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新錢改革 抄家流放

字數:4993   加入書籤

A+A-


    朝廷上很快達成一致,鑄幣權收回中央已成為定局。然後王荊下發詔書,聖旨很快就出了皇宮,然後傳遞出去。
    朝廷上下都得到了正式公文,然後在各地使者的傳遞下向天下擴散。
    收回鑄幣權的決議通過的太快了,各地州郡根本就來不及反應,等到他們收到消息的時候,聖旨也已經到了。
    在得知朝廷要收回鑄幣權之後,州郡各地豪強、勳貴、官員大戶都是一片沸騰,甚至還有不少學子紛紛上書,紛紛喊著要上書朝廷,不要收回鑄幣權。
    朝廷對於這種情況早有預料,因此已經將當日的辯論整理修飾了一番,下發學宮,然後又讓學宮發放給各州郡學宮。
    在那些州郡學宮學子看到這些之後,絕大多數都認同了朝廷的決議,但是依舊有一些人不認可,對於這些人王荊也沒有客氣,直接命令各州郡的學宮革除其名字。
    王荊很清楚,這些人的本質,一部分人是各地豪強、官員大戶的子弟,這些人基本都會站在各自家族的立場上,另一部分則是被這些豪強官員大戶所供養的有才能之人。
    最後一部分不管他們出於什麽原因反對朝廷,拿著學宮給的補貼,在學宮學習各種知識,在朝廷給出解釋之後,依舊來反對朝廷政令,這種人王荊可不想他們以後進入朝廷為官。
    王荊可不想養一群白眼狼出來。
    學宮的事情並沒有引起什麽波瀾,但是各地勳貴、豪強、官員大戶可是不會輕易放棄這塊肥肉。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再分配。每一次改革都很艱難,就是因為既得利益群體不會輕易放棄到手的利益。
    隻不過對於這一次改革,王荊根本不擔心失敗。以現在大乾的實力,地方勳貴、豪強、官員大戶就算反叛,王荊也能在最短時間將其鎮壓。
    甚至為了防止動亂,王荊更是已經提前調動軍隊,正等著他們作亂,然後一舉將這些人全部收拾了,打包送到西域充實人口。
    “我們鑄造貨幣,讓百姓有了錢用,現在朝廷竟然要收回鑄幣之權,不許我們私鑄造,朝廷用的是銅,我們用的也是銅,朝廷的錢是錢,我們的錢就不是錢了?”
    “缺錢的時候,讓我們鑄錢,不缺錢了就直接將我們踢走,天下哪有這種道理!”
    大量勳貴、豪強、官員大戶都很不滿,隻不過絕大多數人也隻敢嘴上嚷嚷幾句,真要敢做什麽,他們又不敢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股風潮還是刮起了一些漣漪。當然看起來聲勢浩大的風波,但實際上真正涉及的人並不多。
    朝廷當年下放鑄幣權也不是說誰都可以鑄造的,實際上隻有各州郡的頂級勳貴、豪強、官員大戶才有資格。
    那些普通豪強,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其中。
    像是這種穩賺不賠的生意,若不是有足夠的實力,敢參與其中?其他人直接就將他們給撕碎了。
    這些人雖然看著強大,但是要是和國家相比,那就是以卵擊石。
    在看到掀起來的輿論完全不被朝廷理會,這些人也明白了朝廷是鐵了心要收回鑄幣權。
    在看到這種情況後,這些勳貴、豪強、地方大戶們不敢直接反對,而是開始準備偷偷摸摸鑄造銅錢。
    既然朝廷不讓鑄真錢,那就暗戳戳的鑄造假錢,反正整套鑄造工藝他們都清楚,甚至不僅僅是他們,就連其他的不少豪強都會,他們現在就等著朝廷發布新的製錢,然後拿回來根據新錢來鑄造私錢了。
    朝廷收回了鑄幣權,各地勳貴豪強表麵上不再鑄造錢幣,卻已經摩拳擦掌準備私鑄。
    至於說朝廷頒布的《大乾製錢令》都被這些人給無視了。
    什麽犯法,被抓到了才是犯法。
    就算神都洛陽的那位皇帝陛下如同太陽高懸寰宇,但是太陽照射到了大地之上依舊是有陰影的。
    朝廷和地方上的爭鬥才剛剛開始,很多人都在進行觀望,若是朝廷控製住了場麵,這些人就會老老實實的,若是朝廷控製不住場麵,這些人就會跟著下場。
    就在這種表麵風平浪靜的氣氛中,朝廷的新錢製作完成了,大量新錢開始投放在神都洛陽和幾座陪都。
    王荊鑄造的錢幣和以前的錢幣重量上區別不大,采用了六成銅,三成五鉛,半成錫。
    六成銅的含量已經很低了,三成五的鉛讓銅錢更重,錫則是為了增加銅錢的耐磨和硬度。
    這批新錢鑄造的非常精美,上麵的文字也很清晰,並且錢幣的邊緣有一圈突起的邊廓,是用來防止有人剪邊。
    以前鑄造的錢幣,一些不法分子就會對錢幣進行剪邊。現在有了邊廓,一旦被剪邊,一眼就能發現。
    同時有了邊廓,其他人想要鑄造的難度也增加了。剪邊錢那些商人、豪強、世家還會折價收取,百姓本就賺錢不易,還要被他們盤剝。現在發行新錢,王荊自然是要預防的。
    新錢鑄造的重量比舊錢要重一些,實際上用的銅數量是相同的,隻是鉛的比例高了一些,放在手上更壓手,百姓也更願意接受。
    王荊命人在錢幣上鑄造了“天命”二字,背麵則是寫上‘五銖’二字,於是新錢被稱為‘天命五銖’。
    等到‘天命五銖’錢發放下去之後,洛陽城的百姓看到這種錢幣,頓時都放下心來,新錢不論是質量還是重量,亦或者精美程度,都遠超舊錢,而且新錢有邊廓可以防止剪邊。
    朝廷出麵以一比一的比例兌換百姓手中的舊錢,當然舊錢不能是劣錢。百姓們紛紛將手中的錢幣兌換給朝廷。
    同時朝廷對前來兌換的百姓進行登記,每個百姓可以兌換的錢幣是有限製的,為的就是防止那些勳貴豪強大規模將新錢收走。
    新錢很快就被百姓接受,王荊很高興,而且神都洛陽在新錢發放三個月時間,也沒有出現任何劣幣以及發現其他人熔毀新錢。
    畢竟天子腳下,所有的勳貴、豪強、官員大戶都得夾著尾巴做人,一旦出錯,到時候朝廷的鐵拳砸下來,他們跑都沒得跑。
    但是洛陽不出事,就不代表其他地方不出事。
    王荊已經派遣了大量繡衣使前往天下各地,金陵、會稽、淮安,這三個地方,王荊不怎麽擔心,畢竟這些地方原本就是大乾的基本盤。
    幾百年來早就被大乾給馴化了,朝廷在這裏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得益於淮國時代王氏的威望,這裏的百姓也是最信任朝廷的,地方勳貴、豪強、官員大戶更是不敢有絲毫違逆。
    這些地方同樣不用擔心,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巴蜀、北方燕趙之地以及齊地。
    王荊也一直等著這些地方出問題,然後他才好出手。作為天子,他可是遵守規則的,即便是要收拾這些人,也必須要證據確鑿的。
    沒有讓王荊等多長時間,很快就有消息傳來,臨淄出現了不少劣錢。王荊沒有猶豫,當即命令四皇子王澤前往齊地。並且讓其率領三千精騎隨行。
    王澤一路不停,大軍快速向齊地而來。有馳道便利,大軍隻用了十天就來到臨淄。
    來到臨淄之後,王澤直接命人接管城防,同時拿出虎符讓人去接管臨淄駐兵。等到控製了城防以及駐軍之後,王澤這才進城。
    一路來到臨淄府衙,臨淄府郡守和當地的官員紛紛上前行禮,結果王澤理都不理,直接派人將繡衣使找來。
    很快繡衣使就匆匆趕了過來。
    “殿下,這些就是您要的資料!”繡衣使將這段時間收集到的資料交給王澤。
    朝廷為了防止私人鑄錢,熔毀錢幣,派遣了大量繡衣使,並且還鼓勵百姓舉報。這些勳貴、豪強,能夠瞞過巡察禦史、繡衣使,但是絕對瞞不過當地的百姓。
    因此繡衣使們輕易就從這些百姓口中得到了大量消息。
    王澤拿起這些證據進行翻看,僅僅隻是大致翻了一遍,王澤就發現了,自從朝廷新錢下放之後,這些山東勳貴、豪強、官員大戶們就用各種手段收攏這些新錢,然後將這些錢幣熔毀,再摻入其他盡數製作成劣錢。
    百姓不願意接受,這些人就強迫百姓必須接受。並且用這些鑄造出來的差錢來兌換百姓手中的舊錢。
    甚至當地的官員也和他們沆瀣一氣,直接將好錢換成劣錢,然後再強行交換百姓手中的舊錢。
    當王澤看到這一幕,心中怒火騰的一下就竄了起來。
    這些人不僅自己鑄造劣錢強迫百姓接受,現在居然打著朝廷的旗號這麽幹。
    王澤心中已是怒極了,表麵卻是不動聲色。沉聲道:“立刻召集臨淄郡官員到府邸來!”
    很快臨淄城中的大小官員就已經趕來了,看到這些官員到齊,王澤二話沒說,直接下令將所有人關了起來。
    他直接快刀斬亂麻,將所有人都關起來,然後直接派遣繡衣使率領大軍前去各地抄家。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