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明唐開戰 函穀天險
字數:7106 加入書籤
雖說是籌備大戰,但如今大明物資充沛、兵強馬壯,倒也並沒有花太多時
隻是過了月餘,便已是籌備妥李靖更是早已率軍北上
此番十萬精兵西征,乃是大明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戰
於是,開拔之前,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
還當眾宣讀了討李檄文,宣布李淵的幾大罪狀,同時也表示了大明一統天下的決
按照大臣們的進言發布檄文,曆數李淵的罪過,以示此戰的正
其中,李淵的罪過,包括“以臣伐君”、“勾結胡人”、“扶植偽帝”、“以臣欺君”、“淫亂後宮”等一係列罪
“以臣伐君”,自然是指李淵作為隋臣,位居高位,卻行反隋之
“勾結胡人”,便是指李唐與突厥勾結,這也是世人盡知之
“扶植偽帝”,當然是說李唐之前曾擁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
雖然大家都知道楊侑這個隋恭帝是個傀儡皇帝,不久之後便禪位於李
可在維持正統的人看來,這自然更是罪過,那是那“已成欺君”之
不過,李淵接受“禪讓”後,對前朝後裔還算優
他下詔封隋恭帝為酅公,並封北周後代為王,進一步強調李唐取得政權的合法
隻不過,麵對大明的強兵,這些合法性卻是無
至於“淫亂後宮”,這當然不是說李淵在他的後宮之中玩得多花,而是指他曾在晉陽的行宮之中玷汙了楊廣的妃
當然,那事實上那隻是行宮中的宮女罷
隻不過,即便是隻是宮女,理論上來講也同樣是楊廣的後
關於李淵這一罪行還有許多逸聞,相傳是李世民為了逼迫李淵反隋所為,甚至連史書上都有著記
相傳李世民知隋必亡,便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
起兵造反的計策確定後,李淵還不知
李世民想實情相告,又擔心李淵不聽,便私下找到裴寂商
裴寂與李世民經過密謀,設下了一
有一天,裴寂請李淵在晉陽宮喝酒,把他灌得爛醉,讓兩個宮女陪他過
李淵酒醒以後,嚇了個半
宮女是皇帝的人,奸汙宮女,那可是十惡不赦的大
然後,裴寂把李世民的謀劃告訴了李淵,李淵大
裴寂趁機勸道:“如今天下動蕩,四方起兵,隋朝就要完
您二兒子世民欲舉義旗,開創大
您已經犯下大罪,沒有活路了,不如一塊舉”
李世民趁機向李淵匯報了整個計
李淵開始時堅決不同意,還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報
過一會兒,李淵長歎一聲,無奈地說:“既然我兒早有此意,也隻好從之
李淵還悻悻對李世民說:“今日之事,族滅人亡由你,化家為國也由你,你就好自為之”
這個故事記載得和真的一樣,甚至還流傳到了民
可趙明淵自然明白,事實並非如此,這隻是李世民在為他的老爹粉飾罷
像李淵這樣能夠在楊廣手下做大之人又怎會是一個膽小無能之輩?
不過,這檄文中的幾點罪行倒也並非虛假,每一條都有實證,毫無誇張之
事實上,原來臣子們擬定的罪行可不止這麽幾點
按照他們擬定的檄文,那李淵的罪行足有數百條在列,真可謂是喪盡天良罄竹難
隻不過,那就像海昏侯在27天內做出1127件荒唐的事情一樣,太過荒謬
隔壁老王家的母豬半夜驚叫都被算到了他的身上,此為智者所不
在趙明淵看來,這算什麽?
這種事公之於天下又有何益呢?
何況,隋朝一統天下也不過幾十年,楊廣更是將大隋的名聲搞臭現在還有幾個人心念隋朝啊?
反隋不是正確的事情嗎?
自己不也做這樣的事?
這種事,騙騙普通老百姓或許還可是天下有識之士誰不知道是什麽樣的,那樣寫不過被天下人恥笑罷
那些關中門閥知道了還不會笑掉大牙?
沈落雁卻勸諫道:“此次出兵滅唐,大明隻針對李閥,並不針對關中世家門
因此,大明應該盡量收攬民心,得到關中門閥的支持才
王上當以統一天下為
至於天下統一之後施行哪種政策,到時候自然由王上來決”
趙明淵一聽,有道理啊!
先擱置爭議來獲得關中門閥的支持,至少讓他們先行觀望,不要下場支持李等打下李唐,大權在握,可以慢慢收拾他
於是,趙明淵便立即虛心納
當然,一些太過分的事情還是刪掉了,隻保留一些確有其事的重大罪行寫了上去,便成了如今的檄
隻要讓百姓認為大明此戰乃是正義的,此去是為了吊民伐罪就可以
事實上,百姓信不信也不重要,甚至百姓對誰當皇帝也根本不在
對老百姓來說,隻要能夠吃得飽,過得好,其他的都不重
反倒是看到明軍這樣的威武雄壯,百姓們大為放心,對這一戰充滿了信
這樣公開的消息自然立即傳入李唐的耳目之
大唐的朝堂之上,得知大明真的起兵來伐,更是廣發檄文,數其罪行,李淵又驚又
好在,想到擋在前麵的函穀關天險,便放下心
李淵甚至當著群臣的麵說道:“孤有函穀天險,強秦因之而成霸業,足以抵擋大明年
大明引十萬大軍來攻,人吃馬嚼每日消耗無
若被困於函穀關前而不得寸進,日久天長,必將人馬疲敝,內患叢
到時候,大唐聯合竇建德一起出兵攻明,則大明必亡!”
群臣皆以為
即便李世民感覺大明不是這麽容易對付的,可一想到自己親眼見識過的函穀關,也放下心
大軍開拔自然不同於普通人行路,為了時刻保持戰力,必須謹慎慢
函穀關距洛陽雖然隻有三百裏,大軍卻足足走了十幾日,方才來到函穀關
函穀關處於洛陽至長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穀之中,深險如函,故稱函
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
始建於西周,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穀壯關中,萬穀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穀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
此關關城東西長15裏,寬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
穀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穀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
古書上說函穀關道“車不分軌,馬不並轡”,“一泥丸而東封函穀
站在函穀關前,看著高聳的雄關和兩側陡峭的峭壁,趙明淵便明白函穀關這天險之名確是名不虛
而函穀關前泥土中隱約可見的白骨,更似在述說著它的堅不可
不過,即便如此,函穀關在曆史上自然也並非沒有被攻陷
隻是,那大多都是敵人趁著關中內部空虛,大軍用人命來積累,幾乎殺盡了守關的將士,或是耗盡了他們的糧草器械,方才破關而
可如今,李唐卻是早有準
函穀關內糧草、器械準備充足,數千精兵早已枕戈待旦,守將更是換成了李神
顯然,函穀關如此要地,非得李唐的宗室來守衛,李淵才能夠不放
李神通是李淵的堂弟,是李唐宗室中的名將,把守這小小的函穀關,卻是大材小
可李神通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因此毫無委屈之感,更是將函穀關打理得井井有
滾石檑木早已堆滿了牆頭,城門洞早已堵
這是打定主意無論明軍使用何等計策都絕不出關,隻是一味地死守,每日操練兵士,靜待明軍來
“真是毫無破綻!”
在附近探查了一圈,趙明淵最終這樣感歎
見此情形,身邊眾將也不禁皺
雖然大家都知道函穀關易守難攻之名,可當如今真的引兵來攻,而且守將更是李神通這樣謹慎老成之家,卻是感覺無從下
古時候攻打函穀關,大都是用人命上,攻打堅城之時圍困數月甚至是幾年,都是常有的
可莫說是幾年,哪怕明軍在這裏被阻數月,隻怕天下間風向便將再次變
說不定等將士們久攻不下疲憊之時,竇建德真的會引兵南下,南方數省也可能會心神動搖,再起兵
到時候,大明危矣!
當然,在這樣的武俠世界,除了用人命來填,還有個方
那就是由高手組成突擊隊,身披重甲,身先士卒地前去攻
這也是武俠世界的獨特攻城之
不過,守城方自然也有應對這種高手的方
巨石檑木熱油金汁這些常規手段自不必說,更有強弓勁弩神射手以及高手來應
萬軍之中,即便是宗師高手,也同樣有生命危
或許也隻有大宗師才能真正地保證自己的安
正巧,他們這邊便有一個大宗
隻不過,誰也沒有開口,說趙明淵上前攻
主辱臣死!
若每逢戰爭都讓趙明淵這個當王的上前,那還要他們這些將領幹什麽?
隻是,一時之間,確實沒有什麽良策能夠攻下函穀
或許,隻能先攻打看
良久,程咬金請戰道:“大王,俺老程願以精兵三千,攻打函穀”
這便是試探看
可事實上,這也同樣是拿人命來
趙明淵自然沒有同
罷了,本來還準備留一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開開眼,看看科技碾壓的威力吧!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