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無利可圖
字數:5453 加入書籤
通過之前沙益一事,長公主已經看出,宋寧其實並不擅長權謀爭之前他之所以能崛起於春湖,並割據東南,隻是時勢造英雄,借天下大亂之機,僥幸成事而已——應該說這其中多少有幾分運氣的成分在裏
但要說到真實的水平,長公主覺得宋寧並不他畢竟隻是平民出身,對於國家大事,治理地方等並不擅所以,她不信宋寧在治理百越、化解漢越矛盾這種更加高端困難的問題上,能有什麽更好的建言和對
長公主的判斷並沒有宋寧的真實水平的確不高,至少和她這種從小在皇宮長大,又天資聰穎的變態相比,肯定有所不但她不知道宋寧來自後世,他有超越當世所有人上千年的知識,有後世數之不盡的政治家、權謀家在解決民族矛盾方麵的經驗總結,還有不少化解民族矛盾、解決民族爭端的成功範例,所以,她注定要被打臉
宋寧笑道:“辦法當然是有”
長公主如何肯信,隻當他是在自誇:“願聞高”
宋寧道:“百越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主要有三個難點:一是語言風俗不同,二是經濟文化落後,三是地理環境惡信仰風俗、語言習慣不同,便難以相互交流融經濟文化落後,周邊環境惡劣,加之漢人太少,朝廷便難以在這裏實現穩定的統治和有效的治想要解決百越問題,也當從這三個方麵下”
長公主聽了不置可否,宋寧分析得還算不錯,不過指出問題不難,如何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隻聽宋寧繼續道:“一是融合,或者說同帝國現今之疆域比之先祖之時已擴大數十倍,換言之,帝國現今許多地方以前並非我漢人所有,而是其他民族居住的領然而,現在這些地方卻已全部變成我們的了,其他民族安在?這便是不同的民族間相互同化融合的結”
同化麽?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但長公主何等聰慧,立刻便秒懂了它的意還別說,還真挺形象宋寧的意思長公主明白,就是把越人也像以前的那些異族一樣同化掉,關鍵是如何同化?
“要做到民族之間彼此融合,首先要想辦法增加山南的漢人人其次要通婚,可鼓勵漢人娶越女為妻或納之為妾,數額不加限製,一人可納多名,所生兒女一律為漢民,並分與土漢人女子嫁給越人則沒有相應待如此一來,時日一長山南越人的數量必然越來越少,而漢民則會越來越不出數代,漢人在山南的統治便可穩”
呃,還可以這樣?雖然長公主覺得宋寧這個想法有些過於理想化,中間還有許多要解決的問題,實現起來並不像他說的那麽簡但她卻不得不承認,此法新穎出奇,是她之前從未想到過若操作得當,並非沒有成功的可
恩對方在政治權謀方麵雖然還有些稚嫩,但卻敢想人之不敢想,思路大膽清奇,常有奇思妙長公主看著侃侃而談的宋寧,一雙美眸亮晶晶的,眼中不由發出一絲異
“再有,要建立學院,全麵推行漢字、漢允許越人子女免費上學,最好再出台一些優惠政策,鼓勵越人子女進入學院,接受我漢民族的優秀文化教育,從小給他們灌輸我們的理數代之後,語言文字不通的問題便可以解決當然,這個需要平定山南之後,不斷改善民眾生活,花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功方可達相對這個來說,解決沙益之亂根本不算什”
“第二是發融合、同化隻是手段和目的,而發展是前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帝國數百年來治理山南實行的都是羈縻政策,是借沙氏之力間接統治,實際上隻是占了一個虛名而已,真正統治山南的是沙”
“這樣導致的惡果是帝國始終難以同化百越,徹底掌控山南,而沙氏趁機坐大,盤踞山南數百年,已經成為尾大不掉的龐然大物,成為吸附在山南及山南民眾身上的一顆毒不僅百越之民深受其害,山南的漢人同樣受沙氏盤剝,苦不堪”
宋寧說的這些都是事實,可謂直指帝國統治山南之弊長公主本能得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根本無從反駁,隻得為皇室以及朝廷的行為勉強遮羞道:“朝廷也是沒有辦不依靠沙氏,帝國更難以統治山南和百”
宋寧並沒有反駁,反而認同她的觀點道:“不錯,山南偏遠窮困,百越之民又不服王化,帝國若直接統治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反而不如由沙氏統治,實行羈縻之策來得省這固然不錯,但卻並非長久之”
長公主現在已完全被宋寧的話吸引住了,心中再無半點輕視,聞言不由急切地道:“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
宋寧道:“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發展事實上,一切的問題,不論是山南和百越的民族對立,還是如今帝國的農民造反、西北邊陲的黑鷹動亂以及北方草原的年年入侵,說到底其核心都是發展的問”
“一個國家想要富裕強盛,想要長治久安,首先就要發展,要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試想,若帝國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何必冒著殺頭的危險,聚眾謀反?若北方草原的胡虜家中有糧,部落無缺,又何必冒險寇邊,與帝國死戰?”
“都說北方異族好戰,可這世上就沒有哪個民族天生喜歡戰人,都是惜命的,若有好日子可過,誰願意天天把頭別在褲腰帶上生活?北方遊牧民族遷入帝國內地後,一旦生活安定,日子富足,很快便會丟下武器,離開戰馬,和漢人百姓一起辛勤勞作,歸於王”
“由此可見,隻要地方發展起來,百姓生活富裕起來,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便是如”
長公主苦笑道:“話是如此,可談何容易?世間君主,曆代先賢,誰不希望百姓衣食無憂,耕有田、住有居,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四海安樂,天下太平?數千年來,不知多少明君賢臣,仁人誌士,在為建立這天下為公、人人富足的大同世界而努力奮鬥,可這是古之聖王也無法做到的事情,更何況是其他人?”
古之聖王,那還在茹毛飲血,當然做不宋寧心中腹不過,古時候無法做到的事情不代表以後也做不到,至少宋寧就知道,後世的社會雖然仍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人人有飯吃,家家有衣穿的理想卻是實現
當然,宋寧也明白,那也是在人類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物質財富極大的豐富之後,國家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這才解決了全國人民的溫飽問以大蘇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是不可能實現這一點
宋寧笑道:“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那是上古之時先賢臆造出來的理想世界,的確不可能實不過,改變一下現在山南的落後麵貌,提高一下山南民眾以及百越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他們少納一點賦稅、少受一點盤剝卻是可以做到”
長公主卻會錯了意:“你是說取締沙氏,然後輕徭薄賦,與民生息?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山南和百越的問”
宋寧道:“取沙氏而代之是必然數百年來,沙氏在山南欺君罔上、一手遮天,積累了大量財據我所知,僅是田莊土地,沙氏及依靠沙氏的各世家貴族便占了一半以上,其他中小型豪強、地主占了差不多三成,而山南民眾及百越之民,隻占了不到兩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山南至今未反,可謂邀天之所以,想要治理好山南,解決漢越之間的矛盾,必須割掉沙氏這顆毒不過,僅僅如此還是不夠消滅沙氏之後,若帝國還是沿用之前的政策,數十年後,山南又會變回原來老樣子——這不過是治標之計,而非治本之”
“那照你說,真正的治本之策是什麽?”
宋寧道:“消滅沙氏,取沙氏之財富還於山南百姓,山南之財富並未有增想要改變山南落後的麵貌,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還得需要發展,創造出新的財富來才”
“如何創造?”長公主道:“你之前也說了,山南這地方窮山惡水,地廣人稀,氣候酷熱高濕,境內森林遍布,蟲蛇橫行、瘴氣彌漫,漢人在此難以生想要發展,創造新的財富,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誰說不能?”宋寧不以為然山南是什麽地方,放在後世那就是廣東、廣西、貴州以及湖南與江西的南部,福建的西部和南部,越南的北部,廣西、貴州、越南且不說,廣東在後世可是少有的發達地就算是福建,因為靠海,也具有良好的海洋優勢和發展前
山南之所以這般窮困,完全是因為還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優勢,因為皇帝白無畏以及沙木的無能造成的:“山南看似地處偏遠,人跡罕至,隻是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開發而事實上,山南靠海,海洋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完全可以通過對外貿易發展商業,未來大有可”
對外貿易,發展商業?宋寧口中一再蹦出新的名詞,長公主雖然聰明絕頂,但受時代所限,勉強理解了這兩個詞的意思,卻仍跟不上他的思路:“你是說發展海上貿易?”
“不”宋寧道:“山南往北是東南地區,往南是鴻海諸多蕃國,再往南、向西,還有無數海外國與他們進行貿易,不但可以賺取大量外幣,引進外來物資,繁榮當地經濟,造福本國人民,而且可以開拓國民的眼界,增長諸人的見識,獲得新的土地和資源,拓寬大蘇的生存空”
說到這裏,宋寧眼睛放光,心中豪情萬丈:“等到時機成熟,我們甚至可以率領船隊出海,然後一路開疆擴土,建立千秋偉業,福澤後世子孫!”
長公主聽後不由無語,忍不住潑他冷水道:“鴻海周邊蕃國都是蠻荒之地,窮困野蠻程度比山南有過之而無不及,你與他們能進行什麽貿易?若非如此,你以為朝廷和沙木是傻子嗎?山南靠海,本就有大型船隊,若海上貿易當真有利可圖,他們早已去做了,還會等到現在?”
她還以為宋寧有什麽驚天國策呢?弄了半天就這?
宋寧聽後絲毫不覺得意外,真實的曆史中,中國一直到明清時期,盡管海上貿易已經非常繁榮,但仍未有探索海洋,努力向外開拓的強烈意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在英主朱棣的支持下,雖然有了七次下西洋的壯然而,鄭和七次下西洋隻帶回諸多外邦奇物,卻並未給大明王朝帶來多少財富,上層貴族和底層百姓也均未在下西洋中受益,為此,朱棣和鄭和去世後,後繼之君便再未有此等壯
明朝之時尚且如此,何況是現在?
無利可圖的事情,就算你說得天花亂墜,也無人會去長公主雖然聰明,但囿於時代和自身的局限,不讚成宋寧的觀點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宋寧搖頭道:“誰告訴長公主海貿無利可圖的?沙木麽?還是朝廷上那些屍位素餐、欺上瞞下的官員?他日你到了南海城,親眼見到海港繁忙的貿易情況便會知道,對外貿易的利潤是何等的驚人!隻不過,這其中絕大部分的利潤都被當地的官員和海商壟斷後瓜分了,朝廷和皇上不知而”
宋寧在說出了一個足以震碎她三觀的秘密後,緊接著又道:“而且山南以及鴻海周邊蕃國也並非全是蠻荒不化之山南雖然多山,但也有平原沃土,尤其是南海城周邊,不僅靠海,而且位於珠江入海口,土地肥沃,氣候舒適,更兼交通便利,是天然的富貴之”
“鴻海周邊蕃國也是如此,因為氣候濕熱多雨,土地肥沃,極為適宜水稻種植,所以糧食產量十分豐山南與之貿易,隻要花費少量的金錢便可獲得大量的糧食,更不要說諸蕃還盛產香料、珍珠、水果,擁有大量金、銀以及銅、鐵等礦,長公主現在還覺得對外貿易無利可圖嗎?”
長公主聞言頓時驚呆了!為什麽宋寧說的和她以往了解到的完全不一樣?到底誰在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