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神跡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這老頭好像凍傻了,給他的口糧,看也不看,垂頭嘀咕,嵇仲努力,嵇仲努力。
翻來覆去的念叨。
嵇仲是他的表字。
據說這是趙恒最後一次去金營之前說的,張叔夜抓著趙恒的車轅,苦勸聖上莫去,這一去就回不來了,趙恒涕淚橫流,說嵇仲努力吧。
就這樣,北宋最後一個皇帝成了金國俘虜。
你已經很努力了啊,該努力的難道不是他趙恒嗎?
嶽誠蹲下,撿起散落的口糧,在他眼前晃晃:“張大人,光說努力有什麽用,吃飽飯才有力氣努力。”
這個小小的提醒,擊碎了張叔夜跟趙恒的夢幻聯動,瞬間回到現實,環看四周,山河破碎,皇室淪為俘虜,穿著粗布麻衣,和普通老百姓一樣蹲在車轅旁邊吃飯。
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被侮辱到這個份上,張叔夜卻無可奈何,忍不住又想跳河。
嶽誠按住他的肩膀,正色道:“非要死是吧,那咱們聊聊你的死有什麽價值,張大人忠君愛國,百年之後肯定有個好名聲,但這兩河百姓並沒有因為張大人的死而停止苦難,張大人隻知道君辱臣死,難道就沒有想過兩河百姓嗎?”
提起受苦受難的兩河百姓,張叔夜露出慚愧的神色:“小郎君教訓的是,可國君被俘,朝廷支離破碎,官軍盡是酒囊飯袋,我也隻能徒呼奈何,恐怕幫不了百姓。”
“張大人看見槍尖上的幾百顆人頭了嗎?”
“怎會視而不見?”
“你覺得金人為何那麽做?”
這老頭能文能武,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自然是為了讓我宋人恐懼戰栗,放棄反抗。”
“對,張大人如果這時候死了,大家更絕望,這不正是金國想要的結果嗎,百姓尚且知道拚命反抗,不讓敵人如意,張大人為官幾十年,怎麽連百姓都不如了?”
張叔夜長籲短歎:“小郎君莫要訓斥了,老夫無能,仰頭愧對天子,低頭愧對百姓。”
“我沒有訓斥你,我是想告訴你,不要放棄希望啊!”
局勢糜爛至此,哪還有什麽希望?
“不會再有奇跡發生了,希望就像被洗劫一空的汴京,早就沒了,小郎君努力吧,老夫……”說到這裏,張叔夜突然愣住,好像明白趙恒為什麽說這句話了。
可就在這時,嶽誠雙腳離地,懸浮在30公分的地表。
懸浮在半空的嶽誠說:“張大人想看奇跡,這個奇跡夠嗎?”
俘虜隊伍拖拖拉拉很長一片,此處遠離大部隊,除了張叔夜,並沒有其他人,這樣正好,因為嶽誠想要喚醒的隻有張叔夜一個,那些渾渾噩噩的烏合之眾,喚醒了也無用。
張叔夜看到這一幕,驚訝的合不攏嘴。
一度懷疑自己在做夢,甚至往臉上呼了一巴掌,揉揉眼睛再看,麵前的嶽誠不僅懸浮,口糧也懸浮了,嶽誠揮揮手,口糧袋子飛到他手中。
張叔夜低頭看看口糧,抬頭吃驚道:“你……你究竟何人?”
憑空懸浮,這絕不是凡人能做到的。
難道他是……神?
劉晉發完口糧,興衝衝的走過來,嶽誠連忙收起神跡,雙腳落到地麵,揮手跟張叔夜道別,走很遠了,張叔夜還在凝望他的背影,臉色激動萬分。
上蒼沒有放棄大宋!
上蒼沒有放棄大宋!
親眼見證了神跡之後,張叔夜感覺自己又有希望了,解開口糧袋子,抓起一把麥粒,煮也不煮,塞到嘴裏嘎嘣嘎嘣的嚼。
這牙口廉頗見了也得甘拜下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不但能飯,還能吃生飯呢。
其實曆史上的張叔夜被俘之後,一路絕食,隻喝一點湯水,北狩隊伍走到宋金兩國的分界線上時,感歎複國無望,上吊自殺了。
相信這次見麵之後,張叔夜的人生軌跡會有所改變。
帶來的六車糧食發完,嶽誠和劉晉旋即打道回府,為了讓他們送來更多糧食,渾巴魯給了他20名金國精銳,充作隨從,直接聽他號令(當然也有監視他的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20輛太平車。
太平車是加固版本的雙轅車,左右兩側分別有兩個實心木輪,用鐵瓦圍攏,車架子更為牢固,長約三米,體積龐大,在平原地帶行駛十分方便,運送的糧食也比尋常雙轅車多一些。
馬匹就更多了,關外的馬上民族不缺馬,平時女真人作戰,每個騎兵都有兩三匹馬備用,回老家走得慢,用不了那麽多,勻出來一百匹挽馬當勞力,實在是小意思。
五百簽軍,20金國精兵,20輛太平車,一百匹挽馬。
外加一隻金樽。
當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回到程崗村的時候,村民滿臉畏懼的站在道路兩旁。
看到嶽誠和劉晉談笑風生,對他的疑慮更深了,他到底在幹嘛,如果說他是漢奸,為什麽替大家討回糧食,如果說他不是,為什麽去了金國大營之後,帶來這麽多物資?
還有金國士兵聽他號令。
內情隻有王貴一個人知道,就連雪驄、小麻團之類的小夥伴都不知道怎麽回事,憂心忡忡的望著他,不敢靠近。
他也沒有多說,到了自家門前,指揮五百簽軍去茂名山駐守。
劉晉連忙阻攔:“去茂名山作甚?”
“當然是幫忙看管糧食。”
劉晉不同意。
沒有這五百簽軍,人身安全沒保證,萬一刁民來找麻煩,連個幫手都沒有,嶽誠摟住他的肩膀笑道:“有我在,誰敢動劉大人一根汗毛,糧草若是丟了,如何跟渾巴魯將軍交代?”
“這……”
今時不同往日,渾巴魯明顯更加看重嶽誠,把大權都交給他一個人了,五百簽軍聽他號令,那二十個金國精兵,也是他的人,劉晉不過是他的隨從而已。
他發話了,豈能不從?
打發了五百簽軍,嶽誠心裏繃著的那根弦終於鬆開了,看劉晉就像看一條待宰的狗。
劉晉渾然不知自己即將麵對的宿命,腆著臉湊上來,指指那純金的酒樽,嬉笑著說:“要不是我引薦,三郎可見不到渾巴魯將軍,如今得了好處,可不能忘了我。”
嶽誠直接把金樽扔給他,他受寵若驚的接住,不敢置信的問道:“三郎這是何意,都給我了?”
“嗯。”
寶物僅此一件,分贓都不好分,一路上劉晉都在發愁,沒想到嶽誠這麽大方,上好的雕龍方口金樽,說送就送。
劉晉大喜若狂的回道:“三郎好胸襟,以後有什麽差遣,但說無妨,隻要兄弟力所能及,一定替你辦的妥妥當當,對了,我家那黃臉婆暖被窩是個好手,你還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