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二進鬧市

字數:7902   加入書籤

A+A-


    刑部針對這份名單進行了連夜的調查,但是在沒有案牘的情況下進展極其地慢,最後還是政親王出手,暗中提醒戶部尚書蔡鶴宗提早收回案牘,這才查清了名單上的所有失蹤者出處。
    名單上共計十九名,皆為女子,最小的不過七八歲,最年長也不過二十出頭,而這些人,都是在三年間失蹤的。最奇怪的是刑部從未收到過有誰來報官,是以,對於略賣人口,對於暗市,甚至對於談岑,長孫無爭是一無所知。
    “三年已有十九名女子失蹤,這名單隻是冰山一角,鬧市外、若水之外呢,又有多少人失蹤”蘇衍推開擋在前路的竹竿,本來對案件的調查充滿了興致,可是越往深處卻越是憤怒,那種憤怒讓她總是繃緊了神經,卻沒有發泄口。
    蘇衍及王炎兄弟都帶著鬥笠,一身破破爛爛的麻布衣裳,腰上纏著粗陋的綁繩,蹬草鞋,步履沉重地往鬧市一處巷子裏有走。
    三人都貼了人皮麵具,因塗了特質藥水,經陽光照射和皮膚摩擦後,現在已經開始有些癢了。蘇衍忍不住撓了撓下巴,輕聲咒罵了句‘江湖騙子’。
    鬧市邊角,一個叫‘黑魚坊’的地方,麵積是鬧市所有坊中最小、最破,也是人口最少的坊。早年間還有商鋪茶樓,各種小買賣,後來不知何原因,此處隻剩老弱病殘留守,成了個荒涼之地。
    蘇衍發現,這些失蹤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出自黑魚坊,看來造成黑魚坊破財的原因,就是人員不斷失蹤導致的,這正是蘇衍來此地的原因。
    王炎謹慎小心地跟著蘇衍,一路無話,倒是楊璉跟蘇衍聊得起勁,此時聊的正興起,卻突然有個聲音從破敗的坊牆另一側傳來。
    ‘嚶嚶-嚶嚶——’
    三人的神色瞬間緊張起來,以相同的姿勢站成一排,轉頭盯著左側的坊牆,屏住了呼吸。
    ‘嚶嚶-嚶嚶——’
    蘇衍反應最是敏捷,當即翻進坊牆,王炎兄弟緊隨其後。
    雙眼所及,卻是對白發蒼蒼的老人家,依偎坐在一堆朽木和發黃帶著腥臭的鍋碗瓢盆之間,那些碗怎麽看都不能用了。他們身後是一間感覺風一吹就要倒的木屋,門板歪斜,鎖早已不知去向。蘇衍的目光瞥過,隻見屋內除了一對矮凳和一方桌子再無其他陳設,到處透著死氣沉沉,就和這對夫妻一樣。
    三人翻牆的動靜使得老夫婦的哭聲戛然而止,他們抹淚看向蘇衍,突然恐懼的抱得更緊了。
    “老人家別誤會,我們兄弟三人路過此地,聽到哭聲,以為你們受了欺負才會貿然翻牆,還請見諒!”蘇衍及忙解釋,同時後退到牆角,不敢再驚擾他們。
    老人家半信半疑,隻說:“我們沒事,隻是想到傷心事罷了,對不住三位小兄弟了。”
    “無妨無妨,沒事便好。”蘇衍還想說些安慰的話,卻意外發現木屋裏的牆角落處掛著一副女子畫像,蠟燭似乎是剛點上,還擺上了祭品,牌位上寫著‘陳阿嬌’的名字。而在不起眼的院牆腳下有一個小土丘,立了塊石碑,上頭依然刻著陳阿嬌的名字,因小土丘周圍種滿了竹子,是以一開始三人進來時並未發覺。蘇衍反複念著這個名字,心裏總覺得熟悉,還是王炎提醒,陳阿嬌,正是失蹤人員之一!
    蘇衍莫名的驚起一身冷汗,再看那幅畫像,好像突然活了過來,本已褪了色的紅衣裳鮮紅的像染了血,畫像上的人突然閉上眼睛,一行血淚順著衣裳淌下,滿滿一地的血水……
    蘇衍慌忙避開視線,調整心情後才對老人家說:“不知您正在祭奠故人,是在下唐突,”說著從王炎身上搜羅出僅有的一枚銀子,小心翼翼的過去,放在老人家麵前的小方桌上,對他們說,“遊走江湖沒什麽好東西,這些銀子是替人跑腿賺的,就當賠罪了。”
    老人家掃了眼銀子,抬起灰蒙蒙的眼睛,瞧了蘇衍半晌,期期艾艾道:“小女失蹤兩年,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想來多半是死在外頭了,我們夫妻二人年老體弱,活不了多久,小兄弟快將銀子收回去吧,我們用不上的!”
    看來那處墳是個衣冠塚。
    “失蹤你們沒有報官嗎”王炎忍不住問他們。
    老人家似乎被說到了痛處,再次落了淚,緩了一陣才說:“報過,無用!”
    可是長孫無爭明確表示,從來沒有人為失蹤去報過官,所以才讓暗市越來越猖獗,到了今日不可收拾的地步。蘇衍覺得其中必有貓膩,隨即追問:“您是自己去報官的報官的時候,是哪位大人審案是如今的長孫大人,還是其他什麽人”
    “老朽不知什麽長孫大人,老朽不識字,不懂報官,是托一位書信先生去的,那段時間,老朽都是托他幫忙。那位先生也是個好人呐,不求財,一心一意幫我們窮苦百姓,我看啊,他比那些官老爺還要好!”
    “幫你們”蘇衍嗅到了線索的味道,“您的意思是,那位書信先生還幫過其他人,也是報官嗎”
    “是啊,”老人家抹去淚,方才的痛苦略略平緩了一些,“除了小女,附近幾處坊有好些人家的女兒也失蹤了,都是那位先生幫的忙,那段時間他在官府和各家各戶之間來回忙活,他可是位大好人啊!除了這,平常也幫我們寫信,年關的對聯也是他代筆的。”
    “確實是位大好人。老人家,我們兄弟三人出不識字,也想給遠方的父母親人寫封信報平安,不知那位先生住在何處”
    老人家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指著東方說:“你們離開此地,往東穿過兩片坊,就是他住的‘清河坊’,那裏,是鬧市最好的去處。”
    確實,清河坊可以說是鬧市之中最幹淨的地方,臨近山峰,依河而建,相比其它坊,此處布局更為工整。穿過掛滿銅鈴的清河坊牌坊,一眼就能將主街望到頭。
    因清河坊麵積小,加上房屋排列整齊,三人不多時便已找到了書信先生,住在一間拐角的瓦房內,門庭破爛,圍牆也已經年久失修,甚至長出了許多雜草。此人姓王單一個涼字,七尺身材,麵容清秀,渾身散發著書生氣質。
    蘇衍以求信為由,見到了王涼,隻是簡單交談了幾句,買了信,便離開了此地。
    楊璉想起在‘天上水’時,蘇先生也像這次一樣,東拉西扯,並沒有挑重點,那時的解釋是‘放長線釣大魚’,可是後來也沒見著那個夥計起了什麽作用。此時此刻,難不成又是釣魚
    蘇衍同他們解釋道:“線放出去了,今日不收明日也會收,明日不收,總有一日會收,就算不收,我隻要得到了當時我想要的,別暴露身份就行了,別的不求太多。”
    “那這次,蘇先生在那個人身上得到了什麽”
    “我有三個疑問,一:他是不是談岑身邊的人,我是不是見過;二:除了書信他還做些什麽行當;三:他的行蹤和來曆。第一個疑問我已經確認了,沒見過。至於後兩個疑問,我從他的話中已經能猜到一二。”
    “猜到什麽”兄弟二人同時問道。
    “他應該參加過科舉,但是名落孫山,除了給人寫寫信,也沒什麽長處。至於行蹤……他應該會每月離開幾日。”
    楊璉不禁疑惑,方才談話的整個過程他都在,蘇先生除了說些毫不相幹的話題,可是什麽都沒問啊!他撓破了腦袋都沒想明白,蘇衍無奈解釋:“住在鬧市的都是勉強活著的人,能有幾個出人頭地的而他明明有學問卻淪落至此,你想想其中曲折,多半是名落孫山,或許不止一次,不然為何戾氣那麽重”
    “厲害厲害!”楊璉拍手叫絕:“那,先生又是如何知道他每個月都會離開幾日”
    “你沒有發現嗎,在他的屋內有一尊觀音像,雖不是玉,卻也是好東西,平常人怎麽可能買得起所以我故意提起玉石坊,他果然有興趣,然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又提起雲來閣,他的眼睛都是放光的!一個人隻要去過一次雲來閣,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他應該每個月都會離開去那花紅柳綠之所。”
    王炎似乎想到了什麽關鍵,立即說道:“玉石坊每月月中放貨,一放十來件,都是價值不菲的,平常人能拿到一兩件就已是難得。王涼屋中那座觀音應該就是出自玉石坊,一個寫信的讀書人,哪兒來的錢我猜,他可能並非名落孫山的讀書人,或許是哪個官員的門客,也或許是墨斐布在鬧市的暗樁!”
    “這個問題就交給你們倆兄弟了,擇日不如撞日,你二人立即去趟玉石坊和雲來閣查證。”
    楊璉問道:“就算問出來了,與這件案子有什麽關係”
    “或許沒什麽關係,但是隻要查清楚了,就能確定他的身份,興許還能查出除了雲來閣和玉石坊他還去過的其它地方。鬧市有我繼續家家戶戶地查,和你們同步進行,不會耽擱。”
    楊璉勉強答應了,王炎突然又想到什麽,說:“以防萬一,我還是稟報長孫大人,請他派些人過來盯著王涼。”
    王炎擔心他們三人的出現會引起王涼警惕,派些人喬裝打扮潛伏在清河坊,總歸心安。
    蘇衍不禁心生讚許,這孩子果然心細。
    清河坊以南,相隔兩坊,是為墨石,此坊位於鬧市東南角,最偏僻處,相較於黑魚坊,此處稍稍繁鬧些。
    蘇衍一路而來,不敢逗留,卻也能瞧見許多奇怪之處。像那些街邊巷口擺放的攤位,多是蔬菜野味的買賣,本沒什麽大不了,但攤位後頭的黑巷子裏,卻能隱隱約約瞧見幾個神色慌張的人進出,背著麻袋,那裏頭應該不是什麽好東西。
    多半就是拐賣來的人吧。
    墨石坊沒有牌坊,隻有入口處兩座東倒西歪的石獅子。沿著殘破不堪的石板路走進主街,穿過稀稀拉拉的人群,轉進了一道小路,路兩旁門市緊閉,人都沒一個,卻有一個陰魂不散的小鬼跟了她一路。蘇衍從剛踏進墨石坊就感覺到了有人跟蹤,特意將他引入僻靜處,此路彎彎繞繞,最適合設埋伏。
    蘇衍轉過一個彎道便迅速躲避在暗處,從身旁的柴堆裏抽了根還算粗的木棍,在那小鬼正要轉過彎道時,掄圓了胳膊就劈了過去。隻聽得一聲哀嚎,那小鬼已經倒地。
    竟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枯槁的頭發披散著,一身衣裳破破爛爛,隻有這張臉蛋還有小姑娘的樣子。
    蘇衍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挪上前幾步,用木棍戳了戳女孩的臉蛋,幸好,還有口氣。
    正要扶起她,腰上突然吃痛,蘇衍慌忙將她推開:“小小年紀不學好,竟做起了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你家大人怎麽不管管你!”嘴裏咒罵著,奪過女孩手裏的匕首,趁她摔在地上動彈不得,不顧傷口將他控製在牆角,“你一路跟蹤究竟有什麽目的誰派你來的!”
    “你不是鬧市的人,你是誰!”
    小女孩的反問,讓她措手不及,聽這話的意思,又不像談岑那夥人。蘇衍將她從牆角提溜起來,拎去巷子更深處,此處伸手不見五指,最適合嚇人。
    “我看你行為可疑,心裏不知在打什麽算盤,趕緊如實交代,我饒你一次!”
    小女孩不再說一個字,一雙在黑暗中透著刺眼光芒的眼睛憤怒地瞪著她。蘇衍拿她沒辦法,隻好鬆開了手,嘴裏嘀咕著:奇奇怪怪,不是敵人,竟是個腦子有問題的丫頭!
    蘇衍不願多逗留,隻想盡快離開此地,卻聽得身後的人喊住她,“你不是惡人。”
    蘇衍回頭看著她,看著對麵的女孩那一雙明月般美好的雙眼泛著淚光,在昏暗潮濕的小路中,如此的格格不入,她倒像是生長在冗長街那兒的官家小姐,穿著錦衣,享受榮華,可現實告訴她,眼前這個女孩子,深陷泥潭,食不果腹。
    “那你呢你是不是惡人”蘇衍饒有興致地問她。
    “我也不是,但他們是!”
    “他們他們是誰!”
    “有權有勢的!”
    蘇衍怔了怔,繼續問:“哪個有權有勢的!”
    “有兩個,一個身材魁梧,腰上佩彎刀,一個額上有一道疤,他們化成灰我都認識!”
    額上的疤
    蘇衍意識到,自己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小女孩過去扯住蘇衍的衣袖,小聲詢問:“你來這裏,是不是因為弄丟了家人”
    “聽你這意思,你家人失蹤了”
    小女孩警惕地退開兩步:“我才沒有,隻是我看見你去了青樓,還去過黑魚坊和清河坊,所以,你是皇城裏頭派來的人嗎,你是在調查鬧市嗎”
    蘇衍不禁對她刮目相看,這小丫頭還有這等本事,竟已經跟了自己兩次,最讓她感到汗毛倒立的是,自己卻毫無察覺!此人不去刑部訓練,實在浪費人才呀!
    蘇衍對她解釋:“我不是官,但我的確是來查案的,小妹妹,你家人是怎樣失蹤的那兩個人跟你家人失蹤有何關聯,你一五一十全告訴我,我一定幫你找回家人!”
    小女孩盯著蘇衍,又皺起了眉頭,小心翼翼地問她:“你真的是來查案的”
    “你這小丫頭真是有趣,一會兒懷疑我是來查案的,一會兒又懷疑我不是來查案的,翻臉比翻書還快呀!”蘇衍有些無奈,“既然你已經跟蹤了我這麽久,想必對我也了解一二了,你覺得一個壞人會像我這般態度誠懇若我不是來查案的,何必喬裝打扮去各個角落走訪調查”
    小女孩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一言不發,隻是拉起蘇衍的手,往小路外頭回去。
    天色漸沉,鬧市已經陷入黑暗,小女孩的家隻有一盞快燃盡的蠟燭勉強照亮大堂、一間沒有窗戶和門的破瓦房。
    院子已經荒廢了,雜草叢生,月光灑下,毫無美感,隻有一種令人顫栗的恐懼。
    蘇衍將女孩拉進懷裏,她隻及到蘇衍腰上,小小的,說話聲音也是輕微的。
    “你……一個人住”蘇衍雖然這樣問,但心裏也清楚了女孩的處境。
    小女孩瑟縮在她懷中,說:“我與姐姐相依為命,一年前姐姐在家中被擄走,若不是我躲在床底下,恐怕也被抓了。”
    大堂毫無人氣,不僅是此處,雙目所及的任何地方,都不像是有人住過的。
    “這一年,你躲在何處”
    “青樓,那兒的掌櫃收留了我,讓我住著,供我一日兩頓飯,我才能活到今日。”
    蘇衍明白了,女孩起初並未跟蹤,應該是在青樓碰巧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才會一直跟著。
    “你說的那兩個男人,是不是就是抓走你姐姐的壞人”
    小女孩滿眼通紅的點點頭。
    蘇衍急忙從院子裏尋來一根柴火,往自己額頭上畫了一道,“是不是這樣的疤!”
    女孩端來蠟燭,湊近查看,隻看了一眼,就十分篤定地點頭:“化成灰我都認得,就是這道疤!”
    看來真的是他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蘇衍立即回書院請佛柃描繪了一張刀疤男的畫像,打算次日送去青樓給女孩指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