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奏表天地祖宗,收獲玉米番薯

字數:11227   加入書籤

A+A-


    而在皇宮內。
    朱棣也收到宦官稟報,頓時臉色大喜。
    隨後,便看向亦失哈。
    “去將定國公召進宮!”
    “奴婢遵旨!”
    亦失哈急忙應了一聲,便快步走了出去。
    定國公府。
    指揮著徐勇與郭昂等人,剛剛將後園的那點玉米給收回,剛剛坐下,還沒歇上片刻。
    郭安抬頭一看,發現亦失哈居然出現在自己麵前。
    臉上忍不住有些驚詫。
    “亦大伴?”
    “公爺,陛下召您呢!”
    “陛下召我有何事?”
    “公爺,應該是試驗田那事……”
    “……”
    半個時辰後。
    郭安便站在朱棣麵前。
    “微臣郭安,參見陛下!”
    “郭愛卿快快免禮!”
    看到郭安,朱棣自是滿臉喜色。
    “敢問陛下,這般著急召微臣前來,可是出了什麽急事?”
    朱棣道:“郭卿,你也應該知道,城外試驗田的玉米,會在十日後成熟,可以收獲之事了吧!”
    郭安回道:“回稟陛下,微臣知道了!”
    朱棣再次問道:“那郭卿可知,番薯要比玉米,還要遲上多少日才可收獲?”
    “這……”
    郭安眉頭微微皺起,他感覺朱棣好像有些謀畫。
    但是……想著,郭安有些慚愧的拱手行禮。
    “還請陛下恕罪,臣讓陛下失望了,臣這一段時日,都未前去將軍山試驗田,也不知番薯長勢如何,因此並不知!
    不過,按照番薯生長周期來算,雖然在冬日,要比熱天要遲一些,但有玻璃大棚,大棚周圍還燒有地暖,周期也長不到哪裏去!
    最多,也就一個月,或者大半個月時日?”
    “這麽久?”
    朱棣眉頭微微皺起,思索片刻後,便再次看向郭安。
    “郭卿,玉米成熟之後,可否讓其在玻璃大棚內,再長上一段時日,晚上幾日再收是否有礙?”
    郭安點頭,“回稟陛下,可以!”
    “甚好!”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便直接說道:“郭卿,若是前去試驗田看上一眼,你可否能確定其收獲時間?”
    “可以!”
    郭安直接點頭。
    “走!”
    朱棣絲毫不拖泥帶水,吩咐亦失哈前去準備好馬車之後,帶著郭安,徑直前往城外將軍山試驗田。
    一路上,郭安也沒多問。
    將軍山試驗田。
    看著出現在麵前的朱棣與郭安,郭秉雍幾人眼中也是閃過一絲驚詫。
    不過,幾人都並未多問。
    直接領著朱棣與郭安,先是來到玉米玻璃大棚內。
    郭安直接扒開一顆玉米,露出裏麵飽滿的黃澄澄玉米粒。
    一旁,朱棣與郭秉雍等人,頓時臉色一喜,隻需看上一眼,便可以看得出,這玉米絕對要大豐收。
    畝產,定然低不了。
    郭安微微點頭,“陛下,這些玉米確實到了可以收獲的時候了!”
    朱棣道:“去番薯大棚!”
    “是,陛下!”
    郭秉雍幾人應了一聲,便急忙前去隔壁的番薯大棚內。
    整個大棚內,早已經被深綠的番薯藤蔓占據,往日專門留下的過道,也都已經番薯藤蔓覆蓋的嚴嚴實實。
    “這些番薯長勢如此之好?”
    看著這滿地的番薯藤蔓,朱棣一臉驚詫。
    “是啊!”
    郭安也是有些驚詫,他也沒想到,哪怕是冬天大棚內的番薯藤蔓,也能長的這麽茂盛。
    隨後,轉頭便對著郭秉雍道:“還請四兄拿來一個小鐵鍬!”
    郭秉雍看了一眼朱棣,發現朱棣沒有反對的意思,轉身便走了出去。
    很快,進來之時,便帶進來兩個小鐵楸。
    郭安接過一個,直接蹲下身子,將番薯藤蔓揪起來,找出一株番薯的根部。
    然後,在郭秉雍等人驚詫的目光下,直接將番薯根部上的藤蔓,都給削斷。
    再將用鐵楸,順著番薯根開挖。
    隻是。
    哪怕是郭安再怎麽小心,也看不到番薯都是怎麽長的。
    於是,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音,露出來半截番薯。
    “挖斷了!”
    “斷了,斷了!”
    朱棣與暴昭等人,頓時滿臉心疼。
    郭安無奈之下,隻要擴大範圍。
    好在栽種的時候,番薯之間空的間距都比較大,哪怕是郭安再怎麽擴大範圍,也挖不到別的番薯。
    等到全部挖出來,便露出番薯根係上,那密密麻麻,拳頭大小的番薯。
    “一、二、三……七個?”
    一旁,暴昭與郭秉雍等人,也已經自發的數著。
    哪怕是朱棣,也在默默數著。
    “這麽多?”
    “還長的這麽大?”
    隨即,朱棣與郭秉雍等人,便是滿臉喜色。
    這些番薯,也堪比在定國公府後園刨的那三大箱番薯。
    大豐收!
    不過,暴昭卻是一臉疑色。
    “敢問定國公,這些番薯可成熟了沒有?”
    聽此,朱棣也緊緊盯著郭安。
    “並沒!”
    郭安皺著眉頭,拿起那個斷了的番薯,用手掐了掐,甚至還好奇的舔了一下。
    “陛下,這些番薯還有些嫩,最少還需要長上二十日!”
    “二十日?”
    朱棣不由沉吟起來。
    不過,暴昭則是大怒。
    “既然沒有成熟,那定國公為何要將其刨出來?這豈不是糟踐番薯?”
    郭安絲毫不客氣的回懟道:“不刨出來,怎麽知道番薯有沒有成熟?”
    “……”
    暴昭一怔。
    “那就二十五日後!”
    朱棣直接朗聲道,“二十五日後,朕攜帶諸王,還有百官,來此收獲玉米與番薯!”
    “攜帶諸王與百官?”
    聞言,暴昭與郭秉雍等人,都是大驚,隨即滿臉興奮的應道。
    “是,陛下!”
    郭安也是心中一稟,他有些明白了,朱棣到底在謀劃什麽。
    不過,這樣也好。
    讓那些藩王與百官過來,一同收獲玉米與番薯。
    讓他們親眼看看,玉米與番薯的畝產量。
    到那時候,玉米番薯便可徹底名傳大明。
    而朱棣這個洪鼎帝,也就徹底成為大明聖君。
    ……
    回到皇宮之後。
    朱棣坐在龍椅上,思索片刻,便吩咐道。
    “亦失哈,告訴京師所有藩王,二十五日後,隨朕前去將軍山試驗田!”
    “奴婢遵旨!”
    “另,再召禮部!”
    “是,陛下!”
    看到朱棣沒有別的吩咐,亦失哈這才快步走了下去。
    一個個宦官,在亦失哈的吩咐下,朝著京師各個藩王住所而去。
    而亦失哈,則是前去禮部。
    很快。
    .
    禮部尚書鄭沂,便隨著亦失哈,走進奉天殿。
    “微臣鄭沂參見陛下!”
    “鄭愛卿,二十五日後,城外將軍山試驗田的玉米與番薯要收獲。
    收獲如此福瑞之糧,咱決定禱告山川,告祭先祖,並攜帶諸藩王與京師百官,前去收獲玉米與番薯。
    這些章程,你禮部務必要給咱準備好!”
    “陛下,玉米與番薯可以收獲了?”
    禮部尚書鄭沂大喜。
    “嗯!”
    朱棣微微點頭。
    “恭喜陛下,還請陛下放心,微臣定會將此事準備齊全!”
    鄭沂急忙應道。
    “甚好!”
    朱棣微微點頭。
    隨後,再向朱棣詢問了一些細節後,鄭沂便疾步離去。
    “陛下要攜帶諸王與百官,其收獲玉米與番薯?”
    “還要禱告山川,告祭先祖?”
    “陛下對那玉米與番薯,居然有如此信心?”
    禮部衙門內,一眾官員都是滿臉驚詫。
    隨後,一個個都是神情各異。
    禱告山川,告祭先祖,那位陛下這是要造勢,要將玉米與番薯的畝產量,徹底通告全國啊!
    如此,那玉米與番薯的畝產量,定然是極其之高的!
    有此福瑞之物,也不知對大明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啊?
    很快。
    不到兩日的時間。
    整個京師上下,都知道了這件事。
    所有人,都在滿臉興奮的談論著此事。
    一眾藩王,也都一個個滿臉興奮。
    同時。
    這件事,也直接通過各種渠道,瘋狂的朝著大明各州府傳去。
    還沒到年節,這件事便已經傳遍整個大明。
    今年的年節,讓大明上下,更是歡喜。
    所有人黎民百姓心中,都充滿了期待。
    雖然此事,導致今年大明的年節,過的十分緩慢。
    但是,也是熱鬧至極。
    哪怕是北方,那些受災的幾省,也滿是歡樂。
    雖然受災了,他們也有糧食吃食,不會挨餓。
    而且。
    現在又有消息傳出,定國公從海外尋回來的大明福瑞之糧,玉米與番薯,也要開始了第一次收獲。
    很快。
    年節便在喜氣洋洋與滿心期待的氛圍之中過去,轉眼間便到了朱棣所言的收獲玉米與番薯之日。
    這一日。
    京師所有藩王、權貴、官員們,都早早的抵達皇宮。
    朝會上。
    新的一年,再加上今日主要目的,是收獲玉米與番薯此等福瑞之糧。
    因此。
    並沒有什麽官員,不識趣的上奏彈劾別人,又或者去找朱棣稟報什麽大事!
    但是,趨於外麵天氣的嚴寒,一眾官員也都下意識的稟報一些小事,來拖延拖延時間。
    等到太陽升起,天色大亮,溫度開始暖和之後,朝堂上,便再無官員奏稟。
    見此,朱棣也十分有默契的下旨,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朱棣帶著太子朱高熾,走在最前方。
    後麵,一眾大明藩王。
    再之後,則是郭安與李景隆、徐輝祖等公侯勳貴,六部尚書,左右都禦史……等一眾重臣。
    最後麵,則是一群百官。
    兩側,一群身穿亮光閃閃盔甲的禁衛拱衛。
    一眾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宮門,坐上各自的馬車,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最先,自然是錦衣衛開路。
    後麵,則是引駕儀仗,接著才是朱棣的輅車。
    接下來,才是後麵的太子朱高熾,還有藩王、公侯,百官等人。
    僅僅是朱棣的儀仗,便占據了整個隊伍的一大半。
    浩浩蕩蕩,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一路上,街道兩側,時不時就有馬車,或者百姓,絲毫不顧及這會的寒冷,直接跟在隊伍後麵。
    等到了試驗田那邊,早有禁衛與錦衣衛等候,另外,還有禮部官員,早早的布置好場地。
    朱棣下了輅車,隊伍後麵,亂哄哄的,一眾藩王與權貴官員,也都跟著下來,排好隊,跟在歐朱棣後麵。
    至於那些百姓,則是一個個更是跟在最後麵。
    在那玉米與番薯玻璃大棚前,居然立著各種牌位,牌位前,
    擺放著三牲六畜,各種瓜果,還有數十盤點心。
    還有一口大鼎!
    兩側,還有一排排香爐,香爐之中香煙緩緩繚繞!
    郭安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便四顧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眼孔便是一縮。
    他居然還看到,圍在外麵的那些百姓們,居然有些人手中,還拿著望眼鏡。
    一個個將那長長的望眼鏡湊在眼前,齊刷刷的看向朱棣。
    禮部尚書鄭沂上前,手持聖旨,開始奏表天地。
    “陛下有表,奏天地皇考……”
    伴隨著鄭沂的聲音響起,諸王與一眾大臣,嘩啦啦的跪伏一地。
    整篇奏表,十分長,要奏表天地,歌頌天地之德,還要告訴先皇,他朱棣的功績,以慰祖宗之靈,最好來個禱告山川,以謝山川遺澤。
    最後,好像是將農神,也給禱告了一番。
    郭安在下麵,已經跪的渾身發冷。
    因此,也就聽了個迷迷糊糊。
    不過,卻是聽明白了一件事。
    好像,最前麵的那一排牌位上,好像有著老朱的牌位!
    甚至,老朱家的那幾位祖先,也都在。
    在感歎朱棣臉皮厚的同時,又是感慨,朱棣這種臉皮,果然是幹大事之人!
    奏表後,便是禮樂儀器。
    還有鑼鼓喧天!
    等到這一切完成後,已經到了半上午。
    郭安站著,也感覺不怎麽冷了。
    終於可以開始今日的正事!
    朱棣在眾藩王與權貴百官的注目下,帶著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還有郭安,進入玉米玻璃大棚內。
    隨後,掰下兩顆玉米。
    剝開玉米外皮,露出金黃色的玉米。
    一旁的亦失哈,連忙捧起墊著明黃黃絲綢的托盤接過。
    然後。
    朱棣便走出玉米大棚,來到番薯大棚內。
    接過朱高熾遞過的鐵楸。
    刨出番薯,也是放在亦失哈手捧的托盤內。
    出來之後。
    將托盤內的玉米,還有番薯,洗幹淨之後,便分開兩份。
    一份,供奉於香案上。
    也不知是給天地享用,還是再給他的朱家祖先品嚐。
    接著。
    另外一份,則是放入大鼎內。
    大鼎之中,早已倒進去一鼎的清水,並被燒沸。
    朱棣之後。
    便是太子朱高熾,同樣學著朱棣的動作,掰下玉米,刨出番薯。
    一份供奉於香案上,一份放入大鼎之中。
    接下來,本該是諸王,還有一眾公侯大臣。
    但是,這麽點玉米與番薯,要是真的挨個來上一次。
    這些玉米與番薯,可就全部糟踐了。
    因此。
    朱棣直接讓諸王與公侯、百官們,分批進入玻璃大棚內,掰玉米,刨紅薯。
    並且,早已讓人備好籮筐。
    掰下的玉米,分別一畝一畝的放在一批籮筐內。
    同樣,刨出來的番薯,也是按照各自的一畝一畝,放在各自的籮筐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