好生見識了一番,彌補了諸多對道門民俗的認
......
“就拿紮紙人來說吧,小道友可曾聽過:
紙人畫眼不點睛,你若不記老母請?”
“這也是很有講究的,馬虎不得,就像這五具紙人,你知他們為何眼睛沒有黑仁,全是白?”
這時,鍾良坐直了身體,眼睛向苟道人眨了
“小道友莫怕,這五具...”
苟道人聲音突然掐斷,然後他也眨了眨眼睛看向鍾良:“嗬...”
一個難看的笑容還未擠出來,苟道人兩眼一番便嚇暈了過
哢嚓~~
頸骨錯位的聲音在空蕩的靈堂裏格外清
穿著殮服的‘紙人’緩緩轉過頭,沒有黑仁的眼睛看著鍾良,艱難的張了張
“兒啊,娘...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