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造紙成功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沒過多久,鋪在木板上的木製原漿便開始凝結,灰白色鋪成薄薄一層。
顧蘭特意叫周羊做了大概一米乘以兩米的長方形框架,這樣做出來之後還可以切割。
造紙非常簡單,在前世西漢時期,她所在的國家就有人造出了紙張,並且在數千年的演化中逐漸漸變。
以前洛陽紙貴,讀書被士族階層壟斷,用高昂的價格阻斷底層人民上升的道路;到她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識字,人人都讀書,大學生更是多如牛毛。
顧蘭會造紙,便是和前世參加一個曆史博物館有關,她交了幾十塊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親自參與了造紙的全過程。
從取材到浸泡,然後搗碎,浣洗,分層曬幹,最後做出一遝紫竹紙帶回家中。
直到她穿越之前,那遝紙都還沒用完。
阿吉非要在木架旁邊等待,他已經看見那一層灰白色事物,原本動搖的內心,竟然有些願意相信顧蘭的魔法。
她好像真的有辦法把沉重的竹簡做成更加輕便的紙張。
這意味著什麽?
阿吉不敢想。
顧蘭給這個小山村帶來的太多的變化,她剛到來不過月餘,明明四季仍然在變換,可對於小龍坎的村民來說,似乎對未來更加期待了。
一批又一批泥磚曬好,按照圖紙搭建出火炕,當他們在自己家中也能感受到火炕的溫暖時,對顧蘭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已經將火炕的使用方法推廣給十人,獲得積分50】
【已經將火炕的使用方法推廣給三十人,獲得積分50】
小龍坎村民約有二百一十四口人,一開始隻有幾家人跟著顧蘭學怎麽建造火炕,可等到這些人率先感受到火炕的溫暖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村民想要在自己家中建造火炕。
阿吉一開始是建工,是他教會村裏人怎麽建造火炕的。
可他這人隨性的很,怎麽可能一直待在這裏幫村裏人建造火炕呢。
他一個不願意,其他人哪裏還能看得懂圖紙。
可偏偏又沒人敢逼他,倒是奇怪。
“這可怎麽辦呀,阿吉不肯幫我們,我們也想要火炕啊!”
說話的女人滿臉愁容,她現在就後悔,怎麽就沒上趕著這趟熱鬧呢。
其他人也都在歎氣,“那也沒辦法,你們誰敢去找阿吉,那就去找吧!”
呸!不就是因為不敢找,所以才在這裏訴苦的嗎?
女人眉頭一擰,正要罵這人說風涼話。
一個青年突然打斷她即將說出口的話。
這人正是趙福生。
他道:“嬸子,要不讓我來試試吧,我家裏壘了火炕,我都在旁邊看著呢,說不定我也能做出來呢。”
女人有些遲疑,“你行嗎?看一遍就會了?你又不是阿吉,哪裏懂得這麽多喲!”
趙福生抿著唇,眉頭擰成一團,因為和顧蘭的關係,他這段時間沒少被人拿來取笑,有人說顧蘭因禍得福,幸好被他拋棄了,不然哪裏找得到阿吉這樣的好男子。
一夜之間,阿吉從一個傻子,成了香餑餑。
趙福生心裏有苦說不出,當初是他娘逼他毀掉和顧蘭的婚約,讓他訂了顧杏花。
現在他娘又有些後悔,搗鼓著讓他去找顧蘭複合。
他又不是沒有去找過顧蘭,可把顧蘭嚇得不清,從那以後見到他便躲著。
趙福生知道,是他不對,是他先背棄了二人的諾言,他沒臉再去找顧蘭和好了。
可他也不知道如何麵對顧杏花,他雖然不說,可心裏喜歡的還是顧蘭,但又與顧杏花訂了婚約。
趙福生心中因為這些兒女情長,一直苦悶的很,再說了,見到顧杏花那副吃裏扒外的模樣,他是半點都不願意娶顧杏花為妻,卻又不知道如何對他娘提起。
幸好村裏要做的事多,巡邏,獵虎,挖樹葛,還有曬泥磚,壘火炕,他一忙起來就把這些事都拋在腦後了。
現在好了,這人又開始戳他心窩子,提起這些傷心事。
趙福生也不是泥人,他也有脾氣,聲音粗噶一臉不滿道:“你要是想找阿吉,那你就去找他吧,我去與他人做去,到時候你可不要求著我!”
“哎喲,福生啊,你也是嬸子看著長大的,嬸子不就是說你兩句嗎?怎麽還鬧起脾氣來了呢?好,嬸子信你,這事兒就交給你了,你不知道啊,你四奶奶腿腳不好,要是沒有火炕,說不定連這個冬天都撐不過去呢!”
趙福生和女人也算是有點不沾邊的親戚關係,聞言也就壓了火氣,板著臉道:“早這樣說不就好了?”
趙福生隻看阿吉動了一遍手,變把那張圖紙給記在了心裏,他閑著沒事時就開始幫村裏還沒做火炕的人做,泥磚人家自己曬,給人做的時候留他在家中吃頓飯,隨便給點什麽,就是工錢了。
村裏沒有這麽多講究,更何況他們現在木薯都是一起挖下來又分的,若是分的清楚,隻怕大家都不願意幹活了。
難得糊塗也是一種幸福。
顧蘭如今隻差五十積分就能夠解鎖係統,她心中有些激動,卻不知道,趙福生在暗中幫了她不小的忙。
紙被她造出來了。
第二日時,木板上鋪的紙漿已經凝結,顧蘭小心翼翼地把紙張取出來,晾曬在繩子上。
等它徹底被太陽曬幹,便取下來,放在木板上用竹刀小心裁剪成等份大小。
說實話,第一次做的紙張有些讓她不太滿意,有些地方沒有攪拌均勻,有凝塊,摸起來有些突兀,倒木槳時也有些太過小心,以至於紙張太過輕薄。
用來寫毛筆字,肯定會滲透,可如果用來擦屁股……
顧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第一批做出來的紙張有的厚些有的薄些,她這是在實驗造出不同的紙需要控製的原漿比例,下一次做就不用太辛苦了。
“梁兒,快去找阿吉,叫他過來,讓他把墨也帶來,柱兒去村裏找找有沒有鵝,撿幾根鵝毛回來。”
顧蘭像是神氣的大將軍一樣,小手一揮,她最忠誠的兩個士兵便去實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