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皇帝自掃門前雪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韓世忠要是靠不住,大宋就沒有靠得住的將領了。
其實不僅韓世忠,整個西北軍都很靠譜。
翻翻西北軍的人員手冊,種師道、吳玠、吳麟、姚平仲,哪個不是大宋戰爭史上響當當的人物,種師道一人可平西夏,吳玠一人可讓金國不敢窺蜀,韓世忠更是勇不可當,黃天蕩水戰,關門打狗,差點把號稱金國第一戰神的金兀術打哭。
換句話說,大宋真的很弱嗎?
這個問題要是讓嶽誠來回答,嶽誠會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一點曆史常識都沒有,弱的從來都不是大宋子民,而是昏庸的朝廷。
……
劉光世休養了三天。
三天後,韓世忠帶兵火速趕來,來了一看,身邊竟然隻有兩百個親兵,趙構驚呆了,大哥,你急吼吼的跑過來幫忙,就帶這麽點人?
趙構好像忽視了一件事,他是公認的新皇帝,新皇帝手下的第一批人,有從龍之功,每個趕來的臣子都生怕自己跑慢了,到手的功勞讓別人搶走。
韓世忠也不能免俗,為了趕在登基之前拜見趙構,從河北趙縣一路狂奔六七百多裏,累死了三匹馬,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殺到了,帶的人多了,怎麽趕得上這趟皇帝號列車。
風塵仆仆的來到州府衙門,納頭便拜,發現大家都有點傻眼,韓世忠還以為自己來晚了,抱拳道:“卑職救駕來遲,還請殿下恕罪。”
趙構把他扶起來,咳嗽兩聲問道:“韓統製,你沒有接到劉承宣的書信嗎?”書信裏說,趙構即將登基,需要兵馬掃平盜掘皇陵的金兵。
韓世忠連忙點頭:“卑職收到了。”
“那你就帶兩百人?”你是腦子不好使呢,還是覺得自己能以一當百,就算以一當百也不夠啊,趙構對他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韓世忠坦然道:“殿下莫急,後麵還有八百步卒,急行軍七百裏,隔幾天就到。”
也就是說,加起來總共一千人,趙構回頭瞪了眼劉光世,雖然沒有說話,那眼神的意思分明是——這就是你舉薦的人選,忒不靠譜了吧。
這就有點小瞧劉光世的眼光了。
劉光世打仗不怎麽樣,混軍營的本事一流,全國各地的派係、兵力、將領全都一清二楚,誰忠勇可靠,誰渾水摸魚,誰投敵賣國,他門兒清。
比如這韓世忠,三十好幾的人了,南征北戰數百場,從來都是以少勝多,他就沒打過兵力對等的仗,而且戰績不俗,勝率至少80,不然憑他潑韓五的臭脾氣,哪個長官待見他,憑什麽混到前軍統製的位子?
趙構走後,劉光世安慰幾句,等急行軍的八百步卒趕到,讓部下休息兩天,旋即西進汴梁,就像之前說的,兩下裏合兵一處,韓世忠仍舊是前軍統製,劉光世坐鎮後方,中興四將裏的兩員大將齊聚於此,還怕打不過一個銀術可?
韓世忠信心滿滿。
劉光世兩手準備。
趙構……反正是不太開心,總覺得這二位都不靠譜。
大軍順流而下走到梁山泊,汴京方向傳來消息,河北大盜王善率領15萬流寇,趕到鞏縣,趙構猛一聽很高興,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劉光世一席話猶如當頭冷水潑下來:“不妙啊殿下,這王善不是什麽善茬,在前在河北一帶興風作浪,見了金兵就跑,見了百姓就搶,見了衙門就抄,以他們的作風來看,不一定會跟金兵動手。”
第二天傳來的消息,印證了劉光世的判斷,王善和銀術可在嵩山會談,約定分而取之,七帝八陵,其中六座陵墓歸銀術可,剩下兩座歸王善。
各挖各的,別打架。
趙構聽了大怒欲狂,指著西方破口大罵:“此等狗賊,人人得而誅之!”
王善都已經興風作浪半年了,搞的河北天怒人怨,也沒見趙構生氣,這回帶人來挖他家祖墳,他才想起罵街,怎麽說呢,您這皇帝真本分,皇帝自掃門前雪,休管百姓瓦上霜是嗎?
韓世忠雖然有點看不慣,但也沒說什麽,劉光世好像早就看透了趙構的脾氣,神色自若的上前勸道:“河北招討使張所麾下的王彥,在太行山一帶成立八字軍,距離王善的老窩很近,殿下來日到了應天府,稱帝之後,修書一封給王彥,讓他去攔截王善。”
“此計甚妙。”趙構覺得還是親手弄死王善比較爽,命令劉光世和韓世忠加快行軍速度,趕在他們離開鞏縣之前進行攔截。
出了梁山,行經曹州、定陶和東明,趙構在前麵帶頭,屬下不敢怠慢,晝夜疾行,不出意外的話,先頭部隊後天就能趕到鞏縣,可是走到封丘忽然又有消息傳來。
這次的消息十分勁爆,王善挖掘永昭陵地宮的時候,仁宗皇帝顯靈,派出陰兵陰將大開殺戒,玄宮裏死了三千多個盜墓賊,陰兵陰將追著王善砍,王善以為是金人的詭計,連夜打入金營,銀術可屬下的騎兵沒料到這一手,也損失了三千多人。
趙構拍手讚道:“妙啊,他們終於打起來了。”
韓世忠提醒道:“此事有些蹊蹺,哪來的陰兵陰將?”
趙構也覺得奇怪,要說仁宗皇帝英明神武,在地府裏也能當皇帝,興許有可能,但陰陽相隔,派兵在陽間大開殺戒就有點離譜了,難以相信。
小太監藍珪忽然說:“殿下忘了汴京的郭天師嗎,傳說那郭天師有六甲神兵,呼風喚雨,驅鬼通神,擺陣作法便能擊退敵人,這鬼神之事自古有之,也不能不信啊。”
“放你娘的屁!郭京蒙騙我大哥,在汴京作法,擊退金兵了嗎,最後還不是自己逃之夭夭,你還敢妖言惑眾,來人,把這妖人拖出去砍了!”
帳外衝進來兩個侍衛,架住藍珪往外拖,藍珪嚇的魂飛魄散,原本是隨口一說,跟未來君王親近親近,討個好臉,沒想到這位爺是反封建的急先鋒,不信也罷了,非要砍人。
恰好劉光世進門,詢問事情緣由,順便求了個情。
“殿下何必跟一個小太監計較,這種事傳播出去反而有利,仁宗皇帝的英靈尚在,正保護著皇陵,威嚇敵人的同時,也給咱們的士兵漲漲士氣。”
趙構一想也對,就把藍珪放了。
藍珪叩頭拜謝,劉光世救他一命,給劉光世也叩了個頭,走出帳外已是汗如雨下,扇著嘴巴子嘀咕,皇陵裏鬧鬼關我啥事,真真兒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