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直道開通!

字數:12500   加入書籤

A+A-


    幾日後。
    陝西、山西等人的秋收情況,也到達了京師。
    朝堂上,又是一片喧鬧。
    這兩地,秋收情況也不容樂觀。
    不過,朱棣仍是下旨,凡是大旱之地,皆免去一年賦稅。
    哪怕是有官員上奏,這般大範圍免除賦稅,會使朝堂財政吃緊。
    但是,朱棣仍是不予理會。
    不過。
    現在,最為熱鬧之事,便是京師前往陝西行都司的水泥直道全部鋪建完成一事。
    整個京師,上至官員權貴,下至街頭小販,都是議論紛紛。
    在定國公府,郭昂都忍不住,一臉好奇的向郭安問道:“老爺,等到了後日,陛下與太子殿下,真的會親自乘坐馬車,前往涼州?”
    “去涼州?”
    郭安瞬間瞪大眼睛,有些驚詫的看向郭昂,“你聽誰說的?涼州距離京師何止三千裏,陛下舟車勞頓,跑個三千多裏,跑去涼州,看望那些韃靼蠻夷去?”
    “陛下不去?”
    郭昂眼中閃過一絲失望,“現在,整個京師都傳開了,說水泥直道全部修完那一日,就是陛下與太子殿下通過直道,前往涼州巡察之日!”
    “我沒聽過!”
    郭安十分幹脆的搖頭,“他們傳,歸他們傳,你不可亂說!”
    “是,老爺!”
    郭昂微微點頭。
    隨後,想起什麽,又是滿臉好奇的看向郭安。
    “老爺,小人聽說那水泥直道筆直平坦,從京師一路直到涼州,比秦朝始皇帝動用三十萬青壯鋪建的馳道,還要平坦宏大……到時候,您可要前去看看?”
    “秦始皇?”
    郭安輕輕一笑,“水泥已經算是科技產物,水泥直道豈是始皇帝修築的馳道可比?”
    “嘶……”
    郭昂眼睛瞬間瞪圓,“如此,太子殿下之功績,豈不是已經遠超始皇帝了?”
    “休要胡說!”
    郭安瞪了一眼郭昂,“太子殿下還隻是太子,隻是在鋪建直道上,超過了始皇帝,別的方麵,可沒有始皇帝利害!”
    “你這廝可是也想去那水泥直道上,跑上一圈?”
    “老爺英明!”
    郭昂一臉訕笑,“水泥直道那般宏偉,小人怎可有資格,前去上麵坐車奔跑?”
    “哼!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郭安輕哼一聲,“想去便去,區區一截水泥直道而已,在北平府之時,爾等又不是沒有去坐馬車行駛過?”
    “……真正平坦筆直的柏油路直道,爾等若是見到了,豈不是才要驚為天人?”
    “柏油路直道?”
    郭昂滿臉驚疑,“老爺,柏油路直道是何種直道,小人怎麽沒有聽過?”
    “你這廝見識短淺,聽說過什麽?”
    郭安滿臉鄙夷的瞥了一眼郭昂,便往下一躺,不想說話。
    我什麽都聽過啊……
    郭昂在心中委屈的嘀咕一句,朝著郭安拱了拱手,便準備往外走去。
    隻是,走到門口,想起什麽,又沒有忍住。
    “老爺,直道徹底鋪建完成那一日,京師門外,必然會十分熱鬧,您真的不去看看熱鬧?”
    “人擠人,去看後腦勺兒?”
    郭安撇了撇嘴,“不去!”
    “是!”
    郭昂這才放心的應了一聲,準備離去。
    隻是,郭昂剛剛走到院中,便看到一個下人,急色匆匆的走了進來。
    “啟稟管家,一位宮內宦官在府外,要見老爺!”
    “宮內宦官?”
    郭昂一愣,隨即腳步一轉,便連忙往府外走去。
    果然。
    一個宦官,正安安靜靜的候在門外。
    片刻後。
    郭昂便帶著那個宦官,來到正堂。
    “老爺,宮內來人了!”
    “嗯?”
    郭安眼睛一張,看向那名宦官。
    宦官急忙行禮,“小人見過定國公!”
    “陛下可是有事吩咐本公?”
    “回定國公,陛下口諭,三日後,京師至涼州水泥直道徹底完工,陛下將攜帶文武百官,一同乘車體驗水泥直道!”
    “陛下怎麽……他又不是沒有體驗過?”
    郭安一臉無語。
    “公爺?”
    宦官臉色一驚,不可思議的看著郭安,他有些懷疑他是不是聽錯了?
    “無事!”
    郭安輕輕一笑,隨即便說道:“你起去回稟陛下,我三日後準時前去!”
    “是,公爺!”
    宦官連忙應了一聲,便被郭昂送出府門!
    隨後,郭昂便一臉喜色的回來,十分興奮。
    “老爺,三日後,你要乘坐什麽馬車,多少護衛?可要準備什麽吃食,要不要帶兩位小公子……”
    “去當差,你這廝這般興奮作甚?”
    郭安沒好氣道,“就讓徐勇帶著幾個護衛,至於那兩個小子,還有菡兒想去,便一同前去。
    馬車,一定要橡膠輪胎馬車……吃食,備好清水與零嘴,糕點要多帶一些……
    誰知道,陛下興起,會不會跑的遠一些……”
    “小人明白!”
    郭昂應了一聲,神情興奮的跑了出去。
    躺椅上,郭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自個出行,郭昂這個管家高興個什麽勁?
    ……
    三日後。
    一大早,郭安便帶著家中三小,坐上馬車,還有兩箱吃食,在徐勇等人的護衛下,前往京師定淮門。
    定淮門位於京師西北角。
    出了定淮門,不遠處,便是秦淮河的分支,隨即便是一座十分巨大的水泥石拱橋,上可並排通行三輛馬車。
    但盡管如此,今日的橋上,卻是人流熙攘,一眼望去,全是腦袋。
    而在定淮門下,則是停靠著一輛輛華貴寬大的馬車,至少數百輛,每一輛周圍,都有幾個下人護衛。
    整個定淮門前,至少擁擠著十數萬人。
    看了一眼,郭安有些無奈的歎息一聲,便讓徐勇驅趕馬車,來到一處略微寬闊的地方。
    這裏,已經被一群囂張跋扈的武夫,帶著一群凶神惡煞的漢子,霸占了。
    隻是,這些凶神看到郭安的馬車,卻都是立即露出滿臉笑意。
    “見過魏國公、曹國公。”
    “武定侯、長興侯……諸位也已經到了?”
    “見過定國公!”
    “哈哈哈,定國公終於出門了!”
    “諸位怎麽來的這般早?”
    “昔日,秦朝始皇帝征用三十萬民夫,修築了兩年的馳道,都沒太子殿下招募數千人,鋪建的水泥直道要寬廣平坦……
    如此道路,我等怎能不早點來?”
    “正是,太子殿下鋪建出如此道路,必被載入史冊,名留青史,我等……”
    看著這群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的勳貴,郭安滿心無語,這才第一條水泥直道。
    若是等到十多年之後,大明京師再往大明各個省,或是大明各省都有直道相連,那你們豈不是要激動的腦溢血?
    “咦?此水泥直道,乃是定國公一力向陛下諫言,這才鋪建成功的直道,現如今鋪建成功,定國公為何好像一點也不激動?”
    “郭老弟莫不是早已經在這條直道上,行走了好多次了?”
    “哈哈哈,曹國公所言極是,定國公莫不是……”
    郭安一臉無語。
    “陛下到!”
    這時,隨著三聲響亮的鞭響,定淮門前所有人都寂靜下來,連忙朝著定淮門看去。
    隨著一隊鮮衣盔甲的禁衛出來,接著便是兩輛華貴的攆車。
    第一輛攆車上,坐著朱棣與徐皇後。
    後麵那一輛上麵,則是坐著朱高熾。
    “臣等參見陛下,參見皇後!”
    “參見太子殿下!”
    “賤民參見陛下,皇後……”
    城外,數十萬權貴官員,還有商賈百姓們,連忙向朱棣席行禮。
    “諸位都起來吧!”
    朱棣爽朗一笑。
    “多謝陛下!”
    所有人,都依言起身,目光灼灼的盯著朱棣。
    朱棣朗聲道:“今日,乃是由皇太子負責修築的,我大明第一水泥直道徹底完工之日。
    從此,我大明所有百姓,從京師前往河南、陝西,一直到涼州,都再無險峻不平之路,也無山賊惡霸,哪怕是大雨大雪,也可正常行走!”
    “陛下聖明!”
    “太子殿下聖明!”
    “……”
    頓時,所有百姓都高呼稱讚,滿臉興奮。
    他們都沒有去思考,為什麽哪怕是大雨大雪天,也能正常行走?
    甚至,遠處很多百姓,都聽不到朱棣的一丁點聲音。
    但是,卻仍是滿臉興奮的跟著前麵的人,高聲大呼。
    .
    見此,朱棣眼中喜色更甚。
    “今日,直道完工,朕要帶著我大明萬千子民,一同前去試驗一番水泥直道!”
    “陛下聖明!”
    “陛下……”
    隨即,朱棣的攆車便緩緩駛動,駛過大橋,走過收費站,進入水泥直道!
    身後。
    郭安等勳貴與官員們,連忙讓下人駕駛馬車,緊緊跟上。
    再之後,則是一群士紳、商賈、百姓……
    密密麻麻,人潮擁擠,若是站在高空往下看,都會是以為是螞蟻在搬家。
    “咦,直道盡頭,怎麽會有幾處小水泥房屋?”
    “是啊,怎麽還會有拒樁?”
    “或許,這些有另外作用呢!”
    “嘶……”
    “這條直道居然如此寬敞?完全可以並行四輛馬車了吧?”
    “是啊!”
    “直道兩側,怎麽還有台階?溝渠?”
    “如此平坦?”
    “哈哈哈,我等商賈以後真的有福了!”
    “是極,沈掌櫃所言沒錯,陛下對我等商賈,果然大有改觀!”
    “如此,我等必然不可讓陛下失望!”
    “是極,是極……”
    而在最前方。
    朱棣的攆車上。
    徐皇後看著前麵那筆直而又看不到盡頭的平坦直道,也是瞪大眼睛,滿臉驚詫。
    “陛下,如此巧奪天工的直道,真是太子帶著幾千個工匠,鋪建出來的?”
    “正是!”
    朱棣一臉自豪,“這一條直道,可是費了咱數百萬銀子呢!”
    “數百萬兩銀子?”
    徐皇後忍不住張大嘴巴,滿臉心疼。
    “陛下,那麽的銀子,鋪建這麽一條道路……”
    “妹子放心!”
    朱棣輕輕一笑,說道:“此條直道,不論是對朝廷,還是對我大明百姓,都有著很大用處。
    這幾百萬兩銀子的值,而且依照郭卿的法子,不出幾年,這些銀子都能賺回來。
    往後,這條直道賺的銀子,都是咱內帑的了……”
    “用這條直道賺銀子?”
    徐皇後一臉疑惑。
    “正是……妹子可看到,剛剛直道口上的那幾個小房屋……還有,直道每隔五十裏,還會有一處大型客棧……
    平日,直道上還會有兵卒巡邏……”
    等到朱棣介紹完,徐皇後麵上驚訝之色剛濃。
    “定國公竟然有如此奇妙的法子,區區一條直道,都能被他想出這般聞所未聞的法子來!”
    朱棣直接大笑,“郭卿一點也不像那位郭太史,他的腦子裏,全是賺錢的法子!”
    “嗯!”
    徐皇後微微點頭,隨後便再次說道:“陛下,妾身看來,定國公也像極了那位郭太史!”
    “哦?”
    朱棣一臉好奇。
    徐皇後道:“那位郭太史鑽研各種匠造學術,為國為民。
    而定國公,則是將各種匠造之術,融於造福百姓之事上。
    而且,妾身越看,越是覺得,這位定國公,好像是一直在賺錢,在建造修繕大明!”
    “建造修繕大明?”
    朱棣瞪大眼睛。
    “嗯!”
    徐皇後繼續說道:“陛下,你想想在北平府之時,這位定國公便是鋪建水泥直道,建築水泥房屋,建築各種工坊……
    到了京師,這位定國公想要鋪建的直道,卻是更長了……”
    “妹子說的在理……”
    看著麵前,好像一直走不到盡頭的水泥直道,朱棣陷入沉思之中。
    ……
    這次,朱棣帶著百官巡察水泥直道,一直巡察了整整半日。
    而等郭安回到定國公府之時,天色已經漸黑。
    帶去的兩箱零嘴飯食,也已經吃的幹幹淨淨。
    不過。
    整個京師,卻是徹底轟動起來。
    所有人,都還是第一次,真正去觀看那座水泥直道。
    因此。
    這次,給他們帶來的震撼更大。
    不到一日的功夫。
    水泥直道的宏偉與神奇,便已經被京師的百姓們,誇大了數十倍。
    整個京師。
    所有人都對水泥直道,充滿好奇。
    甚至。
    一些經常前往陝西、山西的商賈,已經商議著,準備組建商隊,行走一番水泥直道,去探索一番。
    隻是,還沒等他們有所動作。
    一封告示,便鋪貼滿整個京師。
    同時,新一期的邸報,也發了出來。
    “水泥直道營運告示:從京師至涼州水泥直道,全長三千九百八十裏地,共經過十五府,建有七十二座客棧,耗費一年八個月,費錢糧八百六十萬兩銀子。
    然為了便利天下百姓,富裕大明,此銀,全部由陛下的內帑支出,現陛下內帑空虛,已然不足以支撐皇宮銷。
    但,既已建成,直道要收回成本,直道要年年維護修繕,凡商賈、車隊、馬騾隊在直道上行走,都要進行收費。
    行人不收任何費用,但對於車隊,一車十裏收十文,一馬一騾十裏收六文……
    進入直道,領取路引,下直道交還路引,繳費!
    直道上,每百裏,都有直道兵卒巡邏,時刻查驗。
    直道客棧,也需路引查驗,方可進入客棧歇息……
    若是發現有商隊投機取巧,偷入直道,罰銀百兩,另一年不準進入直道!”
    “這……”
    所有看到這些告示與邸報的商賈士紳們,一個個目瞪口呆,還有些不可置信。
    “直道居然要收費?”
    “為了鋪建直道,陛下居然了那麽多兩銀子?”
    “八百六十萬多萬兩銀子,陛下可真舍得!”
    “哼,那自然是要收費!陛下也要用直道賺錢,真是讓我等……”
    “呸,費那麽多錢財,讓那些商賈車隊行走直道,收點過路費,又怎麽了?”
    “真是,陛下內帑的錢都光了,收點又怎麽了?”
    “諸位莫要忘記了,行人不收費,隻收商隊與車隊、馬隊的過路費!”
    “正是!”
    “陛下仁慈啊!”
    “……而且,直道上,還有兵卒巡邏!”
    “兵卒巡邏?……如此,再無山賊惡霸攔路搶劫?”
    “這……哈哈哈,好,這過路費,我等商賈交的心甘情願!”
    “是啊,我等交的心甘情願!”
    “……”
    “走,城南不是有幾位掌櫃的,要前去涼州,給那韃靼人的城池運送貨物?我等正好一同前往!”
    “正是,順帶體驗體驗那些直道客棧!”
    “走!”
    “後日就出發!”
    “是極……”
    而在各大官衙裏麵。
    一眾官員,看著手中邸報,一個個反應不一。
    有滿臉漲紅不滿者。
    “陛下怎可如此?”
    “陛下身為我大明君王,怎可這般與民爭利,做那商賈行為?”
    “是啊,定是受奸賊蠱惑!”
    “我等當上奏諫言!”
    “極是,極是……”
    也有讚同理解者。
    “哼,直道不收費,陛下費那麽大功夫,那麽多錢財,鋪建這般長的直道作甚?”
    “正是!在鋪建時候,陛下已經對眾臣說過此事!”
    “唉……”
    “不收費,陛下何來錢財,鋪建從京師前往四川與雲南的直道?”
    “哼,我等便看著,到底有沒有商賈,會去行走直道繳費!”
    “看便看……”
    百官之中,又是吵鬧不休。
    大抵,還是為了各自心中那點利益。
    畢竟,鋪建直道,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有利有弊!
    而且,他們朝堂收費可以,讓陛下一個人去收費,這便不舒服了!
    不過,對於朝臣的奏章,朱棣直接扔在一旁,不做理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