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開源節流 查商稅

字數:3444   加入書籤

A+A-


    朝廷馬場中最好的馬匹永遠不會用來作為戰馬,甚至就連第一批次的馬匹也不會上戰場。
    這些馬匹將作為種馬,對戰馬群體進行改良。
    戰馬作為消耗品,每一次大戰都會死傷很多,那些優質戰馬怎麽可能作為消耗品消耗掉?
    “戰馬數量在供應各地軍隊使用後,存量比去年多出兩萬匹。”太仆令將天下馬場的大致情況說了一遍。
    王信點點頭,然後繼續問道:“流放至西域燕國的罪囚有多少人?”
    “陛下,流放燕國的有三千七百人,西域的七百八十三人。”
    這幾年因為支持北疆和燕國,流放西域的人已經很少了。當然這其中也是因為在發現西域富饒之後,每年都有人遷徙前往西域。
    每年大約有一萬人左右的乾人會通過各種方式遷往西域。隻不過這種人口遷徙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
    “朝廷今年向北疆遷徙人口一萬一千人,隻是每年遷徙人口多有逃回”
    王信臉色不好看,漠北草原他並不想放棄,因此依舊在維持王荊的政策,隻是現在看來,百姓們並不願意前往草原。
    接下來由眾多大臣們又商量了一番其他事務,以及明年需要的預算,這一場朝會便宣告結束了。
    王信讓皇室中鑽研技術的皇室子弟和匠作監一起去試著鑄幣,然後又詔令桑弘羊加征鹽稅,同時加強對商稅的征收。
    與此同時,王信還讓繡衣使和暗衛暗中調查商稅之事,若是那些勳貴、官員老老實實的繳稅,王信就放他們一馬,若是敢繼續逃稅,那到時候就新賬老賬一起算。
    皇室中每一代都有一部分人來鑽研這些東西。子玨很清楚科技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對各種技術都很重視,每一代都會有弟子去鑽研。
    同時也會定期和匠作監進行交流,因此皇室的各種技術也是很強的,而且還掌控了很多匠作監不知道的技術。
    說到製錢工藝,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多的。那些豪強、大戶、官員們對於製錢可是非常有興趣,幾十年來千方百計想要製作成本低的錢幣。
    因此出現了夾錫錢,夾鉛錢等可以說,這些人為了賺錢不斷的鑽研各種技術,隻可惜,他們走錯了方向。
    一門心思去整這些歪門邪道,但是這鑄造技術卻是不錯。
    在同意了鑄造銀錢之後,王信並沒有放棄其他的解決辦法。
    想要解決財政問題,無非就是兩種,其一是開源,就是不久前在大朝會上說的那些,不管是鑄造銀錢,加征商稅等等。其二是節流,就是減少開支,將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去掉。
    朝廷中最不必要的開支是什麽?雖然朝臣們沒有說,但是王信清楚,就是鎮北都護府。
    鎮北都護府每年有上萬大軍駐紮北地,每年還進行移民,運送糧食與胡人交易,每年都有上百萬貫的開支。
    王信自然是不願意的,這是他父親製定的戰略,父親沒有實現,他想要繼續推行下去,而且他也不願意自己父親身上有任何汙點。
    因此即便是先帝駕崩前就已經承認自己的戰略錯誤,讓王信糾正,王信也沒有采納。
    既然這鎮北都護府不取消,那就隻能從別的地方來削減了。
    王信於是就將目光轉向了鹽鐵專營上來。這些年以來,伴隨著大乾鼎盛,朝廷的冶煉作坊在不斷增加,匠作監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朝廷推行鹽鐵專營製度數十年,起初是為了防止鐵器外泄,後來則是發現這種辦法管理方便,還能獲取不少錢財,於是就一直推行這種方式。
    但是這項政策執行到了現在,事情發生了不少變化,鐵器不賺錢了。
    自從先帝以來,大力發展耕種,鐵器的農具的價格一直降低,朝廷經營鐵器工坊,在大家都懂的原因之下,鐵器的利潤極低,甚至有時候鐵器還會出現虧本的情況。
    看到這種情況後,王信已經打算將鐵器從鹽鐵專營中去掉,鐵器朝廷不再專營,王信準備開放鐵器市場,讓民間來經營。民間經營煉鐵鋪子沒有朝廷那種臃腫的架構,利潤還是不錯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朝廷會放棄冶鐵,而是將方向轉變到武器和盔甲方麵。
    至於說鹽,王信是不打算放開的。鹽這東西關乎民生,朝廷現在對鹽專營,價格並沒有太高,百姓也負擔的起,這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獲取鹽的方式很廉價。
    不管是西北的青鹽還是鹽城的海鹽,成本都很低,朝廷因此獲利頗豐。
    除了放開鐵器外,王信詔令巡察禦史開始嚴查貪腐。與此同時,還詔令商府令嚴查商稅。
    自從商稅越來越高之後,商府令的地位就越來越高了,如今已經成為九卿之一,絲綢之路繁盛,讓大乾商業繁榮,但是卻也出現了大量商人逃稅。
    原本那些勳貴、官員們通過商貿多賺些錢,王荊看他們沒有去侵占小民土地,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可這些人卻是得寸進尺,變得越來越過分,以前雖然逃稅,多少還交一些,現在直接不交了。
    現在這件事情被直接捅到了禦前,再想要像以前那樣可就難了。
    王信召見了商府令,麵無表情的問道:“商府令,朝中的情況你也清楚,大梁商人逃稅,你有什麽說的嗎?”
    商府令身體瞬間打了一個激靈,連忙說道:“陛下,這是臣的過錯,臣立刻去查,絕不姑息!”
    王信淡淡道:“商府令,去查吧,若是查的朕不滿意,那就去北地都護府吧。”
    商府令頓時臉色變得極為蒼白,嚴查商稅就是得罪勳貴和各地官員,可若是不查,死的就是他一家,怎麽選擇?商府令瞬間就做出了決定。
    “陛下放心,臣一定讓您滿意!”
    “去吧!”
    王信擺擺手,商府令小心的退出內殿,到了門外之後,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一陣寒風吹來,冰冷刺骨,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後背已經被汗水浸透了。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