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回顧曆史(二)
字數:2765 加入書籤
蚩尤見之正史,載於《史記·五帝本紀》黃帝紀。因其有與黃帝爭戰失敗的經曆而聞名。曆代史家為作之作注。裴駰撰《史記集解》引應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轉達引《漢書音義》臣瓚引《孔子三朝記》雲:“蚩尤,庶人之貪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之後,司馬貞撰《史記索隱》,對“天子”與“庶人”兩說提出質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諸侯相侵伐,蚩尤最為暴”,析其意,蚩尤非為天子,又引《管子·地數篇》所言“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說明蚩尤並非庶人。進而提出“蚩尤蓋諸侯號也”之說。
然則,張守節撰《史記正義》,引《龍魚圖》雲:“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製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蚩尤沒後,天下複優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由此可見,在曆史的記載之中,黃帝和蚩尤這一戰,有著許多主觀色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黃帝在逐鹿之戰中請來九天玄女助戰,打敗蚩尤,這一點足以說明,逐鹿之戰借助了神的力量,但這恰恰是個疑點,因為西王母並沒有出現!
難道是西王母不屑於參與這些,所以選擇獨善其身?
劉富貴和莫少玲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終於在莫家的秘藏之中找到了答案!
公元前二十七世紀時,僅黃河中遊和汾水下遊一帶,就有一萬個以上的大小的部落。其中以三個部落最為強大,一個是五氏之一的神農氏的後裔。一個是強悍善戰的九黎部落,根據地在江西,酋長蚩尤;他有九個兒子,都是萬夫莫當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製之下。
另一個是文化水準似乎較高的新興起的有熊部落,根據地在有熊(河南省新鄭市境內),酋長姬軒轅;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很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和魔法家於一身。
三個部落爭霸,在形勢上,有熊部落夾在神農部落跟九黎部落之間,有兩麵作戰的危險。所以姬軒轅決定先發製人,他首先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河北省涿鹿縣阪泉)郊野的戰役中,把神農部落擊潰,俘虜了敵人全部人口和牛羊。
接著姬軒轅乘戰勝餘威,揮軍渡過富春江,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就在涿鹿郊野進行,這是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兩軍膠著,不分勝負。
蚩尤跟姬軒轅一樣,也是具有神性的人物。他張開大口,噴出滾滾濃霧,三日三夜不散,有熊部落的士兵都迷失了方向。姬軒轅就發明指南車,使他的部隊雖在濃霧之中,仍能辨識道路。
蚩尤又向風神雨神求援,立刻刮起倒山拔樹的狂風,降下瀑布般大雨,大地上波浪滔天,一片汪洋。姬軒轅也施展法力,召喚女神旱魃助陣。旱魃的相貌猙獰可怕,據說是僵屍變成的,眼睛生在頭頂上,秀發全是一條一條的小蛇,身上長滿白毛,所到之處,連一滴雨都不會有,往往一連大旱三年,赤地千裏,所有生物,全部幹渴而死。
人們聽到她的名字都會發抖,但請她出麵對抗風神雨神,卻最恰當。她一出現,風神雨神就狼狽逃走,霎時間風停雨住,大水消失,泥濘幹涸。姬軒轅乘機反攻,九黎部落大敗。
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貙、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
自從,開始了圖騰部落!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西王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成了部落的主宰,也就是西王母部落的首領!
而那些上古妖神,凡是活著的,也成了各自部落的首領,其中便有何濤這個部落——畢方鳥圖騰部落!
畢方鳥原是鳳凰所生,後再洪荒時代成為一方妖神,在金烏和金蟾相繼離開之後,洪荒時期的諸神混戰也就慢慢消停,包括畢方鳥在內的妖神前往昆侖之巔,直到圖騰部落的興起才有了自己的氏族。
這時候還是自然崇拜,而在這自然崇拜中,出現了一位神——後土!
後土,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中央之神。道教神話中的“四禦”/“六禦”尊神之一。
早期在《左傳》《禮記》《淮南子》中,大致稱後土為共工氏之子,為中央之神,性別尚未明確。
在東漢時期,王逸注解《楚辭》時又稱後土為幽都之王。在漢代以後逐漸確立為女神,《宋史·禮誌七》中記載,北宋政和六年宋徽宗封後土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祇”,享受同玉皇大帝一樣的儀禮規格。南宋呂元素《道門定製》卷注:“後土即朝廷祀皇地祗於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宋代以後,道教列為“四禦”尊神之一,宣稱後土神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至此,後土的女神身份確立了下來,民間又稱之為“後土娘娘”。
道教將其尊為“四禦/六禦”中的天帝之一,她掌陰陽,育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其職責是掌管山嶽土地變化及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嶽大帝等大神,並節製劫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