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登陸直沽

字數:2870   加入書籤

A+A-


    就在夏大根和張玨在鄂州會師之際,直沽寨的外海出現了上千艘運輸船。在它們的四周則徘徊巡邏著上百艘戰艦,其中不是是艨艟巨艦,高高的桅杆上赫然飄著霹靂軍北海艦隊的戰旗。守衛直沽寨的元軍不過一個百人隊,那裏見過這萬帆林立景象,百夫長一麵派快馬向上司報告,一麵喝住慌亂成一團的手下,下令堅守城寨。隻不過隨著船隊離岸邊越來越近,他再已控製不住內心的恐懼,跳上馬匹便往內陸逃去。手下的寨兵見狀,也紛紛作鳥獸散,偌大的寨子轉瞬間人影全元。

    北海艦隊此次在司令張宣的帶領下主力盡出,為海軍陸戰軍的登陸行動護航。第一批登陸的正是吳青親領的一個加強師兵力,該師由第二師為基礎組建,下轄有二個輕步團,一個重步團、一個騎兵團、一個炮兵團和一個輜重團,共有一萬五千人,騾馬近萬,另有輕重火炮三百餘門,這些人員裝備塞滿了上千運輸船。元軍的海上力量雖然孱弱,但也有不少火戰船和爆破船,一旦襲擊成功便會造成重大損失。故自濟州島耽羅港出發以來,張宣一直小心翼翼,一直看到直沽寨,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直沽寨被歐陽軒叫作天津,此處自金國建寨一直默默無聞,其港口主要用於運送糧食。當歐陽軒提出在此登陸後,北海艦隊派人多次查找,才找尋到這座小寨子。北海艦隊發現,直沽寨周邊正如歐陽軒所言,水深、灘頭麵積和潮汐時間都十分適合軍隊大規模登陸。更關鍵的是直沽方圓百裏內人煙稀少,元軍堡寨據點也不多。當忽必烈命太子真金率軍前往河東,山東統軍將領塔出和搏羅歡率軍攻掠兩淮,大都周邊元軍兵力空虛之時,黃大根下達了登陸命令。如果說曹軒、昝萬壽、董虎兵出漢中,分別前往河東、河內和隴右是正麵痛擊元軍;東海、南海艦隊及第三軍控製長江航道是將元軍斬為南北兩段;那麽吳青所率的海軍陸戰軍在直沽寨登陸行動,便是直插蒙元政權的心髒了。

    直沽隻是個小港,其碼頭停靠的船隻數量有限。為了加快登陸速度,北海艦隊開始營造臨時碼頭,又用小船往灘頭轉運人員物資。按照張宣的命令,務必要在半日內登陸一個營,一日內登陸一個團,第一批陸戰部隊要在五日內全部上岸。這既是因為要為後續登陸部隊騰出空間,也是為了搶在敵人大軍趕過來前做好防禦準備。吳青本想隨先鋒營率先登陸,無奈出發前黃大根特別叮囑其不能以身犯險,其隻得與張宣一起呆在“潼川府”號戰艦上。潼川府號是崇慶府級戰艦的最新改進型,也是北海艦隊的旗艦。

    在登陸過程中,有數支元軍遊騎從內陸而來。他們以十人隊規模在附近來來回回,少數甚至在灘頭陣地的周邊徘徊。對於這些敵人,霹靂軍並沒有理會,如果逼得實在近了就用槍炮驅趕。在折了幾名騎兵後,元軍遊騎不再囂張,而是停在三裏地外。當日傍晚時分,一支千餘人的蒙古漢軍步兵急急趕到了,他們是直沽寨周邊州縣的駐屯軍。眼見外海萬帆林立,海邊人頭攢動,這些蒙古漢軍士兵直接傻了眼,當即駐腳不前。此時率先登陸的一個陸戰團已在方圓數裏的登陸場構築了初步的防禦陣地。

    第三日,大批的元軍騎兵趕到了,人數在萬人以上,皆一人多馬。時值暑日氣侯十分炎熱,拱衛大都的元軍騎兵隻有少量在平原,多數在大都城北方和西方的山中或草原地帶避暑,離直沽距離在三百裏以上,能如此快趕到實屬神速。隻是他們還是來得晚了。登陸上岸的霹靂軍已有一個輕步團和一個重步團,共計五千士兵和近百門火炮。他們以直沽為中心,在海邊構建了一個長寬各十餘裏的登陸場,並構築了火炮和機槍陣地。這些陣地周圍都有壕溝、矮土牆保護,有的地方還布置了拒馬樁,撒布了三角鐵,陣地最內層還有大車環繞。

    明知霹靂軍火力凶猛,元軍騎兵仍發起了進攻。數輪小規模的試探進攻之後,元軍損失了近千人馬,隻得怏怏退到了數裏之外。元軍將領知道,如果再強行突擊灘頭陣地,自己手下的萬餘騎兵都會交待在這裏。吳青此時已登陸上岸,作為資深騎兵將領,他深知騎兵的優勢和弱點。為了防止元軍騎兵的強突戰術,他以火炮和機槍為核心,組織了遠以火炮,中距機槍,近程火槍和手雷的三層火力體係。如果元軍騎兵突入陣中,還有長矛和火槍上的刺刀對付他們。

    穩固了防禦之後,吳青並沒有下令進軍,而是等待後續部隊的到來。登陸行動持續了將近一個月,陸戰軍的四個師才全部登陸上岸,在直沽寨周邊形成了一個方圓十餘裏的屯兵場。吳青仍沒有急著進軍,而是又等了幾日,讓各師進行了整訓。雖然登陸行動頗為順利,但從濟州島到直沽寨畢竟距離遙遠,海上又風高浪急,戰馬和士兵旅途疲憊需要恢複。話說此次行程中,由於風暴、觸礁和相互碰撞等原因,登陸船隊仍沉沒了十餘艘運輸船,損失了數百人馬和不少糧草軍械彈藥。

    整備停當後,吳青率領軍溯海河而上,向三百裏外的大都進發了。陸地上浩浩蕩蕩的人馬綿延近三十裏地,拱衛行進隊列的是陸戰軍騎兵師。旁邊海河中則是上千艘船隻——大部分是糧草輜重運輸船,另有二百餘艘裝備了輕型炮和機槍的小型戰船。此前元軍已在直沽附近聚集了二萬騎兵和三萬蒙古漢軍,卻隻敢進行騷擾卻不敢進攻。眼見霹靂軍拉成長長的隊列,便乘勢發起突襲,卻被霹靂軍騎兵和戰船火力所阻。趁著騎兵鏖戰的時機,霹靂軍將火炮架設完成,對著元軍騎兵便是一陣猛轟。如此幾次之後,吃了大虧的元軍也隻得徐徐往大都方向退去。

    元軍在前,霹靂軍在後,兩軍相距二十裏地左右,一前一後往大都方向而去。雖然元軍馬匹數量多,但霹靂軍有船隻運輸輜重,行軍速度並不比元軍慢多少。吳青之所以不追趕元軍,而下令保持每日四十裏的行軍速度,一方麵是因為時值暑熱,強行軍會過多消耗士兵體力,也會讓戰馬傷病率暴增。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即便追上元軍,也隻能追上並擊潰步行的蒙古漢軍,蒙古兵騎術精湛又一人多馬,霹靂軍的騎兵根本追不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大都城又不會跑。隻要霹靂軍推進到大都城下,看他們能逃到那裏去?

    吳青率軍往大都城進發,張宣也在留下部分戰艦後,率北海艦隊主力離開直沽了,他們將前淮東,奪取海州和漣州,承擔登陸任務是艦隊的陸戰團。海州位於淮東與山東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漣州自金末黃河奪淮改道後,扼控著黃河的出海口。拿下兩州之後,中小型船隻可以通過水路深入淮東淮西,甚至抵達襄陽城下,直搗蒙軍占領區的腹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