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旱情

字數:12317   加入書籤

A+A-


    陳瑛案!
    在短短半個月內,這個詞便成為大明百姓口中的一個熱詞。
    在京師的茶鋪酒肆內,隨處可見,有很多百姓,都是在滿臉興奮的議論著此事。
    雖然體會不到,陳瑛這個朝堂大官被抄家之後,會對他們有什麽具體的好處。
    但是,他們隻需知道,朝堂又拿下了一大批的貪官,他們受到的欺負又會少了很多。
    陛下聖明啊!
    而在朝堂上。
    那些官員卻是注意到,隨著陳瑛與那一眾禦史被那些抄家殺頭,填補上的官員,很多都是北方籍的官員!
    “少塚宰,我等上當了,陛下與暴公這是想要提拔北方籍的官員!”
    吏部一個官員,滿臉著急的對著吏部侍郎蹇義說道。
    蹇義看了一眼那個官員,淡聲道,“陳瑛連累了多少我南方官員,此事已成定局。”
    “可是,少塚宰,那些北方官員都是一群泥腿子,他們如何有資格為言官,為我大明京師官員啊!”
    “那你待如何?”
    “少塚宰……”
    那吏部官員頓時愣住。
    蹇義淡聲說道:“此事,暴公與其餘各部堂,他們豈會不知?”
    “這……”
    那吏部官員張大嘴巴,滿臉苦笑。
    蹇義也不再理會,自顧處理起麵前的政務來。
    從太高祖皇帝開始,便開始有意的扶持北方官員,到了現在這位洪鼎帝,更是這般明著偏愛北方籍官員,整個朝廷上下,哪個官員看不出來啊!
    但是,北平府是那位洪鼎帝的龍興之地,而南方籍官員又都不爭氣,他能奈何?
    唉!
    ……
    “老天爺怎麽還不下雨啊?”
    “是啊,都已經到了三月份了,一滴雨都沒下!”
    “今年,該不會真的是旱年吧?”
    “我剛剛還去田裏了,刨了一尺多深,土裏麵都是幹巴一片,沒有一點濕氣!”
    “唉,這可如何是好?”
    “先澆水灌田吧!”
    “此事,需要告知一下公爺!”
    “一同前去!”
    “好……”
    一輛馬車,從將軍山對岸的村落駛出,往京師而去。
    而此時。
    在定國公府上。
    郭安一臉驚喜的看著麵前的良醫,“韓良醫,我的夫人真的都有了身孕?”
    那良醫再次朝著郭安微微拱手行禮,“回公爺,小人已經診了兩次了,不會錯的,兩位夫人都有了身孕!”
    “好!”
    郭安頓時滿臉大喜,“多謝韓良醫了!”
    隨後,便朝著一旁的管家郭昂說道:“去拿出一百兩寶鈔,交給韓良醫,算是此次韓良醫的診金!”
    “多謝公爺!”
    韓良醫連忙感謝。
    “是,老爺!”
    郭昂連忙應道,對於郭安這般豪爽的給出一百兩的診金,他也沒有任何心疼。
    引著韓良醫,便往外走去。
    房間內,便隻剩下劉白薇與月蘭兩人。
    看著滿臉幸福的劉白薇與月蘭兩人,郭安也是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妹子與月蘭你二人,就安心在即養胎,莫要操心別的事了!”
    劉白薇一手輕輕撫摸著肚子,緩聲應道:“老爺放心,母親早已經派來了兩個經驗老道的老婦,不會出什麽事情的!”
    “那便好!”
    郭安微微點頭,“咱家中又要添丁了,此種大喜,當告知父母與嶽父他們!”
    “這一切,全憑老爺做主!”
    已經成功懷上,劉白薇與月蘭兩,現在對於郭安,是事事順應。
    剩下之事,郭安便沒有再去操心。
    來到正堂之後,郭昂已經將韓良醫送出府門。
    “你家中夫人也懷了身子了吧?”
    看著滿臉春光的郭昂,郭安開口問道。
    “正是,此事還要多謝老爺!”
    郭昂急忙回道。
    郭安一驚,這是什麽話,什麽叫多謝他?
    不過是給了郭昂一些藥而已。
    擺了擺手,自顧躺好,“日後,等你夫人生下之後,就讓他在府中,與府上的孩子一同養吧!”
    郭昂再次大喜,“多謝老爺厚愛!”
    “老爺!”
    這時,一個下人走了進來。
    “何事?”
    郭安問道。
    下人稟報道:“將軍山實驗田的四位郭家老爺來了!”
    郭安一愣,還是連忙說道:“快請進來!”
    “是,老爺!”
    郭昂也跟著出去。
    很快,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便在郭昂帶領下,走了進來。
    “見過定國公!”
    “幾位兄長無需這般客氣,快快請坐!”
    等下人端上熱茶,郭安便問道:“幾位兄長怎麽突然來府上了?”
    說起這個,郭秉雍四人頓時一臉沉重。
    “回定國公,從年後開始,一片雪都沒下,到了這會了,開春了都,還是沒下一滴雨,田中一尺深的土,都是幹巴巴的,沒有一點濕氣。
    今年的春耕根本沒辦法耕種啊……”
    “這般嚴重?”
    郭安大驚,這一段時間他正在宅在家中,忙的熱火朝天,也沒功夫去關注外麵的事。
    沒想到,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
    “若是用河水灌溉,可否耕種?”
    “自是可以!”
    郭秉雍微微點頭,“隻是,一直灌溉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若是一直不雨,哪怕是長出來糧食,也長不大,更別說豐收了!”
    郭安眉頭微皺,“不知諸位兄長可有何妙計?”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都不由滿臉苦笑。
    “還請定國公勿怪,為今隻有先引水灌溉了!”
    郭安點頭,“那便先灌溉,不論日後如何,現在先種下再說!”
    “好!”
    有了郭安的話,郭秉雍與郭直等人,心中大定。
    回去之後,便迅速召集一眾佃戶與力役,引秦淮河是水灌溉農田。
    “郭昂,今年順德府可有降雪?”
    郭昂思索片刻,便是臉色大變。
    “老爺,小人好像也沒聽到,北方出現降雪的事!”
    “如此,大明北方也幹旱了?”
    郭安臉色沉重起來。
    郭昂微微點頭,“定當是!”
    郭安深吸一口氣,道:“速去派人打探!”
    “是,老爺!”
    郭昂應了一聲,便連忙走了出去。
    ……
    奉天殿。
    朱高熾也帶著兩籮筐的奏章,疾步走進奉天殿。
    “啟稟父皇,這幾日,大明各個行省都上奏,天下大旱,不利春耕!”
    “大旱?”
    朱棣快速翻開奏章,看了起來。
    越看,臉色越是陰沉。
    “這些庸官,怎麽到了這會,才開始奏稟?”
    朱高熾緩聲道:“啟稟父皇,天災之事,哪怕他們早就稟報了,也無濟於事。
    而且,他們也都等春雨,隻要來了春雨,一切都會恢複如初!”
    “可是,已經臨近春耕,還沒有一場春雨下來!”
    朱棣怒聲道。
    整個大明,一大半的行省,都在上奏,天大旱,要影響春耕!
    但是,春耕如何敢耽擱?
    本來整個大明的百姓,每年糧食都不是那麽充裕,每隔一兩年,便會鬧騰出一些災荒來。
    而今,直接就連春耕都要受影響,那大明百姓豈不是都要餓肚子?
    朱高熾說道:“父皇,有官員上奏,很多士紳百姓都乞求,想要求雨!”
    “準!”
    .
    朱棣直接應道,“但是,不準以任何理由,去向百姓征收錢財與物件!
    若是影響了春耕,這些百姓今年都不會好過,不能再增加這些百姓的負擔!”
    “是,父皇!”
    朱高熾應道。
    等到朱高熾下去,朱棣便朝著一旁的亦失哈問道:“定國公在做什麽?”
    亦失哈回道:“回稟陛下,聽說定國公的兩位夫人,都懷了身孕!”
    “嗯?”
    朱棣一愣,隨即神色古怪。
    “咱記得,定國公的夫人已經好幾年沒有懷過身孕,而且定國公好像還覺得家中子嗣夠了!”
    亦失哈:“回陛下,正是如此!”
    朱棣忍不住有些疑惑問道:“那如今,怎麽就突然兩個妻妾都懷上了?”
    亦失哈眼中異光一閃,神情怪異道:“回陛下,好像是定國公想要給郭家再添丁!”
    “他這是突然醒悟了?”
    朱棣輕笑一聲,“怪不得,前幾日太子稟報,定國公看起來十分勞累,原來如此。”
    亦失哈連忙陪笑,卻是不語。
    這種事,他已經沒有資格參與評論了。
    朱棣也沒過多理會,而是直接說道:“速去將定國公召來!”
    “是,陛下!”
    亦失哈暗自鬆了一口氣,朝著朱棣恭恭敬敬行禮,便快步往出走去。
    而定國公府,聽到朱棣召他,郭安也是跟上官宦,匆匆忙忙來到奉天殿。
    “微臣參見陛下!”
    “免了!”
    朱棣直接擺了擺手,問道:“郭卿,你可是聽說了,今年京師附近,還有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甚至是北平等地,都出現了旱情,已經到了影響春耕!”
    郭安微微歎息一聲,“回稟陛下,微臣也聽說了!”
    朱棣便緊緊盯向郭安,“郭卿可有何良策?”
    “唉!”
    郭安無奈輕歎一聲,“回陛下,天旱為天災,微臣也無力,隻能暫且將軍山的百姓們,都引水灌田。
    不論如何,先耕種再說,若是這些糧食都長不大,那便隻能另尋其它法子了!”
    “其它法子?”
    朱棣眼睛一亮,“還有什麽法子?”
    郭安說道:“回陛下,從交趾、燕國這兩國購買糧食!”
    朱棣眼中的光芒,瞬間又黯淡了下來。
    “燕國糧食並不是太多,至於交趾,都不及我大明一個行省大,如何能滿足得了我大明數千萬百姓的糧食?”
    “陛下莫要這般悲觀,這才剛剛開春而已,土地雖然幹旱,但是融化一下,還是可以出現一些水份的,再澆灌一些水,應該可以播種。
    至於剩下之事,隻能看天意了……”
    “不過,這兩年,我大明各個州府的糧倉之中,應該都積攢下不少糧食吧!”
    “這是自然!”
    朱棣一臉自信,“除了征討安南之外,我大明再也沒有動兵,各地也都大豐收。
    各個州府的糧倉,都早已堆積著滿當當的糧食!”
    郭安微微一笑,“如此,我大明還擔憂什麽?”
    朱棣一愣,隨即心神大定,“是啊,不過是一場旱情,我大明倉廩充盈,何懼之?”
    “陛下聖明!”
    郭安奉承一句,便說道:“不過,為了避免出現貪官,私下盜賣糧倉的糧食,還請陛下派出幾路欽差,前去各州府巡察糧倉。”
    “同時,可告知天下百姓,我大明糧倉充盈,哪怕是真來了旱災,也不會出現饑荒。
    如此,不僅可安撫百姓,也可震懾各大糧商,讓他們不敢肆意提價,發國難財!”
    “發國難財?”
    聽此,朱棣眼睛一亮,“郭卿每每都有撼人之語,那些商賈若是敢在大災大難之際,提高糧價,就是在發國難財!”
    “至於派出欽差,前去巡察糧倉,也是十分必要!總會有賊官會心存僥幸,而自尋死路!”
    郭安微微點頭。
    ……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旱災之年的傳言,便越傳越凶猛。
    大明各地百姓心中,都十分恐慌。
    而這時。
    一道聖旨附錄在邸報上,傳遍天下。
    “陛下派出十三路欽差,巡察天下糧倉……”
    “陛下聖明啊!”
    一眾百姓頓時大喜。
    “陛下鼓勵大家夥先給田灌水耕種,若是到了夏天,還是一滴雨都不下,那便會從交趾、燕國購買糧食,運來大明,不會讓大明出現饑荒……
    這兩年,大明各地都種植良種,年年大豐收,大明糧倉充盈,大明並不缺少糧食!”
    “哈哈哈,各位鄉鄰老少都盡管放心,我大明如今可不缺糧食!”
    “大家都放心吧,盡管給田地澆水,先種上種子再說!”
    “可是,這麽多田地,如何能全部澆灌遍啊?”
    “是啊,這會河水也都少的可憐,如何能澆灌上水啊?”
    “先澆再說,澆不飽地,能種活糧食就成!”
    “入他娘的,澆!天大地大,都沒有咱種地大……”
    “對,快去澆地,莫要讓那些大族將河水都澆光了,便輪不到我等了……”
    很快。
    整個大明,便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數不清的百姓,密密麻麻的像是螞蟻一般,從各個河流之中挑水,或是挖渠引水……
    幾日下來,哪怕是大江與黃河的水位,都明顯降低很多。
    引得周邊各個州府主官連忙出手幹預。
    ……
    “父皇莫要擔憂,雖然現在百姓們還是有些憂愁,但各地的春耕,卻是已經恢複正常!”
    奉天殿內,朱高熾帶著一大堆奏章,走了進來。
    看到朱棣眉頭緊皺,便連忙勸慰道。
    “咱不是憂愁這些……”
    朱棣鼻孔噴出長長一道氣息,怒聲道:“咱是氣惱,居然還真有賊官,真敢勾結那些士紳商賈,盜賣糧倉內的糧食!”
    “什麽?”
    朱高熾頓時大驚,要知道,盜賣各州府糧倉的糧食,那可是抄家滅族的罪名。
    “哼,還是三個!”
    朱棣再次說道。
    “三個?”
    朱高熾臉色再次一變。
    朱棣語氣陰寒,“是啊,兩縣一府,要是不查,咱都沒想到,如今大明的賊官居然還有這麽多……”
    “父皇?”
    朱高熾頓時覺得渾身冰冷,連忙看向朱棣。
    朱棣冷冷一笑,“太子,咱也知道,天下貪官是殺不盡的。
    一些小貪,咱也沒準備殺,但是這些賊官敢動各個州府的糧倉啊……
    這些糧倉,可都是百姓們的命!
    他們都敢去賣萬千百姓的命,咱豈能容他們!”
    朱高熾微微歎息一聲。
    朱棣繼續道:“咱已經令王真親自帶著錦衣衛去查了,但凡與此事有關聯的官員士紳商賈們,一個都不留,正好他們家中的糧食,可以填補糧倉,而他們的家人,可以去填補郭州的缺口……”
    朱高熾微微張了張嘴,還是沒有發出聲音。
    ……
    “居然有這麽多官員敢動糧倉內的糧食?”
    聽完沈莊的稟報,郭安一臉驚詫。
    沈莊則是顯的平靜很多,“公爺,其實盜賣糧倉糧食,並不新鮮。
    這幾年,大明各地豐收,還沒有發生什麽天災,根本用不到那些糧倉的糧食。
    這些糧食放著,也是放著,也沒人去查。
    隻是,那些官員與士紳商賈們怎麽也沒想到,今年會出現旱情,陛下還一連派出那麽多的欽差去查探!
    他們沒有反應過來,而那些欽差也都不敢糊弄,查的急,這才將那些貪官給暴露出來……”
    郭安若有所思的看向沈莊,“你的意思是還有別的糧倉盜賣之事,沒有查出來?”
    沈莊連忙訕訕一笑,“回稟公爺,小人也隻是胡亂說說而已,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你放心,我可沒有那麽多閑心去理會這些破事!”
    郭安緩緩搖了搖頭,便沒再詢問此事。
    不過,沈莊卻是不敢當真。
    大明但凡有點耳目的,誰不知道,現在陛下刻意留下很多流放罪犯,就是為了給您那郭州填補人口?
    也不知,那麽偏僻的大島,上麵還沒有什麽土著蠻夷,定國公是如何瞧得上的!
    “這一段時日,海貿商會下的糧食鋪肆,多購買一些糧食。另外,商會多從交趾往大明運一些糧食來。
    至於糧倉,可以直接建造在將軍山。
    還有,多往交趾派去一些種田好手,再帶去兩船良種,教交趾那些百姓們去開墾耕地,去種糧……不要怕錢,若是今年大明還是這般旱下去,海貿商會若是能拿出越多的糧食,功勞便越大,陛下則會更看重海貿商會……”
    “是,公爺!”
    饒是沈莊這些年已經鍛煉了不少,在聽到郭安這話之後,還是有些激動的渾身發顫。
    雖然他也是商賈,曾經也去試圖當過黑心商賈。
    但是,他現在緊抱著定國公與陛下的大腿,自是知道,他在海貿商會幹的越好,他會得到多大的好處?
    甚至,若是功勞之大,他沈家也可脫離商賈之家也不是沒有可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