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禦製銀幣

字數:3716   加入書籤

A+A-


    大乾的商稅是十稅一,說實話並不算高,但是架不住有人想要賺的更多啊,既然連這麽點稅都不願意繳納,那還算是大乾之人嗎?
    享受了大乾所帶來的便利以及各種利益,卻不願為大乾繳稅。王信不認為他們還是大乾之人!
    清查商稅在推進,另一邊,在王信的大筆錢糧投入之下,登州水師的籌建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一艘艘大船在船塢中鋪設龍骨,然後再進行拚接組裝。而在距離船廠不過十餘裏的地方,五千漁家兒郎也已經征召完畢。
    這些漁家兒郎基本上都是世代生活在海邊,經常出海打漁,一個個水性極佳,也是最好的水軍士兵。
    漁家兒郎因為常年出海打漁,最清楚什麽是同舟共濟,服從性和合作性是極高的,類似於這種人的還有一種就是礦工。
    礦工常年下礦,礦道深入地下,同樣需要合作,需要遵守各種規矩,畢竟一旦出問題,很可能就是所有人一起倒黴。
    而軍隊同樣是需要通力合作的地方,因此這兩種人是非常適合組建軍隊的。
    五千漁家兒郎組建水軍,很快就有了一些規模,除了這些外,各種軍用物資也被送來。
    大乾的水軍強盛,對於水軍作戰也很有經驗,隻不過北方寒冷,南方水軍恐怕受不了。
    而且大乾以前的水軍都是在江河中,極少進入海洋,登州這邊需要跨海作戰,使用這裏的漁民更好。
    為了組建水軍,王信抽到了五千套藤甲給這些士兵使用。有藤甲護身,即便是落水,也可以依靠藤甲的浮力浮在水麵不至於淹死。
    趙義督造船隻,又訓練水師,王信已經打算等水軍訓練好了,讓他帶領水軍跨海進攻箕子朝鮮。
    匠作監。
    伴隨著滾滾熱浪,叮叮當當聲響起,緊接著一陣吱扭吱扭的聲音響起,一根足有手臂粗細,一丈多長的鐵棒緩緩旋轉,鐵棒下麵,一塊鐵板正將燒紅的銀塊壓製下去。
    最後,那枚銀塊如同泥巴一般,被壓製成了一塊銀版。緊接著,一名大漢夾起銀版就塞進旁邊摸樣相似的一座機器中,隻見那鐵板緩緩壓下,最終一枚枚銀幣被壓製出來。
    很快,機器抬起,旁邊一位師傅將這些銀幣放入水中快速冷卻。等到銀幣冷卻的差不多之後,旁邊的一名工匠開始拿出工具對銀幣進行雕琢,修飾銀幣上的瑕疵,在進行雕琢之後,一枚銀幣總算是製作完成。
    大匠作將雕琢好的銀幣擦拭幹淨,然後小心裝入一個錦盒之中,然後帶著錦盒匆匆離開作坊,向皇宮趕去。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上陽宮中,王信看到了錦盒之中一排擺放的二十枚亮閃閃的銀幣。
    這些銀幣入手冰涼,正麵雕琢著一隻正在展翅高飛的鳥兒,正是大乾的神鳥玄鳥,玄鳥紋最上方,寫著一兩。
    除了玄鳥紋外,在銀幣邊緣還有一排文字,上麵寫著‘大乾銀幣,一當一千’。
    王信將銀幣翻過來,銀幣背麵雕刻著一些花紋,中間寫著元鳳銀元四個大字。
    整個銀幣看上去字跡並不算很清晰,不少地方還有雕刻的痕跡,顯然銀幣壓製的技術還是有缺陷。
    不過這並不妨礙這枚銀幣依舊是一枚精美的銀幣,畢竟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比這種銀幣更精美的了。這一點瑕疵完全可以接受。
    看完了銀幣的外觀後,王信將這枚銀幣在手上掂了掂,銀幣分量十足,接著問道:“這樣一枚銀幣有多重?”
    “陛下,銀幣足重一兩。”大匠作恭敬的說道。
    “一兩!”王信眉頭緊皺,按照現在的白銀的價值,差不多是一千一十枚銅錢到一千零五十枚銅錢才可以買到一兩白銀,現在這樣一枚銀幣就足足一兩重。不去算人工,僅僅是材料錢,按照一比一千都虧了。
    “這銀幣可是純銀的?”王信問道。
    “陛下是純銀的!”大匠作說道。
    “愚蠢!”王信直接罵道:“白銀一兩就要一千零五十枚銅幣,你用一兩白銀鑄銀幣還要一兩換一千嗎?”
    大匠作臉色一變,連忙說道:“陛下息怒,臣知錯,此銀幣乃是樣幣。”
    “去將銀幣中加入銅,再行鑄幣!”王信直接道。
    “遵命!”大匠作恭敬說道,準備回去繼續鑄幣。
    就在這個時候,王信似乎想起來了什麽,突然開口道:“回來!”
    大匠作連忙回來。
    王信道:“去將王修叫來,讓他一起去鑄幣!”
    很快一名四十餘歲的中年人就來到殿中,王信笑著說道:“十二弟,你去幫他們鑄造銀幣。”
    王修拱手同意。
    兩天之後,大匠作再次帶著一盒子銀幣來來到宮中。這一次的銀幣看上去和上次類似,隻不過銀幣的比上一次小了一些。
    王信在翻看過後微微點頭,然後拿起一枚銀幣用力一吹,然後放在耳邊,隻聽得一陣悅耳的聲響響起,王信這才露出微笑。
    “陛下這次的銀幣使用了九成銀,一成銅,同時重量也減輕了一些,是九錢,幣值和上次一樣。”
    “這樣的銀幣,你們一天能夠鑄造多少枚?”王信直接問道。
    “回陛下,現在工藝還不怎麽成熟,一天可壓製六百枚,若是等以後水利機械製作好了,一套機械一天應該可以壓製兩千枚左右。”
    王信點點頭,然後說道:“按照這個樣式,盡快壓製十萬枚銀幣出來。”
    “陛下放心,臣立刻去辦。”
    匠作監得到命令之後,立刻開始製作機械,隻用了半個月,就重新組裝好了幾套機械,然後全力開始鑄造銀幣。
    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十萬枚“禦製銀幣”就已經全部製作完成。
    過年前最後一次大朝會,王信正式將這些銀幣作為官員這一個月的俸祿發放下去,同時也開始拿出兩萬枚銀幣放在錢莊進行兌換,並且正式下發詔書,詔令流通‘禦製銀幣’。
    同時,對於‘禦製銀幣’的鑒別方式也一並用告示公布出來。
    這種造型精美,分量十足的‘禦製銀幣’一出現,立刻就受到了官員還有百姓的一致歡迎。
    王信原本定下的一枚兌一貫,很快就漲到了一枚兌換一千一百枚,甚至還有價無市。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