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五千食戶備好
字數:12120 加入書籤
果然。
又過去幾日後。
朱棣派出去的人,又查出兩個州府內的官員,在欺上瞞下下,盜賣糧草糧食。
朱棣更是大怒。
而整個朝堂上下,都是人心惶惶。
那些賊官,可是剛給很多人都送過炭敬。
自然。
讓錦衣衛順藤摸瓜,又扯出幾個京官來。
“老師,居然還有人替這些官員求情,他們難道不知那幾個官員都是罪有應得?”
朱高熾一臉氣惱,還有些不解。
“殿下勿要這般為此事生氣。”
郭安輕輕一笑,十分心平氣和:“三節兩壽、某缺補差、冰敬、炭敬,都已成為這些官員們行賄受賄,孝敬錢財的潛規則,難以杜絕!
隻要他們不做出什麽大惡事,那便讓都察院與吏部、錦衣衛嚴查便可。
若是做出惡事,且被朝堂發現之後,抄他們的家,滅他們的族,讓他們全族補償便可……
相信,他們在接受賄賂之時,應該已經為他們之後的抄家滅族有了心理準備!”
朱高熾忍不住吐槽道:“可是老師,那些官員為何還要來求情?
他們真是讓我煩惱至極……”
“畢竟,他們也經常收受各種冰敬、炭敬啊,他們若是不去救他們那些同窗好友,那等到他們事犯之後,也會無人救他們!”
郭安仍是一臉平靜。
突然,朱高熾厲聲道:“老師,有時,我也真想支持父皇,像太祖高皇帝那般,將這些貪官都給酷刑殺掉!”
這一刻,一向對外很是仁厚的大明太子,也忍不住想要殺人。
郭安一臉無奈的歎息道:“殿下,貪官汙吏嘛,多少年了,都沒有一個君王能將那些徹底根除。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去承認他們,抓住就懲戒!
抓不住,預防便可……
真沒必要這般使得自己內耗!”
“內耗?”
朱高熾愣了下,忍不住好奇問道:“敢問老師,不知內耗為何意?”
郭安緩聲道:“便是自我的無用消耗……殿下明知道憂愁煩躁無用,無論如何也將那些貪官汙吏的問題徹底解決不了,卻還是一直去煩愁自己,沒有任何用處,反讓自己不斷的憂愁!”
“原來如此!”
朱高熾兩眼一亮,“多謝老師教誨,我再也不會自我內耗了!”
“殿下明白便好!”
郭安微微一笑。
朱高熾也沒在這件事上繼續糾纏,轉移話題,說道:“老師,老三聽從了你的建議,前不久攻下一個剛剛建立還沒兩年的王國!”
“嗯?”
郭安眼睛微眯,大感興趣。
“趙王殿下做了麻雀?”
朱高熾眼皮微顫,“……”
郭安又問道:“敢問殿下,不知趙王殿下攻下了哪個倒楣蠻夷國?又在何處?”
朱高熾回道:“老師,那蠻夷國好像是一個叫做……滿剌加的小國!”
圖中的舊港宣慰司還沒成立呢)
“馬六甲?”
郭安一愣。
朱高熾糾正道,“老師,是滿剌加!”
“無妨,反正他已經被趙王殿下滅國了!”
郭安淡淡一笑。
隨後,便有些佩服道:“趙王殿下眼光不錯,找下一個好地方!”
“老師所言正是,滿刺加緊鄰渤泥國、三弗齊國、蘇門答剌,還有占城,
各國蠻夷商賈眾多,在滿刺加國南麵的海峽,還是通往西洋的重要通道。”
朱高熾一臉認同,對於趙王朱高燧行為,並沒有任何譴責,居然還是一臉自豪。
雙標的太子!
郭安心中腹誹一句,也跟著點頭。
“若是趙王殿下隻需在滿刺加建造一座居港,作為西洋與南洋各個商賈的交易城池,或是休息中轉站。
這裏,便可以成為趙王殿下的金山,每年源源不斷的給趙王殿下送上數百萬兩銀子!”
這個時候,舊港宣慰司還沒成立,整個馬六甲海峽周圍,也都沒有大明官方勢力。
隻要朱高燧豎起大旗,僅靠大明的商賈,每年便可以給朱高燧的海港,帶去數不盡的生意。
再加上,海外那些洋人與蠻夷,都對大明有一種癡迷心態,朱高燧要賺大了!
“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朱高熾更加滿意。
郭安又道:“殿下,那地方也適宜種植水稻!”
“嗯?”
朱高熾頓時目光灼灼的看向郭安。
“老師之意是也可給老三送去一些良種,讓他安排人去種?”
“可以!”
郭安點頭,“那裏一年四季都十分暖和,降水也十分充沛,隨時都可以種水稻,也可隨時收割!”
“如此,我這就稟報父皇去!”
說著,朱高熾直接起身,朝著郭安告辭。
急匆匆返回宮內。
“老三打下的那片地方,適合種植水稻?”
聽完朱高熾的話,朱棣也是眼睛一亮。
朱高熾道:“回父皇,老師便是這般說的!”
朱棣起身,激動的來回踱步,“如此,便讓水師船隊捎去一船良種,讓老三安排人多種一些!”
“我大明水師一直在海外遊戈,船上可拉的糧食多的很。隻要老三那裏種出糧食,就可以立即運回來。
隻要有了糧食,朕還何愁老天爺不下雨……”
朱高熾跟著說道:“是啊,下麵那些州縣一直在求雨,卻也沒有任何動靜!”
“哼!”
朱棣冷哼道,“一群庸官在糊弄百姓而已,如何能降得雨來?”
朱高熾:“……”
很快,便又有數百石的良種,被運上水師大船,往南洋而去。
而這會。
整個大明的春耕,也都開始進入末尾。
除了寥寥幾個州府外,老天爺還是沒有下上一滴雨。
“難道,真是要大旱啊?”
躺在軟椅上,郭安滿心煩躁。
這時,一個身穿飛魚服的將領,在徐勇的帶領下,滿臉喜色的從外麵走了進來。
“末將見過定國公!”
“王真?快快坐下。”
看到來人,郭安臉色一喜。
隨後,便滿臉疑惑,“你什麽時候回來的?”
此人,正是被朱棣派出去清查各個州府貪官的錦衣衛鎮撫使王真。
“回稟公爺,末將昨日歸來!”
郭安又問:“那你此次來府上,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王真說道:“陛下派末將前來告知公爺,已經給公爺準備好五千食戶,不知公爺何時接收這些食戶,並將這些食戶送去郭州!”
“五千食戶?”
郭安直接瞪大眼睛,“這麽快,就有了五千食戶?”
五千食戶,可不是五千人,而是兩萬人,甚至是三萬、五萬……
這才過去多少天,便準備好這麽多人?
“此次,錦衣衛出去,到底查了多少貪官汙吏?”
“公爺誤會了!”
王真苦笑一聲,說道:“回稟公爺,這些食戶,並不僅僅是這些天,末將等錦衣衛抄沒的貪官汙吏與劣紳奸商,還有全國各地的犯人!”
“原來如此!”
聽此,郭安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王真又從懷裏掏出一本厚厚的冊子,遞給郭安。
“公爺,這便是那五千食戶的名冊,還請公爺查看!”
“多謝了!”
郭安連忙接過冊子,並直接翻開看了起來。
不過,這名冊上,隻有那些食戶的姓名、年齡、籍貫、人口數目,是犯官後人,還是劣紳奸商家庭,又或者是軍戶、匠戶……
至於其他的,則是一個沒有。
僅此,郭安也很是滿足。
這些,便足夠了!
“好!”
翻完之後,郭安緩緩將名冊合住。
這五千食戶內,各種匠戶便有兩百戶,還有五百軍戶,至於罪官後人與劣紳後人,則是一千多戶……
整個五千食戶,差不多有著三萬多人,其中青壯、婦人,則是占據一大半。
這些,都是他郭州最需要的人才。
隨即,起身,朝著王真拱手行禮。
“這些食戶,勞煩你了!”
“公爺這是哪裏話……”
王真眼中喜色一閃,隨即便連連搖頭,滿臉真誠道,“末將在北平之時,深受公爺恩惠。
.
而且,末將也是奉旨行事而已!”
“也多謝陛下厚恩!”
郭安又朝著皇宮的方向,重重拱手行禮。
隨後,這才對著王真說道:“你回去稟報陛下,等到我從海貿商會中購買上足夠的糧食、良種、鐵具,還有各種生物用品,便可出發。
時間,便定在半個月後……”
“半個月……”
王真心中盤算一番,也是微微點頭。
“半個月,應該可以調配齊船隻與糧食這些,末將這就回去稟報陛下!”
……
等到王真離去,郭安便朝一旁徐勇吩咐道:“速速派人,將海貿商會掌櫃沈莊尋來!”
“是,公爺!”
徐勇應了一聲,也快步離去。
“五千戶,三萬多口人……每家至少需要五件鐵具,一人每日一斤口糧,還有各種食鹽、醋……”
喃喃自語一番,郭安便朝著一旁的管家郭昂問道:“府上現在有多少錢?”
郭昂連忙說道:“回老爺,京師的定國公府上,有寶鈔九十萬兩,銀子十八萬兩,黃金隻有一萬六千兩!”
“這麽點……”
郭安沉思半晌,便看向郭昂。
“三萬口人的吃喝,半年需要多少錢?”
郭昂連忙回道:“回稟老爺,僅憑吃喝,三萬多口人,最多也就是六百石糧食,哪怕是再加上食鹽,也就兩千多兩銀子!”
“兩千多兩銀子啊!”
郭安微微一愣,又問道:“那若是再加上一些書籍、建造工坊的工具,農具、良種……這些,又需要多少錢財?”
郭昂微微張大嘴巴,看向郭安,“敢問老爺,可是生活中所需要的那些工坊?”
“嗯!”
郭安微微點頭。
郭昂直接被幹沉默了,這些他哪算的過來。
“……老爺,小人需要請教那些工坊管事!”
郭安微微點頭,“去吧,造紙、冶鐵、鍛鋼、食鹽、白、水泥、木匠……這些,都好好問上一遍,一同送去郭州!”
“是,老爺!”
郭昂心中有些明白了,連忙往外走去。
又過了半晌。
沈莊便疾步匆匆的走了進來。
“小人沈莊見過公爺!”
“坐下說話!”
“多謝公爺!”
沈莊坐下之後,便滿臉疑惑的看向郭安。
“不知公爺這麽著急,喊小人過來,可是有什麽吩咐?”
郭安道:“我要購買大批糧食與物資!”
“購買糧食物資?”
沈莊一臉疑惑,“公爺這是要?”
郭安道:“我的五千食戶到了,要送往郭州,需要一次送去足夠的糧食、良種、食鹽、農具、還有建造各種工坊的器具、桐油、麻繩、捕魚的大網……”
“五千食戶?”
沈莊連忙朝著郭安拱手,“恭喜公爺,隻要將這些食戶送去,便可營建開發郭州!”
“隻是,不知這五千食戶有多少人?”
“三萬多口人,其中青壯占一大半……”
郭安說道:“不過,前期陛下還會給郭島派去三千軍戶,也應算上這些軍戶的糧食與物資。”
“三千軍戶?”
沈莊一驚,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羨慕,這位定國公聖眷真隆啊。
“公爺放心,公爺所需要的這些東西,小人都能給公爺尋來!”
“半個月!”
郭安道,“隻有半個月的時間,你若是人手不足,尋不夠,定國公府上也有人手。
另外,這些糧食物資的錢財,咱到時一並給你結算!”
“公爺放心,小人定然給公爺尋足這些物資!”
沈莊也沒推辭,若是海貿商會不夠,他背後還是沈家,還有江南一眾商賈。
再討論了一番之後,沈莊便匆匆離去。
很快。
整個海貿商會下的鋪肆產業,都動了起來。
這讓整個京師的商賈都不由一驚,不過在聽到是定國公要送食戶前去郭州之後,這些人便都鬆了一口氣。
定國公府內。
郭安再次皺起眉頭,“五千食戶,至少需要數十個人前去管理……”
“郭昂……”
“老爺!”
郭安盯著管家郭昂看了一半晌,問道:“府上還能調出多少郭家子弟來?”
郭昂連忙回道:“回老爺,隻能抽出十來個!”
“也夠了!”
郭安微微點了點頭,“你去問問,可有郭家子弟,想去郭州去管理那些食戶!
前去的郭家子弟,每人賞一千兩銀子,至少需要在郭州待夠五年才可回來。
另外,他們每年的月例增到五百兩銀子!
但是,那種品行不端,喜歡權勢或是擺弄是非之人,不可讓其前去郭州……”
“前去郭州?”
郭昂臉色微微變了變,想起郭安的眼神,心中一陣後怕,隨即連連點頭。
“老爺放心,能送來府上的郭家子弟,都是品行端正之人!”
“嗯!”
郭安微微點了點頭。
郭家的子弟,都像是後世的理工男,一個個都專注於某一件事,並沒有染上別的士紳家中那些爭權奪勢的壞習慣。
而且。
隻是五千食戶而已,還有大軍在一旁看著,一同營建家園,那些食戶必然不敢造次。
這些郭家子弟,也都正好專業對口。
於是。
兩日後。
郭昂便帶著十二個郭家子弟,站在郭安麵前。
“二牛?”
看到其中一個身材魁梧的人影,郭安神色一驚。
“老爺!”
郭二牛朝著郭安微微拱手行禮。
郭安一臉驚疑的問道:“你這是……”
“回老爺,小人也要去郭州!”
郭二牛一臉正色道。
“你要去郭州?你可是缺錢了?咱記得,你家中的小崽子才三歲吧?”
“來了京師,老爺身邊都有燕山衛護著,小人整日無所事事,而老爺的封地,總有人去看著!”
郭二牛輕輕一笑,“至於小人家中的崽子,跟在少爺身邊,小人也教導不了什麽!”
“你……”
郭安微微歎息一聲,“過上幾個月,咱會組建一支商隊,專門前往郭州與大明。
也會再找上一些人,前去郭州,爾等每年可回來大明,待上半個月!”
“多謝老爺!”
“多謝公爺!”
這下,選出來的一眾郭家子弟,都是滿臉大喜。
這些十多個郭家子弟,有的是郭安同輩,有的是郭安小一輩,郭安挨個說了幾句話,又讓沈莊先將一千兩銀子,挨個發到這些郭家子弟手中。
這些郭家子弟,一個個頓時滿臉大喜。
“明日,爾等便都來府上,談論去了郭州,該去如何營建出一片營地來!”
“是,公爺!”
“爾等去給家中寫信吧!”
“……”
這些郭家子弟離去後,郭安便來到書房,拿出一張世界輿圖,認認真真看了起來。
郭州可不比別的蠻夷之國,那裏可是連土著都沒。
那些食戶去了郭州,便需要真正的開墾荒地,從零開始建造家園。
而且,郭州還距離大明這般遠!
而現在,郭州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馬六甲海峽的趙王朱高燧。
這些食戶去了郭州,便先需尋找河流水源,建造營地,建造房屋,開墾荒地,種田……
郭州附近,不缺少魚。
哪怕是糧食發黴壞了,幾個月內,也餓不死他們。
但是,需要醫者,草藥……
想了一下午。
等到了第二日,那些郭家子弟來了之後,郭安又看著他們談論了三日。
最後,也開始參與進去,一同討論!
那麽一片大島,都由他們建造。
這些郭家子弟,比郭安想象的還要積極!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