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定國公隻想吃玉米

字數:12703   加入書籤

A+A-


    隨著朝堂一道告示下去,再加上邸報的解釋。
    將軍山出現新糧的謠言,開始消散。
    但是,關於新糧的討論,卻是愈發熱鬧。
    對於這些,朱棣與郭安等人,則是沒有再去理會。
    而郭安,則是專注於打理他那後院的玉米與番薯。
    幾日後。
    郭安正坐在正堂內,悠閑自在的喝茶。
    卻是看到,徐勇滿臉激動,大步走了進來。
    “公爺,出苗了!”
    “嗯?”
    郭安一愣。
    徐勇再次喊道:“公爺,是後園的玉米出苗了!”
    “走!”
    郭安直接起身,便往後院走去。
    手中的茶杯,卻是忘記放下。
    徐勇連忙跟上。
    郭安的腳步很快,路過一些院落,對於那些行禮的下人與婢女們,都沒有時間去理會。
    這讓那些下人與婢女們,一臉疑惑。
    老爺今日是怎麽了?
    很快,郭安就來到後園。
    那三大箱的番薯,長勢越發茂盛,已經從箱子上延伸下來,朝著周圍四散鋪設開。
    其旁邊,那三分玉米田地之中,仔細觀察的話,則是會看到,裏麵已經零零散散,冒出一顆顆嫩綠的兩葉小草。
    “這些都是玉米苗!”
    蹲下身子,郭安看了一會,心中大好!
    “呲溜……”
    一口涼茶下肚,郭安朝著一旁的徐勇吩咐道:“這些玉米苗,更要看護好,嚴防那些畜牲給我咬上一口,等到再長上一個月,就不用擔心了!”
    定國公府家大業大,前院幹幹淨淨,沒什麽貓鼠或是那些鳥類存在。
    但是,後園這邊,有園、樹木、假山與涼亭,這些動物可是不缺!
    徐勇一臉肅然道,“公爺放心,末將會加派一些人手!”
    “無需這般!”
    郭安輕輕擺了擺手,“兩三個人看著就行!”
    “是,公爺!”
    徐勇再次應道。
    郭安又忍不住看向那些玉米苗,忍不住喃喃說道:“這些玉米長大後,一煮,又嫩又甜,可是好吃的很呐!”
    徐勇:“……”
    ……
    奉天殿內。
    朱棣眉頭微皺,看著麵前的亦失哈。
    “李興去大同多少日子了?”
    亦失哈一怔,隨即急忙回道。
    “回稟陛下,李大伴已經去了一個多月了!前幾日,李大伴有送來消息,代王這次遵詔,隨著李大伴進京!”
    聽此,朱棣神色稍緩。
    亦失哈也鬆了一口氣。
    又是幾日後。
    一個內侍,騎著快馬,進入皇宮。
    “啟稟陛下,李大伴又有消息送來!”
    亦失哈走進奉天殿,向朱棣小心翼翼稟報道。
    “哦?”
    朱棣微微抬頭,淡聲道,“呈上來!”
    “是,陛下!”
    亦失哈連忙將一封信件,呈給朱棣。
    朱棣直接打開,看了起來。
    “嗯?”
    隻是,一眼看下去,便是滿臉忿怒。
    亦失哈一驚。
    “混種東西!”
    看完之後,朱棣直接怒罵一聲,“無君無兄,對朕都如此怠慢,傲狼悖慢!”
    亦失哈整個人都緊繃了起來,急忙道:“陛下息怒,可千萬莫要氣壞了身子!”
    “哼!”
    朱棣冷哼一聲,道:“召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壽入宮!!”
    “奴婢遵旨!”
    亦失哈心中一驚,連忙應了一聲,便離去。
    很快。
    徐增壽便跟一個宦官,疾步匆匆的來到奉天殿。
    “臣徐增壽參見陛下!”
    “起來吧!”
    朱棣緩緩擺了擺手,不等徐增壽發問,便直接說道:“代王朱桂驕縱悖慢,無君無兄,朕兩道詔書都將其召不來京師,一路上故意磨蹭不前,對咱派去的人,也是各種欺壓。
    既然他不想來,那索性就別來了!
    朕命你攜帶旨意,送他回去大同,給朕把他的三護衛、儀衛都削了!”
    徐增壽大驚失色,滿臉驚詫。
    “陛下,您要削了代王的三護衛與儀衛?”
    “哼,違祖訓,下虐軍民,無君無兄,還屢教不改,是該責罰一番!”
    朱棣冷哼道。
    代王朱桂在大同做的各種惡事,徐增壽也都聽說了,尤其是欺負代王妃之事,徐增壽幾個兄弟,更是心中憤恨至極。
    隻是,那是大明親王,還遠在大同,他們鞭長莫及,還不能招惹。
    “那是該……”
    想著,徐增壽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反應過來,又急忙道:“可是陛下,若是將代王的三護衛與儀衛都削了,代王府便無兵守衛,若是出現什麽喪心病狂的賊子,那便極為不妥啊!”
    聽此,朱棣眼睛一凝,按照朱桂在大同做的惡事,還真能招惹下這些賊人來!
    “如此,那便給他留下一百校尉,隻允許護衛代王府!”
    “陛下聖明!”
    徐增壽急忙應道。
    一百校尉,也夠護衛代王府了。
    此事,回去與兄長商議一番,他們甚至可以將這些校尉換為他們徐家親信,安排給代世子掌管!
    “你回去準備一番,旨意下午便可給你,明日你便立即出發!”
    “微臣遵旨!”
    隨即,徐增壽便急匆匆回去。
    下午。
    徐增壽剛剛與魏國公徐輝祖商議完,聖旨便已經到了徐增壽府上。
    翌日一大早。
    徐增壽便帶著人馬,往大同方向而去!
    在京師內,哪怕是皇宮,都沒有多少秘密。
    代王惹惱朱棣,被削了護衛之事,並沒有隱瞞多久。
    徐增壽離開不到幾日,消息便傳開。
    “老師,這些亂嚼舌根子的小人,真是可惡!”
    朱高熾一臉憤憤。
    “確實可惡!”
    郭安一臉認同。
    宣泄了兩句,朱高熾也沒繼續吐槽這個話題,而是突然問道。
    “不知老師覺得,父皇此次懲戒代王之事,可否登報,以來告誡天下諸王?”
    郭安一愣,“殿下,此乃皇家之事,微臣不敢妄言!”
    “多謝老師,我知道了!”
    朱高熾緩緩點了點頭。
    郭安原本不準備插手這事,但想到那位代王的所作所為,忍不住輕輕歎息一聲。
    “殿下,若是那位代王不思悔改,又該如何?”
    “啊?”
    朱高熾一驚,有些不敢置信。
    “老師,父皇已經削了代王的三護衛,他還能如何?”
    “唉!”
    郭安苦笑一聲,再次說道:“微臣聽說,那位代王,獨寵其一妾室,對府上其餘人態度,皆與下人無異!
    雖不能出府肆意妄為,但在王府內……”
    “這……”
    朱高熾臉色一驚。
    “多謝老師提點!”
    若是真的如同郭安說的那般,若便不能將其之事,登載在邸報上。
    若不然,真的傳出其王府內的醜聞,那對父皇,甚至是皇家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醜聞。
    他那些王叔做事有多不靠譜,朱高熾從小到大,可是聽到的太多了。
    “殿下客氣了!”
    郭安微微輕笑,隨後便是再次說道:“殿下,可要前去後園看看番薯與玉米?”
    “番薯與玉米?”
    朱高熾一臉歡喜,“自是願意,說來我一直都還從未見過,這兩種大明福瑞糧食的嫩苗長啥樣呢!”
    “殿下請!”
    郭安起身,帶著朱高熾,往後園走去。
    一路上,朱高熾腳步都是飛快。
    他說的沒錯,他還真沒有見過,番薯與玉米的幼苗長啥樣。
    很快。
    幾人便來到後園。
    “老師,這些便是番薯?”
    .
    看著那三大箱子上垂掉下的碧綠藤蔓,朱高熾一臉好奇。
    “正是!”
    郭安微微點頭。
    認真看了半晌,朱高熾便又看向園內,那一茬幼苗。
    “老師,這些便是玉米幼苗?”
    “嗯!”
    郭安又微微點頭。
    “怎麽有些像高粱與稻穀幼苗?”
    看著半晌,朱高熾忍不住有再次問道。
    “殿下英明!”
    郭安輕輕一笑,“玉米幼苗確實有些像高粱與稻穀幼苗,但這些玉米育苗,與高粱稻穀的幼苗,還有些細微區別!”
    朱高熾盯著看了半晌,確實沒有看出來。
    郭安微微一笑,“殿下,番薯最多一個月,便可以吃食。新鮮的番薯不管是蒸,還是烤,味道都極其軟糯甘甜。
    另外,還沒完全長熟的玉米,放鍋裏煮上一會,更是香甜可口!”
    “……”
    朱高熾一臉無奈。
    “老師,這些可都是我大明的福瑞糧種啊!”
    “殿下,隻有可以吃進肚子內的糧食,才可配稱之為福瑞之糧!”
    朱高熾:“……”
    “殿下,隻要番薯與玉米在大明都種植開,不出五年,大明百姓便可衣食無憂。
    不論如何,陛下聖名,便可遠超漢唐!”
    “……老師之言……本宮認同!”
    “殿下英明……”
    ……
    隨著朱高熾離去定國公府,不到幾日功夫。
    將軍山試驗田便傳來好消息。
    那些玉米,也都出苗了!
    聽到這,郭安臉色大喜,便帶著徐勇,還要家中的郭祿與郭慎,便前往將軍山那邊。
    三畝良田,零零散散,冒出一顆顆嫩苗,郭安更是滿心歡喜。
    “爹,這麽多玉米,咱家能吃完嗎?”
    郭祿突然問道。
    周圍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滿臉驚詫。
    “你小子就知道吃!”
    郭安沒好氣的瞪了郭祿一眼,說道:“這些玉米,可都是良種,成熟之後,都要全部收集起來,第二次種植!”
    “那什麽時候可以吃啊?”
    郭祿一臉饞意,“這些玉米吃起來真是太好吃了,孩兒還沒吃夠!”
    周圍一眾人看向郭安的神色,更是古怪起來。
    定國公還吃過玉米?不過,他們都不敢胡亂問話。
    郭安臉色不變,繼續說道:“至少需要等到這些玉米開始培育三次之後,玉米良種多了起來,才可以吃食!”
    郭祿小臉一苦。
    郭安便急忙說道:“不過,這個時候,京師周邊好吃的東西更多,接下來幾日,咱都有空,咱可以帶著你去吃食!”
    “爹,真的嗎?”
    郭祿大喜,滿臉期待的看向郭安。
    “自是真的!”
    郭安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溫和。
    一旁,郭慎莫名的打了個冷顫,古怪的看了一眼正滿臉歡喜的郭祿,急忙朝著郭安拱手行禮。
    “爹,孩兒這幾日,正在苦心鑽研經書,恕孩兒不能陪同爹……”
    郭安瞥了一眼郭慎,不屑道,“你小子現在才多大?正是正身體,玩鬧的時候,整日像一個老頭子一般,鑽研經書做什麽?”
    “祿兒都知,要趁著年幼之時,吃好玩好,你作為兄長的,可不能落後……”
    “……”
    郭慎眼中滿是無奈,他可不是郭祿這個傻弟弟,隻要一想到吃食,就什麽都不顧了,典型的記吃不記打!
    一向能坐,便不會站立;能躺,便不會坐著的爹,怎麽會這般好心,帶你在京師附近,吃喝玩樂?
    唉!
    隻是可憐了一向隻讀聖賢書的他,也被受到牽連!
    “就是,大哥,一直讀那深奧的經書,讓人頭昏腦漲的,還不如多出來玩玩呢?”
    郭祿也是滿臉笑意的朝著郭慎勸道。
    “……”
    郭慎心中氣急,狠狠的瞪了一眼郭祿,直接扭頭,不想搭理這蠢弟弟!
    上一次,被爹帶去封地,吃那難以下咽的飯食的慘狀,你就給忘記了?
    隻是,一想到接下來,他這幾日會麵臨的遭遇,郭慎便滿心苦楚。
    回去之後,凡是府上的飯食,便大口吃食。
    甚至於,每次出去之前,都要先給自己裝上一袋子小零食。
    隻是,每次出門,都被郭安盯的緊緊的。
    最後,這些糧食,都進入了郭安的嘴裏。
    一連幾日下來,郭慎感覺自己都瘦了一圈。
    反倒是他的蠢弟弟郭祿,居然不僅沒有瘦了,還胖了一圈。
    這……
    郭慎表示不能理解。
    “大娘,娘,救命啊!”
    直到這一日,大早上,郭祿便哭喊著,一路跑進後院,找到劉白薇與月蘭兩人,聲音極其淒慘。
    這讓郭菡與郭安幾人,都是一驚。
    尤其是月蘭,對郭祿更是緊張,急忙問道:“祿兒,出了何事?”
    “爹娘都在這裏呢,若是有人想要害你,你爹絕對不會饒了他!”
    不說他爹,郭祿還好。
    一說起郭安,郭祿抱著月蘭的腿,更緊了。
    一邊哭喊著,一邊說道:“大娘,娘啊,祿兒快要被餓死了!”
    劉白薇與月蘭兩人,都不由滿臉古怪。
    誰家白白胖胖,聲音還這麽洪亮的小崽子,是快要餓死的狀態?
    “大娘,娘啊,……你們是不知道,這幾日爹將祿兒騙出去,說外麵有好吃的……
    但是,外麵的飯菜,又苦又難吃,甚至有些還都是生……大娘,娘,祿兒在外麵跑那麽遠,不僅累,還吃不飽!
    祿兒苦啊,祿兒想要帶一些零嘴出去,都要被爹給吃一大半……祿兒已經餓了好幾日了,沒想到,今日爹還要帶著祿兒出去……
    祿兒不能再出去了,若是再出去,就真的要餓死了……”
    聽此,屋內,所有人都是一臉怪異。
    尤其是劉白薇與月蘭兩人,都是怒氣衝衝的看著郭安。
    郭安連忙訕笑著解釋道:“妹子,月蘭,你聽我解釋!
    這兩小子,從小就錦衣玉食,沒吃過什麽苦楚,也什麽都沒見識過。
    出去外麵,若是沒有人跟著,就和一個傻子差不多!
    我得趁著我還能帶得動,帶著他們出去,多見見世麵,也學一學如何與人打交道。
    要不然,他們長大後,容易被人騙,甚至是欺負……
    到了那會,再去教導他們,可就晚了!
    咱定國公的小子,將來不一定非要步入官場,但一定會受到陛下寵信。
    若是他們被人利用,那可是天大災禍……”
    “他們可以無才,可以笨,但是不能蠢,不能被人利用欺負……”
    “老爺費心了!”
    劉白薇與月蘭臉色頓時轉陰為晴。
    至於郭慎,則是臉色微變。
    而郭祿,雖然年紀還有小,但也感覺到一絲不對勁,抱著月蘭的腿,更緊。
    “娘,孩兒還小,孩兒餓……”
    “你小子越來越胖,你說你餓,誰信?還有,老爺帶你出去,還能餓著你了?”
    月蘭淡聲道。
    郭祿直接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娘……”
    “抓緊去吃飯!”
    一旁,郭安輕輕一笑,“京師周邊還有好幾個有趣的地方,沒有去轉轉呢!”
    郭祿扭頭,看了一眼郭安,便連忙快速往外跑去。
    有時候出去一日,有時候出去兩日,他要多吃一些,最好一頓頂兩日!
    看著桌上狂吃的郭祿,郭慎好像明白了什麽。
    半個時辰後。
    郭安帶著滿臉不情願的郭慎與郭祿兩人,坐上馬車,出門而去。
    隻是。
    在出了城門沒多久,便有一支隊伍,浩浩蕩蕩的走進將士。
    徐勇很是自覺的讓郭安的馬車,緩緩靠在路邊,任由那隊人馬過去。
    每次出來,徐勇等人都換了一身普通衣服。
    因而,雖然帶著的護衛有些多,但並沒引起什麽注意。
    等到那隊人馬入城之後,徐勇便連忙湊到郭安馬車旁,低聲稟報道。
    “公爺,這是右軍都督府的徐都督從大同回來了!”
    “嗯!”
    郭安微微點了點頭。
    隨即,馬車再次出發。
    而在皇宮。
    徐增壽與李興兩人,恭恭敬敬的向著朱棣稟報前往大同的所有事宜。
    “代王可有什麽怨言?”
    聽完,朱棣突然開口問道。
    徐增壽心中一驚,連忙稟報:“回稟陛下,代王殿下一路都十分安靜,並沒有任何怨言!”
    李興不語。
    “嗯!”
    朱棣又微微點頭。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