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郭卿真是咱大明的財神爺!

字數:11839   加入書籤

A+A-


    朱高熾憂心忡忡來到定國公府,往日十分喜愛的果汁,這會也有些索然無味。
    “老師,這都兩日了,還沒有一個商隊與車隊前去直道!”
    “不急!”
    郭安輕輕一笑,顯的十分自信。
    朱高熾又道:“老師,聽聞京師那些商賈們,都在互相聚集在一起,吵鬧叫囂的不去走水泥直道!”
    “商賈?”
    郭安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朱高熾,“殿下,不提直道對商賈運貨的好處,哪怕是陛下允許商賈有密告不法官員士紳之權,他們便不敢這般喧鬧。”
    “若是真有這種商賈,隻能說他們是那些權貴或是士紳府上的人,並不是純正的商賈……
    而且,殿下大概也忘記了,拍賣行、報邸、海貿商會,還有將軍山工坊,我等手中這些商會的商賈,完全可以主導大明一半以上的商賈……”
    “老師之意?”
    朱高熾臉色神情漸喜。
    郭安道:“殿下不妨多等一兩日……或許,是那些商賈還沒準備好呢!”
    “原來是如此!”
    朱高熾若有所思的點著頭。
    隻是,眼中仍是有些憂慮。
    那條水泥直道,可是費了內帑不少銀兩,若是三四年內收不回來,另外幾條水泥直道的銀兩費下來,皇宮內帑是真的沒有銀兩了。
    郭安又道:“殿下若還是擔憂,不妨去街上走走,或者去城牆上看看直道狀況!”
    “去看看直道?”
    朱高熾有些心動。
    “老師……”
    郭安兩眼微張,難道去看個破直道,還要拽上自己?破直道有啥好看的?
    “殿下!殿下!”
    這時,一個青年,在郭府下人的帶領下,從門外跑了進來,滿臉喜色。
    看到朱高熾與郭安,急忙行禮。
    “郭鋼見過殿下,見過定國公!”
    郭安微微點頭,眼前這青年,好像是武定侯郭英的十一子。
    別看武定侯現在已經是六十多歲,算是一個老頭,但這老頭可是十分能生孩子,十二個兒子,六個女兒,算是直接給武定侯一脈生下一堆血脈。
    朱高熾問道:“郭鋼,可是有何事稟報?”
    郭鋼急忙道:“殿下,好消息,有一支大商隊,上了直道了!”
    “真的?”
    朱高熾蹭的一下,直接站起身,緊緊盯著那少年。
    “郭鋼,真的有商隊上直道了,有多少輛馬車?”
    郭鋼急忙回道:“回稟殿下,好像是六家前往涼州那邊的南方商賈組成的商隊,大大小小馬車加起來,共有一百八十輛馬車!”
    “這麽多?”
    朱高熾頓時瞪大眼睛,隨即便一臉喜色的喃喃自語道:“一百八十輛車,從京師到來涼州,這一次豈不是直接可以收取……七百多兩銀子?”
    郭鋼也是一臉喜色道:“殿下英明,正是七百一十六兩銀子!”
    “甚好!”
    朱高熾看向郭安。
    “老師……”
    “不止!”
    郭安緩緩搖頭,“殿下,你還未算,這一百八十輛馬車,在路上要住宿的那些客棧所費的錢財!”
    “老師所言極是!”
    朱高熾臉色再次一喜。
    郭安繼續道:“另外,他們定然還要從涼州回來京師,那便又是一倍的錢財……”
    “這……”
    朱高熾愣了下,便急忙道:“老師,這般說來,僅僅這一支商隊,便可至少讓直道收回兩千多兩?”
    “嗯!”
    郭安緩緩點頭。
    “殿下,這才六家商隊,我大明有多少商賈,又有多少士紳……”
    果然,爹說的沒錯,這位定國公最適合經商,簡直就是財神爺轉世!
    郭鋼有些怪異的看了一眼郭安,便再次稟報道:“殿下,末將還看到,在京師內,還有很多家商賈,也都在準備結伴而行,去上直道!”
    “嗯?”
    朱高熾瞬間瞪大眼睛,“還有商賈也要去走水泥直道?”
    “正是!”
    郭鋼重重點頭。
    朱高熾瞬間轉頭,看向郭安,邀請道。
    “老師,如此盛事,可隨我前去觀看一番!”
    “去看直道?”
    郭安的眉頭直接擰巴了起來。
    “正是!”
    朱高熾對郭安的不願直接視而不見,一臉興奮。
    “老師,水泥直道算是我這個大明太子,對大明百姓所做的最貼近實際的一件事,我想去看看,那些商賈到底是真心喜歡直道,還是迫於……”
    “好!”
    郭安直接應道。
    “多謝老師!”
    ……
    半個時辰後。
    朱高熾已經與郭安,站在直道入口旁邊的一間房屋內,透過玻璃,靜靜的看著直道入口。
    而原本坐在房屋內歇息的一眾直道兵卒與管事,則是滿臉惶恐的退出,巡視的巡視,站崗招待商賈的,則是在外麵站的筆直。
    對於那些商賈,一個個也是滿臉溫和。
    “多謝諸位!”
    從來沒有遇到過對待他們這般溫和的兵卒,那些商賈,一個個都是滿臉受寵若驚。
    在驅趕馬車進入直道之後,一個個滿臉興奮,激動。
    “殿下,這些商賈好像沒有任何不願!”
    房屋內,一連看了三隊商隊之後,哪怕是郭鋼,也看出來了。
    那些商賈,完全沒有那些大街上吵鬧著不去直道的商賈那般憤然。
    更多的,則是滿臉好奇與興奮。
    “嗯!”
    朱高熾也徹底放心了。
    “直道寬闊平整,至少能給這些商賈們,節省數日功夫,還不用擔憂任何危險,僅僅省下的時間,便足以彌補他們所繳納的路費了!”
    “殿下所言極是!”
    郭鋼連忙點頭附和,“此條水泥直道,利國利民,必會被天下百姓稱讚!”
    “嗯……”
    朱高熾微微點著頭,隨即神情一凝,直接看向遠處的幾道人影。
    “郭鋼,那幾個人是?”
    “嗯?”
    郭鋼連忙順著朱高熾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幾個過鬼鬼祟祟的下人模樣,正站在路邊,緊緊盯著直道。
    “殿下恕罪,末將這就派人去查!”
    一旁,郭安直接說道:“殿下,應該是京師,某些府上的下人,想要看看直道的情況!”
    “某些府上?”
    朱高熾神色一冷,“老師,這些賊子,定然是被派來看我的笑話?”
    “應該吧!”
    郭安微微點頭,“不過,明顯讓他們失望了!”
    “老師所言極是!”
    朱高熾神色稍緩,冷笑道,“這麽多商賈都成群結隊的上直道,那些人的打算直接落空了!”
    “殿下英明!”
    郭安很是隨意的奉承了一句,便直勾勾看著遠處,眼睛逐漸亮起。
    “殿下,商會與將軍山工坊的車隊也來了!”
    “商會與將軍山工坊車隊?”
    朱高熾一愣,連忙朝著遠處看去。
    果然,看到一支規模更大的車隊,在一群精壯漢子護衛下,緩緩走了過來。
    馬車上,都插著商會與將軍山工坊的旗幟。
    “老師,這些車隊前往何處?”
    朱高熾有些好奇的問道。
    郭安道:“韃靼城!”
    “韃靼城?”
    朱高熾愣了下。
    “殿下,韃靼城已經修築的差不多了,那麽多韃靼人擁擠在一起,還有數萬我大明百姓,每一日所消耗的各種物品,可是非常巨大!”
    郭安解釋道,“這支商隊,雖然有著一百多輛,但也不夠。沿途各個州府,都會卸下一輛車,等運去了韃靼城,也剩下不會太多。
    而且,價格還會高上不少,可以賺上很多!”
    “原來如此!”
    朱高熾微微點頭。
    “四輪馬車?”
    .
    這時,一旁的郭鋼好像看到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指著那一隊馬車,滿臉驚憾。
    “郭鋼,這可有何不對?”
    朱高熾疑惑的看向郭鋼。
    郭鋼急忙道:“殿下,這可是四輪馬車……四輪馬車比尋常兩輪馬車要長上很多,裝載的貨物,也會重上五成!
    但是,四輪馬車太重了,一匹馬很難拉得動,尤其是拐彎,也很難拐的動……”
    說著,郭鋼卻是緩緩張大嘴巴,一臉呆滯。
    隨著車隊靠近,郭鋼指著屋外那些馬車,滿是不敢置信。
    “殿下,這些馬車,怎麽……怎麽,隻有一匹馬拉著,而且行走的還這般快?”
    “這馬車本來就行走的這般快啊!”
    朱高熾有些奇怪的看向一眼郭鋼,“在北平府之時,這些馬車便這般快……不對,這些馬車比北平府的好像更快!”
    朱高熾再次盯著馬車看了半晌,便扭頭看向一旁的郭安。
    “老師,這些馬車的輪子都是橡膠輪胎?”
    “嗯!”
    郭安微微點頭。
    “橡膠輪胎?”
    郭鋼好像聽到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再次瞪大眼睛,“敢問定國公,可是那一輛便是三百兩寶鈔的橡膠輪胎?”
    “嗯!”
    郭安再次一臉淡然的點著頭。
    郭鋼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外麵那一百多輛馬車,滿臉呆滯。
    “一輛便是三百兩寶鈔,那外麵這一百多輛馬車,得多少錢啊?”
    朱高熾也是滿臉驚詫的看向郭安。
    郭安隻是輕輕一笑,並沒過多解釋。
    而在外麵。
    車隊正在進行登記,發放路引。
    約莫一刻鍾後,車隊才緩緩離去。
    ……
    京師,某座大宅院。
    一座很是寬大奢侈的正堂內,中間有幾個身穿薄紗的妙齡少女,翩翩起舞。
    而在四周,則是一些衣著華麗的中年,或是老者,一邊有滋有味的品著香茶,一邊在滿臉得意的談論著。
    “張公,如今,已經兩日了,還沒有任何商賈前去直道行商!”
    “哈哈哈,隻要再過兩日,沒有一個商賈前去,他的收費,便會成為一個笑話!”
    “正是,誰不知,憑借著那倭國的銀礦,還有海貿商會,內帑早已積攢了不知多少銀子,而一條直道,才了他多少?”
    “哼哼,聽說那位太子殿下,早已經派人,前往北方,招募青壯工匠去了!”
    “再修建兩條水泥直道,還是全部由內帑銷,看來陛下手中的銀子,還是很多啊!”
    “諸位可都交代仔細了,沒有任何商賈,會去那水泥直道?”
    “張公放心,逼迫那位免去直道過路費,或是減免過路費,對所有商賈都有天大的好處……已經講的很是清楚了,不會有商賈,會想每年白白繳那麽多銀子的!”
    “哈哈哈,如此,我等就可以好好看看,他們是如何丟臉了!”
    “當浮一大白!”
    “極是,極是!”
    “來人,上美酒!”
    “是,老爺!”
    很快,一個管家模樣的老者,便帶著幾個健仆,端上一壇壇玻璃裝的美酒,並倒上。
    隨後,再端上一盤盤美食後。
    便又上來一群身著薄紗的少女,坐在這些老爺身旁,滿臉諂媚的侍候著!
    一眾人的神態,更是興奮了起來。
    隻是,眾人還沒吃上幾口,外麵便跑進來一個仆人,滿臉急色。
    “嗯?”
    看到這人,主位上那位張公神色一喜,有些期待的問道:“三貴,那直道的情況如何?可還是與前兩日那般,一個鬼影子都沒有?”
    周圍,所有人都停下手中動作,一臉期待的看著三貴。
    “老爺,出事了!”
    三貴滿臉急色道。
    “出了何事?”
    張公一臉淡然的問道。
    三貴繼續道:“老爺,有商隊去水泥直道了!”
    “什麽?”
    張公與周圍一眾貴人,頓時瞪大眼睛,緊緊盯著三貴,還有些不敢置信。
    張公冷聲問道:“是哪家商隊?”
    周圍一眾人,也都滿臉憤怒的盯著三貴。
    “是哪家商隊收了好處,或是被那海貿商會許諾了什麽,居然敢背叛京師的所有商賈!”
    “哼,讓我等查到之後,定然要將那商隊背後的商賈,連根拔起!”
    “讓他傾家蕩產,買不起一輛馬車!”
    三貴一滯,在一眾人注視下,戰戰兢兢道:“回老爺,不是一支商隊,還是好多商隊……從早上開始,便是一支好多家商賈組建的商隊,上百輛馬車……
    隨後,又大大小小上了直道好幾支商隊,每一支都是上百輛馬車……”
    整個正堂內,頓時一片寂靜。
    “砰!”
    一個菜盤被摔碎的聲音。
    張公厲聲道:“三貴,你小子確定沒有看錯?”
    “是啊,這怎麽可能?”
    “一定是你看錯了,怎麽會有那麽多商賈,去趕著交過路費?”
    “……”
    三貴一顫,“回老爺,小人定然沒有看錯,那麽多車隊,還有很多與小人一般的下人,也都一共看到了!”
    張公渾身無力的往下一坐,滿臉淒笑。
    “哈哈哈,原來我等才是被看笑話的一群人!”
    “妄自我等這幾日,一直這般上躥下跳,想必在那位眼中,我等才是一群跳梁小醜吧!”
    “那些商賈竟然敢與我等為敵?”
    “張公,我等定然不能放過他們!”
    聽此,張公冷笑一聲,眼中滿是寒光。
    “諸位所言極是,定然不可輕易放過那些為了一己之私,而不將我等廣大商賈放入眼中宵小!”
    “是極,是極!”
    “……”
    晚間。
    整個京師,已經陷入一片黑寂之中。
    不過,在皇宮內,卻是燈火通明。
    朱高熾一臉喜色的拿著一本賬冊,交給朱棣。
    翻開看了幾頁,朱棣頓時滿臉大喜。
    “今日,僅憑那些從京師上去直道的商隊,直道便可收取兩千六百兩銀子?”
    “正是!”
    朱高熾微微點頭,“回稟父皇,這隻是這些商隊去之時,所繳的過路費。
    他們回來之時,想必還要交納這麽多。
    另外,他們在直道上,晚間住宿客棧,也會給直道賺上一些錢財……”
    朱棣神情微眯,“所以,僅憑今日上去直道的這六支商隊,至少可以給直道交納六七千兩銀子?”
    “父皇聖明!”
    朱高熾一臉喜色道,“而且,父皇,從京師前往涼州,經過數十個州府,僅僅京師直道入口便可算得這麽多兩銀子,這數十個直道入口加起來……”
    “可得十萬兩?”
    朱棣瞬間瞪大眼睛,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來。
    朱高熾聽的目瞪口呆,連忙道:“回稟父皇,應該不會有這麽多吧?”
    “那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朱棣一臉自信,“郭卿所言沒錯,這條直道,雖然前期費太大,但隻要修築起來,便是一條日進鬥金的財路!”
    “不到兩年,便可以回本,往後每年,都可以賺幾百萬兩銀子,郭卿真是咱大明的財神爺啊!”
    “……”
    朱高熾總感覺賺不到這麽多錢,但看著朱棣那滿臉興奮的樣子,隻能跟著緩緩點頭。
    朱棣又道:“熾兒,此次鋪建從京師前往雲南、四川那兩條直道,不必太過省錢,多招募一些工匠青壯,盡量早點鋪建完成!”
    “是,爹!”
    朱高熾急忙應道。
    隨後幾日。
    也漸漸的,有了從別處通過直道來京師的商賈或是行人。
    於是,前去直道行走的行人,或是商隊,馬匹……則是更多。
    而那些叫囂著,打死也不去行走直道的聲音,好像在京師內,徹底消散的無影無蹤,好像就從來沒有聽過一般。
    新一期的邸報上,也是各種宣揚水泥直道的好處。
    最主要的便是,直道會比尋常道路,要節省多長時間……
    這一日。
    郭安也收到一個好消息,將軍山試驗田的番薯,冒芽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