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開誠布公
字數:5461 加入書籤
“這還用說嗎?當然是沙木等人在說”宋寧道:“我擔任鹽海郡守期間,曾剿滅東南沿海最大的海盜頭子仇牢,這事你知道吧?”
“”長公主點這事她當然知道,沙木就是因為這個事情向皇上舉薦宋寧為鹽海郡守
宋寧道:“那你知道為什麽仇牢以及東南沿海的其他海盜一直無法剿滅嗎?”
長公主隱隱間像是明白了什麽,但又還是不太明她的三觀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思維已經沒了平時的靈敏:“為什麽?”
“因為這些大海盜的背後都有朝廷和地方官員以及世家豪門的支”宋寧道出了事實的真相:“海上貿易利潤巨大,若朝廷設立市舶司,從中收取官稅,眾多官員以及世家豪門的利益便會大大受”
“所以,他們才欺騙皇上說海外皆蠻夷,海上貿易勞民傷財,根本無利可圖,然後堅決反對朝廷設立市舶司,對外發展貿易,暗中卻勾結扶持海盜,控製海上貿易的通道,壟斷大蘇與海外的貿易往來,從中攫取暴換句話說,東南的海盜與官員已經相互勾結,朝廷縱然剿滅一批,立刻又會有新的海盜冒出來,所以才始終無法肅”
“山南這邊也是如事實上,南海城因為靠近出海口,對外貿易十分興盛,隻不過沙木目光短淺、自私自利,貿易所得沒有繼續用於擴建港口、發展貿易和改善民生,反而全部用在了建立宮室、兼並土地以及自己的享樂這才導致山南百姓生活日益窮困,漢越之間矛盾日趨尖”
原來如此!長公主不由恍然大仔細一想沙木以及諸多官員的說辭,確實有諸多不通之別的不說,北方遼州,雖說是苦寒之地,卻也有人參、鹿皮、戰馬等稀缺之物,膠東、蘇東、燕北等地與遼州貿易往來頻繁,每年獲利頗以此推之,東南與山南以及鴻海周邊蕃國的貿易,收入也當較為可觀才即便不如遼州,但也絕不會像沙木和諸多官員說的那樣,完全無利可
由此可見,宋寧所說均是事實,而沙木和諸多官員所言不足為
可恨沙木等人為了一己之私,竟枉顧大蘇和百姓的利益,欺君罔上、糊弄朝廷,當真該死!
“長公主知道我為什麽竭力打造大船,拚命發展水師嗎?”說話間,宋寧又翻過一個山頭,眼見時間已近中午,便不再趕路,而是找了個地方將長公主放下,先坐下休息,順便吃點東
長公主心道,這還用說,你不就是想通過海路將膠東與東南連接起來,等穩固南方後,再揮師北上,與北方諸雄爭奪天下麽?不過,這話她自是不好當麵說出宋寧既然這樣問,肯定也不是要暴露自己的野長公主想了想,忽然心中一動道:“你是想發展水師,肅清周邊海盜,與海外諸多蕃國進行貿”
“不”對方果然聰明,一下便猜到了他想要說什宋寧將食物分給她,道:“帝國大多數人隻重視陸地,而不看重海洋,其實這是不對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大,除了大蘇,在海外還有許多其他國家,有些國家甚至並不比大蘇而海洋更是比陸地大得事實上,整個天下的陸地麵積,還不到海洋麵積的一”
怎麽可能?宋寧說的簡直顛覆了長公主的認知,她難以置信地道:“你是怎麽知道這些的?”心道陸地不及海洋的一半,你有量過嗎?
宋寧道:“你忘了,我就是從海外一路流浪漂泊過來”
長公主不說話她沒去過海外,沒法反駁,不過心裏還是有些不大相信
宋寧也不與她分辨:“我說這些,隻是想告訴你,相比我們腳下的陸地,其實海洋也十分重我建立水軍,又消滅海盜,不僅僅是為了連通東南和膠東,將我的勢力連為一體,為將來爭奪北方作準備;同時,也是為了不斷向外開拓,並在北方動亂之際,救濟更多的百姓到南方來,避免他們在北方諸雄爭戰中白白葬送了性”
說到這裏,宋寧意外的不再掩飾自己的雄心和野望,眼神明亮得嚇人,竟讓長公主都不敢與之對視,下意識的避開了他的目長公主暗自羞惱,自己幹嘛要怕他?他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心虛的難道不應該是他嗎?
所以下一秒,長公主立刻又將目光移了回來,再次迎向宋後者的目光依然明亮耀眼,但又給人一種真誠、坦然的感覺:“時至今日,我也不想再瞞長公和吳霄、周驥等人一樣,我也有統一天下、取代大蘇的野事實上,早在我在春湖落草為寇,占山為王之時便已有了這樣的想我一麵占據春湖,攻略東南;一麵派聶忍、大德法師北上,占據膠東,布局北目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夠消滅諸多軍閥,一統天下!”
長公主靜靜地聽著,神色平靜,目光淡然,讓人猜不出她此時心中的想宋寧也不管她,自顧自地繼續說道:“我知道北方必將大亂,所以打造大船,建立水師,先是控製樂江,打通春湖到大海的通道,然後出任鹽海郡守,占據舟山,將春湖、鹽海以及膠東相互連之後,我便開始源源不斷地從北方輸送人口回南”
“為什麽要和我說這些?”長公主終於忍不住開口打斷他
宋寧微笑地望著她道:“以你的聰慧,即使我不說,你也定然明白這時至今日,我不想再瞞”
長公主歎息一聲道:“其實你可以不說,我也可以繼續假裝不知”
“你也說了是假裝,那又是何必?”宋寧道:“與其繼續自欺欺人,還不如開誠布公,一起坐下來好好談一還是那句話,許多事我不想再瞞”
“你要和我開誠布公談什麽?”長公主聲音不自覺地提高,神情也變得異樣激動:“談你之前是怎麽蓄意謀反的,將來又是怎樣葬送我大蘇江山的嗎?”
宋寧沉長公主看著他,卻是越來越生氣:“你以為本宮不知道你心裏是怎麽想的嗎?本宮什麽都知道!你狼子野心、不甘人下,先是占領春湖、割據東南,如今又圖謀山南,竊取膠東,接下來,必然是統一南方,攻占天你和北方吳霄、燕北周驥以及西北張向陽有什麽區別?不一樣都是我大蘇的亂臣賊子嗎?”
“你說的這些我不否”宋寧麵容平靜地道:“我承認自己不是大蘇的忠臣,也承認自己有野心,但我問心無我來自海外,並非大蘇的臣子,我忠於的是整個天下,是我們漢家民族,而不是哪一家哪一大蘇若是富強安定,百姓若是豐衣足食,我自然忠於朝廷,忠於皇室,然而事實卻是:大蘇曆經兩百六十餘年,早已腐朽不堪,百姓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
“我不是不想做一個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的良民,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可白郡郡守之子看上了我的妻子,先是誣陷我入獄,又命人在飯菜裏下毒欲要害我性命,更無恥的是,他以我的性命為要挾,意圖玷汙我妻子的清白,換作是你會怎麽辦?”
長公主沉她還是第一次聽說宋寧竟然有這樣的過往,也不知為什麽,頓時感覺有些心
“那碗有毒的飯菜最後被一個罪犯吃了,他和我同住一個牢房,搶了我的飯菜吃,卻不想反丟了性”宋寧繼續道,整個人不自覺地陷入到了回憶之中:“看著他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不斷抽搐的身體,那一刻我才猛然明白過來,這個世道,良民也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所以,我越獄而出,將害我的郡守之子以及劇縣縣丞全都殺了,又燒了劇縣縣丞的府邸,然後帶著妻子天涯亡為躲避官兵的追殺,不得已隻能上山落”
說到這裏,宋寧望向長公主,淡淡道:“你說我是亂臣賊子我不否認,可我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麽不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命運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殺掉白郡郡守之子和劇縣縣丞,投身綠林,伺機造”
“你沒什麽不對,難道反而是我錯了?”長公主冷笑道:“你心存野望、蓄意謀反,難道還是正義的不成?我作為帝國長公主,難道還要支持你、幫助你才是對的嗎?”
“如果你能幫我,當然最”宋寧無視她的憤怒,麵容平靜地
“你……休想!”這人怎麽能這麽無恥,連這樣的話也說的出來?長公主冷冷地拒絕道:“就算你殺了我,我也絕不會幫”隻是心中卻是一她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忙把頭扭到一旁,不讓宋寧看
為什麽要說出來,大家都默契地假裝不知道不好麽?現在宋寧把一切都挑明了,她就算想繼續裝傻也不可能宋寧要造反,要推翻大蘇,而她作為帝國長公主如何能答應?
兩人天然對從這一刻起,兩人便隻能是生死仇敵,再無和解的可能
雖然她早知道會有這一天,但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卻還是感到鑽心一般的
“你會”宋寧卻絲毫不介意她冷漠的態度,反而十分篤定地道:“如今張向陽攻占中都,皇帝殉國,大蘇名存實北方吳霄、周驥、公孫珣甚至是奚伯成、朱頂等野心家紛紛並未來幾年,北方必然連年戰亂,人口銳”
“那又如何?”長公主道:“難道你可以阻止?若你真能做到,本宮倒是不介意幫”
宋寧道:“我現在雖然沒有能力阻止,但我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將北方的百姓從膠東遷移到南方山南地廣人稀,可以安置大量人怎麽樣,你可願幫我?”
長公主冷笑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麽如意算盤!你把北方的百姓輸送到南方來不過是為了增加你的實力,好讓他們為你賣命而等你統一南方,實力強大之後,一樣會把他們征召入伍,讓他們上戰場送死!這與他們在北方給吳霄、周驥當兵賣命有何區別?”
宋寧道:“你要複國報仇,要消滅張向陽、吳霄,難道就不要士卒為你征戰嗎?為何士卒百姓為你們,為大蘇而戰就是正義光榮的,為我而戰就是罪惡恥辱的呢?更何況,北方軍閥混戰,百姓朝不保夕,我想辦法將他們從北方救出帶到南方來,讓他們在山南落地生根,開始新的生活,這總比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無辜死去什麽也不做要強吧?”
長公主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無言以
“如果這樣做也有錯的話,那你所謂的正義是什麽?”宋寧卻似乎不容她辯駁,緊接著又道:“在你眼中,我是亂臣賊子,但我這個亂臣賊子,卻從未做過傷害百姓、禍害大蘇江山的事,反而在春湖做山賊之時,便開始賑濟災民,收編流寇,清剿海盜,平息動”
“東南在我的治理下,不過數月時間,便恢複了秩序,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定的日北方發生戰亂,我拚盡全力從膠東救濟幸存的百姓,把他們帶來南”
“對,我這樣做有我的私心,但我卻實實在在地在為百姓做事不是嗎?北方的百姓因為我有相當一部分人活了下來,看到了希望不是嗎?難道這不比那些視百姓如草芥,拿別人生命當兒戲的大蘇官員以及軍閥諸侯們要更值得稱讚和肯定嗎?”
長公主更加沉默宋寧做的這些均是利國利民之舉,正如他自己所說,他雖然是亂臣賊子,但他的所作所為比許多自詡為大蘇忠臣的家夥更高尚,更值得讚美!
隻可惜,他不是要輔佐她,光複大蘇,而是要推翻大蘇,建立新的王兩人立場不同!無論如何,她作為大蘇長公主,都不可能認同他
“在我看來,並非忠於皇上,忠於皇室就是忠”宋寧道:“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我輩讀書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他說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