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三章 煙花揚州
字數:2966 加入書籤
清掃掉焦山之敵後,夏大根率軍繼續溯水而上,主力戰艦分兩路前去攻打上附近的鎮江和上遊的真州,他則率輕護船前去奪取揚州。昨晚的戰損讓夏大根明白了一個道理——彈藥再貴也不如戰艦貴。為此他不再強調節省彈藥,也不再強調兵貴神速,而是下令務求謹慎,如敵人勢大也可暫時退卻。他還特別強調,在經過湖河汊口和長滿蘆葦的淺灘岸邊之時,應派人前去偵察搜索,地形複雜的可以用火炮清理。為了防止彈藥不足,他已派了快船回流求,請黃大根速速派船隻運來彈藥。
如此小心謹慎之下,艦隊的行軍速度自然慢了下來,但也化解了不少危機。被打殘的元軍水師已成驚弓之鳥,早就遠遠逃遁,但仍有不少悍勇之徒仍然駕了縱火船甚至爆破船,埋伏在隱蔽河湖汊地帶,試圖伏擊霹靂軍的戰艦。這些偷襲的船隻多數在遠處便被擊沉或被引爆,少數衝近的也被霹靂軍的梭鏢魚型快船攔截。三日之後,霹靂軍戰艦對真州和鎮江進行了炮擊,而夏大根也完成了對揚州城的攻城準備。焦山距三地並不遠,如果全速前進戰艦當日之內便可趕到,之所以三日後才動手,是因為霹靂軍給了真州和鎮江守軍三日投降之限,而在揚州城則是等侯李庭芝和薑才的淮東軍到來。
自東晉衣冠南渡以來,揚州便愈發繁榮,有“揚一益二”之說,隋唐以來更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城,世人用“煙花揚州”來形容其興盛。霹靂軍崛起之後崇慶府繁榮日盛,人口增長甚快,在霹靂軍十五年初已近五十萬人,頗有盛唐時氣象,卻仍比不過揚州城。蒙元大軍自漢入江後,揚州居民大批渡江南逃,還有不少人逃到霹靂軍治下的流求、濟州、瓊州等地。眼下的揚州城雖然人口已不到十萬人,但從巍峨高大城樓和長達數十裏的城牆,便可看出其昔日的繁華。鑒於兵力不足,也因為不想麾下水兵傷亡過多,夏大根派人聯係了宋淮東製置使李庭芝及其副將薑才,提議一南一北共攻揚州城。
此刻的李庭芝已身患重病,躺在床上的他一口否決了聯手攻城的提議。雖然臨安政權麵臨的局勢危如累卵,但李庭芝仍不同意與霹靂軍聯手。表麵的原因是元軍勢大,不可妄動。元軍渡江之後,朝廷要求各地軍馬到臨安勤王,李庭芝對此積極響應,並率數萬人馬南下,後被阻於揚州城北方的揚子橋。數場大戰之後,李庭芝部已是人困馬乏,被元軍鉗製得動彈不得。不久前張世傑進攻焦山時,也曾約定大江南北的宋軍聯手,結果南邊宋軍爽約未至,李庭芝遣薑才率萬餘精銳參戰,卻被阿術打得大敗。在李庭芝看來,夏大根麾下的水軍雖強&nbp;,但人數不多又不擅陸戰。要知道揚州城高牆厚,又有二萬餘守軍,還可以動員數萬民壯守城。
除了對元軍心生畏懼之外,李庭芝不願出兵的真正原因還有兩個。第一個是他瞧不起霹靂軍,在他眼中霹靂軍不過是混雜著西南夷的民間武裝而已,堂堂朝廷官軍怎麽能充當配角?他寧願看到霹靂軍在揚州城下碰到頭破血流。否則在元軍麵前屢戰敗的朝廷大軍還有何顏麵?戎馬征戰一生的自己真還不如一個夏大根這個黃口小兒?另一個則是他深知臨安朝廷對霹靂軍的態度,怕與霹靂軍聯手被人攻訐,怕有損名節。實際上,早在幾年前霹靂軍總參謀長曾勇便派人聯係過他與薑才,提議共同抗蒙,卻被其一口回絕了,原因也是一樣。薑才對霹靂軍心有好感,無奈李庭芝不鬆口,他也無可奈何,隻得請信使轉告夏大根其苦衷。
李庭芝不同意出兵,夏大根決定獨力攻城。從穩妥角度來說,最好是等待艦隊陸戰團到來,但運輸陸戰團的船隻還需十日以上才能到達,夏大根不想等。其實艦隊也可以不打揚州城徑直往上遊而去,但這意味著兵力的進一步分散。資州號、籍縣號等戰艦由於受損嚴重,被迫停靠在北岸,如果主力艦隊離開,將不得不留下重兵守護,否則揚州城元軍會來搶奪和破壞戰艦。奪下揚州城,還可以利用其船廠修理這些受損的戰艦。再三思量之下,夏大根決定拿下揚州城。為此他抽調了二千水兵上岸,又將資州號和籍縣號的重炮拆下來,運到了揚州城南門外。
夏大根親率水兵從陸上攻打南門,艦隊的十餘艘輕護船則從河上對東門發動了攻擊。霎時間,揚州城上硝煙彌漫火光閃爍,頗似一場煙花盛典。在資州號和籍縣號的數十門重型艦炮的轟擊之下,揚州南門的厚重包鐵城門轟然倒塌,吊橋粗大的鐵鏈也被打斷,重重地砸落在護城河上,省卻了霹靂軍士兵搭建浮橋的麻煩。城門樓和城牆上的守軍士兵也在猛烈的炮火中,仆倒了一地,剩下皆奪路而逃。攻打東門的輕護船隻裝備了輕型炮和中型炮,其威力比重炮小了不下,但架不住數量多,還有大量的水冷重機槍。火力覆蓋之下,元軍在東門的死傷甚至還超過南門。幾輪火炮之後,揚州城的元軍大部分投降了——他們在數月前還是宋軍,現在投降霹靂軍毫無心理壓力。有二千餘元軍則往西邊奪路而逃,他們大多是蒙古漢軍,隻有少數新附軍。
據降兵交待,焦山慘敗之後,阿術便帶了蒙古騎兵往北而去,又帶走了城中三千精銳。臨行前他告訴守軍堅守,自己去調集援軍。揚州城牆高厚也不缺糧食,但焦山一戰的消息已讓守軍膽寒,如今阿術再棄城而走,守軍更加人心惶惶。畏於重炮威力,又見城門已破,守軍便索性降了。在南渡之前,元軍料到霹靂軍艦隊可能會出動,但判斷其方向是在沿海地帶,根本沒有想到會出現在相對狹窄的內水。阿術更沒有料到董文炳所率的十萬水軍會失敗,也沒有料到焦山之戰敗得如此之慘,如此之快。故他在揚州的城防並沒有太上心,更沒有構築土木防炮工事。
真州和鎮江的元軍也在猛烈的艦炮火力下,棄城逃跑了。鎮江城的元軍往南而逃,真州城的元軍則往西而逃。對此霹靂軍也無可奈何,畢竟戰艦不能上岸,也無兵力追擊敵人。同樣因為兵力原因,東海艦隊也沒有上岸接管城池,而是派人讓城中百姓組織義軍自行管理。這兩城之中雖有霹靂軍的暗探,但現在還不是表明身份的時候,因為元軍還可能反撲進攻。按照計劃,夏大根將率東海艦隊繼續溯水而上,在奪取建康之後,再前往鄂州和嶽州,徹底殲滅元軍的水師,控製建康至峽州的長江航道,以切斷元軍經漢水北返的道路。至於建康、揚州至出海口的航道,則由南海艦隊前來接管。
此時的南海艦隊官兵,在樂全安率領著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兵分三路,第一路在收繳澉浦周圍堆積如山的物資和元軍遺留的大批船隻。董文炳身死,其麾下十萬元軍四處逃散,南海艦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隻抓了一萬餘俘虜和二萬民夫。第二路前去奪取舟山島,將其作為海軍作戰的後勤基地和扼守江南富庶之地的前哨。流求運來的彈藥和繳獲物資及俘虜都將運往這裏,再進行轉運。第三路則是繼續封鎖逃到錢塘江的元軍戰船,並清剿臨安周邊五百裏內海島上的元軍和海盜。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