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退兵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A+A-


                      十三萬勤王大軍開進直隸虎牙關防線,局勢瞬間扭轉。
    仗著這天下第一險關,將關外十數萬邊境盟軍死死堵在城外。
    當夜,鎮武侯江虎在虎牙關內的中軍大帳宴請各路勤王將領。
    蕭九則是和林朔一起駐紮在距中軍大帳不遠處的一處軍營。
    燈火下,望著四處的斷壁殘垣和一批批渾身帶傷的士卒,可以想象戰況的慘烈。
    蕭九在軍營周圍走動,聽著耳邊不時傳來的哀嚎,麵無表情。
    雖然前世經曆過戰爭,但當看到身邊受傷士卒隻是簡單包紮傷口的處理方式,忍不住搖了搖頭。
    冷兵器時代,沒人會在意這些受傷的士卒。
    粗暴的治療手段下,能活下來的傷員不會超過一半。
    至於那些遭受重傷的,更像是在等死。
    同行的金子等人一路行來,也都臉色發白。
    他們從沒經曆過真正的戰場,見此情景,隻覺一股頭暈目眩。
    雖然蕭字營平常訓練都是按照現代的方式進行,兵員的整體素質強過其他軍隊許多。
    但與真正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這些士卒相比,缺少了那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膽魄。
    正當眾人駐足停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打斷了蕭九的遐想。
    “蕭老弟,別來無恙啊。”
    看見不遠處那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蕭九微微一笑,向前雙手抱拳。
    “王將軍。”
    來人正是此前在陵水縣中與蕭九有過一麵之緣的青州校尉王猛。
    兩人一番寒暄,蕭九得知王猛參與了虎牙關守衛戰,且損失慘重。
    看到眼前豪邁的漢子雙眼中蒙著薄薄的一層霧氣,很難想象他此前經曆了什麽。
    蕭九也聊起了自己隨軍從陵水縣前來的經過,引來王猛一陣唏噓。
    當說道蕭字營現在被文詰劃歸林朔統領時,眼前的王猛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蕭九察覺到王猛細微的表情變化,問道。
    “王將軍知道這位林朔統領?”
    對麵的王猛麵露幾分猶豫,但還是對蕭九說起了這個林朔。
    “這林朔並非陽郡武將,而是出身青州府。”
    “此人一直沒掛什麽職位,一直都是督撫呂大人的心腹將領。”
    聽到王猛這話,蕭九麵露疑惑,問道。
    “那王將軍怎會知這林朔?”
    王猛聞言,緩緩說道。
    “有件事我本不該說的,但也不算什麽秘密。”
    “青州前任督撫謀亂,就是這林朔帶人殺的。”
    蕭九聞言,渾身一震,又聽見王猛意味深長的說道。
    “此次林朔名義上受文詰指派,但必有別的任務。”
    “老弟還需謹慎提防啊。”
    蕭九聽著王猛的提點,連連道謝,兩人又寒暄了一陣後,各自回營。
    等回到營帳之後,蕭九便屏退眾人,閉門沉思。
    今日王猛告訴自己的,都是自己此前不知的一些秘辛。
    特別是最後那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讓蕭九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林朔既然是督撫呂耀良的心腹,為何會受到文詰的指派?
    而且聽王猛講述,這林朔刺殺過前任督撫,有大功但沒什麽職位。
    這明顯是個替主子專門做些髒活兒的角色。
    蕭九更願意相信,林朔是受到呂耀良指派,並非文詰。
    那呂督撫,又想讓林朔或者他蕭九做什麽呢?
    莫非是刺殺誰?
    那誰又值得讓一位封疆大吏派人刺殺呢?
    “莫非是要殺鎮武侯江虎?”
    這個念頭在心中泛起時,蕭九隻覺得渾身一陣涼意襲來。
    一條完整的脈絡呈現在蕭九眼前。
    將林朔編入蕭字營,借用蕭字營的旗號行刺鎮武侯江虎。
    事若是不成,直接將蕭九像棋子一樣拋棄,到時江武侯即使心中憤怒,表麵上也不會說什麽。
    若是成了,隻怕蕭九同樣也討不到好處。
    現在整個京都直隸地區遭受戰火,士兵們都滿腔怨言無處發泄,江虎更是拉攏了一大批京都禁軍。
    江虎被人刺殺身亡後,這群依附江虎的武將也會擔心日後會被清算。
    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
    把蕭九推出去,就是給他們最好的台階,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收編江虎的部下。
    三州勤王的軍隊,誰能掌控禁軍,誰就能增加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對於這塊肥肉,想必誰都不會放過。
    自己應該怎麽做?
    蕭九眼神中劃過一抹憤懣,怨恨於呂耀良的歹毒用心。
    隨後又轉變神采,顯露出一股狠辣。
    “既然你呂督撫無情,那就休怪我蕭某無義了。”
    ……
    虎牙關外。
    盟軍大帳內,已經吵得不可開交,兩撥人正急頭白臉的互相爭辯。
    “大軍兵壓直隸,開弓沒有回頭箭,怎能輕言退兵。”
    一名涼州武將麵露不甘的大聲說著,可緊接著迎來的就是一陣陣反駁的聲音。
    “三州聯軍已到,還怎麽打。”
    “我軍出征日久,若是一直拖在這虎牙關,等斷了糧草,你就不怕士兵嘩變嗎?”
    兩方人馬各執一詞,不相上下。
    其中想繼續攻城的大多都是涼州、並州武將。
    若是攻入京都,毗鄰直隸虎牙關的兩州就能直接控製北境大部分地區。
    涼州之主懷王,也能有攀登那至尊高位的本錢。
    反觀幽州、遼州、晉州、玉海州四州的武將大多支持退兵。
    因為他們此次起兵,更多的是想用武力脅朝廷更改削藩政策。
    至於懷王是否能成為新的大夏皇帝,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邊境六州中裏涼州、晉州、遼州實力最強,此時隻有涼州的懷王還想繼續南下。
    麵對已經趕到的勤王大軍,拿下虎牙關的幾率變得微乎其微。
    離心離德的六州盟軍已經無力再繼續征伐,最後盟軍的盟主懷王也隻能無奈地決定退兵。
    隨著黑壓壓的六州盟軍逐漸退出關外,城樓上爆發出一陣陣喜悅的呐喊。
    不少士卒都手舞足蹈地高喊著“退兵了”。
    對於這些虎牙關內的士卒來說,他們的想法很單純,隻想活下去。
    此時六州盟軍退兵,意味著他們不用在這城樓上苦苦支撐,擔心那隨時劃過頭頂的利刃。
    就在所有人都在為守住虎牙關而慶幸時,一個裝水用的竹筒被悄悄遞到虎牙關守將崔山的手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