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直播那些事

字數:4235   加入書籤

A+A-




    江寒繼續和網友聊天,一個叫‘瓜農小李’的人主動和他連線。
    小李有張方正的臉,皮膚黝黑,一看就經常曬太陽。
    他似乎很著急,江寒才接通,便急聲問:“您這裏有西瓜專家對吧,管管孩子吧,我種的西瓜為什麽都裂開了。”
    小李是個零零後,去年回家鄉創業做新農民,覺得種西瓜很有前景,便辦了小額農貸,試種了一批瓜。
    他的瓜長勢很不錯,坐果能力強,果型也漂亮,小李覺得今年肯定大賺一筆。沒想到,到了成熟期,西瓜三天兩頭裂口子,小李快崩潰了。
    他是跟著村裏老人學種瓜的,掌握的農業知識不多。他也是病急亂投醫,每天在網上搜索解決方法,這才遇到江寒直播。
    盛夏至湊到鏡頭前,問:“你是哪裏的?”
    小李報了自己的地址,他家是本省的,就在隔壁市。
    盛夏至表示自己知道了,讓他給自己看瓜田,又問他用水施肥情況。
    小李一一回答後,盛夏至了然,告訴他解決方案:
    “你用肥不對。氮肥鉀肥不能總是一半一半。結果時,鉀肥要多一點,氮肥要少一點。
    你照我說的改進一下,如果不放心,可以去你們那邊的‘農科小院’找人問問。
    還有,總是種同一種作物,土地容易害病,你要注意防治根結線蟲。有一個藥,我們國產的,張院士團隊研發的,不貴,很有用,你可以試一下。”
    盛夏至說了很多,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知識都教給小李。她讓小李保持聯係,後續有問題再找她。
    小李聽得認真,還做了筆記。最後,他對盛夏至連連道謝:
    “小夏姐,說真的,我本來都想放棄了。我以前看我爺爺種地,覺得是再簡單不過的事,等我自己親自動手,才知道多難。
    做農業後,我經常覺得,未來太艱辛和困難。但是今天聽您這麽一說,我又覺得充滿了希望。”
    盛夏至鼓勵道:“萬事開頭難,等做熟了會輕鬆很多。你不要擔心,全國的農業專家都是你的後盾。
    沒事去農業農村局轉轉,那裏常組織培訓。
    我們在走一條很新的路,大家一起努力。”
    說完,她又對屏幕說:“我擅長葫蘆科作物,小麥、玉米和家禽家畜也了解一點。大家有這方麵的問題可以問我。”
    盛夏至話音才落,便被屏幕上爭吵吸引了。
    原來網友正在討論她那句‘你是哪裏的’,說她地域歧視。
    盛夏至哭笑不得,解釋說:
    “你們誤會了。
    西瓜是一種地域性很強的水果。像我提過的844,吳明珠院士在84年第4組作品,隻有在南匯,這個品種才種得好,已經被推廣為地理標誌的水果。
    像我們剛才吃的大西瓜,也是用844的種子種的,口感和甜度都不錯,但就是不如南匯的好。”
    她覺得這種一言不合就給人扣帽子的行為很無知,又說:
    “農業是從地裏種出來的。大家關注農業,做賽博農民挺好,但能不能有點常識再來討論。
    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解釋‘為什麽火箭不燒煤做燃料’的問題上。”
    有網友又開始刷評論,有人說她做得對,還有人說她傲慢,看不起人。盛夏至懶得搭理後一種人,挑有用的問題回答。
    有個網友對她的大西瓜很好奇,問哪裏能買到。
    盛夏至給合作的超市做了波廣告,說歡迎選購。
    網友是外地的,當地沒有這家超市。
    盛夏至提議:“我教你們種吧。少量種植的話,新手也可操作。
    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肥料給足,光線給足,空間也要給足,讓瓜的根係展開,就可以了。
    你們可以試一下,有問題問我。”
    網友們被盛夏至的大方驚呆了,直呼這個不是商業機密嗎,全網公開可還行。
    “我們國家一年的西瓜產量占世界70,我國國民每年吃掉約八千萬噸西瓜,還要從國外進口一部分。”盛夏至豪氣地揮手,“西瓜根本不夠吃,大家盡管種。”
    她繼續讀屏幕上的評論:“我推薦的西瓜有點貴?
    對,黃瓤的,無籽的,還有精品瓜,價格是貴,我們科學家正努力把價格打下來。”
    她又回答了幾個問題,再一次把直播間還給江寒。
    江寒和網友們閑聊了一會兒,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了。
    江寒才想下播,又有人想連線。
    江寒以為又是瓜農求助,便接通了。
    對麵是個相貌普通的中年人,微微發福,膚色並不深,看起來不像從事農業的。
    江寒禮貌地問:“您有什麽問題?”
    中年男人一咧嘴,露出有些發黃的牙齒。隔著屏幕,眾人似乎都能聞到一股陳年煙草的臭味。
    他說:“剛才那個小丫頭說自己是博士,我來考考她——”
    江寒短暫的記憶裏,頭次遇到這種人,不知該怎麽處理,有些茫然地看著他:“什麽,什麽意思啊?”
    盛夏至接過手機,打斷男人喋喋不休:
    “知道為什麽我是博士嗎,因為我創造問題。我在研究一種所有人都沒見過的東西,有資格考我的人都在南繁基地。
    我再說一遍,我的時間很寶貴,不能浪費,尤其不可能在你這種人身上浪費!”
    說罷,她結束這段無意義的通話。
    評論區又熱鬧起來。有網友說她懟得對,不能慣著這種人。還有說她語氣太衝,沒禮貌。
    盛夏至向眾人澄清:“當我語氣衝時,請不要誤會我沒禮貌,是我的教養和社會責任感,阻止我直接罵人。”
    最後,她又提醒大家來找她交流農業問題,便結束直播。
    但一眾網友的討論並沒結束。
    建軍叔也在看直播間,告訴盛夏至:“小夏,大家都說你沒視頻裏好看。”
    “什麽?”
    盛夏至看向手機,網友正在熱議,說江寒vlog裏,盛夏至每次出場都自帶氛圍感,和直播時完全不一樣。
    盛夏至看向大棚玻璃的倒影,檢討自己:“是不是因為我沒洗頭?”
    “不是你的問題。”江寒走道她身邊,小聲說:“是我每次都給你加濾鏡啦。”
    “你特意給我修圖!”盛夏至驚訝地捂住臉頰,“我就說為什麽我在視頻裏更好看,還以為我很上鏡呢。”
    建軍叔不懂:“什麽是濾鏡?”
    正秋嬸解釋:“就是能讓人看起來更好看。”
    建軍叔不幹了,指著江寒偏心,說他不夠意思,竟然隻讓盛夏至一個漂亮,要他下次也給自己加上那個濾鏡。
    正秋嬸也小聲抗議,說自己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