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高德起轎求追讀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是商賈可信,還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可信?
大多數大宋人都會脫口而出是後即便是商貿發達的宋代,商賈仍然有著喜歡欺詐,喜歡利用信息差逼人就範的特性,相比之下,進士出身的官員們往往會顧惜臉麵,起碼要保持一個體
但要問道是為自己賺錢的商賈可信,還是為朝廷辦事的官員可信?很多大宋人就心裏沒有底比如現在趙頊和童駒,也比如王安
若有所思的王安石直接跳過這個問題,直指核
“我觀伯汝設法,總是多個步驟或說環節,財稅之道要多一個審計會計,棉布之法又要多一個國有企業,為何如此?我朝已有織造局,著其統籌此事即”
“因為要革新一個係統,就要引入另一個係”劉湛平靜的答道,“臨川先生飽讀詩書,可知自秦一統天下以來,曆朝曆代可有能超過300年的?”
房中眾人立馬開始回憶自己讀過的史書,王安石開口終結了他們的思
“無需多想,自秦到宋,享國最長者莫過於漢唐,前漢西漢)存世214年,為新朝所代,後漢東漢)存世195年,為三國所代,唐朝存世289年,為後梁所其他各朝,未有能比漢唐”
“臨川先生說的沒從曆史上來看,一個成功的朝代就可以看成一個穩定係統,這個係統一開始呈現擴展狀態,無論是疆土、人口還是經濟,都會持續增長,這個時期出名的有文景之治、貞觀之
而增長了一段時間以後,係統開始停滯,內部問題開始出現,於是自然而然的就會開始尋求變革,變革順利的如漢武帝,可以將王朝的生命延續一段時間,變革不順利的,很快就會迎來滅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若一個係統遲遲沒有新的東西輸入,就會變成一攤死水,係統的消亡也就在所難
這是宏觀的角度,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也是一樣大宋的官僚體係也是一個係統,這個係統運行了100多年,也像漢唐那樣,到了需要變革的時臨川先生的想法,是給這個係統換些新鮮的人才,找些額外的財富,來維持這個係統的運
可在劉湛看來,這種做法猶如揚湯止沸,隻能短時間有效,過不了多久,這些新鮮的人才和額外的財富,還是要被舊係統同化吞噬,難以延續王朝的壽”
王安石眯了眯眼睛,問了一
“我在朝堂之上,隻提過均輸伯汝又何以知曉我的想法,不能革新你說的這個係統?”
“因為隻有背叛係統的個人,沒有背叛係統的係臨川先生身在局中,所思所想,也不會跳出這個係統,強行推廣自己的變法,必然會像桑弘羊那樣,招致係統自身的反
臨川先生最近的遭遇,不已經說明這一點嗎?司馬君實和蘇子瞻,原本都是臨川先生的至交,甚至鼓勵您銳意進取,為國出謀劃策,可是當您的變法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就瞬間導致了強烈的反
這其實和私交道德無關,放眼全局,就能看到這是舊係統對您要革新的抵”
趙頊豁然開
難怪他在朝堂中支持了王安石以後,就有種舉世皆敵的感覺,似乎整個官僚係統都在自發的控製他,扭轉他的思想,讓他遵循祖製,繼續因循守舊下
可是作為一名勵誌要中興的皇帝,趙頊並不甘按劉湛的說法,大宋已存世百年,按漢唐的規律,也到了非變不可的程
但前提是存在這種規律,趙頊問道:“也許是漢唐的皇帝失了天命”
劉湛聽到趙頊這種論調,不由得笑
“我不知道天命是什麽,但要說為什麽王朝更替會出現如四季一樣的周期性呢,我還是知道一些東西
有人把這些稱為曆史周期”
“曆史周期律?”
趙頊看看王安石,發現他也在細細咀嚼這個詞的含
所幸劉湛並未賣關子,直接背誦了前世黃炎培的名
“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
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有的因為曆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
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控製力不免趨於薄弱
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
“總而言之,曆史周期律,就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劉湛學著評書先生,把兩掌用力一拍,周圍卻無人響應,顯然都在思
“真就沒有辦法嗎?王學士的變法,也不能破了這什麽周期律嗎?”趙頊急切的問
王安石不由得心中歎氣,官家借了趙令疇的名號後,把自己的年輕意氣也暴露出來,不像端坐金鑾殿時那麽穩重
劉湛也是暗自猶疑,這趙令疇的問題,無論如何也超出了一個宗室子弟關心的範疇但童駒和王安石卻沒有多大反應,似乎他問這個正再說上次太後問詢的時候,皇帝的聲音聽起來就和眼前的趙令疇很像,怕不是這就是皇帝
但皇帝又如何?
劉湛笑了,你說你是趙令疇,那我就當你是趙公
“趙公子不要心急,來來來,喝點酒潤潤喉”
劉湛拉著趙頊就要灌酒,把個童駒嚇得臉色蒼白,趕緊來攔劉
王安石也在一旁勸阻,“伯汝莫要嬉若把王朝作為大的係統,似乎確有你說的周期然而我並非求千秋萬代之王朝,能有漢武中興,亦心滿意足從史書來看,王朝中期變革成功者,也大有所
當今陛下勵精圖治,我用心輔佐,再有伯汝此等人才,必能再續大宋兩百”
“續是可以續,隻是我續的法子,和臨川先生續的法子,思路不大一臨川先生想依托著原有的係統,來做些新的事情,我卻想引入些新的係統,來倒逼舊係統的轉就像是在一群羊裏麵放入一隻獵犬,才能讓這群羊重新動起”
“所以伯汝設法,必然要在官製之外,再設一係統?然大宋已有冗官之患,無力再供養伯汝的新係統”
“所以要構建新係統,第一個就要解決錢的問然後讓這個新係統的人員和利潤不斷擴張,就能激發舊係統的活”
王安石還是搖搖頭,認為太過理
趙頊覺著劉湛所言有些道理,但看王安石搖頭,也不敢苟
劉湛也不多言,直接說
“實踐才出真我想在東京城中設一國有企業,臨川先生看看實效,再做評判,如何?”
王安石和趙頊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問
“什麽國有企業?”
劉湛微微一
“高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