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哈哈哈哈!大人,大魏三年必亡咯!

字數:5128   加入書籤

A+A-




    第七十一章:哈哈哈哈!大人,大魏三年必亡!
    還在努力消化扶龍術的薑靈,聽到許守雲這麽一說,不由回過神來。
    朝堂還有沒有其他事情?
    仔細一想,還真有一件事情。
    不過這件事情,薑靈有些沉默,她不知道該不該告知許守雲,畢竟許守雲是楚王朝的奸細,事關重大,她需要思量一番。
    隻是改稻為桑的事情,讓薑靈對許守雲產生了一種不同的感覺。
    想了想,薑靈最終還是把這件事情告知對方。
    “朝廷撥款改稻為桑,國庫本身已經空虛,屬於寅吃卯糧,所以為求穩定,朝廷決定由戶部發行大魏寶鈔。”
    “以此來恢複國庫之空虛。”
    薑靈出聲,道出大魏王朝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這件事情格外的重要,可以說是大魏王朝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不是改稻為桑的隱患太大了,不去解決會惹來滔天麻煩,這段時間就不可能圍繞這件事情一直喋喋不休。
    院內,許守雲認真聆聽,他覺得自己有些多嘴了,好端端沒事找事。
    可聽完這話後,許守雲有些傻眼了。
    啥玩意?國庫空虛,發行寶鈔?我沒聽錯吧?
    前有改稻為桑,後有發行寶鈔,這騷操作也太多了吧?
    “大人,您的意思是說,國庫空虛,發行寶鈔,緩解財政赤字?”
    許守雲出聲,帶著一絲驚愕。
    感受到許守雲驚愕的目光,薑靈不由愣了愣,不知道為什麽,許守雲露出這個表情,她感覺有些不妙。
    “對。”
    薑靈認真說道,如果說改稻為桑有問題,她可以接受,畢竟前前後後兩年,又逢先帝駕崩,所以有些差錯,她可以接受。
    但大魏寶鈔,不是隨便提出來的,是戶部上上下下經過二十年反複推敲而出的東西,其他五部也或多或少參與在內。
    她認為,這是利好的東西,許守雲最多隻能挑出點細節毛病。
    “哈哈哈哈哈,大人,這回大魏必然要滅了,最多三年。”
    聽到對方的回答,許守雲頓時樂了。
    改稻為桑可以理解為,一方百信倒黴,可大魏寶鈔,涉及的是整個大魏王朝。
    三年滅國,絕對沒有半點誇大的成分。
    薑靈:“???”
    “這件事情,戶部前前後後做了二十年的準備,有萬全之策。”
    “怎又是壞事?”
    薑靈真的不服了,改稻為桑你說有問題,她完全認可,畢竟這事前前後後有些倉促。
    可大魏寶鈔,前後至少二十年的努力,怎麽可能會失敗?
    你說不成功能接受,可許守雲的神情表現,太賤了。
    聽到這話,許守雲依舊滿臉笑容,確實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敢問大人,這萬全之策?有多萬全?”
    “信用金準備好了嗎?”
    “回收方式敲定了嗎?”
    “百姓生產收益統計做好了嗎?”
    “還有印刷監管做好了嗎?”
    “防偽技術做好了嗎?”
    “更換款式做到第幾代了?”
    許守雲開口,一連串的問題,讓薑靈直接懵了。
    啥,啥,啥,啥啊,這都是啥跟啥啊。
    什麽什麽跟什麽啊,你再說什麽啊?
    “信用金是何物?”
    薑靈詢問第一個問題,讓許守雲直接傻眼了。
    “就是大魏寶鈔的保證金啊,保證寶鈔是有價值的東西。”
    許守雲下意識回答道。
    “這要什麽保證金啊,朝廷發行的寶鈔,還沒有信用?”
    “你應當不了解這東西吧,江南地區有個地方叫做萬金縣,縣內有個商人,家產極大,做生意更是涉及半個江南。”
    “可市麵上流通錢財大部分都是銅錢碎銀,交易起來極其不方便,所以便發明了銀票,將銀子存到錢莊,再讓錢莊給出銀票。”
    “生意人以銀票交易,貿易互通,生生不息,所以朝廷知曉後,研究二十年,發行寶鈔,代替金銀銅幣。”
    “王朝發行,需要什麽信用啊?”
    薑靈生怕許守雲不懂這個,還特意解釋一遍,雖然許守雲剛才說了一大堆東西,可她沒幾個能聽懂。
    下意識覺得許守雲可能誤會了什麽。
    聽完薑靈的理論和邏輯後,許守雲頓時沉默了。
    小妹妹,這想法和老朱不謀而合啊,老朱聽完你說的,肯定要樂的拍手掌。
    朝廷就不要準備信用金?反而因為是朝廷,就更要展現出實力出來啊。
    靠一張嘴騙大家的錢?你當人家傻子嗎?
    大聰明。
    “大人。”
    “朝廷固然有一定信用,可您要想想看啊,大魏寶鈔,一旦發行,其涉及多少白銀?”
    “如若說是一千萬兩,五千萬兩,甚至是一萬萬兩,百姓還都相信朝廷。”
    “大魏王朝三十六省,一百零八府,戶部入冊之人,十多萬萬之數啊。”
    “按照市麵流通,一名百姓正常市場年度貨幣流通,算四兩白銀,那麽換算起來的話,就是幾十萬萬兩白銀的需求。”
    “如此龐大的數目之下,大人覺得朝廷的信用還管用嗎?”
    許守雲開口,懂曆史的人一定會知道一個東西。
    【貨幣更替】
    這玩意可以說坑死了無數朝代,元朝和明朝就是被貨幣坑死的。
    不懂金融的人,碰這玩意可謂是害人害己。
    古代王朝更改貨幣的目的是什麽?其核心不就是為了‘吸老百姓的血’,把銀子收過來,然後給一些寶鈔。
    你要是能穩住發行,那還好說,可一個改稻為桑都能招惹出這麽多事情,真要發行寶鈔,那就是天大的麻煩了。
    今天戶部要五千萬兩,明天工部要五千萬兩,後天禮部要個三千萬兩,反正錢是印出來的。
    某天皇帝心情好了,給外邦賞個三五千萬兩寶鈔也沒什麽大問題啊。
    可倒黴的是誰?不就是老百姓唄。
    別說什麽嚴格管控,你拿什麽嚴格管控?寅吃卯糧都幹出來了,還指望著嚴格管控?
    “有儒家管控,還需要擔心什麽?這印鈔之數,會由禮部來核實,或許會超發一些,可浮動最多兩成。”
    “你太看不起朝廷信用了。”
    薑靈格外認真道,向許守雲解釋,說到最後還有點不服氣。
    “大人,不是屬下強嘴,發行寶鈔,不要說儒家管控,就算是請聖人管控都沒用。”
    “發行寶鈔的目的是什麽?是解決國庫空虛,解決各地財政赤字問題,所以一旦大魏寶鈔發行了,屬下可以保證,每一筆銀票都是有說法的。”
    “不過這個話題屬下先不說,還是回到保證金這個話題上。”
    “如若發行寶鈔,尤其是大型錢莊發行,都必須要準備一筆保證金。”
    “倘若沒有保證金,對百姓而言,將毫無保障,隨時隨地都能發生寶鈔擠兌事件。”
    “到時候一擠兌,可就麻煩了。”
    許守雲開口,隻是說完這話後,他不由一愣,隨後開口道:“不過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一件啊。”
    “哈哈哈哈,大人,要是當真沒有準備保證金的話,那大魏不需要五年,三年就要滅了。”
    許守雲滿臉笑容。
    這話讓薑靈有些不服氣了,隻是明麵上還是要維持接頭人的身份,所以必須要換一種說辭。
    “你這話不要亂說,咱們楚王朝也要發行寶鈔,你有什麽,就直接說清楚,要是說的好,算你大功一件。”
    薑靈說道,對於這件事情,她格外認真。