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集賢院出版社(二更)
字數:3583 加入書籤
齊王朱榑坐在凳子上,一隻腳踩著一塊墊鐵,對回來的楚王朱楨道:“明日信國公要來。”
朱楨錯愕了下,旋即笑道:“他來便來,與我們何幹。”
朱榑看了一眼身旁的蒸汽機:“訓誡之餘,還想號召學院人才進入水師,換言之,水師會繼續擴張下去。”
朱楨疑惑地看著朱榑:“水師為何還要擴張,大遠航已經結束了,當下的規模也相當龐大,再擴張下去,豈不是過於耗費國帑?”
朱榑站起身,暼了一眼翻找工具箱的朱守謙,沒有避諱地說:“是啊,大遠航都結束了,土豆都已經種了三茬了,可為何——二哥沒回來?”
朱守謙皺了下眉頭,拿起了一把錘子,默不作聲地走向一旁的蒸汽機。
朱楨不是愚笨之人,被朱榑這麽一說,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二哥秦王朱樉留在了澳洲,至今沒有回來,甚至可以說,他可能不回來了,哪怕是回來,也會再次離開。
因為,二哥海外封國了。
大明唯一一個就藩的皇子,這是一個先例,也是一個樣板,是一個方向。
朱楨翻看過關於澳洲的航海日誌,知道那是一片如何荒涼的地方,那裏的土著連他娘的衣裳都沒有,甚至連個屋子都沒有,妥妥的純野人。
若是給自己一片野人的地方,朱楨估計會發瘋。
朱榑看出了朱楨的不甘與不願,言道:“信國公如何說話,我們可以不在意。可水師繼續擴張,你我是不是需要做點什麽。鐵柱,你別當沒聽到,若是當真海外就藩的話,你也算一個。”
“鐵柱?”
朱守謙臉都黑了,轉過頭看向朱榑:“不要叫我這個名字!我聽陛下安排,讓去哪去哪,你們要幹嘛,可不要拉上我,這種事我不參與。”
朱榑哼了聲:“膽小鬼。”
朱守謙鬱悶地敲打著鉚釘,也不反駁朱榑。
朱楨知道朱守謙性子沒那麽強,甚至有幾分怕事,也不勉強,對朱榑道:“我不想去蠻夷之地,弄一座什麽起始之城,從頭開始,在這金陵當個閑散王爺也好過出海。”
朱榑連連點頭,一臉不情願:“可若是咱們不說服父皇,遲早會被送出去,雖說大遠航的故事很激勵人心,還能手握一支水師。可外麵的蠻荒也讓人覺得可怕。從查斯基、卡帕那些人對大明的尊崇到了視為神明的地步就能知道,那裏是何等的不堪。”
朱楨想了想,說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可我是六皇子,你是七皇子。”
朱榑啞口無言。
這倒是最棘手的……
海外分封,不管怎麽分,都會按順序來,現在是秦王朱樉,後麵就應該輪到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了,再之後,才是朱楨與自己……
當然,也不排除父皇一口氣進行多個藩王海外就藩。
可問題是,前麵三個大哥沒吭聲,底下的小弟就嚷嚷起來了,這合適嗎?
還有,海外就藩這還不是明麵上的事,至少還沒形成規製,秦王就藩澳洲當時的考量,那也是為了大遠航提供後勤,並控製澳洲這一塊廣袤的地盤。自打那之後,朝廷就沒什麽人公開討論海外就藩的事。
若是自己與朱榑這個時候公開了說這件事,很可能不僅收不到什麽效果,反而可能適得其反,讓海外封國提前。
朱榑無奈:“除非,讓三哥、四哥出麵……”
朱楨反問:“你知不知道三哥在忙什麽?”
朱榑一臉苦相。
朱棡最近確實很忙,不是忙擠牛奶,也不是推銷牛奶糖,而是在忙集賢院的事。
集賢院不是什麽書院,與國子監、格物學院並不同,沒有先生、弟子之類的,而是專門負責一件事,那就是“刊輯經籍,圖書廣誌”。
一句話,這就是個管理出版圖書事宜的新衙署。
集賢院建成之後,將會承攬國子監、格物學院、府州縣等統一教材刊印發行,並規範出版事宜。
當然,教材之類的都被安排在了後麵,集賢院現在隻在辦一件事,那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檢驗莊武的活字印刷技術,一旦這個技術被證明確實可行,那將會立馬排印一本書——《航海八萬裏》!
這本書在二月份送至金陵,三月份莊武、謝三等人自福州至金陵,四月份設置集賢院,並命晉王朱棡負責一應事宜。
朱棡就盼著《航海八萬裏》這本書能印出個無數冊,然後發賣到各地了,父皇也在盯著這件事,聽說時常過問進度,朱棡在這個節骨眼上鐵定不可能跳出來說什麽海外分封的事。
“不是還有四哥,走一步是一步吧。”朱榑無奈,感歎了一句:“都是先生惹出來的事啊,我有時候會想,咱們分封的事泡湯,是不是也是先生暗中使的力……”
朱楨瞪了一眼朱榑:“這種事可不敢說。”
朱榑有些頹廢,看著眼前的蒸汽機,這玩意至今也沒取得突破,可忙來忙去,若是最後出海了,那自己到底在忙什麽?
可沒任何辦法。
翌日。
格物學院集聚廣場。
信國公湯和登上高台,麵對眾多格物學院的弟子,沉聲道:“受山長委派,湯某來到了這人才輩出、人才濟濟的格物學院,年中考核不日便會開始,是對諸位學業的一次檢驗……”
“當穩定發揮,以求名列前茅……”
“諸位都知道,堂長顧正臣乃是水師左都督,也是大遠航的總兵,是締造了一段大明航海傳奇的人物,可若是沒有水師上下同舟共濟,沒有水師人才沉著應對,大遠航如何能順利完成?”
“今日在這裏,我以水師大都督的身份宣布,將會在格物學院遴選一百名優秀弟子進入水師之內,當然,也會在各衛所之中挑選人才以充實水師,為的是大明海域靖平,為的是下一次遠航……”
朱棣打著哈欠,有些愁苦。
興許是協助操練京軍熬夜太多了,父皇體諒,讓自己回格物學院休息一陣子,順帶補補課業,操練軍隊時自己精神大好,可到了學院之後,這積累一年多的困倦一下子就打了過來,總是困意連連……
朱榑用手肘碰了碰朱棣,輕聲道:“四哥,商量件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