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朱棣:一查到底!

字數:11496   加入書籤

A+A-


    想著,郭安神色一正。
    “李老哥,你也知道,財不外露,我定國公府上的商號已經夠多了……那些澡堂子,對外便說隻是李老哥一人的吧!”
    “嗯?”
    李景隆有些驚詫的看向郭安,有些狐疑。
    “郭老弟要藏富?”
    “嗯!”
    郭安連忙點頭,“李老哥,現在已經有多人,都看我府上的鋪子有些眼紅,若是李老哥將那澡堂子管的太過紅火,那些人對我更是嫉妒……悄悄賺錢就行,沒必要太過宣揚!”
    “郭老弟說的極是!”
    好像是想起什麽,李景隆緩緩點頭,“那些文官最是陰險了,不論賺多少錢,都得低調!”
    “多謝李老哥理解!”
    “不瞞郭老弟,咱就吃過那些文臣的惡虧……”
    李景隆感覺與郭安聊這些,越聊越對胃口。
    足足聊了半日,這才有些意猶未盡的告辭離去。
    等到李景隆離去,郭安大口喝了三杯溫茶,這才滿臉疲憊的坐在地上,像是被李景隆狠狠蹂躪了一番。
    ……
    翌日。
    兩道聖旨,便直接下到魏國公府與禮部。
    隨後,魏國公徐輝祖與禮部尚書,帶著聖旨,還有一隊宦官禁衛,前往大同而去。
    整個朝堂上,頓時沸騰了起來。
    “代王無道,陛下要削其王爵?”
    “代王世子居然敢如此狀告其父,真是大不孝!”
    “聽說,代王獨寵側妃,哪怕是沒了護衛,在其王府,也是暴虐無道,欺負王妃與嫡出世子……”
    “這,豈不是像秦……”
    “住口!”
    京師一片喧鬧,一些官員,更是滿臉驚詫。
    陛下想要削藩了?
    ……
    不過,不等這些官員猜透朱棣的心思。
    又一道震動京師的消息,傳進京師。
    “錦衣衛鎮撫使王真與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在浙江溫州府,查出其知府與通判,還有其下數十個士紳勾結,欺壓盤剝百姓……
    近兩年,至少殺了數百戶百姓,逼其賣兒賣女,甚至,霸占田畝上萬畝……”
    “嘶……如此貪官,真是該死!”
    “他們竟然敢如此的囂張?”
    一些官衙內,聽到這些消息,那些官員們,一個都是滿臉驚怒。
    “是啊,浙江距鬆江府那般近,他們怎麽還敢這般?”
    “此事,會不會是那錦衣衛以酷刑屈打成招……”
    “不可能!”
    一個中年郎中一臉肯定的搖著頭,“此次,陛下還派了刑部與大理寺隨行,除非刑部與大理寺那幾位……若不然,那錦衣衛想要濫用酷刑,屈打成招,根本不可能!”
    “隻是,剛剛經曆了鬆江府大案,陛下再徹查浙江溫州府,如此大興牢獄,恐生變故啊!”
    “若是有賊子狗急跳牆……”
    ……
    “什麽變故?”
    朱棣淡淡看向的一眾朝臣,“溫州府距離鬆江府何其之近,太子剛剛在鬆江府,查獲那麽多的貪官汙吏,朕以為足以警示一眾官員。
    結果,溫州府那些官員,居然敢如此行事?
    喪心病狂……”
    說著,朱棣好像想什麽,滿臉忿怒,“蹇愛卿可知,那溫州府的某些士紳,居然還以至正忠良自居!”
    “什麽?”
    蹇義眼孔瞪大,滿臉不敢置信。
    殿內,一眾官員也都是神情大變。
    所謂的至正,是元朝最後一個皇帝,順皇帝的年號。
    那些士紳竟然敢如此說話,豈不是想要他們三族的脖子,都伸在鍘刀下麵?
    想著,刑部尚書侯泰忍不住出聲道:“陛下,那些士紳官員怎敢如此大逆不道,這可是滅九族的大罪,他們怎麽敢啊……”
    朱棣冷冷一笑,“朕也想知道,朕待他們如此不薄,浙江那些官員與士紳,為何還心心念念前元,甘願給蒙古人當走狗!”
    “侯卿家找刑部左侍郎張卿家詢問出結果之後,也告訴朕一番,為什麽那些賊官甘願給韃子當奴仆,甘願供那韃子驅策!”
    侯泰道,“微臣遵旨!”
    吏部尚書蹇義又上前,對著朱棣拱手行禮,“敢問陛下,微臣聽聞,那些商賈密告貪官者,有數十人!”
    “是啊!”
    說起這個,朱棣直接皺起眉頭,滿臉憤憤,“錦衣衛與刑部、大理寺隻是下去查了一下,便查出貪官。
    剩下那數十個官員,也必然幹淨不了!
    朕已經有些理解,為何皇考在世之時,要那般對貪官酷刑,他們所作所為,不酷刑,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解朕心頭之恨!”
    聽此,一眾官員臉色再次一變。
    蹇義急忙道:“陛下,那些貪官汙吏固然可恨,但不能一次性都給殺了啊!”
    “嗯?”
    朱棣兩眼一眯,緊緊盯著蹇義,“吏部,你可是要包庇那些貪官汙吏?”
    “陛下明鑒!”
    蹇義神情一正,朗聲道:“陛下,微臣也十分厭惡那些貪官汙吏,但我大明的貪官汙吏太多了……
    若是將這些貪官同一時間,都給查出來,全部抄家滅族,那我大明將會無官可用!”
    “無官可用?”
    朱棣頓時滿臉古怪。
    “蹇卿,你怎會有此荒唐想法,朕問你,我大明有多少讀書人?”
    “這……”
    蹇義微皺眉頭。
    “陛下恕罪,我大明讀書人數之不清!”
    朱棣癡癡一笑,“那為何,我大明便無官可用?”
    蹇義眼皮微微抽搐,“陛下,那些讀書人,都並任何功名!”
    “功名?”
    朱棣臉上滿是譏諷,“功名者,才可為官?”
    “之前,朕還覺得,那些舉人、進士,給我大明當官,我大明百姓便可安居樂業,吏治清明。
    但現在,朕發現,與其讓那些心懷鬼胎的舉人、進士為官,去貪汙腐敗,聯合士紳、商賈欺壓盤剝百姓,讓我大明百姓家破人亡!
    還不如,讓那些一心為公的讀書人,去為官,去治理百姓。
    哪怕是他們能力不足,但他們不會禍害百姓,不會貪汙腐敗……
    至少,百姓們還能活下去!”
    “……”
    整個殿內,一眾重臣都是臉色大變。
    “陛下,科舉取仕,乃是自古慣例,更是我大明祖宗之法……”
    “行了,行了!”
    朱棣一臉冷冷的擺了擺手,“皇考治理大明之時,擢升多少沒有宮門的有才之士?
    蹇卿,還有諸位卿家,咱大明不缺讀書人,更不缺有才幹的讀書人。
    至於科舉功名者,這幾年,北方讀書人為何能與南方士林一般,每次都考中那麽多進士,這其中緣由,朕比爾等清楚。
    不就是死記硬背,然後鑽研爾等考官的喜好,或者又是鑽研前幾次科舉試題?”
    “那些官員以為,法不責眾,殺光他們,我大明便缺少官員,我大明吏治癱瘓,他們這是想錯了。
    朕絕對不會容忍,這些賊官一邊吃食著我大明朝的俸祿,一邊卻是去貪汙盤剝我大明的百姓……
    我數千萬人口,讀書人更是有著數十萬,朕從不擔憂缺少官吏。”
    “與其讓那些道貌岸然的賊官,身居官位,卻去貪汙腐敗,盤剝欺壓百姓,讓治下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還不如讓一些沒有功名,卻品德高尚的讀書人,去為官……”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一眾重臣齊聲奉承道。
    至於他們心中真實想法是什麽,朱棣並沒有什麽興趣去知道。
    朱棣又道:“蹇愛卿,你去給各省下方諭令,讓他們,各省提刑按察司選送府州縣學的優秀生員到京師,充盈了國子監的生員,讓國子監細心教導。
    但凡我大明哪裏缺少官員,朝廷若是無官可派,便可從國子監的生員之中選拔委派!”
    “臣遵旨!”
    蹇義滿臉肅然應道。
    隨著一眾大臣回到各自府衙,京師百官也都知道了朱棣的決心。
    一個個心中一稟。
    頓時議論紛紛,還有些自危。
    “這位陛下對貪官,還有盤剝欺壓百姓的官員,也是這般狠厲啊!”
    “正是!”
    .
    “陛下要讓各省提刑按察司選送府州縣學的優秀生員到京師,充盈了國子監的生員,可算是候補官員……
    諸位在通知家中,或是同鄉之時,定要交代清楚,品行不端者,定不能讓其選上。
    若不然,不僅不是什麽好事,還會連累全族!”
    “嘶……多謝提醒!”
    “多謝提醒!”
    “諸位,按照陛下的意思,今年必定要查抄出很多官員,諸位要早做準備啊!”
    “那麽多官員……今年北方還有大旱,若是激起賊人動亂,陛下不怕根基不穩啊?”
    “動亂?”
    一個官員冷冷一笑,“如今大明兵強馬壯,天津衛、威海衛、金山衛和鎮海衛,四大衛所已經組建成水師,天天在海上遊戈,何處敢動亂?”
    “而且,北方大旱,陛下卻是安排錦衣衛出去查抄貪官汙吏……
    必然會抄出很多的錢財與糧食,豈不是正好可以運往北方……”
    “這……”
    一眾官員頓時目瞪口呆!
    ……
    定國公府。
    “僅僅溫州府,便揪出六個貪官,十六個惡紳?”
    郭安一臉驚詫。
    朱棣厲聲道:“咱也沒想到,我大明的吏治,已經爛到了如此境地!”
    是夠爛的了!
    郭安輕輕呼了一口濁氣,便問道:“敢問陛下,從這些貪官惡紳家中,抄出多少錢財與糧食?”
    朱棣說道:“一百六十萬寶鈔,五十萬石的糧食!”
    “五十萬石的糧食?”
    郭安不由再次一驚。
    朱棣恨聲道:“其中,有兩個惡紳,家中做著糧商的生意,就數這兩個惡紳,最是可惡了!”
    郭安緩緩點頭,“陛下,剩下那些貪官,可還要繼續查?”
    “查!”
    朱棣毫不猶豫道,“正好,將這事貪官與惡紳都給查出來,還百姓們一個公道,還可以將你郭州的食邑填滿,再給北方那些遭災的百姓們,抄出足夠的糧食!”
    郭安小聲問道:“陛下,可要再給王真他們,派去一些人手?”
    “無需!”
    朱棣一臉自信,“除非那些衛所反叛,要不然王真可以拿下所有貪官汙吏!”
    郭安緩緩點頭,“如此,微臣便放心了!”
    見此,朱棣這才問道:“郭卿,你覺得咱讓各省提刑按察司選送府州縣學的優秀生員到京師,充盈了國子監的生員,將來候補那些貪官空出來的缺位,此事如何?”
    “陛下此舉甚妙!”
    郭安道:“陛下此舉,乃是遵循先皇之策,為我大明選拔品行端正之候補官員,當是妙不可言!”
    “既然那些貪官隻是將官位當做一個斂財工具,陛下此舉還能給他們一些壓迫感,讓那些官員知道,陛下唯才是舉,唯德是舉……我大明,有的是可以當官的讀書人!”
    “甚好!”
    既然郭安也支持他,朱棣便放心了。
    至於擔心這般大規模的調查那些貪官汙吏,會出現什麽造反……
    朱棣沒有絲毫擔憂。
    如今,沒有了北方蒙古人與倭寇的侵擾,他有的是忠兵良將,去一個個捉拿那些貪官汙吏!
    朱棣沒有什麽事之後,一旁的朱高熾,則是緩緩開口。
    “老師,後日,從北方招募的青壯,會有三萬工匠與青壯抵達京師,我欲從海貿商會上購買一些糧食,供應這三萬工匠與青壯吃食!”
    聽此,郭安看了一眼一旁的朱棣,便緩緩點頭。
    “殿下放心,三萬人兩三日的吃食,海貿商會還是可以滿足的!”
    “兩三日?”
    朱高熾眉頭微微皺起,“老師,兩三日是否有些短了?”
    郭安有些驚詫,“殿下難不成,還要讓商會負責這些青壯數日的糧食?”
    朱高熾緩緩點頭。
    郭安一愣,隨即便說道:“殿下,若是如此,將此事全部交給海貿商會也可以,海貿商會可以派人,在這些青壯經過的州縣,提起購買好糧食。
    等到這些青壯抵達,會準時將這些糧食,送到這些青壯手上!”
    “如此也好!”
    朱高熾再次點頭。
    ……
    兩日後。
    一支近百艘的龐大船隊,進入京師。
    從上麵,下來三萬工匠與青壯。
    很快,便有人兵卒,將這些工匠與青壯帶走。
    並送上糧食!
    大明第二條水泥直道與第三條水泥直道,正式開始鋪建。
    不過,整個大明的所有人,並沒有過多關注此事。
    而是將目光,放去了福建與江西。
    錦衣衛鎮撫使王真,帶著刑部、大理寺官員,還有上千神機營兵將,朝著福建與江西而去。
    這兩地,也有貪官!
    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都知道,必然有貪官存在。
    現在,最主要的便是,錦衣衛鎮撫使王真,與刑部、大理寺官員,能查出多少貪官來。
    隻是。
    京師百官沒有等到錦衣衛鎮撫使王真的奏報,卻是等到了六百裏加急。
    “啟奏陛下,福建有建寧府、延平府惡紳勾結,起兵造反!”
    “好一個亂臣賊子!”
    朱棣大怒,隨即便急忙問道:“王真等人如何了?”
    “啟稟陛下,王鎮撫使已經與神機營校尉,將那些惡紳組成叛軍全部剿滅!”
    “已經剿滅了?”
    朱棣與一眾重臣都是一愣。
    “正是!那叛軍雖有上萬人,但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神機營上千兵將先是扔出數百顆炸彈,再用火槍齊射兩輪之後,那些惡……亂臣賊子組成的叛軍,被炸死數千人,剩餘叛軍不是四散而逃,就是跪下請降!”
    “神機營如此凶猛?”
    整個奉天殿內,頓時議論紛紛。
    一眾官員,滿臉震驚!
    “啟稟陛下,那些亂臣賊子組合起來的叛軍,其實都是那些亂臣賊子家中的佃戶,或是當地百姓,被脅迫叛亂。
    鎮撫使王真詢問,該如何處置這些叛軍?”
    朱棣沉吟片刻,說道:“既是被脅迫的百姓,那便仔細甄別,殺其為首之人,剩下無辜百姓,也都是受害者,便將其放了吧!”
    “是,陛下!”
    “陛下聖明!”
    “陛下仁慈!”
    ……
    隨著消息傳出,整個京師,便又是一片震動。
    接著。
    不到兩日,邸報便將此事,完完整整,全部編撰而上,發往全國。
    為首反叛賊子,所犯種種罪事,都寫的清清楚楚。
    整個大明所有讀書人,都是謾罵不已,遺臭萬年!
    至於釋放佃戶之事,也是讓那些百姓們,滿臉興奮,高呼陛下仁慈。
    整個大明的官員士紳,看完邸報之後,一大半都是惶恐不安。
    隻是。
    讓京師百官沒想到的是,福建的叛亂還沒處理幹淨,江西便再次傳來叛亂的消息。
    這次,不僅有數個士紳參與,還有十數個官員,而已參與進來。
    甚至,直接攻下兩座州府。
    但是,讓這些反叛的士紳與官員沒想到的是,他們自認為的準備齊全,並沒堅持幾日。
    便被一眾錦衣衛,還有神機營,一些衛所組成的兵將,直接攻破城池。
    那些帶頭反叛的士紳與官員,也都沒逃掉,直接被一些當地的百姓,發現之後,給捉拿了起來,送到王真麵前!
    整個江西,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此事,傳到京師,朝堂上下震動。
    居然還有士紳與官員,敢反叛?
    而朱棣,則是滿臉大喜。
    “傳旨王真,那幾個捉拿亂臣賊子的百姓,重賞!”
    “是,陛下!”
    ……
    ps:祝各位大明老爺,龍年龍行龘龘,前程朤朤,健康,財運,生活!(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