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宋江跨海,都中大疫

字數:3817   加入書籤

A+A-




    樂善郡王也跟著收了槍,歎道:「國公爺,小王至此,憂心之處就是這個。火器之利不可小覷,本是宋時陳規所作,如今海外地方竟然勝過我天朝上國,哪裏有這等道理。」

    賈璉道:「這話卻也不全對,叫俺也想起了,當年在應天府時原是聽聞過這不用火繩的神槍。」

    樂善郡王思索一陣,笑道:「是了,國公爺是金陵人,那前明南京通政使,吏部左侍郎畢懋康作書《軍器圖說》內提過這槍,難免在金陵傳過,所以國公爺知曉。不過自改朝換代、天下由亂及定以來,書中神槍雖勝過舊式鳥銃一些,卻無人提起了,更不說改進。究其原因,不過是天下安定,武備難免鬆弛,不需更換此物,我朝仍能威壓四夷。」

    賈璉皺眉道:「俺學識不高,卻也知道既然添為朝中重臣,該要‘居安思危"的道理,既然是好物件,哪裏能不要。」

    樂善郡王道:「正是如此,小王通識西洋文字,如今更聽聞海外有以後膛裝彈的火槍麵世,槍上連通條都不需,裝彈之時更快,平民百姓大可持之。」

    賈璉聽聞,對樂善郡王不禁另眼相看,道:「俺隻認得西洋鍾,王爺竟是還曉得西洋話?」

    樂善郡王笑道:「洋人雖容貌怪異,舉止輕浮,卻也能做些巧奪天工的物件。小王不過微末學了些東西,今上才是學究天人,能以西洋羅馬文成書。」

    賈璉四書五經尚不能通透,哪裏會這等東西,一時無可言說了。

    邊上盧俊義瞅見了空隙,這時上前一步,作稟道:「那群佛郎機人也不是無故來上供,有海寇宋江勾結茜香國,船行南海,專門劫掠西洋各國往來商戶,收拿供奉,所以佛郎機國才上供來,望朝廷剿匪。」

    這又是個耳熟的名字,賈璉回望過來,道:「我兩個也是故交,盧樞密有話直說就是。」

    當年起兵推東宮繼位時盧俊義不肯入夥,如今再如何,兩人關係也難免冷淡了些。

    盧俊義聞言,口內便道:「正好我朝海疆也時有商船被劫之事上報,今上便傳旨都太尉統製府,望我等拿個主意。高太尉一時躊躇,叫下官先來問國公爺的意思。」

    馮紫英聽到這,事不關己笑道:「前朝倭亂時也有這事,不如遷海就是了,海賊上岸不得,沒了補給,茜香國又能養活多少人,何況那邊還是臣藩。」

    樂善郡王忙道:「堵不如疏!小子信口胡言,這是不知天時了!天下海貿越發興盛,我朝豈能閉門造車?」

    馮紫英麵色一黑,來了氣性,索性抱胸在一旁不說話了。

    賈璉尚在思索,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對盧俊義說話。

    西邊戰事剛要結束,若是為了些富戶的商船被劫掠,就再大肆征伐海疆,國力怕真要窮盡了,無端著叫百姓遭亂。

    不過樂善郡王說的也有理,海域通暢,與西洋各國往來也是大事。

    兩麵為難之下,賈璉眉間皺起,對盧俊義道:「待我尋人商議了,再給高太尉答複。」

    盧俊義頷首而退。

    說了這些話,眼看天色將晚,賈璉也沒有再試洋槍的心思,起意回轉。

    樂善郡王早就要走的,隻是賈璉過來,就先陪一陣,更有了收獲,這時便先告辭離去。

    盧俊義跟著走了。

    賈璉後腳出來靶場,正要上車時,側麵有大群人馬點起火把開路過來。

    近了一看,原來是神機營新任總督小種騎馬攜人過來。

    「聽聞老上官蒞臨,卑職駐紮在外,有失遠迎。」

    小種下馬來,伏地見禮。

    賈璉使人攙起來,笑道:「你甲胄在身,不必講究這個。」

    方才樂善

    郡王還提起了神機營的事,小種倒是來得趕巧了。

    賈璉便不急著上車,引小種到一邊說話,道:「如今西洋的火器越發犀利,那些個新槍俺都看了,造得巧妙,你打發人尋匠戶、火藥作按照那什子《軍器圖說》仿照出來,再往好了改,也要像洋人般後膛裝彈藥。做成了,那匠戶要大賞!」

    小種不知賈璉怎麽起這份心,隻是既有吩咐,自然要應承:「既然老上官覺得西洋的物件厲害,卑職按圖索驥弄出來就是,隻管放心。」

    賈璉道:「哪裏是弄出來的事?要給神機營上下裝備才好!俺也是從神機營裏出來的,個中門道都清,匠戶的銀子被扣了再扣,打出來的三眼銃都能炸膛,賣給外人的比交給軍中的還好。這事再罰他們也沒用,你要革除了這弊端,叫他們安心造新槍、新炮才是正經。」

    小種不敢反駁,隻連連稱是。

    賈璉又道:「吃空餉的事也該改了,指不定俺什麽時候就要大用神機營,這都交給你去做事,隻管拿著我的話,不怕朝野誰敢來生麻煩。一日叫我見得神機營好了,便提你做正經節度使去節度神機營,加樞密事。」

    小種這才歡喜了,道:「老上官有心重整神機營,卑職敢不效死力?也省得別人說我那處是武官放養的地。」

    對部下耳提麵命了一番,賈璉滿意頷首,上車往榮國府裏回來。

    夜幕已降,馬蹄與車輪聲滾過當街。

    車至半路,前頭趙天梁、賈薔、賈琮幾個跑馬過來,麵色慌張,到了車駕外遞話。

    「國公爺!二太爺那邊在外頭染了瘟疫暈倒,被抬回家裏。趁著無人看管,附郭跑了幾千流民到了內城來!」

    「這還了得!」

    賈璉從車廂內鑽出,站在車轅內,遙望夜色中,不知有無動亂傳來。

    「樂善王爺嘴上說得好聽,卻也不幹正事!」

    賈璉氣了一陣,同趙天梁吩咐道:「傳我的命令去,將有幹係的城門尉下獄問罪,叫佐官連同五城兵馬司、順天府衙門驅逐、收攏流民,再傳話去京營,叫上下待命!」

    這個年節可以預料的不好過了。

    趙天梁領話去了,餘下幾人各自沉悶。

    ——

    時歲相交,都中大疫。

    朝賀取消,皇帝避瘟疫於南苑。

    元宵不興燈會,皇帝避瘟疫於暢春園,是夜嘔血三升,急傳朝中一眾重臣覲見。

    忠順親、樂善郡王、榮國公、文時起、高譙等先後趕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