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投靠沙木
字數:5840 加入書籤
有大臣反對道:“陛下不據白郡郡守陸忠奏報,鹽海郡尉宋寧與南嶺賊寇宋寧實為一人,此人極善偽飾,之前曾假冒世家子弟,騙得樂郡郡守吳清風信任,被辟除為樂郡步兵校尉、偏將軍,之後又得大司空舉薦,升為鹽海郡看似忠良,實為逆”
“此人盤踞於春湖和南嶺多年,一直為禍東白、樂、東三郡郡守曾兩次聯合圍剿,均被此賊所去年冬季,宋寧更是和甘百草一起悍然攻打白郡郡如今,此人已吞並白郡、樂郡,坐擁數萬之陛下當派天兵予以圍剿,怎能反而委以重任,授予郡守之職?”
大司空禦史大夫)竇風反駁道:“陛下,宋寧之前雖為盜賊,然早在民豐五年時便已接受樂郡郡守吳清風的招安,棄惡從之後曆任樂郡別部司馬、步兵校尉、偏將軍等兩年多來,宋寧先後剿滅蓋隱、歐辰、王森等南嶺悍匪,頗有功是以去年臣才舉薦他為鹽海郡尉,期望他能再接再厲,為朝廷消滅東南沿海的諸多海”
“宋寧也不負眾望,不到半年時間便招安海盜張英,並一舉蕩平東南沿海最大的海盜頭目仇如今連山南王沙木也為之請功,足見宋寧確實為大蘇良此國之棟梁豈能因昔日曾涉足山林之汙點,便有功不賞?且山南王何等賢明,因朝廷命其代管東南,這才上書言事,若不但不許反而對宋寧加以刀兵,隻怕會寒了山南王之心,臣竊以為不”
大司空名叫竇風,他是吳清風昔日的恩吳清風一直以他的門下自當日,吳清風為了對付宋寧,采納龍諸之計,請竇風幫忙,故意表奏宋寧為鹽海郡尉將宋寧調離老巢,然後再聯合白郡、東郡一起出兵春
結果吳清風攻打春湖不成,反被宋寧所吳清風深知自己不是宋寧的對手,為免樂郡遭受戰亂之苦,便決定將樂郡托付給宋臨死前還給大司空竇風去了一封信,說明了此中緣
大司空竇風這下卻是坐蠟之前吳清風派人來京送禮,托他幫忙對付宋結果他剛按照吳清風的請求把宋寧打發去鹽海郡當郡尉,吳清風一轉背卻把樂郡送給了人
你吳清風既然與宋寧感情這麽好,之前何必還要我出手對付他?逗我玩嗎?竇風收到信後自是十分惱怒,心中暗罵吳清風拎不清,簡直愚不可及、糊塗透頂!然而,吳清風已被他侄兒毒死,他總不能還和一個死人計較所以,盡管心裏鬱悶得不行,但最後也隻得忍
找不了吳清風的麻煩,竇風不免遷怒到宋寧身上,心中暗自發狠,有機會定要讓這個可惡的山賊好看!不過,後麵宋寧兩次派人送來厚禮,竇風見他這般“乖巧懂事”,怒氣這才消了不過,也僅此而已,在朝堂之上,竇風並未為宋寧說過一句
然而,竇風萬萬沒想到的是,天下形勢一下子竟會崩壞到這般程身居高位的他敏銳地意識到大蘇王朝隻怕是要不行原本他不屑一顧的山賊宋寧在接下來的亂世之中很有可能會水漲船對方如今坐擁春湖,又兼並二郡,已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將來說不定會成為自己的一條退
所以,他的心態變了,對宋寧的請求也不再漠再加上宋寧不知走了什麽狗屎運竟攀上了山南王沙木這個大靠有沙木親自為之舉薦,值此朝廷危難之時,竇風知道白無畏定然會同所以,擅長揣摩帝王心思的他,在聽到大臣的反對之後,幾乎沒有猶豫立刻便站出來為宋寧美
那大臣可不僅僅是反對宋寧代為鹽海郡守,中間還給他上了眼藥,說宋寧是得了他的舉薦才升為鹽海郡竇風自然要予以反他三言兩語便將自己舉人不當之事解釋清楚,順便還為宋寧請了功勞,算是對得起去年宋寧兩次送來的厚禮竇風此舉不僅迎合了上意,還給山南王沙木以及宋寧賣了一個人情,其為官的水平還真不是一般的
果然,白無畏當即準同意山南王沙木所請,升宋寧為鹽海郡守,並加封後者為孟陽
大司空竇風不愧為朝廷高官,一下便猜中了皇帝的心思:作為大蘇的皇帝,白無畏難道不知道宋寧是逆賊?他當然知去年冬季,宋寧先竊據樂郡,又殺甘百草與陸忠,占領白郡,若這還不是反賊誰是反賊?
之前白無畏對著銅鏡暗下決心,一定要消滅背叛他的人中就有宋但現在天下到處都是反賊,而劉發帶著朝中大軍還在與張向陽對雖然不想承認,但白無畏心中卻很清楚,朝廷此時並沒有消滅這一眾反賊的實
如今既然宋寧已經投靠山南王沙木,成功洗他自然不好再喊打喊殺,否則,豈不是打山南王沙木的臉麽?倒不如順水推舟,承認此一來可安沙木之心,二來也可以讓宋寧為朝廷所
大蘇自去年以來,先是燕北慘敗,被迫與月霜簽下恥辱的盟約,接著咽喉關失守,蘇延戰死,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隨後張向陽率二十萬大軍殺入中州、逼近京雪上加霜的是,今年正月一過,先是秦狼在太行山聚眾造反,肆虐周邊郡縣;接著膠東徐娘也公然舉事,膠東南部陷入戰火,然後是燕南、西州、蘇東、湖陽、荊襄……短短數月,帝國已遍地都是反賊,而朝廷卻一敗再敗,白無畏太需要一場勝利
宋寧能消滅甘百草並肅清海盜仇牢,可以說是大蘇這段時間以來唯一的一次大這對白無畏來說,實在太難能可貴
所以,即便他知道宋寧是反賊,白無畏也隻會假裝不知道——如今的形勢下,宋寧隻能是帝國功臣,大蘇的英雄!
他要將宋寧塑造成一個常勝將軍,為帝國注入一劑強心劑!
於是第二天,宋寧被任命為鹽海郡守,並加封為孟陽伯的旨意便從京中發出——這次沙木、竇風算是幫了宋寧的大忙
沙木之所以願意幫助宋寧,除了宋寧之前救了沙老夫人及百合郡主,他欠了宋寧一個大人情之外,最重要的是,宋寧如今已獲得東南三郡之地白郡、樂郡及鹽海郡),若能投靠效忠於他,沙木收取東南九郡將指日可
要知道朝廷雖然命沙木代管東南,但那隻是一個名如今朝廷式微,各郡自守,儼然獨立王沙木縱然貴為山南王,但想要東南九郡臣服,卻也不容而且,沙木與百越親密,東南士民難以心
朝廷也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才讓沙木代管東而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樣委派宗室前有沙木看著,東南九郡如芒刺在背,即便誰有異心,也不敢輕舉妄動;而沙木的根基在山南,又無法真的收服東南——兩者之間正好相互製
估計這也是皇帝白無畏的意這想法固然是但如今宋寧向沙木投誠,情況便大不一樣
宋寧目前已取得三郡之地,東南九郡已三分有其一,若全力支持沙木,後者便可輕鬆收取東
民豐八年五月,宋寧因為剿滅東南海盜有功,經山南王沙木舉薦,正式被任命為鹽海郡守,並晉升伯而原鹽海郡守郭通則由於與海盜仇牢勾結,養匪自重、居心叵測被朝廷打入天牢,隻等秋後問
宋寧大此時鹽海郡和東南沿海已基本穩定下來,宋寧當即帶著龍諸、肖寒以及兩百親衛親自前往南海郡,拜謝沙對方幫了他這麽大忙,他自然要第一時間前往感謝,並表態效
經過近半個月的跋涉,六月初,宋寧終於來到南海城,見到了山南王沙
沙木對於宋寧的到來十分高興,不僅大開中門迎接,而且廣邀賓客,大擺筵席為宋寧接風洗
宋寧也不含糊,待筵席散後,沙木單獨召見他時,當即單膝跪地,向之“效忠”,並表示願為山南王盡取東南之
饒是沙木貴為山南王,城府已練就得極深,但聽到宋寧的話後依然心中狂跳、激動不
山南不過六郡,且為之前大部為百越之地,人口稀少、經濟落後、蠻荒不化、瘴氣肆虐,與東南九郡不可同日而若宋寧真能為他拿下東南九郡之地,他的實力將立即大增,沙氏將因此而走上巔峰,步入最輝煌的時刻,沙木也將超越曆代的列祖列宗,成為沙氏最榮耀的家
一時間,沙木對宋寧越發喜愛!連帶著對之前沙老夫人提出的希望將女兒百合郡主許配給宋寧之事也有些心動起不過,他到底是山南之王,並沒有立即說出
兩人相談良久,直到一個多時辰後,宋寧這才告辭離
自此,宋寧正式投入沙木麾
京
皇帝白無畏在同意了升任宋寧為鹽海郡守後,不久又讓人給劉發帶去了一道口這次他不再吞吞吐吐,而是直接給劉發下達命令,讓他務必在一個月之內解決戰
劉發收到皇帝的口諭後,不敢再推脫,當即表示:“請陛下放心,勿需一月,半月之內臣必剿滅叛賊,平定張向陽之”
劉發並非說大他之所以這般自信,是因為張向陽比朝廷更缺糧食——他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撐不下去弘陽以西的大部分地區,能搶到糧食的地方張向陽都搶過然而,還是不
到現在,大半個中州已經沒有多餘的糧食就算張向陽再怎麽減少普通士卒的食物供應,甚至是殺馬而食,最多也隻能再堅持半
半月之後,張向陽大軍糧盡,必然不攻自
這便是劉發對付張向陽叛軍的對策,說穿了就一個字:耗!耗到叛賊糧盡,張向陽自然會逃往他地覓食,到時就是官兵反攻之
從軍事的角度上來說,劉發的這個辦法並沒有彼時賊兵強,而官軍弱,他隻能采取這個辦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征戰天下時便經常使用這種戰略,無論是滅薛仁杲,還是竇建德,一開始都是堅壁清野,避其鋒芒,等到耗盡對方軍糧和士氣,敵軍露出破綻時,這才抓住戰機,迅速出擊,一舉打敗敵
所以,李世民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討論兵法中說:“我讀古今兵書,發現關鍵就四個字,‘多方以誤”意思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引對方誤判,做出錯誤舉動,把破綻露出
劉發雖然不知唐太宗,卻也深得其他臨危受命,與張向陽在弘陽一對峙就是大半年時間,中間文武百官多次向皇帝進讒言,皇帝白無畏也派心腹宦官來催促,但劉發都不為所動,連過年都沒有返回,如今終於將張向陽的糧草耗盡,士氣跌入穀隻等對方下令撤軍露出破綻之時,便是他大破賊軍之
至於大半個中州因此而化為白地,他卻也顧不得了——這是沒辦法的不然,讓張向陽打到京城去,造成的危害隻會更
去不了京城,張向陽為了獲取糧食,維持士氣,隻好放縱手下四處劫正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不過區區數月時間,原本富饒的中州瞬間十室九空,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無家可歸的流他們一開始還隻是挖樹根、吃草皮,到後麵漸漸演變成易子而食,易妻而食,等老婆孩子都沒了之後,終於發展到了吃屍體、吃活人——有些甚至連自己的小孩老母都殺了吃
無數的人逃亡他昔日的京畿重地,瞬間變成了人間鬼
逃不走的人在絕望中紛紛死去,最後化為野狗或是他人的食物,要麽就慢慢腐爛,變成衍生瘟疫的溫床!
沒餓死的,要麽化為盜匪、流寇,如蝗蟲過境般撲往他境,要麽投向張向陽的大張向陽是立誌要打下京城的,京城裏肯定有糧食,所以,走投無路之下加入張向陽隊伍的人不在少
一開始,張向陽是來者不拒——這也是他為什麽在短短時間內便能擁兵二十萬的一個重要原裹挾百姓讓他們頂在前麵,之後再用自己的嫡係精銳從後掩殺,張向陽靠著這一招打得官軍潰不成軍,一路之上可謂是所向披
可惜,後麵他遇到了劉這也是一個狠百姓頂在前麵他照殺不張向陽隻得派出自己的嫡係精銳上前,然而劉發用兵穩健,大營守得跟烏龜殼一般,張向陽攻打了數月,硬是不能前進一
士氣早已低落到了極眼見糧食一天天減少,張向陽也不敢再收人不僅不再收人,反而派出數十支小股部隊,分散到中州各地搶錢搶糧——這便是中州幾乎被禍亂成一片廢墟的原
即便如此,在過去了大半年之後,整個弘陽以西也已找不到一粒多餘的糧食張向陽知道,自己不能再在弘陽和劉發耗下去了,必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