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一個都別想坐收漁翁之利,都給爺死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A+A-


                      薑靈是真聽麻了,她知道柳嚴明絕對不安好心,可還真沒想到,柳嚴明居然是這個想法。
    仔細一想許守雲說的一點都沒錯。
    自己雖然平時不怎麽爭什麽,可真發起火來的時候,滿朝文武確實不敢跟自己強嘴。
    本以為自己是皇帝的原因,如今看來,是因為自己這個皇帝,剛好可以製衡所有人。
    秦王,燕王,寧王,包括大魏一些文臣武將,他們單方麵都沒有造反的能力,亦或者是說他們都沒有揭竿而起,挑戰群雄的底氣。
    那麽在這個時候,他們隻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完成結盟,去養精蓄銳,從而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始造反。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這個皇帝是最佳人選。
    薑靈自己也清楚,能上位不僅僅是自己父皇的選擇,也不是自己的決心,其中一部分恰恰就是這幫人的支持。
    因為支持一個女人當皇帝,這對於大魏百姓而言,就是一根刺。
    古往今來,哪裏有女人當皇帝的事情?所以等到有一天,有一個王爺造反也好,清君側也罷,亦或者是天降隕石,上麵寫著皇帝不仁,改朝換代。
    很多百姓其實還會支持,甚至若是一些窮苦之地,將苦難怪罪到皇帝頭上,認為女人當皇帝給他們帶來了不幸,給國家帶來了不幸時。
    他們會無條件支持這些人造反,那個時候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去造反。
    不然的話,得不到民心,一些王爺也不敢輕而易舉造反,怕其他王爺摘果子。
    而自己擁有如此大的優勢,若是真要了南北鎮府司,當真就如許守雲所說一般,自己會患得患失,這個時候自己就屬於下場陪他們一起玩了。
    優勢全無,撿了西瓜丟了芝麻。
    “那按照你的意思,陛下可不可以得到南北鎮府司之後,依舊我行我素?”
    薑靈詢問著許守雲,既然自己知道這個道理,可不可以避坑。
    聽到這話,許守雲心中一陣無語,這個接頭人漂亮是漂亮,但腦子是真沒有啊。
    而且很貪,巨貪。
    “大人,隻要得到了南北鎮府司,那麽就視為加入遊戲。”
    “拿了好處不辦事,這就是破壞遊戲規則,您信不信,陛下要是這樣做,文武百官的警惕心直接拉滿。”
    “皇帝可以言而無信,但這是在得權之後,手中無權,就開始言而無信,這樣的皇帝誰敢跟?”
    許守雲出聲回答。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於謙,被大明戰神以謀反誅殺,然後埋下了禍根。
    官員們離心離德,這個教訓直到明朝末年才浮現出來了,崇禎想要南遷,誰敢提啊?於謙的下場不就擺在這裏?
    所以崇禎帝吊死煤山,這裏麵有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呢?許守雲認為雖然不能強行連接上去,可先人種下的果,後人總是要償還的。
    得到這個回答,薑靈內心還是有些失望的,不過許守雲說的沒錯,拿了好處不做事,確實不太行。
    “那就白白浪費嗎?”
    薑靈詢問道。
    “沒浪費啊。”許守雲搖了搖頭,看向薑靈道“大人,之前不是說了嗎?隻要讓這群宦官擁有輔佐權限即可,很多事情不需要人為操控,這些宦官又不是傻子。”
    “讓他們看到權力之後,他們比誰都上心,然後一點一點滲透,一點一點紮根於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南北鎮府司之中。”
    “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就可以讓他們出麵接管。”
    “但是在他們滲透完畢之前,陛下再去謀劃別的,要麽就不參與遊戲,一但參與遊戲,就要掌控全局,那個時候就不是參與了,而是奪權。”
    許守雲將格局徹底打開,這招就叫做埋子。
    “明白了。”
    薑靈點了點頭,旋即看向許守雲道。
    “那今日朝會上,陛下應當怎麽做?”
    對方問道。
    “還是按照老規矩,不過柳嚴明既然敢這樣做,就證明事情已經到了白熱化,可以不用繼續拖了。”
    “所以屬下的意見倒也簡單。”
    “第一,拒絕柳嚴明的讓權,但堅持設立東廠,去輔佐刑部等執法機構。”
    “第二,直接說明改稻為桑,將會昭告天下,以提高民心為由,讓大魏子民都知道這件事情,要明確提出。”
    “第三,拋出核心問題,借糧之事,交給柳嚴明與李傑,限時十日,兩人誰能在十日之內,湊齊相應糧食於京都中,無論借助任何方法。”
    “多者為勝。”
    “第四,等到糧食抵達京都內,讓楊寧負責糧草檢驗,若有絲毫差錯,楊寧負其全責,等到改稻為桑落實下來,這些糧食分四批而行。”
    “第一批,改稻為桑通知而下,分發糧食於百姓,確保百姓家中有三月餘糧。”
    “第二批,次月運輸,依舊確保百姓家中餘糧充足三月。”
    “第三批,三個月後運輸。”
    “第四批,再三個月後運輸,確保桑田收益到手,當地糧價沒有遭到商人惡意抬高。”
    “一切運輸,由燕王負責,浙寧府由寧王把控。”
    “再者,改稻為桑落實之日,由柳嚴明負責周圍調糧之事,務必在第二批糧草運達之前,完成調糧,集中於浙寧府糧倉,由寧王全權負責。”
    “而昭告天下的公示內,需提,秦王負責桑田買賣,燕王負責糧草運輸,寧王負責糧草儲存,柳嚴明負責借糧保障,楊寧負責糧食質量。”
    “同時大人應當提醒陛下,立刻遣派五百太監,前往浙寧府,提前散播謠言。”
    許守雲規劃的清清楚楚,一個都別想跑,互相製衡,互相監督,把責任全部細分下來,到時候這件事情沒搞好,就別想著坐收漁翁之利了。
    都得給爺死。
    薑靈聽的津津有味,可聽到散播謠言,不由好奇了。
    “散播什麽謠言?”
    她詢問著許守雲,卡姿蘭大眼睛充滿著疑惑。
    “直接散播楊寧中飽私囊,把好的糧食換成差的,再造謠秦王指使柳嚴明故意破壞堤壩,放水淹田,想要打壓百姓,低價收田,再說燕王護送之間,克扣糧草,欺騙將士,賺取利潤。”
    “還有寧王,偷天換日,糧倉沒有一粒糧食,全部被寧王運輸回家,培養精兵,意圖謀反。”
    “這幫人貪贓枉法,無惡不作,一點都不在乎百姓死活。”
    許守雲認真說道,把薑靈說蒙了。
    “這樣做的話,豈不是人人恐懼,不願意改稻為桑,增加難度嗎?”
    這回她真不明白了。
    可許守雲淡然一笑。
    “大人,就是要增加難度啊,這消息一散播出去,百姓肯定急了,而這幫人也急了,不管他們想做還是不想做,還沒開始做就是沒做。”
    “沒做之前就被人汙蔑清白,隻要腦子正常一點,就一定會自證清白,什麽謠言止於智者,天底下可沒有那麽多智者。”
    “就是潑髒水,讓他們急於自證,而自證的方法就是,公開化,三位王爺誰都不想背這口黑鍋,柳黨和楊黨也不敢背這麽大的鍋。”
    “百姓們也會對他們提防,謠言一散播,陛下信不信,隔三差五百姓們就會要求查看糧倉,到時候寧王隻要不開糧倉給百姓們看,那就坐實謠言。”
    “如此一來,確保萬無一失啊。”
    許守雲說完這話,心裏忍不住給自己豎個大拇指。
    真踏馬的機智。
    老話說的好啊,隻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有多冤枉。
    而薑靈內心則忍不住讚歎一聲,此計真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