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大朝會 擬出兵

字數:6335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沈落雁如此安排,也正是防止趙明淵對她起猜忌之

    當初在李密麾下犯下的錯誤,沈落雁自然不會再

    畢竟,如今民間已經有隻知內閣而不知皇帝的傳聞了,她又怎會輕

    車架順著天街一路向北,朝著皇宮而

    掀開簾子,看著兩側護衛的兵士軍容整潔,身姿挺拔,軍容有度,趙明淵不禁暗自點了點

    嗯,看來兵練得還不

    當然,更遠的地方也聚集著不少看熱鬧的人

    趙明淵見他們大都衣物整潔幹淨,不禁有些欣

    雖然知道洛陽乃是帝都所在,向來百姓富庶,不是其他地方可以相比

    但至少百姓並非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眼神中更沒有對他恨之入骨的仇恨,這證明他做得還不算太

    當然,趙明淵明白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不過,想要達到他心中的標準,卻必須先統一天

    因此,進入皇宮之後,趙明淵沒有半點歇息,便立即舉行大朝會,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議

    百官紛紛匯報了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成績,趙明淵發現大明如今的形勢一片大

    不久前南方數郡紛紛投降大明,如今更是自是已經由大明派人接管了秩序,不再同之前一樣隻是一個名頭

    而之前猶豫不定還沒有投降的“梁王”的沈法興以及自稱“楚王”的李子通,這兩大反王在宋缺的重兵威壓之下,也早已撐不住

    佛門轉投大明,巴蜀兵不血刃地改旗易幟,更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

    得知這個消息後,雙方也紛紛向大明送來降書,隻等趙明淵安排人去接

    因此,除了鐵騎會任少名,江南之地已經連成一片,盡歸大

    至於鐵騎會,倒並非他們是硬骨頭,而是因為任少名與趙明淵有殺父之仇,因此無心投

    況且即便投降,有殺父之仇和胡人這兩重身份的影響,任少名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因此,即便明知道處於劣勢,任少名也準備拚一

    隻因他明白趙明淵的大敵在北方,絕不會用全力來對付他,最多隻會派一支偏師來對付

    這種情況下,他倒也並非沒有一拚之

    不過,此等小事趙明淵並沒有放在心上,對付胡人,自然由宋缺這個漢統主義者來處

    既然任少名因在宋缺刀下逃生而知名,那最終喪生於宋缺的刀下,也算死得其

    如今,能夠對大明造成威脅的勢力,也隻有關中的李唐和北方竇建德的大夏

    熟悉了一番大明的情況,了解清楚家底,趙明淵當即便決定出兵滅

    聽到趙明淵說出這個決定,一眾武將皆是摩拳擦掌地表示早就做好了準備,就等著趙明淵發話

    至於文臣,倒是有不同的意

    他們的意見自然並非想要阻止趙明淵向外征

    畢竟,若趙明淵一統天下,那麽他們便是開國元勳說公侯萬代或許有些誇張,但富貴百年卻是不

    因此,眼見收獲的季節即將來臨,他們又怎會阻止呢?

    隻不過,他們的分歧在於,有人認為,與其滅唐,不如先北上攻打竇建德的大

    李唐和竇建德看起來似乎兵力差距不大,甚至單比兵力,竇建德可能更勝一

    可是李唐占據關中之地,易守難攻,更得關中門閥支持,攻伐難度卻不是竇建德的大夏可以相比

    因此,不少人主張,不如先易後難,先北伐攻打竇建德,之後再西征李

    此言一出,當即便有不少人讚

    畢竟,這一戰略的確有可行之

    若是大明真的打敗了竇建德,那麽天下便隻剩關中一隅之地,李唐又憑什麽抵抗占據大半天下地盤,人力物力皆呈碾壓之勢的大明呢?

    既然有人讚同,那麽自然也免不了有人出言反

    “若是李唐趁我大明征伐竇建德之時東出函穀關,攻打洛陽,又該如何應對?

    屆時我大明腹背受敵,豈非危矣?”

    立即便有人反駁,道:“那若是攻伐李唐,竇建德豈不也會趁機南下?”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

    聽著眾人的議論,趙明淵也不禁深

    事實上,隨著大明統一南方,實力進一步壯大,能夠對他造成威脅的勢力,也隻剩下李唐和竇建德的大夏

    即便李唐和竇建德關係並不好,可如今局勢所迫,雙方也會自然而然地達成默契,結為同盟,共抗強

    因此,無論大明攻打哪一方,他們都絕不會任由大明將他們逐次解決掉

    隻不過,拖後腿的事情是難免的,但是會為盟友出死力,倒也未

    如今局勢算是三足鼎立,雙方聯盟來抵抗大明乃是大勢所趨的必但他們雙方自然並非鐵板一塊,必然各懷鬼胎,想讓對方同大明兩敗俱傷,好讓自己漁翁得

    對第三方來說,雙方交戰的時間拖得越久越等到雙方疲憊不堪,或是大明顯露出勝利之勢,第三方才會真正地出

    對趙明淵來說,自是恰好相反,這一仗打得越快越

    首先,兩麵開戰乃是大

    兩方一起打是不可能的,隻能是主攻一方,另一方派兵駐守防備即

    至於選擇攻打哪一方?

    雖然眾人分析得也很有道理,其中利弊也在爭論之下逐漸清晰了起來,但趙明淵還是決定先打李

    雖說先易後難也是一種打法,可在趙明淵眼中,李唐對他的威脅遠不是竇建德可以相比

    且不說李世民有天命加身,天策府名將雲集,單是秦國以關中之地橫掃六國這份地利,就讓趙明淵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李唐繼續發育下

    因此,趙明淵最後一錘定音,決定先攻李唐,再滅竇建

    見趙明淵主意已定,眾人終於不再爭

    既然趙明淵執意要先打李唐,那就打唄!

    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雖然李唐獲得了關中門閥的支持,也確有地利,但是竇建德卻也不

    兩者差別不大,無論先打哪個,都是一場硬

    隻不過,這些進言先打竇建德之人,確是真心實意為大明著想,還是在為李唐張目,那就不得而知

    既然主意已定,先打李唐,那麽接下來便有得忙

    想要打一場仗可不容易,可不是趙明淵上下嘴皮子一合,下令開戰,下麵直接那麽簡

    其中細節多不勝數,方方麵麵都需要詳細考慮,這也便是所謂的廟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

    想要滅唐,初步估計大明需要派遣精兵十

    而要保證這十萬精兵的後勤糧草,卻需要二十多萬的民夫運

    單此一項,便要詳加考

    幸好,趙明淵占據中原腹心之地,戶口殷實,糧草也不缺,還不算困

    可是也要考慮,短時間抽調大量軍隊造成內部空虛所帶來的影

    北方的竇建德會不會趁此南下呢?

    這自然是要考慮

    因此,北方重鎮需要一員大將前去駐守,防備竇建

    甚至要保證,若是竇建德當真引兵來攻,能夠拖延一段時間,阻攔他南

    對於這一點,趙明淵卻是直接任用李靖,由他率兵駐守北

    當然,南方幾郡剛剛歸降,自然也不能放鬆警惕,趙明淵準備就讓宋缺坐

    至於攻打李唐,這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戰,自然由他來禦駕親征

    一聲令下,各部門立即緊鑼密鼓地行動了起

    雖然此次大朝會的情況趙明淵並未向外公布,不過這麽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有心

    即便是洛陽城的百姓,都察覺到局勢忽然緊張了起來,意識到可能是大戰來

    而作為碩果僅存的李唐和竇建德兩股大勢力,自然時刻關注著大明的動

    因此,很快這一消息便被雙方得知

    當聽到大明接下準備西征李唐,竇建德不禁鬆了一口

    對他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如今雖說三足鼎立,但竇建德卻明白,三者之中屬他麵對的局勢最為惡

    南有大明,北有突厥,甚至西邊還同李唐接壤,可謂是處於四戰之地,腹背受敵,根本不敢全力向外征伐擴

    如今,既然明唐即將開戰,那麽正好趁此機會大肆發展自

    早就看北邊的高開道不順眼了,就打他吧!

    也好讓明唐不要忌憚自己,放心地大戰,等他們雙方疲憊之時,再伺機而

    至於李唐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臉色就有些難看

    不過,幸好他們早就有此心理準備,更何況有函穀關天險以為依仗,倒也不

    得聞消息,一邊派遣使者向四方求援,一邊招募士兵,修葺城

    李唐士兵枕戈待旦,時刻準備應對大明的入

    此番大朝會後,大明雖然一兵未發,但整個天下的氣氛卻因此乍然一

    百姓雖不知道詳情,卻也明白大戰將

    無論大明是攻唐還是攻夏,都將是影響整個天下格局的一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