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魏闕
字數:8220 加入書籤
第100章 魏闕
自秦至兩漢,讖語層出不
諸如“亡秦者胡也”、“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等,皆是對天命所歸做了正確的預
但其中不準的讖語有更
隻不過準確的被人們津津樂道,而錯誤的則是被人們選擇性遺忘
而曹魏代漢的讖語,是出自《春秋讖》的“代漢者當塗高”,已然流傳了數百
如漢武帝在行幸河汾時的飲宴上就提及過,光武帝作書給公孫述的時候也提及過,而在漢末群雄割據之前蜀中周舒就解釋過:“當塗高者,魏“
後來蜀國譙周以此求教於杜
瓊複作解釋曰:“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
又複言:“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使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
可以說,在普世信奉鬼神的世風裏,讖語大行其
入魏之後人們不複尋讖語作預,但方技之術仍被朝野眾生信奉
如擅長相麵之術的沛國人朱建平,在民間多所驗證,也曾很準確的預判了曹丕的壽命以及荀攸比鍾繇短壽
但他如今已然故去
與他齊名的方士、任職中郎的周宣便成為了人們追捧的對
隻不過,他的方術是解
不僅曾通過解夢預言了黃巾起義的失敗、為魏文曹丕多次解夢都十分準確,而他三解“芻狗夢”皆準確預言了三次不同的結果,更是令人大為歎
但他如今已然不再為權貴解夢
理由是先前給曹丕解夢的時候,涉及到了天家之事而擔心惹禍上身,故而已老邁昏聵為由不複為
所以,他現在也有些後
因為天子曹叡沒有讓他解夢,但卻讓他對諸多宗室與譙沛元勳子弟相
所謂術業有專
對於這種強人所難,周宣一開始是婉言回絕了
但奈何曹叡意固,且態度很溫和的聲稱此舉隻是閑暇為樂,讓他無需忌諱其他、暢所欲言,說錯了也不會加罪、更不會將他的話語流出四耳之
雖然周宣知道天子曹叡不會無的放矢,更不是一時興趣使
但食君俸祿的他也唯有從命
畢竟,天子都殷殷作言了,若他再不識趣,恐就會迎來雷霆之怒
所以出於謹慎之心,他在給曹肇、曹爽、夏侯獻與秦朗等人相麵的時候,也盡挑一些好話來說,並根據現今的局勢以及各人的性格,大致做了很是籠統的預而且為了增添準確的概率,他作的預言都是很短期,隻在二三年之
算是明哲保身
自然,天子曹叡對此頗為不
因為周宣的預言跟沒說一樣,但凡稍微了解夏侯獻、秦朗等性格的人,都能猜到未來二三年之內他們也不會被自己罷
所以他也責令,讓周宣盡可能說得明確一些細致一
周宣滿心無
他明明是解夢的方士啊!
怎麽敢輕言相麵呢?
且諸如曹肇、夏侯獻等人是什麽身份啊?
他要是得罪了被記恨了,不就是為宗族家小招來禍事了嗎?
當然了,他也不敢不繼續往明確裏
不然就是禍事在眼
緣由,乃不管是占卜、相麵還是解夢的方士,都通曉世故人情、時刻關注著時
他知道天子曹叡的子嗣已然喪盡了,就連文帝曹丕這一係的子孫都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曹叡讓他對宗室與譙沛元勳相麵,其背後的意義不言而
也讓他不敢有半分違
天子曹叡是尊老、頗為敬老臣沒
但那是對社稷重臣而
自他繼位以後,不乏有身份低微的近臣近侍因為各種理由被他處死,其中可沒有因為年紀大而幸免於難
故而,周宣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便根據各人的性格做出了預
對,不是根據麵
如評斷曹肇時,他聲稱曹肇頗有才華,允文允武,但因為少小富貴而不乏自矜、行事略顯張揚,若能況之大度、守心篤行,日後未必不可為國之砥
行事相對低調了一些的夏侯獻與之類同,相差不
而對曹爽的評斷,則是為人謙遜、躬親篤行,頗受公卿百官所喜,但為人似是沒有什麽主見,假以時日或可為蕭規曹隨之
對秦朗的評斷比較
聲稱他為人謹小慎微、通情達理,不諂媚於上、不恃寵而欺下,但缺陷也正是太過於謹慎,凡事不敢爭先,日後或是當為循舊之臣
評斷完這些人後,周宣還特地伏地請罪了
再次聲稱自己隻是對解夢略有心得,難以相麵之術,而且《孟子》有雲“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所以他所做的評斷不可當真,隻可為參
這次,天子曹叡沒有再為難於
以他聰慧,自然也能聽出了周宣所做的評斷,不過是類似於“三歲看老”而
所以也促成了他召夏侯惠前去北邙山莊園之
讓周宣也順勢評斷下夏侯
因為在天子曹叡心中,夏侯惠乃是最難以評斷的
是啊,就是最難
不止是因為夏侯惠入宮禁為近臣的時間最晚,更因為他給予曹叡的印象很是矛
雖說他對夏侯惠的忠貞不曾有疑,但有時候吧,他從夏侯惠的做事風格之中,隱隱感覺到彼對自己這個天子不是很敬重!
就是彼秉持著類似於“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觀
而且,夏侯惠給他的感覺,是有點看不
在怒馬鮮衣、意氣風發的十七歲時,就舍棄京師繁華與邀名之舉,獨自歸去桑梓閉戶讀書的人,自是胸懷大誌的,亦是心誌堅韌之
而他展示出來的才學,讓天子曹叡覺得過於驚豔
因為他所做的諫言以及謀劃,幾乎都中了,猶如有先見之明一樣!
要知道,先前的魏國三大神童乃是周不疑、曹衝與夏侯榮啊,夏侯惠自幼可沒有這樣的美僅僅是歸去桑梓閉戶讀書三年,就能讓一個人長進那麽多嗎?且明明他沒有足夠的閱曆與耳熟目染,卻能對千裏之外的遼東、隴右以及雁北做出切中利弊的諫言,這是居於什麽做到的呢?
廟堂袞袞諸公都沒有看到的事情,他就能看到了?
是才學冠絕當輩的使然?
然而,在諫言屯田積弊與募兵之政,以及在朝堂之上怒斥吳質的做法,又彰顯了他在仕途之上的不成
甚至可以說是幼稚!
在淮南戰線的兩次貪功弄險之舉,也足以讓人斷言他乃一個莽明明身為譙沛元勳之後,隻需熬夠資曆就能身居重臣之職,竟還不吝性命去求尺寸之功!
所以,種種跡象,讓曹叡覺得夏侯惠的為人屬實是太矛盾
根本不能被定
而周宣今日的評斷,也大致相
在數日前評斷完曹肇與秦朗等人後,周宣便私下打探了夏侯惠的過往行
那時,他覺得夏侯惠就一莽
且還是仗著天子曹叡的寵信,膽敢得罪滿朝公卿百官的莽
這種人,往往是沒有什麽好結局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
天子曹叡在位,夏侯惠怎麽莽撞都不是問題,但是萬一
他恐怕就要迎來各種攻訐詆毀了,亦會在群情激憤中迎來很是淒慘的結局
隻不過,今日周宣當麵看他與衛臻坐談所顯示出來的禮數與見解,卻又發現夏侯惠是真的不類莽從不卑不亢、從容而談的那份氣度,以及以言暗示衛臻莫要再發問的委婉中,讓周宣覺得他比秦朗、曹肇等人優秀多了!
再者,相由心
雖說相麵之術非他所長,但已然老邁且閱人無數的他,還是可以從行舉神態之中大致推斷出一個人性情如何
故而,他在是這樣對天子曹叡作言
曰:“回陛下,臣今日觀夏侯稚權之相,其天倉飽滿、鼻梁挺直,是可謂乃福祿不缺之人也;其眸皎皎如點漆,與衛公坐談時氣定神閑,是可謂心誌堅定之輩然而,臣先前嚐聞夏侯稚權伴駕之時行為乖張,在廟堂之上行事魯莽,於淮南壽春之時則貪功不吝性命,如此,令臣弗能斷哉!唯有作兩可之”
“一者,彼麵相不矜而威重,氣度從容,軍略過人,假以時日必可為國之幹城、社稷之砥柱也!另一,則乃他心誌堅定,性情剛直,謀事不拘禮、行事不吝身,必可裨益社稷,但為人不容世故、不斂鋒芒,日後或將增國之爭”
天子曹叡聽罷,沉默了許
甚至都忘了讓因為作這種忌諱之言而伏拜在地的周宣起身
一直待到斜陽將墜群山,甲士前來請示是否要歸宮禁的時候,才打斷了他的思
也終於讓周宣等到了自行歸去的口
是啊,周宣等這句話很久
年已過六十的他,在這幾天裏因為天子曹叡的“閑暇為樂”而承受了太多惶
甚至讓他已然做出了決定,日後尋個時機就趕緊告老還
免得被卷入權勢之爭,不僅自己死無葬身之地,而且還要牽連宗族家小
尤其是,明明他就是一個解夢的方士,竟被強令相麵,誰知道日後會不會再被強令占卜凶吉或者去尋仙藥?
但他不知道的是,天子曹叡並沒有為難他之
且他已然為曹叡解過夢
嗯,在第一位皇子病故的時候,天子曹叡做了個
很尋常的
他夢見了一座高闕,內外皆長著樹
闕內樹木很稀疏很低矮,且大多都已然枯萎
而在闕外的樹木則是有很多,大小不一,有兩棵緊挨著闕牆的樹木,都十分粗
一顆已然倒下了,還砸損了闕牆;另一顆則是根深葉茂,伸展出來的枝葉遮天蔽日,將整座高闕都籠罩在樹蔭之
那時候,天子曹叡不以為
就是個夢而
他與魏文曹丕不一樣,不會在一些有的沒的事情上尋個究
但在去歲安平哀王曹殷病故之後沒多久,他竟再一次夢到到了這座高闕,場景也大致相
不同的是,原本那顆遮天蔽日的大樹竟也倒下
且將那座高闕給徹底砸毀
而在這兩棵樹之間、在這座高闕的殘桓斷壁之中又長出了另外一棵
同樣是根深葉茂、遮天蔽
不僅將這一片廢墟徹底掩蓋,還伸出了許多枝葉,將更外麵的樹木也籠罩住
這一次,天子曹叡不再是不以為
因為他想到了“魏,闕名也,當塗而高”這句、
夢中的那座高闕,是指著魏國的國祚嗎?
帶著這樣的思緒,他心有不安,便想了個辦法讓周宣解
乃是招來了一個心腹侍宦,以閑來尋樂的方式,讓他去試一試周宣解夢是否準
而夢境的場景,先是以這位心腹侍宦夢到了自家房屋被樹木壓塌了;然後在數天後,侍宦又夢到在房屋的廢墟之上長出了一棵
對此,周宣第一次解夢是說,這個夢境沒有什麽意
隻不過是因為淨過身的宦官不會有後,這名侍宦是因為平日裏常常憂心著日後自己過世了沒有血食,所以才會夜有所
解釋罷了,周宣還勸說了一句,讓這名侍宦做書信歸桑梓,尋個旁支過繼就好
而第二次解夢,周宣則是說這是鳩占鵲巢的征
房屋沒有人住,所以才有了被樹木壓塌的危險;支撐房屋的梁柱不夠牢固,所以才抵擋不了大樹的倒
而那顆小樹是吸取房屋宅地的養分長出來的,所以意味著鳩占鵲
那名心腹侍宦回報後,天子曹叡心中大
宦官無子,而他子嗣皆喪,其中結果有什麽區別呢?!
支撐房屋的梁柱不夠堅固,這與如今曹魏宗室大將凋零殆盡如出一轍!
所以,他尋了個緣由,將那名心腹侍宦給秘密處死後,心中便開始汲汲想找出相繼倒下砸損高闕的那兩顆大樹來,更想找出從高闕廢墟之上長出來的那顆大樹
在他的看法中,相繼倒下的兩棵大樹,因為很靠近高闕,所以應該是宗室子弟或者譙沛元勳之後
這便是他私下詔令,將曹魏各王公之家中幼兒皆錄在冊的緣
雖然他正值壯年,但也要先做好過繼嗣君安社稷的綢
這也是他讓周宣為諸夏侯與曹相麵的理
他要找出日後對社稷有害的那兩個臣子來,防患於未然!
而另外一顆鳩占鵲巢的大樹嘛.
當今曹魏諸多臣僚之中,哪個家族是根深葉茂、日後能成長為遮天蔽日的呢?
這個答案很
因為有很多種可能,且不一定就是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