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管不住嘴的人,不適合留著

字數:12205   加入書籤

A+A-


    “幾位兄長,這位是陛下身邊的大伴亦失哈!”
    郭安緩聲介紹道。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心中一驚,陛下身旁的心腹太監?
    亦失哈也滿臉微笑的打著招呼,“咱家見過諸位迪功郎!”
    “見過大伴!”
    郭秉雍與郭直幾人,也都急忙拱手見禮、
    一番見禮之後,郭安便直接說出了此次來意。
    “幾位兄長,我今日前來,是為了請諸位兄長,再培育一些糧食!”
    “培育糧食?”
    郭秉雍與郭直四人都是一臉疑惑。
    “嗯!”
    郭安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一旁的徐勇拿出一根玉米。
    “便是此物!”
    “嗯?”
    見到玉米,郭秉雍與郭直幾人,瞬間瞪大眼睛,滿臉驚奇。
    “寧毅,這是何物,怎麽這般碩大?”
    “玉米!”
    郭安微微笑了笑,道:“這是從海外蠻夷手中,尋回來的糧食,可以像是小麥那般,磨成麵粉吃食。”
    郭秉雍與郭直眼睛頓時一亮。
    郭安又道:“最主要的是,這些玉米不僅耐旱,種植起來也十分簡單,和小麥一般。
    不過,這玉米穗可比小麥大多了,產量應該會比小麥高。
    而且,這些玉米若是種植在北方,等到六月份小麥收割之後,可以直接種下,十月份就可以成熟……”
    “這?”
    郭秉雍與郭直幾人眼神,再次看向玉米穗,直接冒著綠油油的光芒。
    他們都是順德府之人,自是明白,若是真如郭安說的那般,這些玉米對北方百姓有多麽重要?
    “寧毅之意,此種玉米最適合種植在北方,而且北方的百姓們,可以種完小麥,再種玉米,一年收獲兩次糧食?”
    “嗯!”
    郭安微微點頭。
    “沒想到,世間還有此種糧食!”
    “若是我北方的百姓們,都種植了這些玉米,他們每年再也不會餓肚子。
    也不會因為吃不上糧食,而去向那些士紳商賈借貸,從而將田地全給賠完,把自己弄的家破人亡……”
    “正是!”
    郭安再次微微點頭。
    “寧毅大德啊!”
    誇讚著,郭秉雍忍不住一臉驕傲。
    “四兄所言極是!”
    郭直與郭昌辰幾人,也都連連點頭。
    “諸位兄長謬讚了!”
    郭安緩緩一笑,便說道:“陛下對培育玉米之事,極其看重。
    而且,從海外搜集回來的玉米,隻有這麽多,需要勞累諸位兄長了!”
    “還請寧毅放心,我等定不會辜負陛下的厚愛,也不會讓你失望的!”
    聽到這,郭秉雍與郭直四人,頓時一臉肅然。
    同時,臉上滿是自信。
    他們幹了這麽多年培育良種的事,他們自信,整個大明,沒有誰比他們更會培育良種!
    郭安微微點頭,“諸位兄長的本領,我與陛下自是放心。
    隻是,這些玉米必定是第一次種植在我大明田地上,也沒有任何經驗之說,是否會出現什麽狀況,還不得知。
    但是,這些玉米好像忌諱水澇……”
    “忌諱水澇啊!”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都不由若有所思。
    “寧毅,這些玉米種植間距如何?”
    郭安道:“先種植上半步之寬的距離吧!”
    郭秉雍道:“如此,那就得拔掉兩三畝稻田了!”
    “拔!”
    郭安一臉堅定,“培育玉米最為重要!”
    “嗯!”
    郭秉雍緩緩點頭,“寧毅稍等片刻,我這就去招呼人手,拔掉稻子,開墾田地!”
    “勞煩了!”
    郭安微微點頭。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開始去吩咐一眾弟子,前往田地最東側。
    這裏,遠離秦淮河,最是幹旱。
    但是,哪怕是幹旱,這裏的土壤也十分肥沃。
    再加上,他們經常往這裏澆水,施肥。
    現在,這裏的稻穀,也是長的十分茁壯。
    因而,讓一些開墾田地的弟子青壯,十分不解。
    “如今我大明北方鬧旱災,今年糧食必然會缺少,幾位老師還要拔掉這些稻穀啊?”
    “這些稻穀還長的這麽好,拔了多可惜?”
    “爾等在叨叨什麽?老師想要做什麽,還需要告知你們?”
    “這裏的田地可不是爾等的田地,是定國公的,定國公可是在一旁看著呢,都不準偷懶!”
    “定國公……”
    一眾弟子與青壯一驚,連忙加快幹活。
    很快。
    數十個弟子青壯的合力下,三畝稻田,便被拔的幹幹淨淨。
    隨即,不用耕牛,一人一個鋤頭,一條條平整酥軟的田壟,便被這些弟子與青壯們熟練勾攏好。
    “寧毅,這般可好?”
    郭秉雍問道。
    “可!”
    郭安微微點頭,說道:“四兄,每隔半步,埋入一粒玉米種子。
    若是這三畝田地種不完,剩下的玉米,都要交上來,保存好。
    以防這些田地出現什麽意外,還有玉米種子可以再種!”
    “聽寧毅的!”
    郭秉雍微微點頭,又招呼一眾弟子與青壯,每人一根玉米,並告知如何掰下玉米粒,又如何種植。
    “玉米?”
    “這般碩大奇怪的糧食?”
    “這是什麽地方的糧食?”
    “奇怪……難道,這便是這位定國公親自前來的目的?”
    “隻是,這種糧食,能否值得毀掉這三畝稻子?”
    看著手中的玉米,一眾弟子與青壯,又都是滿臉驚疑。
    郭秉雍大聲戒告道:“這些玉米可都金貴著呢,不僅定國公盯著,還有陛下盯著。
    爾等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種植,不準耍什麽小聰明,若不然被逮住了……
    便是給爾等家族招禍,到那之時,誰也救不了爾等!”
    “陛下也盯著?”
    聽此,原本還準備有些小動作的弟子們,心中頓時一驚,開始老老實實的幹活。
    郭州那麽遙遠,還荒蕪,他可不想讓全家都流放到那邊去。
    一刻鍾後。
    “寧毅,已經都種完了!”
    郭秉雍便再次走到郭安麵前,麵色有些古怪道,“隻是,三畝田地,隻種了三十六根玉米,這裏還剩下六十根玉米!”
    雖然是對著郭安說的,但郭秉雍其實是對著一旁的亦失哈稟報的。
    “嗯!”
    郭安與亦失哈都滿意的點著頭。
    “徐勇,將這剩下的六十四根玉米,都拿好,帶回府上,讓郭昂保存好!”
    “是,公爺!”
    徐勇應了一聲,便接過玉米。
    這時,一旁的亦失哈忽然開口道:“郭迪功郎,陛下對玉米十分看重,晚上應該便會有一個百戶兵將前來,日夜不停的看護著這三畝玉米田地,還請郭迪功郎莫要驚慌!”
    “一個百戶兵將親自看護?”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都是臉色微變。
    隨即,便都是滿臉喜色。
    “多謝大伴告知!”
    亦失哈輕輕一笑,又說道:“郭迪功郎與諸位郭家迪功郎,身為郭家子弟,卻能沉下心,一心在田地之中為大明培育良種,功勞甚大,陛下也十分看重!
    此次,玉米這般大明福瑞糧食,就勞煩幾位郭家迪功郎了!”
    “我等定然竭盡全力!”
    ……
    “回稟陛下,奴婢已經將大船上的玉米與番薯,都交給了定國公。
    定國公將幾箱腐爛幹煸的番薯,直接扔掉……將在三個大木箱內種植的番薯,搬進他的後園。
    定國公在後園,好像也開墾出三分田,用來種植玉米!”
    “大船上的一百株玉米,定國公則是將那玉米給掰下來,玉米株杆讓去喂了牛……
    隨後,定國公又去城外將軍山的田地中,讓四位郭家迪功郎,在田地中開墾了三畝地,種下三十個玉米。
    還剩下六十四個玉米,拿回定國公府保管……”
    在奉天殿內,亦失哈一五一十,將那些番薯與玉米的處理經過,都給朱棣詳詳細細的稟報了一番。
    “還剩下六十四個玉米?”
    .
    前麵,朱棣都是一直點頭,但聽到這句話後,眼中閃過一聲,朱棣眼中異光閃爍。
    “回稟陛下,正是六十四個!”
    亦失哈急忙回道。
    朱棣微微點頭,“讓蔣虎派出一個百戶,前去將軍山那片田地,日夜看守那些玉米!”
    “是,陛下!”
    ……
    兩日的時間。
    京師內,突然傳出來一道傳言。
    定國公又尋來一種新的糧食,畝產奇高,已經專門種植在將軍山的田地中,交給郭家四位農家大賢培育。
    甚至,就連陛下對此糧食也十分看重,派出一支百戶禁衛,日夜看守那玉米田地。
    整個京師上下,直接哄動開!
    “聽說那新糧食,一穗就有小兒胳膊那麽粗,半尺長!”
    “嘶……”
    “這種糧食,一畝可產出多少啊?”
    “若是按照稻穀來算,那一畝不得產出三四百石?”
    “三四百石?”
    “這是神糧啊!”
    “哼,若不是神糧,陛下為何要派出一支百戶禁衛,專門在那糧食田地周圍看守!”
    “是的看守,這種神糧,若是被賊子或是那些畜牲糟蹋一株,都得讓人心疼!”
    “……”
    “畝產三四百石的神糧?”
    戶部,鬱新一臉驚詫的看著在前方,正在滿臉激動稟報著的吏員。
    王純與夏原吉兩個侍郎,也是瞪大眼睛。
    “世間,怎麽會有畝產三四百石的糧食,此消息定然是謠言!”
    “回稟鬱公,現在這個消息,整個京師都傳遍了!而且,在將軍山定國公的田地之中,確實是有一支百戶禁衛,在日夜看守著!”
    那吏員急忙說道。
    “真有?”
    鬱新與王純、夏原吉兩人,頓時滿臉驚詫。
    “千真萬確!”
    吏員再次連連點頭。
    王純、夏原吉兩人,都不由看向鬱新。
    “若是真有這般神糧,那便是天佑我大明啊!”
    鬱新目光閃爍,緩緩說了一句。
    隨即,便直接起身。
    “爾等在這等著,老夫入宮,去向陛下問問!”
    “鬱公英明!”
    ……
    大半個時辰後。
    剛剛走到奉天殿外的鬱新,眼中閃過一絲驚詫。
    這麽多大臣,都急匆匆入宮而來?
    想著,鬱新走進奉天殿。
    卻是看到,吏部尚書暴昭與左都禦史楊靖這幾個朝中重臣,居然也都來了。
    隻不過,每一個人的神情,都有些古怪。
    “微臣鬱新參見陛下!”
    “鬱愛卿也是來詢問那神糧的?”
    朱棣麵無表情的問道。
    “陛下聖明!”
    鬱新連忙拱手行禮,不過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朱棣道:“鬱公先在一旁等一等,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愛卿前來詢問!”
    “微臣遵旨!”
    鬱新恭恭敬敬行禮,隨後站在一旁。
    不到一會。
    殿外,便是又陸陸續續進來一堆子朝中大臣。
    禮部尚書鄭沂、兵部尚書鐵鉉、曹國公李景隆、魏國公徐輝祖、工部尚書孫顯、刑部尚書侯泰、大理寺少卿胡閏……
    六部九卿,還有一眾勳貴,整個朝堂上的重臣,基本上都來了!
    而每一個人,都是為了那神糧而來。
    看到人都來了差不多了,朱棣便緩聲開口說道:“京師內突然流傳開的神糧,確有其糧。”
    聞言,鬱新與一眾重臣,都不由瞪大眼睛,緊緊盯著朱棣。
    朱棣又道:“隻是,此傳言誇大其詞,那神糧雖然看起來碩大,但產量並不高,絕對沒有三四百石!
    甚至,三四十石都沒有……至於其產量多少,還在培育階段,隻有等到將軍山郭家幾個農家賢才培育出來,才能知道其畝產到底有多少!”
    殿內,一眾官員心中都莫名鬆了一口氣。
    “諸位卿家,身為我大明朝臣,以後再遇到此傳言,當要理智一些,莫要聽到什麽,就信什麽……”
    “陛下教訓的是!”
    “居然是假的?”
    “嚇了老夫一跳,那些傳遞這些謠言的賊子,都應該流放到郭州去!”
    “是極,是極!”
    “大明的這些刁民賊子,都應流放去郭州!”
    “哈哈哈……”
    ……
    “居然有這些謠言?”
    定國公府內,聽完郭昂的稟報,郭安咧嘴一笑,神情莫名。
    隨後,便又說道:“你去將軍山一趟,告知一下諸位兄長,那些管不住嘴的人,不適合留著!”
    “是,老爺!”
    郭昂連忙應了一聲,便急忙往出走去。
    對於傳播那些謠言之人,他也很是憤恨。
    將軍山田地村莊內。
    郭秉雍與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一臉肅然的盯著院內的一眾弟子青壯。
    人群外,也還站著一隊禁衛。
    “京師的謠言,爾等也都聽到了,這些玉米才種下兩日,居然傳成這般……一畝產三四百石,虧爾等敢想!
    還有,此玉米之事,陛下與定國公都這般看重,爾等居然敢傳出去,莫不是想要讓陛下降罪於我等農家村落?”
    “說吧,到底是哪個長嘴婦傳出去的,老實站出來,老夫帶著你前去定國公府請罪!
    若不然,讓定國公或是陛下給查出來,後果爾等自負……”
    說完,郭秉雍與郭直等人,便冷冷的盯著人群。
    人群中,一眾弟子與青壯頓時四處張望,口中喊著,讓那幾個嘴不嚴的人,自覺站出來。
    可惜,半晌,都沒有任何人站出來。
    外麵,郭秉雍與郭直等人的臉色,再次陰沉下來。
    “念在這些年的交情上,老夫再給爾等一個機會。爾等莫不要以為,陛下派來的這些禁衛們,真的僅僅隻是看護那些玉米田地。
    爾等這兩日,對外人說了什麽,又或者跑出去,說了什麽,真當這些禁衛不知?”
    這話一出,一眾弟子與青壯臉色頓時微變。
    尤其是人群中的幾個弟子與青壯,眼中更是充滿驚慌。
    而湊巧,外麵那一群禁衛,便注意到這種情況,直接盯了上去。
    或許是感覺到什麽,那幾個弟子與青壯,便也看向那些禁衛。
    四目相對!
    那幾個弟子與青壯頓時兩腿一軟,腦子一片空白,這些禁衛果然知道是他說出去的!
    想著,心中愈發恐懼,額頭上冒出一層汗珠。
    片刻後,便戰戰兢兢的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整個人群中,頓時安靜了下來。
    “羅定康、苗丘、單彬、孟清德……”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眼中也是閃過一絲失望。
    “老師,我等是無意說出去的,隻是一時嘴快,沒有忍住,便說了出去!”
    “老師明鑒啊,我等真沒想到,會鬧出這些謠言來!”
    “還請老師救救我等……”
    羅定康與苗丘直接跪下,苦苦哀求。
    “小人見過幾位老爺!”
    這時,郭昂從外麵走了進來,朝著郭秉雍與郭直四人緩緩拱手行禮。
    隨後,看到地上跪的羅定康與苗丘等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詫。
    “郭管家,可是定國公有何吩咐?”
    郭秉雍與郭直四人連忙回禮,隨後問道。
    郭昂微微點頭,朗聲道:“老爺吩咐了,管不住嘴的人,不適合留著!”
    聽此,地上跪的羅定康與苗丘等人,臉色一白
    不過,心中卻是鬆了一口氣!
    至少,沒有流放他們!
    郭秉雍朝著地上一群人喊道:“定國公心善,爾等還不趕緊感謝定國公!”
    “多謝定國公開恩!”
    羅定康與苗丘等人連忙感謝道。
    郭昂微微點了點頭,便轉身離去。
    當日下午,羅定康與苗丘等人,便是帶著各自的物件,滿臉失魂落魄的離去。
    院內,一眾弟子青壯,看著離去的羅定康與苗丘幾人,目光閃爍!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