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仙武之別
字數:2962 加入書籤
之後的先天五重天和先天六重天,便是以自身真意和天地交先天六重天動手之時,若沒有特殊的封印等原因,十數裏外便能看有些功法上根基深厚之人,其交手產生的異象,二三十裏外都能看故先天五重天和先天六重天又被稱為天象
而先天七重天和先天八重天,從天象境開始通過和天地交感來師法天地,到此時,便可以在丹田之中,用種種真意和先天真氣構一個虛幻小世界,所以這兩者又被稱為乾坤
先天七重天的武者,丹田中的虛幻小世界還不完整,但在拚命之時,還是可以以小世界破滅為代價,在小世界破滅的過程中,使自己的一招一式都帶著一股大破滅的韻味,使威力大
但這個過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每次使用之後,都要花費大量時間,用來養傷和重新搭建虛幻小世少則三五月,多則兩三
而且先天八重天的武者,丹田中的虛幻小世界,常年累月下來,甚至能誕生絲絲縷縷的虛乾坤之力,並可以將這絲絲縷縷的虛乾坤之力加持在先天真氣上
“而在先天八重天之上,據說還有半步宗師境界和宗師境界,但具體的我就不清楚”周嗣將自己知道的關於武者修行的情況一一說了出
趙塵聞言點點頭,周家兩百年的積這點底蘊還是有的:“關於武道修行初期的情況,你說的基本沒既然你已然對武道體係有了基礎的了解那我就對照著武道,給你說一說仙道體係的基礎吧!”
“還請老師指”
“之前和你叔父說了一點關於仙道修行境界的劃不知你是否知道?”
不待周嗣回答,趙塵接著說道:“仙道修行,其體係眾多,但正統法門,前三個境界都是培元、養氣、金丹”
“這培元境界,和武道修行的打熬筋骨類似,但不同的是培元境作為仙道修行的起始,是一個單獨的境界,而打熬筋骨作為武道修行的起始,卻不是……”
“所以若是你將來能夠通過考驗,為了能讓你有一份完美道基,在你或是進入宗門,或是考驗失敗之前,我是不能傳你仙道法門”
趙塵為周嗣大概解說了培元、養氣、金丹三境的修行,繼續說道:“無論是武道錘煉出來熱息,還是仙道孕養出來的內息,其都是自身元氣的異隻是仙道對元氣異化非常的中正平和,而武道異化出來的元氣也十分溫和,但和仙道相比,還有些躁動、炙”
周嗣聽到這裏,心中驟然咯噔一果然,趙塵接著說道:“周嗣,你在武道修行上,也算勉強摸到了門欄,體內已然誕生了熱”
“再加上你練武之時,用了大量的藥材來補充元氣,體內的元氣混雜了大量的藥性,這於武道修行而言是毫無問題的,甚至大有益但仙道的初始階段是一個唯精唯微的過所以你的元氣,於仙道而言,顯得極為渾濁、雜亂、散還混雜了大量的水穀精氣和雜亂藥”
周嗣聞言雖然心中驟然一緊,但轉眼就冷靜了下來,恭敬的一禮道:“還請老師指”
趙塵瞅了一眼,淡淡的開口道:“這辦法嘛,還是有的,還有兩”
不待周嗣開口,趙塵繼續說道:“這一嘛,就是修行武道,這武道也是一條大道,我之前說是邀你去隨我修道,而不是隨我修這也不算違背承”
“而且,若是你真的對仙道念念不忘,將來等你修煉到武道大宗師境界,也有秘法,以跌落境界為代價,將自身修為轉化成底蘊,並轉化到金丹境界,以此跨入仙道門”
趙塵沒有說的是,大宗師級的武道強者,於偏仙道練氣一脈來說,是真正的仙廟、仙道種
周嗣聽到趙塵的話,心念一閃,脫口而出道:“敢問老師,不知第二個方法是什麽?”
這一來是因為這個方法,要邁入仙道隻有成為大宗師才而·於周嗣而言,奇人異士經常見求道修行修仙之輩也有所耳聞,宗師武者也聽說過幾個名號,而大宗師,在今天之前壓根就不知道有這個武道境可想大宗師的稀有程度,這也說明了要成為大宗師的艱
二來則是因為,趙塵之前便說了道基於仙道的重要性,而走這條路,,道基就沒有辦法彌補
“這第二個方法嘛,你就要吃點苦頭了,周生,你可要想清楚”
“還請了老師指”
見周嗣態度堅決,趙塵心中暗自點了點頭:“這第二條路,其實很簡單,我出手將你體內的熱息之類的打散,使之返本還源,再將這其中絕大多數從你體內抽出之後傳你一套滋養元氣的法門,再定時幫你將體內渾濁的元氣抽取出來,如此不斷反複,花上一年左右的功夫,將你體內的元氣純淨一遍,之後便可以從頭開始,重新修煉”
“老師,這樣反複摧殘人體的元氣,是否有損身體?”
“不會,人體之中自有一點先天之氣,這在胎兒時期便已成,在嬰兒時期不斷消磨,但實際上也是不斷精煉的過程,到最後剩下的那一點先天意,藏在身體的最深處,這也是成就武道先天的基礎,隻要方法得當,有這點先天意為根,消耗的元氣都能補回隻要元氣補回來對身體的損傷也會恢”
說話時,趙塵心中忽然靈光一閃,心中暗自道:“一點先天氣、胎兒、嬰孩、精煉、先天意,原來我參悟那先天嬰孩意的契機在這”
想到這裏,趙塵心中泛起一絲歡喜,但話卻沒有停,繼續說道:“好了,現在要做決定了,周生,我再問你一次,你究竟選擇哪一條路?”
“老師,弟子還是選擇第二條”
“既然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後宜早不宜遲,我們這就開始”說著,趙塵坐在椅子上,用手指往身後船艙的木板上敲了敲,隻見整座烏篷船大放光芒,一陣青色霞光閃過,烏篷船變作了一座中小型的樓船,十來丈寬,三五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