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太平羽檄
字數:3983 加入書籤
詩詞最大的魅力莫過於其意境和想象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對同一首詩的感悟也不盡相
顏令賓最喜歡的還是詩的第一
杜如晦則是對“莫言通海能通漢,雖解浮舟也覆”反複誦讀,猶如醍醐灌
李承乾因“湘浦暮沉堯女怨,汾河秋泛漢皇”陷入深深的思
而王通更青睞“洪波激湍歸何處,二月桃花滿眼”這一句,其意境和他的心境異曲同
作罷這首詩,幾人雖意猶未盡,但卻各懷心事,再也無賞畫吟詩的興致,一場臨時的小詩會也宣告結
詩會結束後,天色漸晚,眾人吃罷晚飯,上完夜校自是不必多
今夜對於李陌來說絕對是來到大唐之後,最舒服的一
經過一整月的勞累與奔波,終於用上炭爐
往昔冰冷的臥房變得溫暖如春,又涼又硬的被褥也變的鬆軟舒
雖然條件依舊簡陋,但總算可以舒舒服服的睡覺
縣衙落宿的其他人感覺也大致相同,這炭爐的功效,比之前的木炭火盆不知道要強了多少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
有人在溫暖的房間裏舒舒服服的睡覺,而有些人就沒這麽幸運
比如甘露殿中的李二就是不幸的那一
由於左膀右臂杜如晦的暫時離開,李二的公務開始繁多了起
此時已過子時,桌上的公文依舊堆積如
李二疲憊的揉了揉泛紅的雙眼,伸了個懶
“也不知克明和承乾在太平過的如何?”
“尤其是承乾,他可是第一次離開皇宮,連個貼身的下人都沒有,不知可否習”
“那個李陌可真不是省油的燈,盡給朕惹事添”
“要是查實了他的罪行,一定嚴懲不”
正在李二暗暗思索之際,長孫攜宮女端了一碗銀耳蓮子羹移步走了進
“二郎,時辰已經不早了,切莫過於勞心,累壞了身”
長孫將湯碗遞給了李二,關心的說
“皇後有心了,朕無礙的,你也早些歇息”
李二漫不經心的喝了一口蓮子羹,視線重新回到了奏折
“眼下正是春耕之際,可下麵傳來各種邸報,今春長江以北,依舊是幹旱少雨,朕心難安”
“既然國事繁忙,不如將克明召”
長孫明顯感覺到,杜如晦不在的這幾日,李二的公務繁重了許
“克明近日身體欠佳,朕於心不忍,借故使其休整些時日,還是暫緩”
事實上,杜如晦的身體此時確實出了問題,要是按照曆史的軌跡,要不了多久,他就會抱病在家,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就會歸
“也不知乾兒在太平過得如何,此行連個隨從都不曾攜帶,臣妾甚是擔”
長孫一句話道出了天下所有母親對兒子出門在外的牽
“朕也頗為不忍,可乾兒乃是我大唐的太子,也是未來的一國之君,自當深入民間,了解百姓之疾”
其實李二又何嚐不是牽掛的緊,但是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為了大唐,他還是狠心的讓李承乾在外曆
還好有克明在,承乾的安全應該不是問
就在二人交談之
長安城東,春明門外,疾駛而來一匹快
快馬飛奔至城門下,馬上一名驛官手持一麵銀牌放聲高呼:“太平急報,需馬上麵呈聖”
把守城門的羽林衛士兵,接過驛官的銀牌查驗了一番,又看到他背上插了羽毛的包裹,連忙派人大開城
驛官也不停留,順著門縫魚貫而
穿過興慶宮與東市的街道,驛官策馬急速的奔向朱雀
“太平急報,需麵呈聖上!”
他一邊狂奔,一邊放聲高
朱雀門值守的禁衛軍看到了來人,再次核實了銀牌,查驗了身
接著便有兩名太監,接過了包裹,快速奔向甘露
太監行至甘露殿外,將包裹呈給了李二的貼身太監王
王德見了包裹上的羽毛也不敢耽擱,馬上推門進入甘露殿,恭敬的將包裹呈給了李
“聖上,太平急”
李二和長孫此時正在說著李承乾,一聽到是太平急報,還以為太子出事了,當下大驚失色,連忙將包裹打
待看到包裹中的木匣之內隻是兩個木製的模型,一個梨頭,一封書信,兩人這才稍微放下了
李二迫不及待的拆開信件,果然是杜如晦所
信中,杜如晦詳細介紹了在太平之見聞,並說明自己和太子暫住在太平縣衙,請聖上和皇後暫時不用擔心太子的起居和安
接著他就開始詳細的介紹了龍骨水車和曲轅犁的功效,重點強調了,如果這兩件機具推廣開來,大唐之旱情可緩解大
李二看罷書信,一件件的查看了龍骨水車、曲轅犁的模型以及新式的梨頭,又拿起李陌所繪製的設計圖紙詳細觀瞧了一番,龍顏大
“真是天佑我大唐,既得此等祥瑞之物,我大唐旱情可去大”
“來人,快傳輔機、玄齡、杜淹、段綸前來甘露”
李二難掩激動,迫不及待的要和幾人商議龍骨水車和曲轅犁的打製和推廣的事
長孫見李二難得會如此激動,也知是天大的好事,忍不住詢問:“果真有了緩解旱情的妙法?”
“皇後,克明真是朕的福星,才去太平幾日,就傳回來此等祥”
李二此刻依舊是極度的興奮,他詳細給長孫分享了龍骨水車和曲轅犁的妙處以及在太平小範圍實驗的效
“沒想到小小一太平,竟也臥虎藏龍,此等巧奪天工之具,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長孫也沒想到杜如晦去了太平才幾日便找到了緩解旱情的辦
李二這才想起自己光顧著為祥瑞激動,居然忘了看是誰設計的了,於是又翻開杜如晦的書信和設計圖紙查看了一
當他看到“李陌”那兩個字的時候,瞬間呆滯住
半刻鍾之前還在數落這家夥的不是呢,沒想到沒過一會兒的功夫,這小子就帶給自己這麽大的驚
這個李陌到底是何許人也,李二心裏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