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是不是她家先生纏著她(1)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太子幾乎是逃似的走了。他聽完盛宴鈴的話,強自鎮定,還哈哈笑了笑,用一種“此事真有趣”的語氣道:“今日倒是聽了一樁奇事,好似在聽話本裏的人一般,你家先生這經曆,也算得上傳奇了。”
    又一一周到的跟寧朔和黃正經告辭,“今日已然耽誤了時間,孤待會還要去會會順王,就不跟你們多在這裏玩樂了。”
    然後鎮定的轉身,鎮定的上馬,鎮定的離去。
    隻不過看在盛宴鈴的眼裏,他是如此的狼狽,虛偽。他甚至不敢再多聽一個字。她還故意留他,“殿下,您還要聽聽臣女先生的事情嗎?他這一生太苦了,臣女還有好多苦楚沒有說呢。”
    太子坐在馬上,端著臉,“下回吧,孤還有正事。”
    盛宴鈴就坐在凳子上看著他騎馬帶著侍衛飛奔而去,心裏痛快極了又極為難受。她緩緩舒出一口氣,又吸入一口氣,這下子可不得了,這一口氣吸進去,她覺得自己要得心絞痛了,不然怎麽骨頭像是一寸一寸的要打碎了般呢?
    五姑娘方才一直在警惕太子,見太子好似不愉快而走,卻也鬆了口氣,隻要別盯著宴鈴就好。黃姑娘也高高興興的朝著太子離開的地方呸了一句,然後小聲的拉著自家阿兄道,“你看,我說吧,隻要一說起先生,宴鈴姐姐就話很多了。”
    黃正經少爺此番算是見識了。但他道:“太子很不對勁,他聽完臉色不好,還直接走了。”
    黃正氣姑娘很有自己的見解,“宴鈴姐姐有癡性,太子一見她說自家先生說得這般動容,怕是心裏早煩死了——他是想談情說愛的,不是想來跟著她一塊緬懷死人的!但阿兄,你碰巧喜歡,你們是天生一對!”
    黃正經也覺得是,他很喜歡聽盛宴鈴說自家先生,隻覺得她家先生生不逢時。
    他就想繼續跟盛宴鈴緬懷下死人,誰知盛宴鈴卻突然雙手捂住了胸口。
    她好痛,骨頭要痛死了,還有些喘不上來氣。
    黃正經心驚肉跳,快步走去,正要問問她怎麽了,就見一雙大手突然將盛宴鈴抱了起來。
    他詫異,抬眼一看,是寧朔。
    寧朔一直盯著盛宴鈴,自然看出了她的不對勁,這姑娘怕是傷心至極生氣至極將自己折騰過去了,他心顫抖著,手卻穩穩的將人抱在懷裏,此刻也顧不得什麽了,抱著人就開始跑。
    “快去叫大夫!”
    其他人也反應了過來,一群人都驚得不行,紛紛往別院裏跑去。
    栗氏正在跟二少夫人高高興興罵寧國公和寧朝呢,就見孩子們驚慌失措的回來了,忙問,“這是怎麽了?”
    黃正氣姑娘一邊抹眼淚一邊揣測,“會不會是美人常有的心絞痛?”
    栗氏輕輕拍了她一下手,“別胡說!”
    好在大夫說不要緊,道:“是過度傷心。”
    栗氏嚇得不行,“怎麽會過度傷心呢?”
    然後就從五姑娘那裏得知了過程。栗氏大恨,帶著孩子們去外麵,先送走了擔心的黃家兄妹——到底還是外人,罵太子還是自家人的時候再罵吧。
    於是送走依依不舍擔心盛宴鈴的黃家兄妹,栗氏就給孩子們講這其中的厲害和陰謀詭計。
    “你們以為太子這是看上了宴鈴,他這是看上了咱們家!先是跟著順王來,見順王不理他,再盯上了宴鈴。”
    五姑娘和寧晨瞬間正襟危坐,臉上露出擔心,“那怎麽辦?宴鈴這是無妄之災啊。”
    栗氏狠狠道:“咱們府裏的姑娘,怎麽可能去做妾呢?太子妃之位又不是咱們的,所以他一直沒有動作。可宴鈴說到底隻是咱們府裏的表姑娘,她父親又是個小官,便是可以納成妾室的。到時候他以側妃之位迎娶,咱們還要感恩戴德。”
    她說到這裏,心思也瞬間萬變,越想越覺得可怕,“太子長相俊美,又是個書生小白臉的模樣,正是宴鈴所歡喜的。若是太子故意勾引宴鈴,宴鈴這般的小姑娘,如何能逃脫?一個不小心陷入了他織造成幻境裏,怕是就要鬧著嫁給他,彼時我們怎麽辦?她怎麽辦?她若是對太子動了情誼,怕是屍骨無存啊!”
    真是惡心!
    此時向來少言寡語的寧晨倒是說了一句實在話,“幸而表妹沒看上太子。後來說起那位景先生的時候,表妹才有興致。不過表妹歪打正著,正氣說,太子本想顯露出自己風花雪月的一麵,誰知表妹隻知曉緬懷死人,太子到底是太子,哪裏能委屈自己去跟一個小姑娘緬懷死人,所以憤而離去。”
    栗氏就笑,“宴鈴做得對!她說敬仰的讀書人是她家先生那般真正有學問的,可不是太子這般沽名釣譽的。”
    一家子人小聲的說太子壞話,關了門窗,不敢高聲言,說了一會之後,栗氏又擔心起來,“可宴鈴怎麽會傷心暈過去呢?”
    五姑娘:“說到動情處了吧,她是個有癡性的。哎,她說她家先生的時候,我也差點哭出來,實在是太慘了。”
    栗氏卻覺得不僅僅是這般。她道:“平日裏宴鈴說起她家先生時也沒有這般。”
    五姑娘:“那是怎麽回事?”
    栗氏想來想去,突然道:“莫不是有邪性吧?”
    寧朔本坐在一邊回憶從前之事,本是傷淒的,聽聞此話,差點沒將手裏的茶杯掉在地上。
    他遲疑道:“母親,不至於吧?”
    栗氏到了這個年歲,是有些信的。而且自從寧朔三月裏從病痛裏醒來後,她就更信了。她會如此說,也是有道理的。
    她道:“今日宴鈴不是還說了一句,若是她家先生有魂魄,會去哪裏嗎?我估摸著,是來京都了。”
    五姑娘驚呼,“是啊,極有可能!宴鈴還在京都給他點長明燈了。”
    二少夫人擔憂,“那怎麽辦?宴鈴這般思念他,也許就是他魂魄在附近的緣故。能感知到嘛。”
    寧朔就聽她們說著說著就說要去做法事去了。
    “先讓方丈做場法事送他走。”
    “要是不走,就作法驅逐。”
    “人鬼殊途,可不能有瓜葛。”
    “對,老天爺,快些做法事吧!”
    寧朔:“……”
    寧晨:“……”
    明明剛剛還是在說大事,怎麽一下子就說到驅鬼上麵去了呢?
    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