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滄海桑田揚州夢之七:鬼見愁
字數:2820 加入書籤
隻見策巴克說道:“很明顯,賊寇在這裏的兵馬隻是牽製之用,之所以占住揚州、鎮江,自然是為了斷絕大運河的漕運,讓江南的錢糧不能如期運往京城”
“末將之所以如此篤定,還有一個理由”
“其最為依仗的戰艦自從抵達崇明島後並未向長江上遊開動一步,抵達揚州、鎮江後又隻是在那裏到崇明島一帶來回巡弋,顯然就是為了看顧後路,他若是想拿下江寧城,早就拿下了,絕不會看上揚州和鎮江”
“我知曉各位想的是什麽,那什麽人口,若是賊寇看上了人口,難道不應該直奔江寧而來嗎?單單江寧城一城的人口就近百萬,遠超揚州等地,就像之前的廣東一樣,若是為了人口,他們絕對會率先盯上江寧城的”
“既然是這樣,賊寇重兵又匯聚在京城附近,我們若是連這支偏師都裹足不前,豈不是深負皇恩?”
“為今之計,隻有勠力向前,至少能殲滅賊寇一部才能有所交待,何苦在此誇誇其談?”
諸人雖然不以為意,但都不敢說話,書麟假意罵道:“好你個策巴克,這是將老夫也一起罵了?!”
策巴克趕緊施了一禮,“職部不敢,大敵當前,職部惶恐難安,一時興起,望督憲大人贖罪”
書麟說道:“就你一個忠臣良將,我等都是袞袞諸公?好了,既然你想打仗,就仔細說一說,這仗是怎麽個打法?”
策巴克說道:“賊寇所恃,無非戰艦,但在陸地上,彼等絕對不敢擅離城池一步,江南繁華,到處都是人煙,彼等兵馬不多,一旦擅入,極有可能陷入絕境,故此,我等從容率軍前往就是了”
“何況,彼等自恃火器優良,可以依托城池鎮守無礙,但我大清在江南經營了一百多年,難道依仗的就是這點兵丁?”
眾人心裏頓時一凜,“難道他真是皇上設在江南的粘杆處最高侍衛?”
“揚州城我不敢說,那不是我的轄地,但鎮江城除了鎮江營以及八旗兵,難道就沒有了另外的依仗?”
“上次賊寇深入宜昌府,將那裏的白蓮教徒救走後皇上......”
說到這裏,他向北方拱了拱手。
“皇上就為江南的安危殫精竭慮,由於賊寇在水上的優勢太大,依托水師、城牆設防就不可取了,江寧城雖然寬闊宏偉,但若是要防禦每一寸城牆至少要投入幾十萬大軍,天可憐見,我大清如今八旗兵加上綠營兵估計還不到百萬”
“如何遮護得了江南?沿海省份就更不用說了,但鎮江城城牆隻有十二裏,周圍山水環繞,北麵從西往東依次是金山、北固山、焦山,南側是南山,東側、北側是大運河,西側則是護城河”
“大運河及其分叉水係又將山體、城池切割成幾處,可謂山水之城”
“按照規製,這裏可以駐紮一萬大軍,各山頭還可以成為拱衛城池的據點,可惜的是,我國並未徹底吸取廣州、天津失陷的教訓,自以為蠻賊隻是擄掠人口和財物,便並未在這些山頭修建據點”
“想當初,東吳孫權修建此城時還曾在北固山修建了營寨,與城池互相呼應”
“不過,雖然沒有將鎮江城打造的如鐵桶一般,但上次英國人來了之後,除了在京師整編三大營,在江南也有動作,原本這是本將的秘密,是奉著皇上的密旨進行的,此事除了本將,也隻有成善大人知道”
書麟一聽心裏不禁暗罵,“估計前任將軍也知道,就是將我這個宗室子弟蒙在鼓裏,難道我就這麽不受皇上待見?”
“我知道了,成善前幾日向我訴苦,說織造府有了巨大的虧空,我當時還想既然有了虧空自己想法子彌補就是,便沒有理會此事,後來接到師爺的稟報,才知道那裏的虧空竟然有幾百萬之巨”
“原本江寧織造府的虧空早就彌補完了呀,更何況為了不讓織造府虧空太甚,皇上還特許江南一定額度的生絲撥給該府,由該付發賣給歐洲諸夷的”
“現在看起來,所謂的虧空必定與策巴克的秘密行動有關,這廝看起來粗魯無謀,實際上是粗中有細,皇上讓他來主理直接聽命於他老人家的江南粘杆處,就是看上了他這一點啊”
“這廝就是用表麵上的粗魯來遮掩其底下的精細啊”
隻見策巴克繼續說道:“當時皇上許給了織造府每年價值三百萬兩的絲織品,為其五年,幾乎是與那支艦隊同時進行的,就是為了在江南地區打造新軍”
“職部這幾年從江南大山裏招募了保持了原始遊獵習慣的漢、土山民一萬五千,分作三個大營,年齡都在二十到三十之間,都是長期在山裏打獵、采藥、跋山涉水者,體力極好”
“鎮江以南的丹陽本就是曆史上的精兵來源所在,指的就是後麵山上的人,時至今日,其中的大部自然紛紛成了農戶、商人,但在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之間的大山裏依舊還有不少山民存在,其中漢、土各半”
“職部招募完畢後,便在丹陽、句容兩縣附近的山裏對其進行訓練,兩年後英國人介入,教授其火槍、火炮之術,彼等糧餉充足,訓練充分,又飽受皇恩,一個個就像下山的猛虎”
“這五年後,該部一直與世隔絕,深藏大山,估計特魯琴的探子也不知曉,時下已經到了啟用彼等的時候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